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導讀:小編最喜歡這種短小的臨床醫話,文筆輕鬆,經驗真實,讀之後收穫滿滿。在攻讀大部頭之餘,這種臨床醫話,值得中醫師在臨床之餘,時時翻閱。
廖家興醫話兩則
遺稿/廖家興 整理/廖聲俊
王琦(胥山老人)在張隱庵(志聰)《侶山堂類辨》跋雲:
盧、張同為清朝康熙時武林人,故事又同一糧道(糧官),均用升補而效。是否傳聞溢美,盧、張分得其功?
然而升補治療溺閉,可為法外之法。特別是人參、麻黃配伍尤為得宜。餘常則於化石通淋藥中加入麻黃一味,舒張平滑肌,擴張輸尿管,利尿解痙,用治尿路結石,每獲良效。
治結石餘還喜加入木賊草30克至40克,體會到木賊草既有明目退翳的作用,也有溶解結石的作用。麻黃擴張輸尿管,利尿有利於結石排出,木賊草功能溶解結石,二者配伍,相得益彰。
二、虎杖二金湯利膽排石
吳鞠通謂:“膽無出路,借小腸為出路,瀉膽者必瀉小腸。”
從來認為膽有上竅而無下竅,膀胱有下竅而無上竅。吳氏認識到膽開口於十二指腸,小腸是膽的出路,是難能可貴的。
吳氏據此以治療心膽二經之火的癲狂病,因用龍膽草、胡黃連、洋蘆薈、川大黃等極苦之藥以折心膽二經之火。
餘則據此以治膽囊炎、膽結石,藥用:虎杖(土大黃,或用大黃,量減半)30克,鬱金15克,金鈴子10克(或加柴胡10克)。重用虎杖(或大黃)之清洩,使膽腑有形與無形之邪熱,借小腸為出路傾囊而出。
1970年在南昌時,有位60多歲的老大娘,患上腹部痛,嘔吐不納,診為“膽囊炎膽結石”,勸手術治療,老人怕開刀,因而求治。餘用上方加半夏、生薑,5劑,嘔止痛減,再予5劑而愈。
後以此方治療其他“膽囊炎膽結石”病例,均獲療效。因名為“虎杖二金湯”。
—版權聲明—
點擊下方卡片預約
↓我們直播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