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胸悶也可能是哮喘!一定當心這幾種“不典型哮喘”!

咳嗽胸悶也可能是哮喘!一定當心這幾種“不典型哮喘”!

點亮星標,不錯過每一次推送

本文專家

沈華浩,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哮喘學組組長

“春夏季節交替,氣溫跨度明顯,尤其是老年哮喘患者應注意防護、正確控制哮喘等慢性病,謹防免疫力下降遭遇甲流這類急性感染性疾病,導致哮喘急性發作、症狀快速加重,帶來不良的後果。”在5月2日“世界哮喘日”來臨之際,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哮喘學組組長、浙江大學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沈華浩教授提醒大家重視哮喘的防範和治療。

不典型哮喘漏診、誤診率高

哮喘分為典型哮喘和不典型哮喘。所謂典型哮喘,是指病人有典型的喘息症狀。2019年發表的《中國成人哮喘流行狀況、風險因素與疾病管理現狀》顯示,我國成人20歲以上的哮喘患者數量達到4570萬,兒童患者根據預估是1500萬,兩者相加大約有6000萬哮喘患者,這部分患者屬於典型哮喘。
1、咳嗽變異性哮喘:只咳不喘的哮喘
沈華浩教授表示,我國約三分之一的慢性咳嗽患者實際患有咳嗽變異性哮喘,只咳不喘、乾咳不斷,導致初發時患者以為只是感冒,或被錯誤地診斷為慢性支氣管炎,若不正確治療部分患者後期會發展為典型哮喘。
2、隱匿性哮喘:沒有任何哮喘症狀
1992年,我國著名呼吸病專家鍾南山院士經過調查,首次在國際上提出“隱匿性哮喘”。這類哮喘患者沒有任何哮喘症狀,容易誤診、漏診,耽誤早期干預最佳時機。
3、胸悶變異性哮喘:胸悶是唯一症狀
這類不典型哮喘是沈華浩教授團隊2013年在國際上首次發表並命名的臨床類型。“病人只有胸悶這唯一症狀或主要症狀,胸悶加之呼吸受阻,與慢阻肺類似但具有氣道高反應性和可逆性氣流受限等哮喘診斷特徵。”沈華浩教授提醒,“有家族疾病史、慢性咳嗽大於8周且夜間為重或有不明原因的胸悶,都應引起重視,必要時進行支氣管激發試驗或支氣管舒張試驗。”

哮喘要避免三個認知誤區

誤區一:輕症哮喘好轉不用幹預
“哮喘發作時會出現咳嗽、胸悶、氣促,輕症情況下能夠自行緩解或者突然好轉,導致很多患者並未真正意識到哮喘的危害,錯誤地認為不治療也沒事或者症狀減輕可以先停藥或減藥,給哮喘急性發作埋下巨大隱患。”沈華浩教授表示,“哮喘病情長期存在且具有易反覆發作的特點,若因沒有正確的認識而未正規治療,導致哮喘反覆發作、控制不佳,多次累計加重,最終將進展成重度或難治型哮喘。
誤區二:哮喘的治療目標是根治
“哮喘目前沒有根治的藥物。”沈華浩教授表示,“我們需要區分‘根治’與‘治癒’的概念。哮喘不能根治,但哮喘病人接受規範化的治療和管理後,可以和普通人一樣生活、工作、學習。我們所說的‘臨床治癒’和‘根治’不是一回事。病人經過治療以後沒有哮喘發作,完全可以正常地迴歸健康、正常生活。”
誤區三:得了哮喘就會反覆發作
部分哮喘患者病情反覆發作。沈華浩教授表示,“良好的控制能夠減少急性發作以及肺功能損害,達到理想控制水平的患者可以迴歸正常生活,鍛鍊都可以正常進行,甚至成為專業運動員。”長期規範化、系統化的治療對提高哮喘的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來說至關重要。

控制哮喘做好這3件事

1、避免誘因
識別並遠離過敏原,減少哮喘反覆發作、急性加重的可能性。在流感高發的時期,生活與飲食上也需要做好自我管理,避開疾病誘發源或刺激性食物,必要時儘快前往醫院就醫。
2、查肺功能
“對於哮喘高危人群,我們會建議他去做肺功能和支氣管激發實驗。”沈華浩教授表示,有家族哮喘病史或者有家族過敏史,以及低體重兒和早產兒,這些都是哮喘高危人群,得哮喘的概率會比較高。另外,在6歲以前得過呼吸道感染或者呼吸道疾病的兒童,相對得哮喘的風險也會升高。”
3、規範用藥
“哮喘治療目標首先是盡最大程度減少哮喘的急性發作。這些年很多藥物上市,像吸入性糖皮質激素(ICS)和長效β2受體激動劑(LABA),聯合使用後約80%的病人能夠得到控制。”沈華浩教授介紹,“儘管表現不同,咳嗽變異性哮喘治療原則與典型哮喘相同,ICS/LABA聯合使用被視為初始治療首選方案之一。哮喘患者的氣道炎症反應是持續存在且尚無法徹底治癒的,因此這類控制藥就跟高血壓、糖尿病藥物一樣,需要每天使用,只要醫生沒有主動要求停藥就應堅持使用。”
目前基層哮喘的診療水平與大城市醫院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為進一步助力提升全國規範診療水平,4月22日,GSK聯合國內外呼吸專家啟動《哮喘學院》項目,全力支持專家學者、學協會組共同構建國際化的高質量學術交流平臺。


參考資料:
①Huang K, Yang T, Xu J, et al.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and management of asthma in China: 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 Lancet. 2019;394(10196):407-418.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