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正文▽
來源 | 槽值(ID:caozhi163)
“上海老牌烘焙店克莉絲汀閉店了!欠款5700萬,人去樓空。”
3月中旬,克莉絲汀在上海的一家店鋪門口,被貼上了法院公告:
從去年十月底房屋到期後,這家克莉絲汀未再續約,至今已欠下12萬房租和近5萬的違約金。
法院公告 | 作者攝
曾於2007至2009連續3年,被美國《福布斯》選為“中國最具潛力中小企業百強”的克莉絲汀,在鼎盛時期,光是在上海就遍佈1000多家門店。
這麼大的攤子,好像一夜之間就黃了。
隨著克里斯汀的閉店,全國各地的會員用戶也坐不住了,紛紛喊話“退錢”“退卡”。
圖源:微博(下同)
眼看著特色蛋撻、蟹派、年輪蛋糕、華爾茲這些熟悉味道就要消失,更多的上海本地人唏噓不已:
我的麵包小甜點,就這麼沒了?
可惜了。
這家許多人記憶裡的經典老店,最終還是沒能挺過這個春天。
克莉斯汀曾有過一段屬於它的繁華盛世。
上世紀90年代末,人們的生活水平漸漸提高,不再滿足於傳統作坊生產的單一糕點,於是更高端、更時尚的西式點心——克莉絲汀應運而生。
1993年,克莉絲汀第一家門店落地上海。
在人人都做物美價廉的商品時,克莉斯汀推出了高端西式麵包、蛋糕及點心;
人人都在流水線生產時,克莉斯汀率先採用中央工廠的生產模式,提高生產效率。
早期克莉絲汀的品牌發展之路,幾乎每一步都踩在了時代風口。
2005年,克莉絲汀躋身上海工業企業500強,還被評為上海市著名商標。
要說克莉絲汀,上海的80、90後或許最有發言權。
許多當地人從學生時代一直吃到結婚生子。
有90後表示,自己吃過的克莉絲汀麵包加起來可以繞小區好幾圈,手機裡的麵包存圖比旅遊打卡的景點都多。
克莉絲汀甜蜜之約/微信公眾號
也有80後寶媽回憶,自己小學讀書時,上午第二節課課間總會發些小糕點——
有時是包裝精美還夾著奶油的華爾茲麵包,有時是可以墊墊肚子的胡蘿蔔餐包,像開盲盒一樣。
有人說自己上初中的時候,每週末早上都會拿著蛋糕券,去店裡換下一週的麵包和牛奶。
還有人至今仍對胚芽乳念念不忘。
克莉絲汀的胚芽乳之於消費者,就像是香菜之於大眾。
愛它的人吹爆天花板,討厭它的人恨不得從來沒有喝過它。
那時候,不僅小孩子愛吃,早上永遠睡不醒的打工人也喜歡克莉絲汀。
二十年前上海的早餐,雞蛋餅2塊錢1個,小籠包2塊錢6個,要麼咬一口一嘴味兒,要麼等餐很慢,要麼漏湯汁容易倒衣服上,實在不適合步履匆匆的上班族。
克莉絲汀的肉鬆麵包和咖啡奶酥吐司,可以說是排隊等車人手上最高級的早飯了。
克莉絲汀甜蜜之約/微信公眾號
彼時的克莉絲汀衛生、正規、方便,風頭正盛。
拿著它,就感覺自己就是走在時代的前沿。
當年連報道上提及克里斯汀都是龍頭企業/網頁截圖
上海老阿姨認可它。
“老牌子,味道好,買給兒子、孫女。”
克莉絲汀甜蜜之約/微信公眾號
爺叔肯定它。
“上海老牌子,味道地道、洋氣。”
克莉絲汀甜蜜之約/微信公眾號
克里斯汀不僅陪伴了幾代上海人的漫漫時光,還給外省的小夥伴帶來過快樂的回憶。
家在外地的朋友,甚至偶爾也會懷念它的味道。
因為兩大包麵包裡藏著奶奶來看望的關切。
還有對爸爸出差的思念與盼望。
可是這麼多年過去,小甜甜最終還是成為了牛夫人。
懷念的人很多,買的人卻少了。
去年七月,克莉絲汀就已經被曝出疑似經營異常,多家門店沒有恢復營業。
消費者一早就開始喊退卡退券。
到了八月份,僅剩的89家門店終於重新開業,可門店數量卻連巔峰時期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知名的蟹派、肉鬆麵包不是早早售空就是原料不齊沒貨。
讓人空有會員卡也難以消費。
微信評論截圖
克莉絲汀的前身是上海聯全食品有限公司,由14名臺灣個人和兩大上海本土食品公司共同設立,算是中國較早的一批由外資投資的烘焙公司。
但那會兒沒人覺得它是個“外企”。
當人們拿著公司發的福利券進門店消費,阿姨會操著上海腔,跟你說“蛋撻沒有了,換蟹派可以伐?”
