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有些疾病甚至在10餘年前,就曾給出一些信號。
金鵬/攝
一、有些癌症在10餘年前有信號!
四川省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中心主任醫師姚文秀2022年在該醫院微信公眾號中介紹,癌症要經過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癌症確診前大多存在一個關鍵性的“可逆轉時期”——癌前病變。如果能及時逆轉,癌症就不會找上門!
1、黏膜白斑
黏膜白斑是一種上皮異常增生的癌前損害特徵,常見的有口腔、食管、陰莖、外陰和宮頸處的白斑等。
2、慢性萎縮性胃炎
慢性萎縮性胃炎通過胃鏡及黏膜活檢可以確診,只要在慢性期及時接受正規治療,通常不會癌變。
3、腸道息肉
尤其是患者有結直腸息肉,而且有家族遺傳性,這種情況也是有出現癌變的可能性的。
4、肝硬化
我國是隱形肝炎感染髮生率較高的國家,比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如果感染肝炎遷延不愈,就有可能發展成肝硬化,有一部分病人可能會出現癌變,變成肝癌。
5、乳腺纖維囊性病變
如果診斷為乳腺纖維囊性增生病變,就要注意了,需早期把它切除,可能就會防止它癌變。
6、肺結節
肺結節從大範疇來說屬於癌前病變,但不是所有的肺結節都會發展成癌症。一般直徑大於0.8釐米,就要引起高度重視;如果肺結節小於0.8釐米,則建議病人遵醫囑進行隨訪觀察。①
二、老年痴呆或在10年前有信號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唐毅2019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研究發現,在老年痴呆症症狀出現的前11~15年,就有認知障礙跡象發生。影像學檢查還發現,症狀出現前3~9年,內側顳葉改變發生變化,而內側顳葉與記憶相關。
阿爾茨海默病以記憶損失為第一症狀。唐毅醫生解釋,“起初是近事遺忘,隨著病情的發展,還可出現遠期記憶減退。”患者後期還可能出現記憶崩潰,空間、思維、語言能力等全面下降,甚至性情改變,忘記自己是誰,原本很內向的人,竟會忽然變得衝動。②
三、帕金森或在10年前有信號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江蘇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張克忠教授接受揚子晚報採訪時介紹,在帕金森患者發病前幾年,甚至前十幾年,其實已經出現一些極為早期的信號,但是患者都忽視了。
“帕金森病的超早期症狀比較隱秘,主要表現為睡眠障礙、嗅覺減退、排便困難等,比如容易做噩夢、伴隨夢境出現大喊大叫或‘拳打腳踢’的情況。”張克忠教授表示,此外,手抖、肢體僵硬、行動緩慢、步態不穩、嗅覺失靈、焦慮抑鬱……這些症狀可能是帕金森病的早期預警信號。③
四、慢阻肺緩慢發病至少10年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科與危重醫學科主任宋元林2020年在一場活動中指出,慢阻肺正如其名,病情進展是個緩慢的過程,從正常的肺功能到氣道出現狹窄、呼吸不暢一般需要10~20年。在早期的時候,多數沒有明顯症狀和不適,但是肺功能仍在下降狀態。
有的患者開始只是感覺嗓子裡有痰吐不出來,沒有其他不舒服,慢慢地出現了咳嗽、咳痰,說明呼吸道有了慢性炎症,之後就有了呼吸不暢的感覺,尤其是活動或運動後呼吸困難,病情再發展下去,即便是安靜地坐在那兒,也還是感覺呼吸困難,說明氣道已經有狹窄,氣流受限。
尤其要強調的是,吸菸是慢阻肺的主要發生因素,大約有20%~30%的吸菸者最終會發展為慢阻肺。此外,長期吸二手菸,在多煙霧或是粉塵的地方工作、生活,以及周邊環境汙染、冷空氣刺激等都可能導致慢阻肺。④
更多健康新聞
長按識別二維碼
下載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編輯:王 楠
審稿:楊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