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警了!這什麼“陰間美學”,電得我頭皮發麻?

報警了!這什麼“陰間美學”,電得我頭皮發麻?

關於AI畫畫這事兒,相信各位搞ACG的小夥伴這一兩年吃瓜吃得牙齒都要長老繭了。

不過就在這幾天,CG藝術圈知名畫師阮佳在微博做了個“測試”,也可以說是“約戰”。

這場“高端局”一下就炸了鍋了,僅三天,該微博轉發就達到1萬+,評論3千餘條,點贊破10萬。

關於AI,評論區有懂行的讀者分析道,AI識別不了氛圍強、風格強、筆觸強的“三強”畫,複雜的重疊透視色塊更是同理。

那麼進入正題,本花今天要為家人們介紹的,也是這樣一位“三強”畫師。

塗彌(@塗彌TeaMe)

01

  這90後大佬靠“陰間美學”,

  在國內外殺瘋了  

塗彌是一位在CG藝術領域深耕多年的畫師,但她也是位相當年輕的90後。

事實上,放眼整個國內CG藝術圈,咱們不難發現,CG類作品的特點多集中在現代感強、以歐美日風為主、同人產出多這幾點,並且相當一部分還具備很強的科幻感。

塗彌 繪

塗彌的畫風頗有特點。在CG藝術的基礎共性之上,她的大部分作品還融合了濃郁的國風,構成了屬於她的國風CG。

從她在社交平臺上發表的速塗就能看出她的功底,也許對別人只是一頓午覺的空隙,但她的手速卻已經飆起來了。

而在那種“暴力練習”的狀態下亦可出色彩綺麗唯美、視效絕佳的神圖,足見這種風格她已畫得頗為得心應手。

塗彌有一組自設世界觀的原創插畫系列——《幽都》,在國內外CG藝術圈都獲得了許多關注,評論區常見中英文混搭的盛景。

“本系列中,‘幽都’是個在人間和地獄兩道之間的中陰世界,那裡生活著一群快樂的鬼,比如陪閻王打麻將的黑白無常,或在忘川河下吸食“失落”的亡魂、遲遲不肯投胎的水鬼……”


“那裡還有每天載著鬼魂去投胎的鬼王火車,有個始終在等一遲遲未出現卻仍放不下的人還熬不出孟婆湯的孟婆,有守護孟婆的花精彼岸花等。”


“故事中一直出現的紅髮姑娘,就是本系列的女主角阿惹。她本是天帝之女,後來在陰差陽錯之下,卻成了守在奈何橋上的孟婆。”


“她大隱隱於市,在一個叫婆娑堂的地方偽裝成神女,通過收集人類經歷‘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這七種苦所流下的眼淚,來熬製孟婆湯。”


“而她下班收工後,往往會從幽冥堂回家——那個詭譎而斑斕的幽都世界。”


“本系列還有一個角色,黑剎鬼女夜凝秋。

 

她前世是名樓蘭舞女,因為被所愛的人背叛,死後不願意渡過三途河,落入忘川水。三魂七魄中,魄消散了,魂卻被河中的鬼魚所救。從此靠吸食擺渡亡魂為食,成為一川之主。”


不過這個故事包括名字“幽都”在內,實際上都沒有完全定稿,塗彌自己也一直在對細節進行調整,現下有的這些設定都只是些暫時的方向性探索。

塗彌打小就對民俗文化中那些厚重的符號元素感興趣。

她是金庸老爺的鐵桿粉絲,還深受早些年徐克導演的那批香港老電影影響,幻想了很多故事,連《幽都》也是以徐克導演的動畫電影《小倩》為基底。

“所以那種高幻想度、神神鬼鬼的題材是我非常愛的,不限於古代和現代。”

塗彌的個人創作許多都蘊藏著傳統文化元素。

如她去年發佈過的一幅“摸魚”畫,名為《飛天樂舞》。

整個作品就是以本土傳統文化吸收東傳的佛教等外來文化後,發展產生的一箇中國經典地域文化——敦煌文化為主題。

02

  一場中二病,

  引發了長達二十年的“ACG血案”  

塗彌15年就自上海大學動畫專業畢業。

此後步入社會工作的這許多年,不論是此前的網易,還是現在的騰訊天美,兜兜轉轉、來來去去,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幾乎職業生涯就是在ACG裡打轉轉”。

不過本花覺得塗彌自己十分樂在其中,因為現在所有的這些,她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熱愛。

