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誰懂,追過的綜藝在別的節目找到後續了!
是這樣的,曾經上過《明日之子2》的鄧典又和李宇春在《青年π計劃》裡重遇了!
春春一句“你懂的”概括一切,想不到時隔五年鄧典還會繼續當選手打比賽,只是如今鄧典已經有了爆款曲《神魂顛倒》。
鄧典說他這次不想輸了,以為會是個逆襲故事,沒想到還是輸了!
不過輸得挺精彩,不至於看完覺得“內娛有救”的程度,但至少能讓人覺得,內娛樂壇確實有那麼點兒盼頭了。
Z世代的“神仙打架”好放飛好精彩
打敗鄧典的,是一位叫呂彥良的年輕人。
19歲就入圍金曲獎最佳新人獎,臺媒都說他是“天才靈魂新聲”;
《神魂顛倒》是鄧典的代表作,但呂彥良首發的《飛》正是他令他喜提金曲獎的專輯《Fresh Soul》的主打歌,屬實是大招對對碰;
《飛》獨特的咬字韻律和迷幻的節奏,馬上把現場帶入另一種沉浸氛圍中,音樂從他的鍵盤出來有時像珠子打在人心上,有時像雲像霧,託得人整一個輕飄飄,空間感十足。
這下《神魂顛倒》反而成了個“危險”的選擇,因為歌大家太熟了,反而呂彥良的音樂給人新鮮感更多一點,現場Z世代聽眾的“叛逆票”全投給了呂彥良。
曾經和呂彥良一起上過《我的音樂你聽嗎》的李浩宇也來了,這位在國外讀書的短髮妹妹日常厭世臉,一邊崩潰一邊堅強的樣子完全就是當代年輕人的形象寫照↓
以為她唱歌會頹廢到不行,沒想到唱腔還挺溫柔,溫柔得來有自己堅定的內心情感表達,可惜過於緊張舞臺表現有點失利,但導師們還是get到了她作品的靈氣,給撈上來了~
同樣人不可貌相的還有沈川綺,之前在另一檔節目裡和小鬼王琳凱合唱過,畫風是這樣的↓
結果現在畫風大變,在泛著綠光的舞臺上走怪誕神婆路線,最後一句詞出來的時候我整個雞皮疙瘩上來了,難怪李昂星說她是“抽象冠軍”。
對了,李昂星的表演我願稱之為目前為止全場最佳,原創的《木偶》旋律流行度夠,演唱戲劇張力十足,整個沉浸式表演把人看呆了↓
他說看到沈川綺就像看到女版的自己,我是能理解的。之前李昂星畫著小丑妝,從頭到尾慢慢遞進花式變腔調唱一首《有譜》,真的是超級高能大神級舞臺,現場穩得一批舞臺表現力爆炸,誰看誰被觸動系列。
沒想到《有譜》之後,這次的《木偶》也沒讓人失望,難怪網友都說#李昂星殺瘋了#……之前他已經給《風吹半夏》唱了OST,希望各位業內大佬多留意他,真的是一顆潛在爆爆星。
整個節目看下來,選手主打的就是“怪才”,我發現,節目的選人是有點妙的。
他們都是有故事的人
如果你看的音綜足夠多,大概可以在這個節目裡“數星星”。我把選手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熟面孔”,另一類是無法判斷TA屬於什麼類型的潛在“黑馬”。
幾位rapper都是“熟面孔”。
李大奔和沙一汀,前者是《中國新說唱2020》季軍,後者是《說唱新世代》季軍,兩位現在都已經是音樂節常客了;
土人,真名葉煜非,曾經上過《說唱聽我的》,一坐下就認真練習,態度還挺圈粉,現在來節目,樣子看起來好凶,可他說他不是故意對人臭著臉的~
還有來過我家做客的JinX周君怡也來了,在我家當場來了個即興solo,能拿下《黑怕女孩》冠軍實力絕對不容小覷。
我沒想到她那麼勇會第一輪就主動上場挑戰,結果失利了,委委屈屈,抱抱~
還有自帶爆款曲的鄧典,2018年上過《明日之子2》,同比賽的另一位怪才文兆傑也來了,倆人見面就聊上,幾年不見,發現文兆傑好像變開朗了很多;
文兆傑真的是個怪人,不喜歡聽hiphop,說話容易讓人陷入尷尬,唱歌的style有點像華晨宇,當年被淘汰,花花心痛到不行……如今大家再聚,不知道會不會和鄧典舞臺上再戰。
另有一位狗狗眼會算概率的可愛boy,我記得!是參加過《明1》的黃鯤!
