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zhihu.com/question/284666658/answer/599112028
少年守寡,生有一子,把兒子留在親戚那裡,自己去外地打拼,又結了婚生子。
奶奶就自己帶著兩個孩子去了一個國營大礦,成為正式工人,又結了婚。兩個孩子長大了也都成為工人,同一天結婚,奶奶給了每人三千元。
奶奶還建了個大宅子,當時普通小院也就300-700。
那時候,幾乎只有幹部、工人、農民這三個職業,沒有個體商人。
舉個例子,當時我姥爺是縣團級待遇,全城最高工資,但和同時期在礦區的老公奶奶比還少2元多。
農民一年的收入都未必有工人一個月多,從農民或者社會閒散人員身份變成工人身份,在當時是了不得的大事,足以光宗耀祖。
大兒媳婦性格溫柔嫻靜,二兒媳婦性格活潑開朗,都是好相處的人,兩對小夫妻也是感情非常好。
加上奶奶再婚的夫家也有一大家子人,已婚的兩個兒子自然在奶奶身邊的時間就少了。
比如買肉,她買一份好的一份壞的,然後在街上溜達(礦區就一條街)。
如果先遇到大兒媳婦,就把好的肉給她,然後遇到二兒媳婦的時候就說好的那份她嫂子挑走了。
如果先遇到二兒媳婦也把壞的肉給她,說好的要留給大兒媳婦。
二兒媳婦本就是直來直去的人,遇到這種不公平就回家跟二兒子生氣,二兒子回頭問奶奶,奶奶就賭咒發誓說自己一碗水端的如何平,哭天抹淚地說自己好心好意給給兒子買肉還買出錯了,都是二兒媳婦斤斤計較。
二兒子一看,母親慈愛大嫂賢淑,唯有自己媳婦一天到晚沒事找事。
這種事情發生了很多很多次,一來二去,二兒子和媳婦的感情就不好了。
這個計策換過來放在大兒媳婦身上恐怕就不會奏效,因為大兒媳婦會忍讓下來。
然後大兒媳婦生了孫子,孫子一個多月的時候,大兒子因為一些事情被判刑一年半。
大兒媳婦那時才20歲,孃家又不在身邊,奶奶也對她們母子不管不問。
一年半後,大兒子出獄,奶奶讓大兒媳婦在家做飯接風,她親自去接兒子,路上一股腦向他傾訴這一年半大兒媳婦有多不孝多不好多招蜂引蝶。大兒子本來還心存愧疚,這下一肚子火,回家和媳婦大吵一架。
孩子不到三歲的時候,大兒子出軌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
奶奶表面上去姑娘單位門口堵著罵姑娘,暗地裡攛掇大兒子一定要把住這個姑娘,因為這姑娘家庭條件比較好。
又說,八十年代離婚女人不好找對象,大兒媳婦又不敢離婚,這樣可以兩邊都佔著。
大兒子不同意,畢竟媳婦漂亮,還有孩子,希望能有轉圜餘地。
大兒媳婦也心軟了,畢竟孩子還小,想著能不離就不離。
這時候,奶奶的丈夫受不了奶奶的作(奶奶的丈夫是個老師,奶奶捕風捉影懷疑他和一個同事曖昧,天天堵著人家門口罵,去單位鬧,硬生生把這個女同事作到辭職回鄉了),跟她離了婚。
奶奶這時候四十歲,按當地政策可以退休,就要回內地。
回內地又覺得一個人孤單,一看大兒子大兒媳因為孫子都不想離婚,就把孫子帶走了。
在此期間,奶奶經常叮囑大兒子,這個孩子就當沒有了,不要因為有這個孩子影響他以後的生活。
大兒媳要來看孩子,奶奶也不讓看,用親身經歷告訴她女人如果有個孩子多難嫁。
每次叮囑都是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著想,兒子兒媳都特別感激奶奶,覺得奶奶真是為自己好,孫子的存在就是個多餘的人。
而孫子養在奶奶身邊,從小就聽奶奶說他父母都不要他了,一分生活費都不給,全靠奶奶養他,奶奶才是世界上對他最好的人。
