不走女團風的張雨綺,內娛無代餐

不走女團風的張雨綺,內娛無代餐

最近張雨綺的幾張機場圖讓大家感嘆,張雨綺終於重回姐系美人巔峰時期。不走女團風的張雨綺,真的讓我們相信追她的人已經排到了法國。


@夜雨綺緣·張雨綺


黑長直、all black,去掉甜美感的張雨綺讓我們又想起了,2010年左右那幾張被封神的狗仔偷拍圖。扛得住視覺中國的女人,就是現實版千頌伊。無濾鏡無美顏的街拍圖才能體現出姐系美人的強大氣場。


小時候不能get到的姐系美人,怎麼忽然又重回巔峰?不管是因為《狂飆》而爆紅的高葉,還是重走美豔風格的張雨綺,慕強化的審美正在流行。拋開年齡的姐系美人到底如何定義?什麼樣的原生基礎適合走強勢風格?怎樣從穿搭和妝容方面打造食物鏈頂端的姐系風格?
今年就讓我們重看這些小時候不能欣賞的美人,分析一下姐系的魅力。


從這幾年影視劇中大熱的女性形象,我們不難看出大眾對於女性的期待正在發生變化。從《風吹半夏》中白手起家的許半夏到《黑暗榮耀》中我們的復仇女王文東恩,身上都沒有了以往女主的“小白花”特質,她們強大、堅毅,甚至極有城府。我們開始希望女性展現出的形象是複雜的、難纏的、不好對付的。


於是我們開始從穿著上展示自己的慾望,扔掉女團最愛的百褶短裙,穿上將性感踩在腳下的Dion Lee。接受自己不完美的素顏,但不影響全包眼線成為自己的妝容slogan。


那個可以說出“我有錢有身材,追我的人從這裡拍到了法國”的女人已經被看到,內心強大的女性不用再歸順於男性視角下的“瘦高白幼秀”。


對於慕強的“強”,在審美中我們不想單一理解為強勢,更願意將它定義為“堅定”。堅定地選擇自己喜歡的穿搭、堅定地過著自己愛的生活方式、堅定地做著有成就感的工作,有把控自我的能力,這樣的“強”更為吸引人。

有人說慕強式審美,不應該慕的僅僅是外表上的強勢,更應該先有內心的強大。但外形上的盛裝對女性來說是盔甲,它用具象可見的形式與物質一遍一遍地告訴大腦:“你不是錦上添花、可有可無的消遣。你就是強大的,你要強大到無法被忽視。”


外在的量變可以決定內在的質變在“如何成為姐系美人”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什麼樣的長相特質構成了這樣的審美風格。


個人的審美總是隨著年齡和社會不斷變化的,青春期喜歡甜美少女感,看不懂慕強型美人的攻擊性和成熟感。慕強式美人身上有很多不屬於當今“標準美女”的特點,比如方圓臉、高顴骨、大骨架。


從剛出道就被認為是國泰民安臉的鞏俐,就是最典型的慕強式審美下的美人。偏方的臉形和略帶攻擊性的稜角,讓鞏俐年輕時有少女旺盛的野性美。少女感對應的就是流暢的臉部線條,而姐系美人力證了方感的大氣美。


同樣是方臉美人,樂基兒的肉感讓她在成熟時更多了一些少女的嬌憨氣質。圓鈍的五官讓高顴骨和下顎線被更柔和地呈現,打破了姐感美人一定是鋒利性感的印象。樂基兒的baby face與大刀闊斧的面部線條之間形成一種微妙的反差,肉肉方圓臉這不就是2000年初的Jennie嘛。


另一位從出道就有姐感的女明星就是前面提到過的張雨綺。出道作《長江七號》中袁老師的驚鴻一瞥,甚至讓你很難相信這是一個19歲女孩有的眼神與氣質。21歲出演《女人不壞》,劇中過分成熟的造型在她身上也有30歲女人才有的美豔。


和鞏俐的稜角不同,張雨綺的成熟感來自於極高的面部摺疊度以及不幼態的眼形。就連早期內雙都顯得別具誘惑力,扛得住視覺中國的鏡頭。

慕強感美人的另一大特點就是大骨架帶來的高個臉,166cm的張雨綺因為小頭寬肩在視覺上會呈現170cm以上的觀感。

臉形瘦長、稜角分明、成熟化五官這些都是看臉顯高的重要因素,高個子帶來的氣場是姐系美人的氛圍感。170cm的新垣結衣和165cm的黃聖依只看臉的話,明顯會感覺黃聖依應該更高一些。


慕強審美下的美人很少有瘦弱感,大骨架帶來的寬肩讓她們更能撐起衣服,有時候“強感”就是“重量感”。姐系美人必不可少的就是一定的肉感,她們展示的就是正常女性應該有的體型。


如果你恰好符合以上一點,不妨嘗試一下姐系風格。除了將強感直接外化的紅唇,從妝容和造型上我們還可以有哪些更巧妙的方法?首先放棄紅唇,嘗試靠近原生唇色的口紅來營造自然的氣場。


鞏俐經常用淺色系口紅搭配全包眼線將妝容重點放在臉的上部,因為紅唇太過搶戲會讓人忽略到眼神的氣場。

無論是最近被大家瘋狂考古的樂基兒穿搭還是張雨綺迴歸早期風格,她們穿搭出圈的思路其實有相似之處——去繁為簡,相信基礎款。


同樣是千禧風格,樂基兒並沒有複雜的單品和露膚度,但依然讓人感覺很時髦性感,這就是大骨架美女的穿衣底氣。基礎的T恤牛仔褲只需要搭配一個亮眼的大耳環就剛剛好。

張雨綺這身Max Mara紅色大衣貢獻了當年的神級街拍,用大衣代替裙裝讓開衩性感而有分寸,學會聰明地露膚比單純的性感更重要。



西服套裝這種一眼bossy的單品其實除非用於重要場合,日常中營造強感會顯得太過用力。比起遮遮掩掩想辦法縮小肩寬,不如穿上吊帶大膽展示肩頸線條,然後通過喇叭褲和高跟鞋來調整整體比例。

我們開始欣賞那些有能量的女性,看到除了框定之外的美。從慕強到強大,審美總是在不斷學習和積累中內化。最終,完善為以自身為尺度定義的審美,那便是自我風格形成的時刻。


圖片來源:網絡、視覺中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