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原創 國學經典講解 幾千集節目 點贊關注即支持
存以甘棠,去而益詠
存以甘棠,去而益詠。
周召伯,姓姬,名奭,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同父異母的兄弟,曾幫助武王伐紂。武王建立周朝以後沒有幾年就病故了,兒子成王繼位。成王才十四歲無法主理國事,就由他的叔叔周公旦攝政(協助理政)。朝中的反對派就聚集在召伯身邊形成另外一股力量(今天叫反對黨),召伯雖非文王嫡出,但還是與周公一起共同輔佐成王理政。
召伯巡視南方的時候,曾在一棵高大的甘棠樹下休息、理政,後人因為懷念召伯,一直不忍心伐掉這棵甘棠樹。因此《詩經》中唱道:“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意思是“甘棠樹啊高又大,不能砍啊不能伐,因為召公曾休息在這棵大樹下”。後世就用“甘棠”一詞,指代為官者的政績與遺愛。
據上甘棠村明代的族譜,《永明周氏族譜》所載:“吾甘棠,召公駐節過化之鄉”,證明了召伯是在巡視湖南的時候,在此甘棠樹下休息。
“去而益詠“的意思是說,周召伯雖然離去了,但百姓卻越發歌頌他、懷念他。
用白話翻譯這兩句話,大概意思就是:
學問優秀的能夠出仕做官,
有機會行使職權參與政事的處理。
周人懷念召伯的德政,留下甘棠樹不忍砍伐,
召伯雖然離去了,但百姓卻越發歌頌他、懷念他。
樂殊貴賤,禮別尊卑
這兩句話談到了中國的禮樂,以及由禮樂涉及到的貴賤尊卑的等級概念。
禮樂是中國文化的代名詞,中國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可以用禮樂來概括。
廣義的“禮”是中國文化的統稱,包括了哲學、政治、社會、教育等等,所有文化內容。狹義的禮指社會秩序,特別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包括現代的法律、法規、政策等等內容。
為什麼要研究禮?禮的作用是什麼呢?
樂有什麼作用呢?沒有樂行不行呢?沒有藝術修養,人生會很枯燥乏味,連自己哄自己玩的玩意兒都沒有,生活不是會很枯燥嗎?所以要用樂來調心。
古代的偉人都懂藝術,大政治家、大軍事家同時又是大文學家、大書法家。無論自己心中的痛苦和煩惱有多大,通過讀書寫字、吟詩賦棋、吹拉彈唱就化解了,不像現代人自己跟自己過不去,非弄出個抑鬱症、精神分裂症不算完。所以要懂得古人設置禮樂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老實講,中國的禮樂都是對己不對人的,用禮來約束自己,方便他人,以達到和為貴的目的。禮像籬笆牆一樣,擋君子不擋小人,如果你硬是要翻牆而過也是沒有辦法的。
樂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中國的樂曲都是低吟慢唱,是唱給自己聽的。樂器也都是獨奏的,無論笙管笛簫、琴瑟琵琶,都是聲音小而柔,是演奏給自己聽的,目的在調心。西洋樂器多是演奏給他人聽的,所以震耳欲聾。孔子在《論語•為政篇》中說過:“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一個人如果不自覺,文化與藝術對他又有什麼用呢?
至於“貴賤尊卑”,首先是由於人的價值觀念和心理心態所造成的。人類的通病是好高騖遠,得不到的東西永遠是高貴的,得到了就卑賤了、看不起了。
我們現在看不起自己的文化,覺得樣樣都不如別人,因為我們自卑,我們不自信!我們丟掉了自己的民族精神,沒有自己的文化身份,不知道自己是誰,也就無法平等地與其它民族進行交流。西方文明的長處在物質科學的進步,東方文明的長處在人文文化的傳承。中國有五千年的人文文明史,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有五千年文化傳承的國家。其它的文明古國都滅亡了,因為它們的文化傳承斷了。中國之所以五千年來不亡國,是因為我們的民族文化沒有斷,只要有文化在,國家亡了可以復國,民族亡了可以振興。但是如果文化亡了,民族精神亡了,中華民族就永無翻身之日了。
劉宏毅:知名的中國文化專家、國學學者,專注於國學教育、生命智慧、以及尊重生命自有規律下的養生;提倡踐行國學,注重用經典開啟智慧,反對死讀書;主張為學要博,為用要專,思想要獨立;為人要有道骨,佛心,儒行。
曾在美國、加拿大、臺灣、澳洲、新西蘭等地講學,將“國學智慧”與“科學般若”引入企業高端培訓課程,是大學生人生規劃設計、職場情商培養、領導力提升培養的資深專家、教授,被加拿大《環球華報》譽為“中國文化的佈道者”。
中華文化 國學經典圖書教材商城
歡迎點擊下方圖片購買↓↓
學習傳統文化,
經營幸福人生!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中華文化大講堂”公眾號
傳統文化書籍
長按識別二維碼
進入“中華文化大講堂”微店
國學機、早教機
傳統文化書籍
長按識別二維碼
瞭解更多相關產品
中華經典學習平臺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入平臺
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我們!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轉發只需1秒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