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生脈散的組成是人參 麥冬 五味子。別看僅僅三味藥,作用可不小。許多治療氣陰不足的名方都由此衍化而來。歷代文獻所載方劑含生脈散的能有百餘首。
現存文獻最早見於張元素的《醫學啟源》:“麥門冬,氣寒,味微苦甘,治肺中伏火,脈氣欲絕,加五味子、人參二味,補肺中元氣不足,須用之。”
人參補氣生津,能回元氣於無何有之鄉,可以補肺氣、強心氣;
雖說是大補肺氣,但其實也是養心氣很好的藥。心主血脈,不少心腦血管類中成藥,都有生脈飲的身影存在:像天王補心丹、參松養心膠囊、益心舒等。醫院更有生脈飲注射液用來救急。《醫方集解》中說:“人有將死脈絕者,服此能復生之,其功甚大。”
所以老師治療新冠陽後,心悸汗多,就用生脈飲加減。如果容易氣喘,就加納氣的補骨脂。不過因為現在的人參跟古人使用的有所不同,性甘溫,容易上火,所以老師更喜歡用西洋參代替,謂之性質更接近古時候的上黨人參。
雖說是救急之方,但藥味卻很平和,用來做養陰生津的養生方,特別好。《成方切用》中說:“夏月火旺克金,當以保肺為主,清晨服此,能益氣而御暑也。”
店鋪就曾自制過一款養生生脈飲,在西洋參、麥冬、五味子的基礎上,加了益氣固表的黃芪和理氣化痰的陳皮。細心的朋友會發現,這基本就是第一篇文章中開出的藥方。
夏季暑熱傷氣,總出汗,有可能是氣虛不能固表,可以用它;說話多一點就感覺沒勁,這是氣虛,因為說話就會傷氣,也可以用它,或者只用西洋參;活動後就氣短、胸悶、心慌的人,也可以喝點西洋參水或生脈飲,滋補氣陰,益氣生津。
冬季皮膚乾燥,這是氣虛、津液不行,需要益氣生津,可用西洋參,更甚者可用生脈飲。生脈飲在西洋參的基礎上加麥冬潤燥、五味子收斂精氣、黃芪益氣、新會皮理氣化痰,能收斂耗散,養心安神,以應秋收冬藏。
PS:明天就是活動最後一天了,部分產品庫存已剩餘不多,有需要的朋友趕緊購買哦。五一期間店鋪放假,客服不定時在線,如有售後問題,待假期結束後,第一時間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