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朝不久彭德懷寫信給金日成,要朝鮮人民軍光明正大,發生了什麼

入朝不久彭德懷寫信給金日成,要朝鮮人民軍光明正大,發生了什麼

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秘密渡過鴨綠江,抗美援朝由此打響。

當時,美軍和韓國軍隊都根本沒有意料到中國軍隊會參戰,他們正賽跑似的開著軍車追逐崩潰的朝鮮人民軍,因此毫無防備,結果在雲山溫井地區被志願軍118師打了一個漂亮的伏擊戰,全殲韓國軍隊一個營外加一個炮兵中隊,給抗美援朝來了一個“開門紅”。

溫井之戰共殲敵四千多,志願軍對韓國軍隊有了親身瞭解,看來韓軍比國民黨雜牌軍都不如,戰鬥力極差,非常怕死。

可是按照我軍多年革命戰爭的經驗,這種膽小怕死的軍隊,應該很容易抓俘虜的,可是怪了,韓國軍隊的官兵雖然聽到槍炮聲,拼命逃跑,任憑志願軍怎樣喊他們繳槍不殺,他們就是不聽,拼命跑,所以俘虜只抓了四百多。

志願軍立即審訊俘虜,問他們為什麼不投降,俘虜把原因一說,志願軍才明白真實原因,感到問題的嚴重性,立即上報志願軍總司令部。

彭德懷看到報告,也非常重視,立即給朝鮮軍隊的統帥金日成寫了一封極為特殊的信。

為什麼說極為特殊呢?因為這封信其實是一封含有批評意味的建議書。

彭德懷在信中,介紹了中國軍隊革命戰爭中的一個重要法寶,就是優待俘虜政策,不殺不辱,不凍不餓,還進行思想教育,願意加入解放軍的歡迎,願意回家的發路費。因此大量國民黨官兵調轉槍口,成為解放戰士。這是我軍在人數上迅速趕超國民黨軍隊優勢的一個法寶。

彭德懷在信中最後這樣寫道:

“能否對俘虜進行寬待和教育改造,是勞動人民及其軍隊是否具有光明正大的偉大氣魄體現。革命軍隊一旦具有了這樣光明正大的偉大氣魄,其必定是攻必克,戰必勝的。”

志願軍剛剛入朝,中朝軍隊是戰友,朝鮮又是東道主,俗話說客隨主便,彭德懷應該客客氣氣才對,為什麼上來就批評呢?

這是因為,志願軍通過審訊俘虜得知,朝鮮人民軍的一些作風是非常有害的,其中最嚴重的就是有虐待、殺害俘虜的行為!

眾所周知,朝鮮民族本身的民族性格就具有剛烈暴躁的特性,加上近代被日本殖民統治幾十年,對朝鮮人民進行“奴化教育”,將日本國內那一套皇民教育完全複製在朝鮮民族身上,尤其二戰期間,日本法西斯大量徵召朝鮮女性充當慰安婦的同時,也強迫大量朝鮮青年男子充當日軍。

這些朝鮮青年在日本軍營中,接受的就是全套殘暴的“法西斯軍國主義”“武士道精神”,部隊內部故意製造一種野蠻殘暴的作風。

軍官肆意毆打、體罰士兵,老兵同樣肆意毆打新兵,反正官大一級就具有毆打下級的理由。

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為了使日軍人人磨鍊成心狠手辣的野獸,最終把滿腔的獸性都發洩到“敵人”身上,因此,日軍成為二戰中最血腥兇殘的軍隊,不僅虐死俘虜,更大肆屠殺平民百姓。

朝鮮民族遭受這樣的精神打擊,因此許多參加過日軍的朝鮮韓國青年,也不知不覺就沾染大量日軍的野蠻習氣。

朝鮮人民軍就存在這樣嚴重的問題。朝鮮人民軍內部,也是官大一級壓死人,軍官狂妄自大,士兵也兇悍成性。

戰爭剛剛爆發時,朝鮮軍隊勢如破竹,打得順風順水,抓獲大量韓國俘虜,也抓了不少美軍俘虜。

可是人民軍官兵普遍沒有解放軍那種優待俘虜的傳統,甚至根本沒有這種想法,而是粗暴地毆打虐待俘虜。

許多韓軍俘虜,人民軍就以“傀儡、敗類”就地槍斃。對於美軍俘虜,原則上要送往戰俘營,可是當場殺害的還是不少。

美國在戰爭初期,就披露過,大田戰役之後,朝鮮人民軍也有過類似日軍的“死亡行軍”,他們將七百多美軍俘虜,押往二百多公里外的戰俘營。也是不給吃喝,對掉隊的俘虜無情殺戮。進入戰俘營裡的俘虜,也因虐待死亡過半。

美國抓住這個藉口,在世界上大造輿論,將共產黨軍隊統統汙衊成與日軍納粹軍隊一樣的野蠻軍隊。

因此,韓國軍隊才這樣懼怕中國軍隊,他們以為志願軍也會像朝鮮人民軍一樣冷酷無情。所以,寧可逃跑也不願當俘虜。

很快,志願軍也切身體會到朝鮮軍隊這一點,一次戰鬥中,志願軍一支小部隊俘虜了十幾個美軍,他們因為有重要任務,無法帶著俘虜行動,就把他們交給一支朝鮮人民軍。

這些美軍俘虜,原本看著中國軍隊身著骯髒土氣,還擔心素養不行,怕遭到虐待,看到中國人要把自己交給衣著筆挺神氣的朝鮮人民軍,還認為值得放心。

哪知中國軍隊剛走,這些朝鮮人就對他們拳打腳踢,還命令他們全部跪下,要一個個槍斃!

就在這時,一個志願軍落單小戰士發現,不顧個人安危,拼命阻止,才把這些俘虜又救了下來。那些死裡逃生的俘虜個個給小戰士跪下來,把他視作天使。

這些俘虜進入中國志願軍的戰俘營後,才發現中國軍隊每個人都像那個小戰士一樣,具有無比高尚人道的紀律作風,是全世界所僅見的,這與朝鮮軍隊形成鮮明對比,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志願軍最終成為朝鮮戰爭主導決定性力量的一個重要因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