塗彌曾在一個採訪中說,她的藝術啟蒙始於童年五六歲,喜歡在紙上瞎畫畫的時候。

塗彌紙本畫作

然後某一天她父親回家,看到她在白紙上畫了輛小汽車,還在汽車尾部生動地畫了串尾氣。於是,父親便拉著她母親來看。再後來,父母就送她去學畫畫了。

在她兒時的記憶裡,父親常常陪伴自己去畫畫。老師在上面教,他們就一起在下面畫。

塗彌紙本畫作

“我爸爸藝術天賦非常高……即使畫了很多年以後,爸爸畫得還是比我好。”

塗彌的父母家人對她的支持想來是十分強力的。

塗彌還記得父親曾對她說自己的小時候,那會兒白紙尚且是昂貴用品,彼時他要是在紙上畫畫,會被父親(塗彌的爺爺)說浪費,之後還會挨一頓胖揍。

塗彌便想,自己能有機會學習畫畫並持續下來,既覺感謝又覺有幸。

上小學了以後,孩子們基本已經能接觸各類遊戲了,塗彌便是對各種遊戲都感到著迷的孩子之一。而她與CG的緣分,也萌芽於此。

而且小學生嘛,最不缺的就是中二,塗彌亦然。她說那個時候的自己,常常中二地希望有一天能變成一個芯片或者代碼,在各種有趣世界觀的遊戲、電影和動畫裡活著。

不過,她不僅希望自己變成“虛擬人物”,她還對虛擬人物形象的創作產生了認真的好奇。

時間來到她高中時期,那會兒博客正流行著,塗彌也經常在廣場上逛帖子。

正式與CG結緣,是某次她在博客看到了一組渲染得十分真實的魔幻作品,然而它竟不是以寫實著稱的油畫作品。

之後她才完全弄明白,原來有一種畫是通過電腦繪製的。在國外,概念藝術家們都是用數位板在PS上,創作出一幅幅如史詩般魔幻的繪畫作品。

遂入坑,並一發不可收拾。

03

  她思考的痕跡,

  被仔細埋藏在畫面之下  

儘管塗彌也早早地就“把愛好變成工作”,但她對畫畫的態度和想法依然簡單卻通透。

不論是個人平面插畫的創作,還是遊戲設計工作,對她而言都是創作,唯一不同的只是面對的反饋不同。

“自己在創作的時候,看似自由度高,其實也是一個不斷自己給自己設置難題,再去解決難題的過程。”

BLACKPINK – 塗彌繪

“而在遊戲設計中,你設計的這個角色除了要符合世界觀以及角色性格設定以外,還需要滿足策劃、總監、老闆、程序功能等要求,面對的可能是多方的反饋。”

“但是本質上不會有太大的區別,於我而言,都是在一個設定好主題的舞臺上演繹你的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思考”,在塗彌的創作理念中,是一個較為重量級的詞彙。

思考,是一種有目的的思維過程。世界上值得思考的問題無處不在,大到宇宙哲學,小到生活細節。

比如創作,每位創作者其實都是在藉助作品來思考、表達。

最初本花觀察到塗彌在工作之餘創作的畫作中,少有觀點性強,或對某個對象(如情緒、行為、事物、議題等)態度更為明確的主題作畫。

但在與塗彌的交流中,關於這一問題,她給了本花一個意料之外的答案。

在她的繪畫作品中,由於她設定了一個世界觀,那麼在這個世界(如幽都世界)中,就有屬於這個世界的生存法則。

“要讓故事可信、角色可信,作者就必須隱匿在幕後成為一個觀察者,筆下做的是誠實地把這個世界勾勒呈現出來。”

故事中的主角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有生命的,他們也有各自對待某些事物的看法。只是人物那些態度鮮明地反對或贊成,代表的是他們自身,而非筆者。

“我想架構的是一個可信的世界,這個世界裡,我的存在只是阿惹他們在對你們說話時候的一種媒介。”

一種媒介,是塗彌在創作一些自設世界觀的故事時給自己的定位,這是她對自己的創作、作品、故事深思熟慮後的結果。

即思考的痕跡,是被埋藏在了故事、畫面之下。

近年始終充滿爭議的AI繪畫,對像塗彌這樣的CG藝術家而言影響不可謂不大,而在這樣的衝擊中,無論是前輩中的前輩還是新生代畫師,大家都越來越意識到“思考”的意義。

在愛爾蘭作家、詩人詹姆斯·喬伊斯的小說《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裡寫有這樣一句話:

