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在南加州洛杉磯西山,38歲的建築師雷·卡普計劃建一座自宅。
▲
自宅一面臨著山石
©️Laura Wilson
▲
自宅入口
©️Laura Wilson
山坡陡峭,不時還有流經山體的泉水以及地下水,造屋的難度是可想而知的。雷·卡普首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可以在不改變地貌、不破壞景觀的情況下,“引入”一座370m²的7層建築?
▲
雷·卡普的峽谷自宅,隱藏在植被之間
首先,雷·卡普充分利用聖莫尼卡山坡和峽谷的複雜地形,朝地下打入6個混凝土柱。6個土柱直達基岩,這樣一來,房子可以被這些柱子支撐起來,被抬高到地面以上,近乎“懸空”,實際佔地面積不到56m²,還可以規避掉地下水的風險,也不會干擾到周圍的森林、山坡和小溪。
▲
得益於6根混凝土柱,被懸空在山坡之上的屋子
©️Laura Wilson
▲
正在餐廳看書的雷·卡普
©️Laura Wilson
1996年,雷·卡普的自宅被指定為文化遺產地標。洛杉磯的建築設計博物館的聯合創始人兼前任館長斯蒂芬∙坎納曾說過,“雷·卡普的私人住宅,可能是整個南加州最好的房子”。
▲
雷·卡普和妻子
山勢的關係,下面幾層(包括建築底層的工作室)的面積並不大,第5層和第6層,才是雷·卡普和家人的主要生活區。
▲
在工作室的雷·卡普
©️Laura Wilson
它們被6根混凝土柱環繞,之間沒有牆,通過微妙的高度變化,達到視覺上分離的效果,也錯落出讓人感覺舒適、私密的小角落。
▲
破除傳統的隔斷格局,卻依然保留住了私密性
©️Laura Wilson
主臥套房連接著浴室和一個小書房,次臥區位於生活區的另一頭,由3間次臥和一個小書房組成。
▲
(上)主臥套房;(下)連接著廚房與客廳的走道
©️Laura Wilson
自然光順著混凝土柱上的天窗進入室內,而大部分飾面都是溫暖的天然木材,讓這間屋子充盈著一種溫馨、舒適的感受中。
▲
無處不在的光
©️Laura Wilson
▲
位於後院的自建游泳池
©️Laura Wilson
這座自宅也完美體現了雷·卡普對Mid-century Modern風格的喜愛。
作為一種源於上世紀50-60年代的設計風格,Mid-century Modern式的設計,籠統而言,不再熱衷於華麗的裝飾、完美的幾何圖案,而是追求開放式的設計、室內外連接和簡潔的空間線條。
光線的引入,以及空間與自然的融合
同樣引人入勝
▲
(上)雷·卡普的工作臺,放著他從各地搜尋來的擺件
(下)客房與餐室
©️Laura Wilson
作為一位建築師,雷·卡普獲得過許多獎項:理查德·諾伊特拉國際卓越設計獎、建築教育的最高獎——加州理事會/美國建築師協會伯納德·梅貝克設計獎和託帕茲獎。
他也是一名成功的建築教育家。作為南加州建築學院的聯合創始人,1972年,雷·卡普與妻子、幾位好友一起,成立了這所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建築學校。
日本建築師、2014年普利茨克建築獎得主坂茂曾說,自己在加州讀書期間,深受“案例研究住宅”建築計劃 (Case Study Houses) 的影響。這個計劃當時的代表建築師,就是雷·卡普,作為當時南加州建院的院長,他一直鼓勵著學生保持自我的直覺,勇敢地突破常規。
每每被問及成為一名成功的建築師,規劃師與教育家的重要因素時,雷·卡普總會提到,一顆願意去探索,實驗和發明的心,不輕易接受當下的狀態,永遠是最重要的。
▲
雷·卡普和妻子
©️Laura Wilson
CAST
資料來源|Los Angeles Conservancy、In Residence Ep 16: “Ray Kappe” by Matthew Donald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