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文/溫暖中醫
人生有大願力,而後有大建樹。
■
流感每年都有,今年似是更加咄咄逼人。想來是因為很多人處於病後體虛的狀態,正氣剛剛恢復或者尚未恢復,在與邪氣的對抗中,就容易敗下陣來。
在現代醫學看來則是免疫系統的問題,免疫系統出了岔子。兩種不同的叫法,一個出自古代,一個出自現代,相同的是都能起到保護作用。
正氣保護著我們,但正氣也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正氣本身也需要保護。
每到這時候,我們總會提到一箇中成藥——玉屏風顆粒。
玉屏風顆粒:防風30克、黃芪60克、白朮60克
春天是個多風的季節,關於這一點大家都是有體會的,有時候我們走在路上,一抬頭卻被撲面而來的風沙吹迷了眼,風是帶著沙塵一起來的,它確實有這個特點,有時候帶著沙塵,有時候帶著花粉,有時候帶著細雨。有句古詩是這麼寫的:斜風細雨不須歸。
中醫的很多理論其實都是通過觀察自然現象總結出來的,那麼,在中醫看來,風既然能帶著沙塵,帶著花粉,帶著細雨,撲面而來,也就能把其他邪氣帶過來,帶到我們體內,疾病就是這麼產生的。
白朮和黃芪補氣健脾,讓正氣充實體表,這樣風邪就找不到突破口。不過,氣的生成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有一些疏漏的地方容易被狡黠的風邪盯上,風邪開始徘徊,伺機而入。
黃芪也好,白朮也好,直面風邪的時候還是會顯得無能為力,它們兩個更擅長提出建設性意見並付之行動,對於主動發起進攻這件事多半會思前想後,躊躇不前,還有可能幫倒忙,會因為黃芪固表的作用把風邪留在體內。
這時候少不了用到防風,防風祛風,和風邪面對面的展開較量,而且它並不在乎來的究竟是風寒還是風熱,它都能拔刀相向。風邪自知敵不過,只好灰溜溜的走掉了。
黃芪和白朮重在恢復正氣,或者說重建我們的免疫系統,在這期間,由防風加強把守,在免疫系統未完全建立之前把對抗風邪的重任擔起來,待到系統完全建立,再正式交接。
這個藥大家平時可能也會備一些,是比較實用的一箇中成藥,只不過在服用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問題,這裡針對上火的問題,有兩個解決方案:
第一是取沙參5克、麥冬5克煮水送服玉屏風顆粒。
第二是把藥材買回來,按照文章開頭的分量,研成粗末,每次取5克,用無紡布袋裝起來,煮著喝,就像喝茶一樣,可以喝一整天,這樣一點一點去補,也不容易上火。
陰虛,舌紅少苔的人不適合。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溫暖中醫,原創文章,版權歸溫暖中醫所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