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沖是肝經的原穴,原穴的含義有發源、原動力的意思。可以說,太沖穴為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臨床研究也發現,太沖穴的疏肝效果尤其顯著。
位置:沿著第一、二趾間向足背上摸尋到有凹陷處(約二橫指寬)。
位置:大腳趾甲根邊緣約二毫米處。
圖源:家醫自制
腋窩處有極泉穴,是心經的重要穴位,可常按揉,以疏導心經鬱火。
圖源:家醫自制
春困來襲,是怎麼也睡不夠。
1.點揉百會穴:調情志
位置: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
操作方法:食、中二指併攏放於百會穴上順時針按摩約3分鐘,之後作點按約2分鐘。
功效:該穴可調節精神狀態、改善抑鬱情志。
操作方法:一手掌根放於穴位之上,順時針按摩,並注意調整呼吸。按摩約3~5分鐘後,搓熱雙手疊放於關元穴上,呼氣時下按、吸氣時掌根緊貼皮膚上抬,如此反覆3~5分鐘,至下腹部有溫熱感為宜。注意要帶動皮下組織一起運動,而非只是在表皮畫圈。
功效:按摩該穴可固本培元,是常用的保健穴位之一,對人體內分泌功能有較好的調節作用。
位置:足背第1、2蹠骨間,蹠骨底結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觸及動脈搏動。
功效:按摩該穴對改善情志抑鬱,舒緩精神症狀有較好的調節作用。
魚際為手太陰肺經的滎穴(氣血出入的關鍵穴位之一),五行屬火,“滎主身熱”。
中醫臨床上,魚際穴還常用於調理聲帶,對慢性咽炎、聲帶過度勞累引起的音啞、失聲等。
位置:以一手手掌輕握另一手手背,彎曲拇指,按之痠痛明顯處即是魚際穴。
此外,對中脘穴採用不同的按揉方法,還能得到不同效果:
-
改善食慾不振:平躺、坐位或立位,右手掌根在穴位上做順時針按摩。力度可由輕到重,保持呼吸均勻。按摩約3~5分鐘後,雙手搓熱,掌根重疊置於中脘穴上,配合呼吸進行按壓,即呼氣時下按,吸氣時掌根緊貼著皮膚一起上抬。如此反覆3~5分鐘,至胃脘部有溫熱感為宜。
圖源:壹圖網
-
止胃痛:用拇指按壓中脘穴三分鐘,或用刮痧板(牛角梳背面、瓷調羹等)刮拭中脘穴。按壓時,力度要柔和而滲透,按壓時間以疼痛緩解為度,日常保健可以配合關元穴(肚臍下3寸)按壓,每次持續3~5分鐘,每日3次。
-《中國家庭醫生》雜誌社新媒體中心原創出品 –
考眼力時間到!
圖中的100把鎖中 有一把是打開的,
是幾號呢?
編輯:欲覃故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