“不加思考的熱情就像是一條隨波逐流的船。”

對創作的熱情是一回事,有無思考卻是另一種結果。

這對塗彌而言是同樣的道理。

“三年前,我一位同事跟我說,我就喜歡某某某的畫,我問為什麼,他說‘因為跟市面上那些不一樣。’這句話我思考了好久,即使到現在AI出來,我依然在思考這些。”

塗彌坦誠道,“藝無高低,技無定法,寶貴的是你的創作的真誠和勤勤懇懇的努力。”

而她所奉行與要求自己的創作理念就是:

“注重內容,不能用手上的努力代替思想上的懶惰,要做一個勤于思考的畫師。”

04

  簡單純粹,如此而已  

塗彌曾說過自己的願望之一,就是可以向國外輸出中國文化。

而要介紹塗彌的畫作,最繞不開的關鍵信息一個是高幻想度的故事,另一個就是中國傳統鬼神題材與文化

這二者看似不同,實則本質相通,只是前者範圍更廣,而後者則更加具象。

塗彌也有自己深愛動漫作品,如今敏的《紅辣椒》、宮崎駿的《幽靈公主》、押井守的《架橋機動隊》等。

也許正是被這樣的動畫震撼過,才會使塗彌高考放棄美院走純藝(純藝術)這條路,毅然決然選擇了對講故事能力要求更高的動畫專業。

創作者不能是狹隘的,可在有意識涉獵各種各樣領域的內容然後創作時,塗彌卻意識到一個問題。

鬼神題材本身是充滿幻想和探索潛力的。眾所周知,日本在動漫領域有許多優秀的鬼怪文化作品,如《犬夜叉》《鬼滅之刃》《怪化貓》等,歐美亦然。

《犬夜叉》桔梗同人 – 塗彌繪

可在國內,這類題材的作品仍然相對較少——這開啟了塗彌對塑造此類作品興趣與執著的大門。

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留下千古風流、數億寶庫,塗彌就為其深深吸引。

無論是這些文化的視聽表層,還是深掘其中的精神層面,她都頗感興味。

塗彌對璀璨的東方文明有自己的思考,在這個過程中,中式哲學也遷移到了她的創作態度中。

“把愛好變成工作”是種理論上的理想狀態。可現實中多的是將愛好變成工作後,愛好逐漸走向幻滅的人。

塗彌

塗彌對工作中所遇到大多不開心的原因,以及平衡愛好與工作的尺度,卻有清晰而清醒的認知。

“做設計遇到大多不開心多是發生在目標不清晰,無人拍板導致無限改反饋,這是需要優化工作方式的一點。”

塗彌某次工作項目的文件彙總分享

“但是從設計師角度出發,一個成熟的設計師應該具備品牌思維,我們是設計師,不是藝術家,服務目標是客戶,所以具備完整的體系化的提案能力也非常重要。”

塗彌的塔羅牌系列

“一個好的設計師應該是要具備把你的設計賣出去的能力的,應該要引導告訴你的客戶為什麼這個是好的,首先你自己給予這個提案的時候就應該是思路完整清晰,有說服力的。”

徐克《青蛇》同人 – 塗彌繪

塗彌對創作總是陽光與積極的,她不會過於糾纏某一事物的形式,確有點放浪形骸之外的意思,一如她生活中待人處世的態度。

她謙虛地介紹自己是一個“破畫畫的,沒什麼特別之處,願望是活下去,好好創作,可以交流,被看見。”

青蛇與白蛇 – 塗彌繪

在她看來,CG也只是一種表達創作欲和想法的媒介,這個媒介可以是攝影,可以是動畫,可以是寫作,可以是音樂。

只是碰巧她自己小時候學的是畫畫,而且目前看來畫畫也是表達她想創作的世界的媒介中最有效的那一個。

“也許以後學會了新的技能,也會嘗試新的創作方式。不管怎麼樣,只要持續在創作,就會覺得很安心。”

主打的就是一個簡單而純粹,如此而已。


下面是一些跟塗彌老師的聊天小花絮~

向上滑動閱覽對話

塗彌老師覺得如果要很好地展現我國傳統文化或者是東方文化,應該進行什麼程度的學習,又如何去推廣、發展或創新呢?