後來大兒子娶了好幾任媳婦,每一任都是剛生下孩子不久,大兒子就出軌了,然後離婚。
因為後面生的都是女孩,所以大兒子一個也沒要,都是女方帶走了。
每一段婚姻背後都有奶奶的影子,雖然只是遙控指揮,但是大兒子被奶奶影響特別深,堅信天底下除了我媽沒有一個好女人,所以我媽說的都是對的。
這十幾年裡,奶奶作總是讓人看著好像忍氣吞聲受盡委屈,讓性情直爽的二兒媳婦吃了不少暗虧。
比如二兒媳生了一兒一女,奶奶表面對三個孩子一視同仁,但在細微之處處處表現出對大孫子更袒護,二兒媳內心不平衡,就更護自己的孩子。
奶奶就四處感嘆說二兒媳如何虐待她大孫子,不是自己的孩子就是可憐等等。
二兒子更加憎恨媳婦,但二兒媳性格剛烈,他又敢怒不敢言,於是更加偏向母親。
二兒媳婦的母親來小住,她當著親家婆的面對二兒媳婦罵娘。
二兒媳提出要搬出去住,奶奶不讓,哭訴自己一個女人自己住這麼大房子,這就是兒子想眼睜睜看著別人強姦自己的媽啊!
二兒媳兒女成年後迫不及待地離婚了,離開這個讓她壓抑一生的地方。
離婚導火索是二兒媳婦去打麻將,被奶奶看見了,奶奶趕緊告訴二兒子,你媳婦和人開房去了。
二兒子本性懦弱,覺得孩子都這麼大了,不想離婚,奶奶房前屋后街頭巷尾宣揚這件事,所有人都指指點點,二兒子不得不離婚。
除了在她身邊待了二十年的二兒媳婦,其他短期媳婦都覺得奶奶特別好,很感謝奶奶在她們剛和大兒子戀愛(出軌)時給予的精神支持,還有要被離婚又自己不想離時的經濟資助。
尤其是原配大兒媳,到現在一提起還對奶奶特別偏向自己津津樂道。
孫子小學畢業以後,逐漸對家裡事有了自己的看法,慢慢覺得奶奶似乎不像她自己形容的那樣。
看見孫子不好掌控了,奶奶提出孩子長大了沒有父親管教不行,把孫子送回礦區。
孫子回到大兒子身邊之後,因為前十二年就不太熟,加上奶奶已經給大孫子貼上了頑劣不堪的標籤,大兒子對他非常冷漠。
在礦區不用買房沒有學費不用補課,養活孩子無非給口飯吃,還好孫子自己照顧自己長大,成績優異,考上大學。
【以下,為了方便,稱奶奶,公公,婆婆,二叔,二嬸、我老公】
高考前半年,婆婆怕我老公將來考上大學需要掏學費,居然趁著買斷舉家偷偷搬遷,連個電話都沒留下。
有一天,我老公去看她這個親媽,才發現人去樓空,多方打聽才知道搬回內地了。
高考前一個月,公公和第N任媳婦鬧離婚打的死去活來。
有天吃飯,我老公剛端起碗,公公就一鍋粥都扣在他身上讓他滾。
我老公只好找了個空房子住,靠同學接濟,才堅持過高考。
上大學,公公又以年滿十八歲以後,父母對子女沒責任了為藉口,不給學費生活費。
反正我覺得老人家嘛,總有擺奶奶婆架子的習慣,忍忍就過去了,又不常見面。
這個時候,我老公其實內心還是和奶奶很親的,總跟我說奶奶脾氣直性格烈,歲數又大了,讓我別和她一般見識。
後來發現綿裡藏針的話越來越多,我就直接說:奶奶,你要是覺得我能當你孫媳婦,你就別挑我毛病了,因為有沒有這些毛病我也是你孫媳婦。要是你覺得我不能當你孫媳婦,那毛病也不用挑了,我就是個陌生人,哪有跑大街上挑陌生人毛病的道理。
奶奶當時笑了笑打岔過去了,回頭不知道跟二叔說了什麼。
(方言,聽不懂。他家最神奇的是某兩個人之間說方言,某兩個人之間說普通話,聊天的時候轉過來說方言轉過去說普通話,無縫對接)
晚上吃完飯,一家人坐一起聊天,二叔就開始有針對性地對我說家教什麼的。
我老公一聽就怒了:我們這樣的人家還敢說家教?!你說我行,說我女朋友不行。
然後二叔又轉過頭說我老公,我一聽也怒了:你在我看來就是我老公一遠方親戚,憑什麼趾高氣揚說我老公!
