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乳腺癌的四種分型
根據患者病理報告內ER、PR、HER2、Ki67四種指標的情況,可確定乳腺癌的分型。
其中,ER為雌激素受體,PR為孕激素受體。
HER2是人體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Ki67代表的是惡性增殖指數的數值。
根據這四個指標的陽性陰性、表達的高低,可以將乳腺癌劃分為四個分型:Luminal-A型、Luminal-B型、HER2陽性型、三陰性型。
Luminal-A型
ER、PR這兩個指標是陽性或高表達,HER2是陰性,Ki67低表達,這種病理組合類型稱為Luminal-A型乳腺癌。
Luminal-A型是所有乳腺癌類型當中,治療效果最好的一種類型,預後理想,腫瘤的發展也相對比較緩慢。
Luminal-B型
根據HER2指標,Luminal-B型乳腺癌又可以分為兩種,分別是HER2陰性的Luminal-B型乳腺癌和HER2陽性的Luminal-B
型乳腺癌。
這兩種類型的Luminal-B型乳腺癌的激素受體基本上都是有陽性的,其中ER基本都為陽性,PR有陰性的可能,也可能為低表達。
Luminal-B型相比於Luminal-A型的乳腺癌較為嚴重一些,預後也稍微差一些。
HER2陽性型
HER2陽性型乳腺癌主要看HER2指標。HER2指標陽性,ER、PR指標陰性時,不管Ki67表達性的高低,都歸為HER2陽性型。
HER2陽性型乳腺癌預後較差。
三陰性型
當病理報告中ER、PR、HER2三個指標均為陰性時,表示為三陰性型乳腺癌。
在過去,HER2陽性型乳腺癌屬於預後最差的類型,但目HER2陽性型有了相對應效果較好的靶向藥,而三陰性型乳腺癌也成了預後最差,最為棘手的乳腺癌類型。
02
內分泌藥物治療
三大切入點
精準阻斷腫瘤生長
內分泌藥物治療作為治癒乳腺癌的“武器”之一,主要針對的是Luminal-A型和Luminal-B型兩種乳腺癌。
因為這兩型乳腺癌患者,其對兩種激素ER、PR受體呈現陽性,這兩個指標陽性也意味著其擁有內分泌藥物治療的“靶標”。
治療癌症,相比於我們大多數人都聽過的放療化療,內分泌藥物治療大家並不熟悉。鄭主任表示,內分泌藥物治療其實是乳腺癌與前列腺癌特有的一種治療方式。
這是因為這兩種癌症都與人體的激素息息相關——乳腺癌跟雌激素相關,前列腺跟雄激素相關——而所謂的內分泌藥物治療,就是將誘發影響這兩種癌症的發展的激素通路切斷,以達到治療的效果。
想要知道如何通過干預激素治療癌症,先得從雌激素的致病機理說起。
從原理上講,絕經前女性的卵巢是分泌雌激素的主要場所,由卵巢分泌出的雌激素,會與乳腺組織的雌激素受體ER相結合。
雌激素與雌激素受體二者像是螺絲與螺帽的關係,結合後就如同啟動了“發動機”,促使乳腺腫瘤生長發育,最終造成乳腺癌。
我們知道,“螺絲”與“螺帽”的結合是促發乳腺癌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藥物治療就是要在其結合前切斷通路,現代醫學為達成這一目的,選擇了三個切入點。
絕經前女性
絕經前女性的卵巢是產生雌激素的源頭,通過醫學手段將卵巢切除或是讓其休眠,可以從源頭阻斷雌激素與受體的結合。
1896年,有科學家發現將乳腺癌患者的卵巢切除,乳腺癌腫塊會縮小,因此發現了卵巢跟乳腺癌的發生發展息息相關。
因此在過去,從源頭阻斷雌激素與受體結合的主要方法是切除卵巢。但隨著醫學的發展,人們發現切除卵巢後還是會帶來一些問題,如年輕女性的早衰以及終身喪失生育能力等等。
現在的內分泌治療,有了能保住卵巢又兼能從源頭阻斷雌激素與受體結合的方法——使用藥物讓卵巢休眠。
通過藥物手段,使患者卵巢休眠後,不再產生雌激素,因而也不會再與受體結合,也就阻斷了腫瘤的繼續發展。
同時,藥物治療具有可逆性,在使用藥物治療度過危險期後,想要生育的患者也可以停藥,“喚醒”卵巢。
絕經後女性
絕經後女性雌激素的分泌較少,來源也並不是卵巢,而是脂肪、腎上腺以及一些非卵巢的生殖器官。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肥胖也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而沒有卵巢的男性,也有得乳腺癌的可能性,男性乳腺癌的發病率大約為女性的1%。
絕經後女性所分泌的雌激素,是由脂肪、腎上腺所分泌的雄激素通過芳香化酶作用轉化而來的。
因此,在雄激素轉變為雌激素的路上,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劑,就可以切斷絕經女性雌激素的來源,達到抑制雌激素目的,從而限制腫瘤生長。
內分泌藥物治療的第二個切入點,就是在雌激素與受體結合前,運用與雌激素“螺絲”結構類型相似的藥物,先一步與受體“螺帽”結合,佔領位置,使後續到來的雌激素失去可結合的受體,從而限制腫瘤生長。
同時,受體與“假雌激素”藥物的結合不會導致後續的反應,也不會助長腫瘤。
內分泌藥物治療的第三個切入點,是通過藥物直接消除“螺帽”,即雌激素受體,使雌激素找不到結合點,從而減緩腫瘤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