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大師的7層自宅,藏在峽谷間,60年後仍然經典

建築大師的7層自宅,藏在峽谷間,60年後仍然經典

日本建築師、2014年普利茨克建築獎得主坂茂曾說,自己在加州讀書期間,深受“案例研究住宅”建築計劃 (Case Study Houses) 的影響。這個計劃當時的代表建築師,就是南加州建院當時的院長——雷·卡普(Ray Kappe)
作為南加州建築學院的聯合創始人,1972年,雷·卡普與妻子、幾位好友一起,成立了這所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建築學校。
“加州住宅大師”,是這位建築大師另一個廣為人知的身份。五十年的建築師生涯中,雷·卡普在加州設計了約100座住宅。
被認定為“南加州最經典建築”之一的,要屬他與妻子在洛杉磯西山隱居的峽谷之所。這是一棟以玻璃、木材與混凝土為主建材,靠6個塔式結構支撐起來的7層住宅,沒有牆,憑藉一種錯層式結構,除去帶門的四個臥室,其餘空間都是“打開”的,既顧全功能性,也兼顧了四季的光與景。
這期經典,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位建築大師的自宅,看看他的建築世界。

1965年,在南加州洛杉磯西山,38歲的建築師雷·卡普計劃建一座自宅。

彼時,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建築學院的他已經成立個人建築事務所。在第一個十年裡,他就完成了對50多個木製住宅的設計。這位大部分建築項目都是使用木材, 並且將著重點放在室內與室外生活的關係上的建築師,擅長將景觀、模塊化設計與開放式佈局做結合,在空間中創造屬於自己獨特風格的流動性。


自宅一面臨著山石
©️Laura Wilson
自宅設在了小聖莫尼卡峽谷的山坡上。它的選址,緣起於雷·卡普的兒時記憶。在一部名為“In Residence Ep 16: Ray Kappe”的紀錄片中,他回憶道:“我的童年,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明尼蘇達州度過的,在那裡,有美麗的公園、平靜的湖泊,樹木繁茂的景觀。”


自宅入口
©️Laura Wilson

山坡陡峭,不時還有流經山體的泉水以及地下水,造屋的難度是可想而知的。雷·卡普首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可以在不改變地貌、不破壞景觀的情況下,“引入”一座370m²的7層建築?


雷·卡普的峽谷自宅,隱藏在植被之間

首先,雷·卡普充分利用聖莫尼卡山坡和峽谷的複雜地形,朝地下打入6個混凝土柱。6個土柱直達基岩,這樣一來,房子可以被這些柱子支撐起來,被抬高到地面以上,近乎“懸空”,實際佔地面積不到56m²,還可以規避掉地下水的風險,也不會干擾到周圍的森林、山坡和小溪。



得益於6根混凝土柱,被懸空在山坡之上的屋子
©️Laura Wilson

其次,房子是木結構的,以玻璃、木材與混凝土作為主要建材,內部的空間,是一個由七個相互交織的層次和子層次的結構。這樣一來,沒有牆,憑藉這樣的“錯層式”結構,除去帶門的四個臥室,其餘空間都是“打開”的,既顧全功能性,也兼顧了四季皆可入室的光與景。



正在餐廳看書的·卡普
©️Laura Wilson

1996年,雷·卡普的自宅被指定為文化遺產地標。洛杉磯的建築設計博物館的聯合創始人兼前任館長斯蒂芬∙坎納曾說過,“雷·卡普的私人住宅,可能是整個南加州最好的房子”。



·卡普和妻子

這座峽谷之居,一共七層。

山勢的關係,下面幾層(包括建築底層的工作室)的面積並不大,第5層和第6層,才是雷·卡普和家人的主要生活區。


在工作室的雷·卡普
©️Laura Wilson

環繞著混凝土柱而上的樓梯的,是層層疊疊的空間。
錯層的設計,破除了廳室的概念,主要起居區——上層起居室、下層起居室、餐廳和廚房——都相互開放。

它們被6根混凝土柱環繞,之間沒有牆,通過微妙的高度變化,達到視覺上分離的效果,也錯落出讓人感覺舒適、私密的小角落。 


破除傳統的隔斷格局,卻依然保留住了私密性
©️Laura Wilson

主臥套房連接著浴室和一個小書房,次臥區位於生活區的另一頭,由3間次臥和一個小書房組成。

起居室與書房,通過走廊和臺階相連,頂端則是廚房。



(上)主臥套房;(下)連接著廚房與客廳的走道
©️Laura Wilson
住宅周邊都是高聳的大樹,天氣好的時候,通過巨大的落地窗,可以看到外面的自然景觀。

自然光順著混凝土柱上的天窗進入室內,而大部分飾面都是溫暖的天然木材,讓這間屋子充盈著一種溫馨、舒適的感受中。



無處不在的光
©️Laura Wilson
沿著樓梯爬上後面的山坡,在與屋頂齊平的院子裡,坐落著一個長方形遊池,滿足雷·卡普的游泳愛好。



位於後院的自建游泳池
©️Laura Wilson

這座自宅也完美體現了雷·卡普對Mid-century Modern風格的喜愛。

作為一種源於上世紀50-60年代的設計風格,Mid-century Modern式的設計,籠統而言,不再熱衷於華麗的裝飾、完美的幾何圖案,而是追求開放式的設計、室內外連接和簡潔的空間線條。


光線的引入,以及空間與自然的融合
同樣引人入勝
對於這個時代的設計師而言,他們必須創造不僅美觀、而且在空間和材料使用方面都實用和高效的住宅。而作為MCM風格的提倡者,雷·卡普認為,常規的房屋會把人困住,人們應當走出那樣的房屋,享受自然和空間。


(上)·卡普的工作臺,放著他從各地搜尋來的擺件
(下)客房與餐室
©️Laura Wilson

作為一位建築師,雷·卡普獲得過許多獎項:理查德·諾伊特拉國際卓越設計獎、建築教育的最高獎——加州理事會/美國建築師協會伯納德·梅貝克設計獎和託帕茲獎。

他也是一名成功的建築教育家。作為南加州建築學院的聯合創始人,1972年,雷·卡普與妻子、幾位好友一起,成立了這所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建築學校。

日本建築師、2014年普利茨克建築獎得主坂茂曾說,自己在加州讀書期間,深受“案例研究住宅”建築計劃 (Case Study Houses) 的影響。這個計劃當時的代表建築師,就是雷·卡普,作為當時南加州建院的院長,他一直鼓勵著學生保持自我的直覺,勇敢地突破常規。

每每被問及成為一名成功的建築師,規劃師與教育家的重要因素時,雷·卡普總會提到,一顆願意去探索,實驗和發明的心,不輕易接受當下的狀態,永遠是最重要的。



·卡普和妻子
©️Laura Wilson

對設計理念、技術和材料的創新,始終是這位建築大師雷·卡普的堅持。2006年,已經70多歲的雷·卡普,仍然堅持在聖莫尼卡完成作品——模塊化Z6住宅。這所房子採用了一種新型供暖策略,達到了節能的效果,也被美國國家建築師學會認定為“美國十大最環保建築”。他曾說,建築更多是基於人的維度和觀察的,它需要注重人性,理應是更舒適、更日常的存在。


CAST

編輯|bingxin 責編|鄧凱蕾

資料來源|Los Angeles Conservancy、In Residence Ep 16: “Ray Kappe” by Matthew Donaldson

圖片來源|Laura Wilson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