聽來聽去,發現奶奶只提了她給我戒指卻一句也沒提我給她戒指,也沒提我倆回來給了一千元做我倆一週的生活費,說我倆白吃白喝不敬長輩,反正處處都是我們不對。
奶奶給自己新買了一套傢俱,說是讓我倆新房好看些,然後找我報銷傢俱錢。
然後我老公的繼母們和妹妹們都要從外地來觀禮,我覺得這也沒什麼,有茶一起敬唄,多不在乎多幾個。
因為我家鄉沒有這個環節,所以我也不覺得這是多大的事。
本來是件挺好的事,但其中有一個繼母和公公因為撫養費的問題還有牽扯,奶奶當著我的面再三勸說公公不讓這個繼母來,說她來就是為了鬧。
公公給該繼母打電話不讓她來,這家的小妹妹聽說哥哥結婚不讓她去,就哭了。
繼母打電話給公公一頓臭罵,奶奶忙接過話筒,再三賭咒發誓,說:"娃,我不是不想你來,哪個爹孃死絕了的才不想你來,誰要是不想讓你來誰就是畜生,實在是……”
結完婚,家裡說給我倆一萬元讓我倆去取(我倆買房結婚就這一萬元,彩禮三金什麼什麼的通通沒有)。
我倆當時還是傻白甜,去自動提關機取了一萬元,連餘額都沒看就走了。
等我倆回工作地一週以後,公公打電話過來問我取了多少錢,我說一萬。
奶奶一旁勸著讓老公消消氣,一邊明示暗示企圖讓老公懷疑是我偷了錢,我一定是要卷錢跑回孃家。
好在我和老公都不受挑唆,我不會把老公家和老公混為一談,老公堅信我才是世界上和他最親的人,不然恐怕也免不了一場閒氣。
後來這事不了了之,經多方打探,是正在礦區坐月子的n+1任繼母用存摺取了錢。
奶奶在我倆取完錢的某天給繼母打電話,"無意中"提起公公收了不少禮金,放在公公手裡恐怕會胡亂花掉,暗示繼母偷偷從礦區把錢取走。
這時公公已經退休(礦區政策,50退),和n+2任繼母還有女兒一起回內地。
這個時候家裡變成一層奶奶住,二層公公一家和二叔住,三層由二叔的兒子也就是老公的堂弟一家住。
我倆回家的時候,局面是:繼母帶著女兒回礦區了,不知道回不回來。
導火索是繼母北方人,沒經歷過沒有暖氣的冬天,白天凍得躺在被窩裡取暖被奶奶發現了,奶奶四處宣揚她白日宣淫。
堂弟平日在武漢上班,週末回來,怕孩子吃苦所以媳婦孩子暫時住在家裡,堂弟媳婦一個人又帶孩子又照顧全家吃喝,我倆回去了,幫她帶孩子,她才能好好吃頓飯,平時全家都不幫她帶。
奶奶拉著我們說堂弟媳婦如何不好,說:你弟媳婦還坐著月子的時候就搞事情,堂弟特別看重這個媳婦,規定媳婦坐月子得吃多少雞多少魚,家裡沒做到,他就跟家裡人都不說話了。
我說:奶奶,堂弟媳婦一個人帶著孩子,哪有時間出去跟人聊天。而且周圍巷子裡都是老人,她和我一樣是外地媳婦語言又不通,怎麼可能嚼舌根。
奶奶說:你可不知道,有的媳婦嫁進來就是為了壞我們家的。
我哈哈大笑:這代價也太大了,誰放著好日子不過,犧牲一輩子幸福就為了壞別人家。
奶奶看話不投機,就說:那鄰居們怎麼知道咱們家的事的。
我老公沒好氣地說:還能有誰,都是你說出去的。等話傳了一圈又傳回你耳朵裡的時候你又受不了。