在別的店鋪還主打小作坊生產模式時,擁有中央烘焙工廠及西式冷鏈技術、品牌化連鎖經營的克莉絲汀,直接攻佔了喜甜、講究的上海人心巴,成為當地特色烘焙。
洋氣、小資成為了克莉絲汀的象徵。
2012年,克莉絲汀登陸港交所時,還被叫做“烘焙第一股”,被譽為“烘焙屆的愛馬仕”。
但沒想到上市即巔峰。
前幾年它還信誓旦旦要在南京投5個億,開烘焙迪士尼。
天不遂人意,從2013年,克莉絲汀就已經逐年虧損,走向下坡路。
克莉絲汀財務官網截圖
人家三十而立,克莉絲汀三十而衰。
到如今,30歲的克莉絲汀什麼都沒開起來,就宣佈所有門店關停。
一夜之間,人去樓空。
就在開頭那張公告貼出的5天前,克莉絲汀承認集團因現金流緊縮,經營困難,在支付店鋪租金、供應商貨款和員工薪酬方面,截至今年2月28日已欠下5700萬。
5700萬,在上海對拆遷阿姨來說或許不過是“三套房”,對網紅烘焙來說,不過個把月的毛利。
但對克莉絲汀來說,卻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截至去年6月30日,克莉絲汀的流動負債總額已經高達約6.69億元。
克莉絲汀官網截圖
關停,是早有徵兆的。
在上海,烘焙品牌想要出圈太難了。
比起麥當勞旁邊最多有形影不離的肯德基,一家烘焙店的身後,可能豎著五家搶生意的同行。
還各有各的優勢。
論老牌,有近百年的紅寶石。
論親民,有1985年就蹲守在小區門口的蘋果花園。
論格調,有跑腿一趟就好幾十的國際飯店西餅房。
論新奇,商場裡總會有一家剛開業還在大酬賓的新中式點心鋪。
論平價,山姆一大盒瑞士捲平均一個才幾塊錢,用料還沒啥差別。
克莉絲汀甜蜜之約/微信公眾號
克莉絲汀的麵包、月餅和糕點的確能觸發懷舊情懷,但也僅僅是讓人感慨幾句罷了。
在追求新鮮事物的道路上,人們從不會因為念舊停下腳步。
產品翻來覆去永遠就那些,推出的新品也是早就在別家吃膩的東西。
甚至蛋糕師傅的手藝,也總讓人有種自己也能行的錯覺。
別家已經打出當日現烤的招牌,克莉絲汀還是中央廚房定期配送。
克莉絲汀甜蜜之約/微信公眾號
下班回家想買點麵包做第二天早飯,一看日期,“呵,明天到期”。
配料表十幾年從不變樣,高糖高熱量。
花樣不多,價格卻逐年遞漲。
克莉絲汀曾經的優勢,如今倒成了絆住它轉型的最大痛點。
克莉絲汀與別的蛋糕店即買即賣不同,它主要依賴預付卡會員制招攬忠實用戶。
預付卡,類似今天的商超代金券,一來可以做人情送人,二來辦卡後實打實的折扣也受很多人的青睞。
克莉絲汀幾十年如一日的推卡,但網友們風向早就不一樣了:
“這年頭,正經人誰辦卡啊。”
克莉絲汀官網截圖
現在隨著大眾點評、美團、抖音團購的線上玩法崛起,年輕人更喜歡按套餐買。
一次買斷,交易兩清。
而不是餘額裡還剩幾十塊,要麼湊單要麼再充。
預付卡就像大哥大,早就過氣了。
說土不夠土,說新不夠新,哪個賽道都沒擠進去。