現在是大廠打工人,白天開會晚上自己做音樂,整個斜槓青年;
他還參加過《創造營2021》,比賽時就和蔣敦豪是好友;
為什麼cue蔣敦豪呢,因為他連起了另一條“六人定律”線——蔣敦豪“旅行新蜜蜂”樂隊的成員童宇也來了,蔣總現在忙著種地,而童宇渴望在舞臺上“被看見”。
同為主唱的,還有譚聰翀,是霓虹花園的主唱兼貝斯手。
他們加上首發上場的李浩宇、呂彥良、李昂星等,都屬於上過節目但沒爆火的獨立音樂人,這些人的優勢是,創作能力強,已經靠作品吸引了一批能“欣賞”他們的粉絲,接下來能不能輸出“爆款”也就看觀眾緣了。
相對來說“黑馬區”有些選手更值得一扒。
愛豆組有幾位,目前最受矚目的應該是閆桉,韓團PENTAGON中國成員,在韓務工幾年都很坎坷。
閆桉從海外徵選順利進入Cube娛樂PENTAGON團,結果公司力捧Top金曉鍾,給他和李會澤及同公司的高人氣師姐金泫雅組了個限定團Triple H出來,發行了迷你專輯《199X》。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金曉鍾和泫雅談戀愛,還打臉公司聲明自宣戀情,氣得公司決定開除兩人,金曉鍾也就此退出了PENTAGON。
這一退團,就讓PENTAGON的處境又差了點……閆桉就在2018年回國參加了《潮音戰紀》,本來都要拿到三強席位了,卻因為身體原因不得不退賽。
到了2019年又因為身體原因暫停活動了一段時間,最後閆桉才發文說是公司不給歸隊。
2020年的迴歸活動還是九缺一,粉絲就覺得帥哥是被公司雪藏了。
和Cube八字不合的還有莊錠欣。
莊錠欣TVB兒童肯定不陌生,小時候她在港劇裡出演了不少女兒和主角少年期的角色。
她13歲加入了薛家燕藝術中心旗下的少女組合Honey bees,2015年參加了CUBE在香港舉辦的考核,通過考核後前往韓國做練習生,隨後莊錠欣從CLC女團出道。
CLC比起閆桉的PENTAGON還好點,至少在團時期曾在the show舞臺上拿過一位
結果工作四年,她還被欠薪?公司只支付版稅收入,其他演藝收入一分不給,莊錠欣只能發律師函要求解約。
這樣的兩人來到同一個節目,一定是有某種特別的緣分。
JYP在中國的子公司泛領也派出了練習生黃文錦,這下就看華和JYP愛豆工業訓練哪家強了。
還有一些“畫風”比較特別的。
比如郭雨昂是梅派傳人,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張南雲的入室弟子,一唱起來我感覺整個節目都變不一樣了~
後採裡出現的黎紀君,是個香港模特,我發現她上過《美女廚房》,很好奇她唱歌會是什麼表現;
還有,英皇也輸送了新人,是讀伯克利音樂學院的仇依文;
另一位片裡一閃而過的臺灣腔正妹妙莎,是吳宗憲培養了三年的“秘密新人”。
這些選手,隨便一扒都不是沒故事的人。
但我以為一批音樂人的故事正要緩緩展開的時候……噢豁,直接來個三十進十九,是真有殘酷淘汰賽的。
羨慕不著邊際的Z世代們
問題來了,有淘汰制的比賽,為什麼會找這麼多“熟面孔”來?