因為每次我們就只用說一句:奶奶,你身體好嗎?然後奶奶就會抱怨兩個小時家裡的事。
後來和堂弟聊天,發現堂弟媳婦的月子真相是:堂弟媳婦坐月子,因為二叔和二嬸離婚了各自有了另一半,沒人伺候月子,堂弟媳婦的媽媽就過來照顧女兒。
奶奶說,家裡沒地方住(奶奶家住在城市裡的自建房,五層帶院,居然沒地方住),讓堂弟媳婦帶著兒子和親家母住到二叔女朋友開的到店裡。
還說,人家開飯店,要吃什麼直接做,都不用自己動手。
可是二叔女朋友根本沒有義務照顧堂弟媳婦,奶奶這樣做是為了把堂弟媳婦和二叔女朋友在坐月子這個特殊時期放到同一個地方,之後的事情即使奶奶不插手,兩個女人之間也免不了產生矛盾。
親家母說女兒坐月子得喝雞湯魚湯補補,二叔怕女朋友生氣,就把給客人做完魚燉完雞的底料加水煮成湯給堂弟媳婦喝。
奶奶攔著不讓去,說飯店每天買那麼多菜抓一把就有了。
親家母拿一把青菜,奶奶就在一旁說二叔女朋友說這把菜得五塊錢。
親家母洗個菜,奶奶就說二叔女朋友抱怨這個月的水費貴。
奶奶還覺得是堂弟和堂弟媳婦不對,要求太多,做個月子還對吃有這麼多要求,怪堂弟太疼媳婦。
奶奶為了裝釣回來的魚,買了三個冰箱和一個冰櫃,然後天天站院子裡罵,說每個月電費太貴了,嚇得堂弟媳婦四十度的天不敢開空調,等堂弟回來的時候才開。
本來二叔和堂弟關係就非常不好,堂弟在家也是不是捱打就是捱罵,只因為孩子小才暫住家裡。
奶奶有天抱著重孫在巷子裡跟人聊天,喂孩子吃櫻桃卡住了,還好堂弟媳婦給拍出來了。
堂弟媳婦跟奶奶說孩子太小,剛過百天不久,不能喂櫻桃,奶奶就發飆了,說堂弟媳婦沒大沒小,把她所有東西都從樓上扔到街上。
堂弟媳婦一手抱孩子一手拎箱子上火車去武漢了,從此和堂弟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我和老公因為回家前就商定好住多久,就一五一十地說會住到幾號,買了哪天的機票回去。
奶奶立刻笑著跟我說:"某某(我老公)都跟我說了,就是你想走的,對吧?"
這句話讓人怎麼回應?承認都是我的主意?還是推到我老公身上?
夫妻之間稍微缺乏點溝通了解的,妻子就一定會生老公的氣,覺得背地裡這麼編排自己,把責任都推在自己身上。
這種事,每一句話裡都有,有時候還草蛇灰線,伏脈千里。
總之,現在,奶奶的心願應該是達成了,和兩個兒子一起生活在宅子裡。
我老公說,這個家從來都沒有過別人,只有他們孤兒寡母一家三口。
這個家裡只能有奶奶一個女人,其他所有女人都是入侵者,是敵人。
公公和二叔一輩子都是男孩,只不過一個叛逆點一個懦弱點。
老公和堂弟正是因為逐漸成長為男人,才無法在家裡生存,必定面對被驅逐的命運。
凡是離開這個家的女人,都有非常幸福的歸宿,生活得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