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12時57分,豐臺區消防救援支隊接警,北京長峰醫院住院部東樓發生火災。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通報稱,截至4月19日9時,此次火災共造成29人遇難,其中26人為住院患者。截至4月21日14時,在院治療傷病員有39人,其中,危重4人,重症17人。經初步調查,事故系醫院住院部改造施工產生的火花引燃現場可燃塗料的揮發物所致。
29條生命瞬間被大火吞噬,後果極其慘痛,教訓極為深刻,令人感到無比痛心。這起重大安全事故再次給我們敲響警鐘,安全是底線,是生命線。醫院是拯救生命、守護健康的地方,每一位醫院管理者和員工都必須高度重視安全舉措的落實、安全制度的保障,以“一失萬無”的底線思維做好醫院安全工作,盡全力杜絕類似事件發生。
消防安全是醫院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醫院裡患者多、管線複雜、高精尖醫療設備密佈,做好消防工作確實存在不少困難,很多常年從事安全保衛工作的同仁都會用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來形容自己的從業感受。尤其住院部是患者治療和休養的地方,各臨床科室都有大量的易燃物品,種類繁多,性質複雜,不僅包括酒精、甲醇、乙醚、丙酮、苯等易燃液體,還包括紙張、被褥、桌椅、窗簾等,隱患更大的是裝修使用的可燃性固體材料等,而且病房往往會鋪設氧氣管道或使用氧氣瓶。一旦發生火情,上述可燃物會相互作用,煙霧擴散快,產生毒氣多,火勢蔓延迅速,極易造成重大傷亡。
消防工作無小事,在創建平安醫院的進程中,我們必須始終繃緊安全這根弦,堅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的同時,營造良好的就醫環境,讓廣大患者舒心、放心。
首先,醫院消防工作必須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工作方針,把預防火災擺在首要位置。必須嚴謹、科學、全面地收集和整理本地區、本單位的火災信息,利用大數據和信息化手段指導消防工作,實現精準預防、科學施策。另外,消防演練必須講實際、求實效。醫院通常都有消防預案,但不少醫院缺乏演練,一旦發生火災,醫護人員往往會不知所措。
其次,堅決貫徹和落實衛生行政管理部門的“一崗雙責”安全管理制度,抓醫療也要抓安全,消防安全與醫療機構全體員工和廣大患者及其家屬的生命安全息息相關。醫療機構的管理者要進一步提高對安全生產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應當把安全工作與業務工作有機結合,實現相互促進。
再次,必須樹立整體觀念,統籌推進工作。患者與醫院員工是一個整體;門診樓和住院樓是一個整體;施工工地與相鄰建築是一個整體;消防宣傳、教育、檢查、落實是一個整體;保衛、總務、醫務、護理和其他部門也構成一個整體,各部門必須通力合作,共同築起消防安全的堡壘。
在過去的20年以及可預見的未來,北京乃至全國各大醫院紛紛在原址改擴建、他址建分院,“上馬”很多建設項目,工程安全顯得尤為重要。據不完全統計,200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我國共發生70起醫院建設工程火災,其中26起是違規電焊引發火災,佔總數的37%。醫療機構安全管理必須堅持無禁區、無盲區、無間歇期。需要著重強調的是,焊割作業必須辦理動火作業手續,工人持證上崗並確認作業現場周圍沒有可燃、易燃物品,備好消防器材並有專人在旁監督,作業完畢後及時清理現場。
醫院建設項目必須遵守消防法律法規,未經消防機關驗收不得投入使用;建築、裝飾和裝修嚴禁使用易燃材料;禁止佔用疏散樓梯,保持疏散通道和消防通道暢通;可以考慮在病房兩端設置避難層,平時用於患者休憩,一旦發生火災等情況,可供緊急避難;在住院部科學規劃消防重點部位,防止出現煙囪、風洞和穿堂風效應。
安全是發展的底線,也是發展的前提。安全文化的養成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廣大醫療機構管理者和全體醫務工作者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樹立大安全觀,構建大安全體系,履行大安全職責,堅決防範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為廣大群眾營造安全就醫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