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冰涼怕冷這樣做
我們很多老年人在快到冬季時就怕冷,尤其是不少人一到了冬天,就手腳冰涼,甚至鑽被窩裡躺半天都暖和不過來,只能採用多穿厚衣服,每天泡腳的方法,這些也只能起到暫時的效果。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因受風受涼後治療不得當,以至於寒邪留滯體內,加上身體陽氣不足,出現常年畏寒、怕冷、怕風,在空調環境或者冬天,經常出現感冒、肩背疼痛等症狀。怎麼治療這些症狀呢?在我們的身體裡有一個小火爐,那就是大椎穴。大椎穴具有益氣溫陽的效果,無論是對於手腳冰涼,還是全身畏寒的情況,都有很好的保暖效果。
怎麼找大椎穴呢?
在身體的後正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簡便取穴,坐位低頭,頸背交接處椎骨有一處可隨頸部左右擺動而轉動的高突,即為第7頸椎棘突,棘突下有一凹陷即為本穴。
怎麼按摩呢?
這個大椎穴在後背,我們不太好按摩,感覺到手腳冰涼的時候時,可以用中指指腹按揉大椎穴3到5分鐘,直到手腳有熱的感覺。也可以在家人的幫助下,用艾灸的方法灸,將艾條點燃的一端置於大椎穴皮膚上方約1釐米處施灸。施灸過程中如自覺皮膚灼熱疼痛,可將艾條適當遠離皮膚表面,待灼痛感緩解後繼續施灸。每次灸5 到 10分鐘。
大椎穴是督脈上的穴位,督脈為“陽脈之海”,總領一身的陽氣,而大椎穴為“三陽、督脈之會”,也就是說,全身的陽氣都在大椎穴處交匯。刺激大椎穴就是打開全身暖氣的總開關,就能達到調節全身陽氣的目的。
頭腦發昏頸背部酸脹難受,清熱散風通絡止痛
如果頸背部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就容易導致頸部肌肉組織緊張,血液流通不暢,再加上不注意保暖,特別容易受到風寒邪氣的侵襲,從而使頸背部經絡氣血運行不暢,常常感到頭腦發昏,頸背部酸脹難受,嚴重的還會患上頸椎病,怎樣緩解和治療這個症狀呢?古人說“頭項尋列缺”,意思是說脖子往上的病都可以用列缺這個穴位來治療和調節,列缺穴有舒筋、通竅、止疼痛的效果,經常按摩這個穴位對緩解頭頸痠痛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列缺穴怎麼找呢?
在前臂,腕橫紋上1.5寸,腕橫紋與肘橫紋之間是12寸,我們用鬆緊帶測穴尺量一下,拇短伸肌腱與拇長展肌腱之間的凹陷中。兩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押在另一手的橈骨莖突上,當食指尖到達之凹陷處。這個凹陷在哪呢?這裡摸上去有一個高骨頭,高骨頭的前面有一個凹陷,這個凹陷就是列缺穴,我們用鬆緊帶測穴尺量下1.5寸的位置,看看是不是這裡。
怎麼按摩呢?
用大拇指垂直按壓列缺穴,按下後再左右揉一揉,兩面的列缺穴交替各按壓3分鐘,每天按摩2次以上,直到頭腦發昏,頸背部酸脹症狀消失。列缺穴具有清熱散風、通絡止痛的功效,既能夠治療外感風邪的頭痛項強直,又可治療經氣阻滯、氣血運行不暢的頭痛項強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