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g極致便攜OLED輕薄本!華碩靈耀13 2023首發評測

1kg極致便攜OLED輕薄本!華碩靈耀13 2023首發評測
在極致超輕薄筆記本市場,華碩靈耀系列一直都是不可忽視的存在,推出過包括靈耀13、靈耀X凌鋒、靈耀X逍遙等很多備受用戶關注的機型,最輕薄的產品整機重量甚至不足1Kg。如今,我們收到了華碩搭載Intel最新13代酷睿處理器的新機——靈耀13 2023, 1kg的整機重量你拿在手上能感覺那種顯而易見的輕薄便攜,而且作為華碩2023年度最重磅的極致輕薄主力機型,頂蓋融入全新華碩字母A logo時尚設計語言的“新丁”,能否延續靈耀系列極致輕薄、出色性能和舒適體驗的賣點呢? 
 

配置規格:
屏幕:13.3英寸2.8K  100%P3色域 120Hz OLED華碩好屏
處理器:酷睿i7-1355U(2P/8E/12T,1.7GHz/5GHz)
顯卡:Intel Iris Xe Graphics 96EU(1.3GHz)
內存:16GB 5200MHz LPDDR5雙通道內存
硬盤:512GB M.2 PCIe4.0x4 SSD(6700MB/s)
網絡:WiFi 6E無線+藍牙
電池:63Whr大容量電池
左側接口:Thunderbolt4×2、HDMI 2.1TMDS
右側接口:USB-A 3.2 Gen2大口、3.5mm複合音頻口
其他:3DNR降噪+ IR紅外人臉識別攝像頭、AI雙向語音降噪雙麥克風陣列
機身重量:1.0kg(機身含電池)

01 1kg+1cm超輕薄機身,精緻溫潤

首先給大家講解下:2023年,華碩靈耀系列輕薄本有了更明確的定位,靈耀系列聚焦輕薄和超便攜,靈耀X系列則聚焦高性能和黑科技。本次我們體驗的靈耀13 2023就是一款在機身設計方面登峰造極的產品。這款融入了華碩全新外觀設計語言的新產品,一開箱就帶給我們煥然一新的感覺,拿在手上最深刻的感覺是輕、而且真的很薄。        
華碩靈耀13 2023A面經過了全新的設計,頂蓋上放大的華碩字母A顯得非常醒目。作為華碩靈耀輕薄本產品專屬的字母A logo,新logo能帶來更時尚的產品設計感,而且開機畫面logo這次華碩靈耀13 2023也從以前的ASUS變成了字母A,更突出了這款產品的極致輕薄定位。    
作為一款1kg極致超便攜的輕薄本,頂蓋材質給人的感覺非常特別,視覺和觸感和高端家裝材料巖板非常類似。據華碩產品經理介紹,華碩靈耀13 2023的A面採用了CNC加工工藝,表面經過等離子反應,在鋁合金表面熔融結晶,氧化形成等離子陶瓷金屬材質,質感溫潤精緻,並且在硬度、耐磨性、耐腐蝕性和抗指紋等方面,相對傳統材質有明顯的優勢,長期使用也能歷久彌新。

▲靈耀13 2023A面設計簡潔,這種創新的工藝,配合全新的華碩A字LOGO創意紋理,讓A面呈現出一種自然實質的切割感,簡約而時尚。同時,先進的等離子陶瓷金屬材質進一步地提升了產品的硬度耐磨耐腐蝕性,加上細緻精湛的做工,使得筆記本更顯質感與品質。
極地灰的極簡主義配色之下,機身經實測1.04kg,厚僅1cm,單手握持也非常輕鬆。要知道,常規的13英寸輕薄本,較輕的機型重量也在1.2kg左右,實際上輕薄本1kg的整機重量已可以算是觸達輕薄機型的便攜天花板了。值得一提的是,在適配器的設計上,靈耀13 2023也採用了輕薄化設計,功率65W。

