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達的今天,偷拍事件層出不窮,近年來甚至還冒出了一種新型的偷拍手法——經過改裝,在手機孔藏著隱蔽的攝像頭,熄屏狀態下看似隨意放在桌上,實則暗中偷拍。
公共場合都有不法人士進行明目張膽地偷拍,更別說酒店、民宿這類私密性較高的場所了。這不五一假期馬上來臨,有出遊計劃的小夥伴們是否擔心投宿的酒店被安裝了攝像頭?針孔攝像頭在暗處偷窺人們的隱私,讓人膽戰心驚,作為普通老百姓,該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
如何檢查針孔攝像頭?
網上一直流傳著幾種所謂能揪出針孔攝像頭的方法,真的有用嗎?此前@老爸評測 對此進行了一場調查。
第一種,手機相機自查
也是最方便的辦法,即關閉房間燈、拉上窗簾,讓房間處於完全黑暗的狀態,打開手機相機,繞房間轉一圈拍攝可疑物品,如果手機屏幕上出現一個紅色的光點,那極有可能就是針孔攝像頭的位置。它的原理是針孔攝像頭大多配備了紅外線感應功能,在黑暗環境下會發出紅外線進行補光。
但其實用手機相機檢查攝像頭的方法很侷限,一些針孔攝像頭並沒有紅外補光器,不發射紅外線,因此有些非紅外的攝像頭並不能被找出來。
第二種,防偷拍APP
頻發偷拍事件,在應用市場,這類專為防偷拍設計的針孔攝像頭檢測軟件也應運而生,自稱操作簡單、支持一鍵快速掃描,幫助用戶即便在黑暗狀態下也能檢測出針孔攝像頭,有的還可以通過網絡監測。
那麼,是否用上這類 APP 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據@老爸評測 實測了安卓和iOS不同平臺的相關APP發現,安卓平臺的套路是,先免費檢測,再讓你付費排查;iOS平臺就更狠了,還沒測完,就讓用戶續費。價格也並不便宜,部分售價188元/季度,有的甚至高達688元/包年。
此外,在這些APP的應用介紹裡,大多寫著需要連接無線 WIFI 網絡,或者通過紅外線來檢測。
然而,不是所有的攝像頭都會接入 WIFI。事實上,市面上部分售賣的攝像頭,確實是使用本地存儲如 SD 卡來存放錄像,有的則配有 SIM 卡通過移動網絡來傳輸數據。在這種情況下,防偷拍APP是無法檢測出來的。
第三種,信號探測器
@老爸評測 實測了網上銷量最高的兩種探測器,售價分別為298元、384元,它們的原理是通過測信號、測紅外來尋找針孔攝像頭。
首先設置到測紅外的模式。
雖說最終找到了針孔攝像頭安裝的位置,但這是有條件的:首先這個探測器距離攝像頭的位置不能太遠,不能超過10cm左右的距離,其次要保證探測器小窗和攝像頭的鏡頭剛好在同一條水平線上,如此才能勉強看到攝像頭的那一點亮光。
在碩大的房間裡尋找這麼一個小點,別說是大海撈針的難度了,更何況一些不法分子還會將攝像頭隱藏在意想不到的地方。
再切換到測信號的模式。
按照商家宣傳,如果在附近有無線攝像設備,就會發出警報。
據測試,當用天線直接懟著裝有針孔攝像頭的區域時,該探測器有一些正常範圍的信號波動,但並不會發出警報聲音。而當直接對準針孔攝像頭的WiFi發射器,檢測器的顯示屏上除了有一點信號波動外,並沒有發出警告,但是當把天線對準旁邊的電視機頂盒時,檢測器開始瘋狂報警,如將電視機頂盒關閉,信號就變正常了。
試想一下,如果不法分子將針孔攝像頭的WiFi發射器結合到電視機頂盒或者路由器裡,會是怎樣的情況呢?
可見該設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發現針孔攝像頭的,但精度十分有限,甚至會出現誤報的可能,這給我們的日常監測帶來不少難度。
雖然對於偷拍產業鏈,警方一直在行動,但這遠遠不夠,在與防偷拍的博弈中,我們普通人也要學會保護自己,在入駐酒店時一定仔細檢查房間內所有物品。
偷拍攝像頭會藏在哪裡?
明拍易阻,暗拍難防,一般來說針孔攝像頭會被偽造成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樣子,如打火機、紙巾盒、插座、煙霧探測器等,越是靠近電源的地方越需要檢查。而床和浴室是酒店中兩個易被不法分子選擇拍攝的點。
留意床邊物品
不管是紙巾盒、插座、水杯、時鐘,還是衣架掛鉤、螺絲釘,哪怕是不起眼的小零食如口香糖等,都要好好檢查一遍。床邊的東西,一定是偷窺狂重點關注的,注意那些本不該有的、奇怪的小洞。
留意床對面的物品
路由器、空調出風口、屋頂上的煙感器,都是能在正對面、用絕佳角度拍到你正臉的。別忘了留意天花板上的開孔,從這裡拍下去可是一覽無餘。
留意浴室裡的東西
比如花灑、通風口、浴室鏡、馬桶、洗髮液沐浴液以及浴室的插座等,都很有可能被安上針孔攝像頭。
留意那些意想不到的地方
比如貓眼,如果你的房間有貓眼的話,記得從裡面望出去,確認能看到外面;再從外面看進來,確保外面的人看不到房間。
若發現了針孔攝像頭不要慌,留下證據報警處理,絕不姑息任何一個犯罪分子。按照法律規定,私自安裝攝像頭,不僅可能要承擔民事責任,甚至有可能觸及到刑罰,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編輯:崔崔
綜合整理自老爸評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