樂壇需要新血傳承這些老話就不多說了,重要的點是,過往的很多節目裡,確實出現過一些讓人眼前一亮的年輕人,只是由於整體風格不夠大眾化或各種原因,這些人沒能在比賽類節目裡拿到好名次,也沒那麼出圈。
可是業內和一些聽眾都知道,他們有些作品很優質,這樣的年輕人,其實最應該給他們多些機會,讓他們得以融入華語唱片工業。
不過另一個角度看,《青年π計劃》更像一面“鏡子”,映照出Z世代的奇思妙想,百樣人生。
節目裡,不著邊際的對話一抓一大把。
比如導演好奇為什麼已成名的沙一汀會來節目,他的回答是“你怎樣讓自己變更好,靠的不是幾百萬的熱單,靠的是你是誰”,可當導演再追問說“你是誰”的時候,他又傲嬌地說:“我是沙一汀啊。”
隨機抽問“你覺得華語樂壇後繼無人了嗎”,這題重要的應該不是答案,而是怎麼回答的情商;
結果Z時代們顯然給答成了腦洞題,“漢堡黃”說,是因為年輕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懶得去接什麼華語樂壇盤了;
鄧典更狂妄,直接說“我還在華語樂壇,所以華語樂壇還有救”……
每一個人,都透著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愣衝勁。
“交朋友還是打敗朋友重要?”“當然是交朋友重要了,但我要打敗我的朋友們。”
“我不和音樂審美太差的人交朋友。”“交女朋友也是嗎?”
“對,不然過不下去。”
因為年輕,心裡的小宇宙還在燃燒,面對挑戰他們毫不畏懼,每一輪的1V1挑戰都有人搶,哪管對方是不是拿過金曲獎提名,是不是有過爆款;
同時也因為足夠年輕、自我,他們的作品多數很跳脫,有些根本不是大眾的審美口味,甚至有的作品聽起來都有些稚嫩,不夠成熟。
但他們就是“敢”,給他們一個舞臺,什麼色彩他們都敢往身上堆,奇奇怪怪的風格和唱腔一頓混搭,輸了或者不開心直接表現出來,絲毫不掩飾得失心。
過去我們常被教育要“含蓄”,可是Z世代的年輕人不一樣了。
他們的成長環境裡有更多的選擇,無論是互聯網還是接觸到的音樂們都在鼓勵他們大膽地“做自己”;可他們的“就業”環境又更嚴峻,沒趕上前輩們那個能被唱片工業包裝好的時機,所以一切只能靠自己。
靠自己的人格魅力,靠自己原創的音樂作品去吸引聽眾們,這在此前也不是沒有過成功例子,像胡夢周、魔動閃霸就憑著“怪咖”的創作出圈,證明了小眾音樂也會有人買賬,市場喜歡怎樣的音樂,也是業內正需要思考、探索的問題,挑這三十個人出來,大概也是一種試驗吧。
《青年π計劃》想表達年輕人的無限可能,但更多的是用殘酷賽制,讓原本就有很多選擇的Z世代盡情地去“放大招”——
舞臺是有限的,“被看到”已經不是終極目標,如何做到最出彩,真正地“被記住”才是。
E姐結語:
說實話一開始看到這個節目我是有點凌亂的,隔壁還在《聲生不息》呢,那英還在唱著80年代的歌,但很快就要來《青年π計劃》飛行了;何炅在隔壁還挺正式地主持,到這邊就接納Z世代的意見,化名為“水”……
但其實健康的樂壇循環就應該是這樣,有情懷殺,也有該有新生代的舞臺。
你能看到Z世代裡,有很多“平行人生”:
有人大學休學後專心寫歌,真的在音樂比賽上闖出名堂了;有人白天打工當社畜晚上搞音樂;當然,還有那些在韓務工又回來了的愛豆,你不知道他們經歷了怎樣起起伏伏的人生……
普通人很難去想象,這樣的人生實際過起來會是怎樣的,有許多人在面對喜歡的事物前,甚至都不敢大膽地說“我喜歡”,不敢豁出去行動。
而那些“敢”的人,眼裡心裡只有音樂、對音樂的熱愛超過一切的人,就真的能做到小有成績,這已經很值得鼓勵。不知道這些Z世代未來能不能“改變華流”,在他們的夢想和熱情被燃盡,變成庸庸碌碌的人之前,有這麼一個節目,能記錄當下獨立音樂人的狀態,本身已是極好。
所以我說,無論是披荊斬棘還是乘風破浪,是聲生不息還是青年π計劃,都不衝突,樂壇早該熱鬧起來了,包羅萬有,百花齊放,內娛才有盼頭啊。
今天的深夜話題是:
你看好哪些Z世代音樂人的作品?
來評論區說說吧~
上一篇:
擴展閱讀:
-今天頭條の主筆-
你的小仙女E姐,吃唱片的小椒&吃瓜的樹懶
值日生:小椒 美術:樹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