▲靈耀13 2023的屏幕邊框非常窄,兩側邊框寬度僅為4mm,頂部邊框尺寸在帶有攝像頭和IR紅外識別模組的情況下,能將高度控制在7mm也實屬不易,再加上超薄OLED面板嵌工藝,A面和B面厚度縮減30%,配合OLED屏幕極致的視覺色彩還原,視覺效果震撼。

▲靈耀13 2023C面等機身材質也使用了堅固的鎂鋁合金材質,表面經過啞光處理後,呈現出細膩顆粒質感的金屬表面,防滑防汗性能出色,油性皮膚接觸也不容易在上面留下印記。6英寸超大的玻璃表層覆蓋的觸控板,支持多點觸控操作。

▲靈耀13 2023的屏幕轉軸採用ErgoLift人體工學鉸鏈設計。當用戶打開屏幕時聯動轉軸,抬升機身,使鍵盤面與桌面形成一個三四度的夾角,使得D面有了自然流通空氣散熱的助力,打字時手腕也有更自然的姿態,同時也讓支持杜比全景聲的哈曼·卡頓大師音效喇叭有了更好傳聲環境,一舉三得,可謂功夫在軸外。
總的來說,華碩靈耀13 2023在外觀方面的看點還是非常多的,1kg的極致便攜重量幾乎超越了市面上的同類型產品,並且創新材質和表面處理工藝的引入,讓整機在時尚度、抗汙抗剮蹭能力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提升,而且簡約不簡單的頂蓋材質和紋路,在純色極簡頂蓋筆記本氾濫的當前,也展現出華碩對於筆記本美學的堅持。如果說,華碩靈耀13 2023是今年最極致輕薄的OLED時尚本,我們這個定義並不為過。
02 2.8K OLED華碩好屏:賞心悅目,顯示出色
從兩年前華碩力推“華碩好屏”策略以來,華碩全系新品均配備旗艦素質的OLED屏幕,華碩靈耀13 2023自然也不例外,配備一塊13.3英寸的2.8K(2880×1800)視網膜級別OLED屏幕,像素密度255ppi。響應速度在OLED機制下,具有0.2ms疾速響應,比一般筆記本快50~100倍,比一般非OLED遊戲本(3~4ms)也快10倍以上,因此這樣的表現,可以獲得更加流暢的視覺畫面體驗。
這塊屏標稱100% P3廣色域覆蓋,支持原生、sRGB、 DCI-P3、Display P3四專業色域切換,通過DisplayHDR True Black 600認證出廠精準校色 ,通過潘通色彩認證 ,ΔE<1 。那麼這塊屏幕在實際測試中的表現是否如此呢?

▲華碩管家軟件提供了四種色域切換模式和三種色彩風格調節、並且用戶也能工具需求設置不同的護眼模式
我們來看看它的亮度、色準和色域實測水平。測試中我們使用了專業的校色軟件DispalyCal以及datacolor的SpyderX Pro(紅蜘蛛)校色儀進行測試。

▲亮度方面,SDR模式下,各色域模式下亮度均在377~380cd/㎡水平(左),而HDR模式下,白色峰值亮度最高達628.94cd/㎡(中),黑色亮度為0cd/㎡。也就是“真正的純黑”,這也標誌著它貨真價實達到了DisplayHDR Ture Black 500的性能標準,亮度和純色表現爆殺IPS屏!

▲色域方面,從左到右分別為原生色域模式、sRGB模式以及DisplayP3模式下的色域覆蓋和色域容積。在主要的三個色域工作模式下,這塊OLED屏幕的色域覆蓋和容積表現,均達到了同級屏幕的頂級水平!

