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健康的傳播者,一路同行,一起成長
這些症狀可能都是接觸過敏原引起的,那生活中常見的引發上述症狀的過敏原有哪些呢?家長平時在生活中能做些什麼來避免呢?聽兒科醫生為您細細道來!
生活中常見的引起呼吸道疾病的過敏原有室內過敏原和室外過敏原,室內過敏原包括塵蟎、動物變應原、蟑螂變應原和真菌。室內地毯、空調機或加溼器都將成為塵蟎、蟑螂及其他昆蟲的理想棲息地,亦成為細菌和真菌的生長地。室外過敏原包括花粉及真菌等。
塵蟎
塵蟎是世界範圍內最常見的潛在的室內變應原和誘發哮喘的主要原因。引起變態反應的蟎類以屋塵蟎及粉塵蟎最常見。屋塵蟎以人體及動物脫落皮屑為食物,在床單、枕頭、地毯、沙發和毛衣等處大量繁殖。塵蟎最適宜的生存條件是溫度22-26℃,相對溼度70%-80%生長,其繁殖季節以6~10月為最盛。
每週清洗一次床單、被套、枕頭套,儘可能使用高溫來洗滌,經常讓寢具通通風,曬曬太陽。
取走地毯和厚重的窗簾以及軟椅坐墊。
最好用塑料、皮革或簡單的木製傢俱,而少用纖維填充傢俱。
家中多開窗通風,在使用空調的季節裡,建議每月對空調過濾網進行清洗。使用除蟎儀進行打掃。
外出旅行選擇居住無地毯的房間。
動物變應原及蟑螂變應原
家養的恆溫動物通過其分泌物(唾液)、排洩物(尿、糞便)和皮屑釋放變應原,其皮脂的分泌可能是變應原重要的來源。蟑螂的軀體、皮屑、糞便和蟲卵均有較強的致敏性,並存在於屋塵中,吸入後可引起哮喘。蟑螂變應原的致敏在某些地區甚至比對塵蟎過敏更常見,多數蟑螂生長在熱帶氣候中,但在空調房間中亦能生長。
哮喘患兒的家中不要養寵物。
儘量減少與養寵物的人和家庭接觸。
殺死蟑螂,並徹底清楚蟑螂屍體及排洩物。
家中不要堆放報紙、紙箱和空瓶。
真菌
黴菌和酵母是室內的變應原。黑暗、潮溼、通氣不良的環境最適於室內真菌的生長。真菌尚可在製冷、加熱及溼化設備中生長。在房內用加溼器將促進室內真菌生長。
清掃家中潮溼區域和有黴斑生長處,尤其是衛生間和廚房。
注意清洗和乾燥室內空調的濾網。
室內儘量減少大面積的水養植物池和盆栽植物。
花粉變應原
與哮喘發生有關的花粉主要來自樹木、禾草及雜草。空氣中花粉的濃度隨地區和氣候而變化。早春以樹木花粉為主(法國梧桐、楊、柳、松等);初夏禾草花粉較多(黑麥、狗尾草、楊木草)。野草類花粉主要在夏末秋初大量釋放,有蒿草、藜草、豚草等。蒿草為我國的強致敏花粉,可引起較重症的季節性過敏性鼻炎及哮喘發作。
在花粉高峰期(春季樹木花粉,夏季雜草花粉),關好門窗呆在室內。
花粉高峰期出行時建議戴口罩。
常常關注天氣預報注意花粉濃度的預報,做到事先防備。
總結
孩子遇到過敏情況,家長不要慌張,在積極用藥治療的同時,尋找可能的致敏因素,並加以干預,避免一而再再而三地接觸過敏原。遠離過敏原,還孩子一個“無敏”環境。
(圖片源於網絡)
供稿:上海市醫學會變態反應專科分會
作者:王汝佳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兒內科
指導:周小建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人民醫院 上海市醫學會變態反應專科分會 副主任委員
審核:駱肖群 上海市醫學會變態反應專科分會 主任委員
盧燕鳴 上海市醫學會變態反應專科分會 副主任委員
上海市醫學會積極發揮自身優勢,開拓醫學科普新局面。持續開展“健康方向盤”、“架起彩虹橋”和“青年醫學科普能力大賽”三大系列品牌活動。青年醫學科普能力大賽已經成為滬上乃至全國最具影響力的醫學科普比賽之一,培養了大批醫學青年科普人才,為青年醫學工作者打造了新時代“有情懷、有溫度、有傳承、有創新”的四有科普舞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添磚加瓦。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