跟不上時代腳步的克莉絲汀,最終也被時代拋棄。
其實克莉絲汀不是第一家涼涼的老牌烘焙了,宜芝多、馬哥孛羅也都在今年悄悄地消失。
名氣、資本、忠實用戶和市場,這些涼涼老牌們夢寐以求的要素,被新晉烘焙王們玩得風生水起。
新人們的擴展速度和能力,超乎老牌們的想象。
總被不知道的人看成“滬溪河”的瀘溪河,在上海迅速擴張門店。
靠著新中式糕點,一夜之間打出“北有稻香村,南有瀘溪河”的名頭。
圖源:瀘溪河官微
“帶資入場”的墨茉點心局經過N輪投資,在長沙瘋狂擴張。
熱門地段走一圈之後,就開始放眼全中國。
現在只要是一線城市內數得上名號的商場,就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2017年,在北京已經小有名氣的鮑師傅,開進了上海的人民廣場。
寸土寸金的地方,小小的夫妻店,愣是讓人從店門口排到地鐵口。
眼紅的路邊小店隨之跟風,甭管之前姓什麼,打今天起,他們就姓鮑了。
在接受了10億融資之後,鮑師傅的風又吹便了大江南北。
網紅烘焙們佔據著城市核心商圈,“前店後廠”,前面排隊等出爐,後面加急現烤。
圖源:圖蟲創意
標牌上標註個現烤低糖0卡,就算抓住了年輕人的心。
精緻的國潮風紙袋包裝,讓人覺得好像排這一趟也還算值得。
不過和克莉絲汀等老牌穩穩紮根火了30多年相比,新晉網紅品牌們最害怕的是——
火得快,涼得也快。
2019年成立的虎頭局,從爆火到四面楚歌只用了24個月,如今,它要倒閉的消息也漸漸傳來;
曾創下排隊7小時記錄的鮑師傅上海首家門店,也在2020年宣佈停業。
如今網紅烘焙品牌那麼多,“火一把就涼”的新店不斷,髒髒包、毛巾卷的風颳一陣就過去了,留下來的、值得一提的新品卻不多。
蛋撻甭論是高是矮,是胖是瘦,夾不夾珍珠、抹茶、巧克力,本質上還是蛋撻;
圖源:圖蟲創意
桃酥有椰奶的、奶香的、原味的、鹹口的,口感大差不差;
主打可頌的月楓堂,把可頌的花樣都盤包漿了,咬進去吃不出似乎也什麼不同。
看著選擇好像很多,但說到底萬變不離其宗。
與其今天這個局明天那個行,在名字上搞花頭,不如利用好自己的優勢,創新自己的明星產品。
網紅週期越來越短,消費者對“換湯不換藥”的網紅產品和營銷策略越發理性。
在虎頭局爆火之時,也曾受到過“流量反噬”。
不少消費者吐槽產品漲價、難吃,產品與宣傳圖毫無關係,時不時就有消費者在品牌方底下留言:
“再不好好搞研發,遲早要倒閉。”
年輕人愛烘焙,本質愛的是可口的產品和品牌差異化氣質。
烘焙早該回到“拼內功”的時代,在產品上下大功夫,實時創新。
否則,鼎盛如克莉絲汀也扛不住大浪淘沙下的洗牌。
一成不變的產品,曾是它的福,如今也成為了它的“孽”。
獅子生活合作聯繫方式:15875245670微信:siw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