▲無論是DisplayP3(上)還是sRGB模式(下),平均色準ΔE均小於1,最大色準ΔE均小於3,確實達到了標稱的通過潘通校色認證,平均ΔE<1的強悍水平!
另外,這塊OLED華碩好屏防藍光模式下,支持TÜV硬件級低藍光、無頻閃認證,SGS Eye Care護眼認證,自動亮度色溫調節,支持HDR模式全亮度DC調光和防閃爍功能,物理減少70%有害短波藍光,非常“養眼”。
針對用戶擔心的OLED屏幕燒屏問題,華碩給出的解決方案是“硬+軟 +服務”:硬件方面,面板驅動電路結合防燒屏功能和E4新型發光材料,具有像素級補償技術。軟件方面,華碩管家軟件提供有華碩OLED Care模塊,可以設置各種OLED防燒屏措施。服務方面,支持華碩好屏“無憂換新”服務,1個月內出現亮點免費換新屏,2年內出現殘影免費換新屏。三管齊下,能徹底打消用戶使用OLED屏幕的顧慮。
從上面的測試可以看出,華碩靈耀13 2023的旗艦級屏幕素質毫無爭議,平均ΔE<1的強悍色準水平、貨真價實的DisplayHDR Ture Black 500性能標準、精準的色彩調校、以及護眼、完善的屏幕保護服務等,進一步增強了華碩OLED機型的硬實力。畢竟OLED屏幕本身的優勢都是擺在哪裡的,你有我有,但是調校、服務一定程度上更體現出華碩靈耀13 2023的差異化優勢。
03 處理器性能:日常應用輕鬆搞定
華碩靈耀13 2023搭載了13代酷睿i7 1355U處理器,為2P+8E規格的10核12線程低功耗處理器,與之搭配的是16GB LPDDR5 5200MHz內存和512GB PCIe4.0x4 SSD。
一般來說,性能釋放和筆記本的重量、厚度聯繫緊密。那麼,對於這款1kg重厚度1cm的極致輕薄本靈耀13 2023的實際性能釋放如何呢?
恰好評測時碰到高溫,室溫達到了26℃,而我們也在這個對輕薄本較為“極端”的情況下,將性能測試設置為風扇高效模式、最佳性能,體驗了它的能力。同時,在一些項目中,我們也會將它和前代i7 1255U性能進行比較。
 
CPU
Cinebench R15
Cinebench R20
Cinebench R23
I7 1355U
251(單核)
1245(多核)
688(單核)
3067(多核)
1788(單核)
8255(多核)
I7 1255U
238(單核)
919(多核)
636(單核)
2095(多核)
1425(單核)
7801(多核)
▲Cinebench R15/R20/R23是基於3D建模和渲染軟件Cinema 4D的“簡化測試版本”,等同於Cinema 4D的單幀渲染版,測試渲染速度,速度越快,得分越高。從測試結果來看,無論是注重短期性能爆發和功率釋放的Cinebench R15,還是更注重考量長時間性能穩定釋放的R20和R23,靈耀13 2023的這顆i7-1355U平均比上代有最大15%左右的性能提升。比如在Cinebench R20中,i7-1355U的多核跑分達到了3067——可輕鬆搞定日常使用。

▲CPU-Z的基準測試,多核4546,單核721。
它的“前輩”第12代酷睿i7-1255U的全球最高得分是4294分和664分。靈耀13 2023的i7-1355U得分優勢明顯。

▲GeekBench6的基準測試,多核7752,單核2336。相比之下,i7-1255U的得分是6908分和2136分。靈耀13 2023的I7-1355U得分同樣優勢明顯。

▲而在跨平臺、模擬實際日常應用、生產力環境以及創意環境的CrossMark測試裡,靈耀13 2023和它這顆i7-1355U也給了我們很大的驚喜。它的最終總評分為1660分。作為對比,同定位的上一代i7-1255U的平均分僅1255分,即使是上一代酷睿移動處理器中性能、功耗定位更高的i7-1260P也僅有1499分。可見相對於上一代產品,靈耀13 2023和i7-1355U在模擬實際應用場景中性能提升也非常巨大。
從以上基準測試來看,作為一款1kg超便攜輕薄本,我們不難得出兩個結論:首先,靈耀13 2023的處理器性能測試表現十分不錯,應對日常辦公商務等環境中的多任務應用場景;其次,該機的單核成績相對前代提升不少。這兩點說明了:該機在面對辦公或商務應用環境中的多開任務、單項任務處理等需求都能輕鬆搞定。另外,大家別忘了前提,該機的重量僅為1kg!
04 考機和溫度測試
從上面測試可以看出,靈耀13 2023性能表現出色,那麼它的功率釋放和散熱表現如何呢?
▲AIDA64單考處理器CPU+FPU。截圖實時功率約20W,也是該機PL1功率設定數值。另外在整個20分鐘的測試過程中,i7 1355U的平均功率為20.84W,說明該機性能釋放很穩定;最高功率達到了41W,達到了理論PL2水平,意味著在打開大型應用時可提供強力的瞬時爆發性能,這對於ps處理、或者編輯超大體積的ppt或Excel文件時優勢會很明顯,所以對於靈耀13 2023而言,表現出優秀的性能調校。

