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mm的肺結節,中藥治療3個月後,檢查發現消失了

5mm的肺結節,中藥治療3個月後,檢查發現消失了

醫案分享

【案例一】

某女士是肺癌患者,術後一段時間複查胸部CT發現左右兩肺結節,直徑約為8mm,平素無咳嗽咳痰等不適。


她擔心癌症復發,於是在陳教授門診服用中藥調治,1年後複查胸部CT提示左肺結節較前縮小為5mm。


【案例二】

32歲的李小姐,2021年10月體檢查胸部CT,發現右肺下葉小結節:IM42 5mm,張小姐擔心會癌變,於是找到陳衛建教授就診。


根據門診的瞭解,李小姐平日工作緊張,家中孩子年幼,工作和家庭兩頭兼顧,壓力較大,休息也不夠。陳教授在瞭解了她的情況後,給予她中藥湯劑治療並調理。經過3個月的治療,2022年01月12日複查胸部CT,已未見右肺結節。


陳衛建教授是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腫瘤科學科帶頭人、浙江省腫瘤醫院特聘專家、清華大學特聘教授,有著40年腫瘤臨床診療經驗,在他的從醫生涯中,也遇到過不少肺結節、肺癌等的患者。

陳衛建教授在看診

瞭解肺結節,順藤摸瓜

1
什麼是肺結節?
肺結節是指影像學檢查為被肺實質包圍、界限清楚、直徑≤3 cm的局灶性、類圓形、密度增高的實性或亞實性陰影,可孤立亦可多發存在。

根據肺結節大小不同可分為:直徑<5mm稱為微小結節;直徑5mm-10mm稱為肺小結節;直徑11mm-30mm稱為肺結節。


2
為什麼會有肺結節?
現代醫學對肺結節的致病因素尚不十分清楚,肺結節在中醫學上屬於肺積聚的範疇。中醫認為肺結節的主要發病機制是“鬱”,即抑鬱、積聚和停滯,有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

●外因
六淫邪氣:即風、寒、暑、溼、燥、火等邪氣侵襲人體而致。比如新冠病毒和甲流病毒的侵襲,很多人反映新冠病毒感染過後,出現了肺結節,或者本身有肺結節的患者,結節變大了。這主要就是自身正氣不足,受到外邪入侵時未能抵禦抗衡,而形成病灶。

煙毒霧霾:主要是指吸菸或空氣汙染的影響導致,影響了肺的氣機宣暢。

●內因
情志內傷:根據陳教授臨床中的觀察,有肺結節的患者大多存在情志不舒的症狀,肝鬱導致氣機失衡,導致氣滯、氣血運行不暢、體液分佈異常,會產生痰瘀等病理產物。隨著時間的推移,肺側支會被阻塞和積聚。

長期肝鬱導致氣滯,氣滯則肝失疏洩,加之肺脾虧虛造成停痰留癖,痰凝和氣滯二者互相影響,氣滯會加重痰凝,痰凝亦會加重氣滯,如此惡性循環,導致病性不斷惡化,由聚至積,甚至成巖(“巖”即結節等病理物質)。

飲食失宜:飲食失宜最明顯的是影響了脾胃的運化,後天之源運行不好,也會影響到其他臟腑的功能,尤其是肺。

勞逸失度:現代人壓力過大,工作忙碌,休息不夠,損害了人體正氣,自然容易招致病邪的入侵。

稟賦不足:中醫認為,小兒有“三不足”,即脾、肺、腎不足,兒童本身就存在這方面的情況,若先天稟賦上又比常人弱,後天在成長中又沒有很好地固護,身體素質自然會更差一些。

從小處入手,整體調治

1
治療思路與用藥
肺結節的病本在“虛”,但病標在實,即在肺部已形成了可見的結節,因此以治本的思維進行扶正補虛,而不採取“硬碰硬”的手術方式進行治療,更能治標又治本。主要的治療方法有兩種:

●補肺益脾
正虛是肺結節產生的基礎,與肺脾兩髒關係密切。中醫認為,脾肺關係密切,是“母子關係”,因為脾五行屬土,為母;而肺五行屬金,為子。按照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土能生金,脾的好壞會影響肺的功能。

所以在中醫治療中便有一種“培土生金法”,也就是通過補益脾臟,可以輔助治療肺氣虛弱導致的疾病。而陳教授之類由於脾肺兩虛導致的肺結節採用扶正補虛、補肺益脾的方法進行治療。

【肺脾兩虛的表現】:咳嗽、咳痰、氣喘、食慾不振、腹脹、神疲乏力等。

●疏肝理氣
肝氣調達則氣機順暢,肝氣不舒則氣結。像案例二的張女士,因平日生活和工作壓力大,長期處於肝氣鬱結的狀態,情志不舒,導致氣結影響津液的運行,最終形成痰凝氣滯的病症,若這種情況持續而又不加干預的話,肺結節會越來越大,影響肺部的健康,還可能導致其他婦科類結節等的出現。

所以這類患者的治療最重要是疏肝理氣,身體內的氣走順了,結自然就散了。

【肝氣鬱結的表現】:心煩意亂、情緒低落、急躁易怒、消化不良、胃痛等。

2
重視生活調護
●飲食調節
忌寒涼,尤其是冷食、冷飲等傷陽氣傷肺氣之物;

少肥甘,如海鮮、甜食生溼熱,肉食生痰濁,宜平衡食物種類;

暢情志,不良的情志因素常是肺結節惡性轉歸的重要干預因素。

●定期體檢

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對健康體檢工作也越發重視,通過每年定期體檢瞭解自身身體情況並遵醫囑積極干預,從而避免疾病的惡化發展,提高患者的安全性與生活質量。

定期健康查體工作中雙肺微小結節情況較為常見,雙肺微小結節不意味早期肺癌,但良性病變也有惡性病變發展的可能性,不容忽視。所以儘早發現確診並積極干預是確保人體健康的關鍵。


想了解更多的結節健康問題

可長按下方二維碼

一起交流

醫生

陳衛建
中醫腫瘤科

(長按圖片即可預約醫生)

簡介
陳衛建,浙江中醫藥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主任中醫師,浙江省腫瘤醫院特聘專家,全國白求恩式好醫生,清華大學特聘教授。擅長:胃癌、腸癌、肝癌、食道癌等消化系統惡性腫瘤、肺癌、乳腺癌、宮頸癌、惡性淋巴瘤的中醫診治,對脾胃病尤其是萎縮性胃炎伴腸化及腸上皮內瘤變等癌前病變的治療有獨特的療效,善於利用膏方及火針和埋線治療脾胃疾病及糖尿病、風溼病、各種節結病、婦科痛經、HPV陽性等多種疾病。

擅長
胃癌、腸癌、肝癌、食道癌等消化系統惡性腫瘤、肺癌、乳腺癌、宮頸癌、惡性淋巴瘤的中醫診治,對脾胃病尤其是萎縮性胃炎伴腸化及腸上皮內瘤變等癌前病變的治療有獨特的療效,善於利用膏方及火針和埋線治療脾胃疾病及糖尿病、風溼病、各種節結病、婦科痛經、HPV陽性等多種疾病。

出診時間
週六上午   固生堂杭州大同分院

@浙江地區粉絲

← 掃碼加入粉絲群

  領取就診優惠

提醒:本文為醫學科普,供讀者參考學習,中醫看病需辨證論治,如有不適症狀,請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注:文章配圖來自123rf.com.cn正版圖片庫、千庫網

關注固生堂中醫,可獲取更多

點分享
點收藏
點點贊
點在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