這方面我也是個在努力學習的萌新,但是不管怎麼樣多去閱讀,看紀錄片,旅行都是有必要的。

同時我也會關注一些海外的大牌設計師在做中國市場時候會如何表達中國文化。

有些奢侈品牌在進行東方文化演繹的時候,會做的很浮誇,直接用“貼大龍”的方式直接表達,類似於一個包包上面直接紋一個直譯漢字。

但是我們知道東方文化是含蓄的,優雅的。

像海盜爺和TOM FORD在進行中國風成衣高定演繹的時候,就會更加強調這一點,而不是粗淺的貼大龍。

這裡並不是在說貼大龍不好,貼大龍是一種非常直接的表達方式,但是作為設計師,我認為應該先去儘可能深的探及文化內涵,再做出簡潔的提煉,而不是談到做中國文化,就直接衣服上紋大龍。

這個在遊戲設計中也是同樣,我們的目標是做出可信的角色,而不是把一堆花瓶,摺扇,白髮,長袖往角色身上套,來表達中國文化,這是表面的中國元素,並不是中國文化內涵。

您之前說您的願望之一就是可以向國外輸出中國文化,那國內傳統文化裡最令您著迷的是什麼?

那可真的就太多了,從小我受到徐克的老電影還有金庸老爺的江湖的影響頗深,對中國文化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再到接觸古詩詞,發現漢語真的是無比美麗的語言。

一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短短五言,就把一個古畫中獨釣寒江的意境描繪出來,沒有絲毫的廢話,簡潔的白描,充滿無限遐想。

而精神層面,又有我最愛的大詩人蘇軾的那句“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是中國文人氣裡的豁達,融合了《易經》與《佛學》中的得失泰然、順其自然、順應天道與四時調和的和諧之氣。

與海洋文明的掠奪與冒險截然不同,農耕文明孕育出來的是一種對土地深沉的羈絆和對大自然的敬畏,二者都有有趣之處,但是後者更加東方。

您曾說可以將作品發表在網絡上,那您如何平衡讀者的喜好、他們給您的建議,以及自己的創作喜好和心意呢?

我們不是生活在孤獨星球,畫也是畫給人欣賞的,自己喜歡的同時,也不能完全忽略大眾的喜好,有自己的特性很重要,但是過於曲高和寡,就變成自high了。

我很喜歡形容金庸老爺子的那句話:

“《鹿鼎記》已經半隻腳踏入嚴肅文學了,但是金老爺子在嚴肅文學的門口停下來了,因為他是想要的是大眾。”

您也是CG藝術領域的畫師,那您對AI的看法是什麼呢?

你阻止不了它的誕生,沒有辦法,A確實會讓新人入行更難,對各行各業都會有衝擊,但是一個懂AI卻不懂美術的人,和一個懂AI也懂美術的人,你是老闆,你會留誰?

有某上100元創作歌曲,也有音樂大師坂本龍一,有機器刺繡和工廠批量生產某寶服裝,也有山本耀司,重要的是你這個人怎樣,你的思想,你的觀念,你與世界發生的行為,而不是粗淺一張畫丟在那裡問你好不好看。

好不好看太主觀了,你想傳達的,是什麼才最重要。

您平時有什麼喜歡的其它文藝作品嗎?有沒有什麼逢人就安利的必讀必看作品?

國內有兩個舞劇我很喜歡,一個是趙粱老師的三部曲《幻茶謎經》《雙下山》……還有敦煌舞劇《肥唐瘦宋》,這些都是很驚豔我的作品。

電影書籍就太多了,感覺現在,少看短視頻,快餐雖然快,但很容易營養不良,那些厲害的大導演,今敏,姜文,北野武,希區柯克,徐克……的作品,都可以找感興趣的拿出來看,很多好構圖和虛實都可以學習。

2023年有什麼計劃,或者對自己的期待嗎?

想去北歐,看看我們真實生活的星球另外一種樣子,畢竟不想看互聯網上越來越多AI縫合出來的假風景。

然後對於自己要說的:

及時當勉勵 努力加餐飯。

-賽事插播-

第二屆全國插畫扶持計劃(CIAC)全球徵稿啟動!

獎金13w+,8項大獎
5位+一線華人插畫大咖擔任專業評審
還在猶豫什麼,快來投稿吧~

點擊下方小程序鏈接瞭解詳情

本文編輯:第三方陣營玩家
-THE END-

微信又又又改版了

請⭐星標館花
不然你將看不到我精心設計的封面
操作步驟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