▲在雙考測試中:室溫26℃下,C面最高溫度在中心溫區,但是掌託和觸控板等大部分區域仍然觸感涼爽,只有30℃左右。畢竟上述測試我們模擬的是一種極端的應用環境,實際上我們也不會在長時間滿負荷狀態下使用輕薄本。
05 便利性、接口及續航體驗
在使用便利性體驗方面,靈耀13 2023還有不少配合OLED華碩好屏的應用。例如,方便的屏幕大師截圖功能和多屏中心,前者實現了非常豐富的截屏功能,可以取代一般截圖軟件;而多屏中心更是方便地實現了和手機的互聯和資料、圖像傳送,甚至電腦控制手機。
▲屏幕大師截屏十分方便順手,例如可以兼容應用程序切換、設置半透明監視窗口、自定義截圖區域等。

▲人機交互方面,鍵盤支持背光調節,在小翹跟設計+優化鍵程下,鍵入手感舒適。它的接口規格為:左側是兩個擴展能力強大的Thunderbolt4雷電4接口,最高支持PD100W充電、一個HDMI 2.1tmds,右側為USB大口、3.5mm音頻口,涵蓋了多種不同的接口類型,併兼顧擴展性和日常易用性。並且隨機還提供有一個USB轉LAN口轉接器,可以滿足特定條件下的上網需求

▲續航性能上,靈耀13 2023的電池為63Wh,屬於比較大的水平。實測在50%屏幕亮度、20%音量設置下,安裝K-Lite解碼播放器組件,循環播放Blender官方測試視頻,2小時之後剩餘電量為81%,由此推測該機重載高碼率視頻(比我們之前沿用的720P視頻負載更高)播放時間約為10.52小時,因此在日常輕度辦公應用場景下,達到14小時左右的續航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06 結語:超輕薄+好屏+長續航的質感新機
華碩運用飄逸靈動的設計理念+創新的工藝設計打造出了這臺溫潤精緻的靈耀13 2023,它的外觀造型和1kg的極致便攜重量,的確無可挑剔!在1kg和1cm的極致機身下,i7 1355U還有著不錯的日常應用性能,配合2.8K OLED旗艦級屏幕,人機交互體驗也非常出色。另外它的續航表現也不錯, 63Wh超大容量電池配合實用的低功耗U系列處理器,配合LPDDR5雙通道內存和高速SSD硬盤,在輕薄背後也提供了強悍的性能表現。
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限於機身厚度靈耀13 2023在機身右側提供有一個USB大口,整機也只有一個USB大口,因此外接鼠標時建議用戶選擇藍牙鼠標將USB大口空閒出來,日常接駁U盤常見外圍設備。畢竟雙雷電4接口能提供充足的擴展空間,搭配日常演示經常用到的HDMI大口,因此在接口的擴展連接方面我們覺得靈耀13 2023沒有什麼可以顧慮的。
最後,購買建議方面,靈耀13 2023的賣點也非常明確,1kg和1cm極致便攜,創新材質和個性化頂蓋材質和處理工藝、超長續航、高性能、出色調校且有服務保障的旗艦級OLED屏、穩定性能釋放……這些都是這款產品顯而易見的賣點,也是目前OLED輕薄本市場,不可多得的一款全面出色的輕薄本產品,值得關注。
關於靈耀13產品詳情和預售信息,可以點擊閱讀原文查看鏈接。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