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麥門冬湯是有名的治燥劑,用於虛熱肺痿、胃陰不足證的治療,常用於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慢性咽喉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妊娠嘔吐等屬胃陰不足,氣逆嘔吐者。方中妙用“培土生金”之法,諸藥相合,使肺胃陰復,逆氣得降,中土健運,諸症自愈。推送選取葉橘泉先生“經方實驗三辨錄”的麥門冬湯詳辨與驗案一則,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其寶貴的學術思想及經驗。
//////////
【組成】
麥冬 12~30g,人參 9~15g,半夏 6~12g,粳米 9~15g,甘草 3~9g,大棗 3~9 枚,水煎服。
圖:麥冬
1.肺虛熱證所致之咳嗽喘息,咽喉不利,咳痰不松,或咳唾涎沫,咽乾口燥,五心煩熱。舌質紅,苔少或無,脈細數。
2.胃陰虛證所致之嘔吐食少,呃逆不止,口渴咽乾,大便秘結。舌質紅,苔少或無,脈細數。
1.慢性支氣管炎。
2.支氣管哮喘。
3.支氣管擴張。
4.慢性咽喉炎。
5.肺結核。
6.鼻咽癌放射治療後。
7.胃/十二指腸潰瘍。
8.慢性萎縮性胃炎。
9.食管癌放射治療後。
10.胃癌化學治療後。
11.婦女妊娠嘔吐。
體質較差,體格瘦弱或中等。
【慎用或禁忌】
虛寒體質者應慎用或禁用本方。
【臨床加減應用】
1.慢性支氣管炎:加棉花根、川貝母、麒麟菜。
2.支氣管哮喘:加南天竹子、滿山紅、地龍。
4.慢性咽喉炎:加魚腥草、桑白皮、黃芩。
5.肺結核:加鱉甲、冬蟲夏草、地骨皮。
6.鼻咽癌放射治療後:加西洋參、石斛、天花粉。
7.胃/十二指腸潰瘍:加白芍、黃芪、烏賊骨。
8.慢性萎縮性胃炎:加生地黃、北沙參、石斛。
圖:石斛
9.食管癌放射治療後:加刺五加、韭菜根、急性子。
10.胃癌化學治療後:加百合、蓴菜、番杏。
11.婦女妊娠嘔吐:加伏龍肝、黑山梔、竹茹。
鼻咽癌放射治療後
耿某,男性,53歲。1985年5月初診。
患者自訴平時身體一直很好,一個多月前出現右側鼻涕帶血,痰涎中亦有少量血液,並感覺右側耳內略有脹痛,遂去綜合醫院五官科就診。醫師通過檢查發現右側頸部有數個腫大的淋巴結,右側鼻咽腔黏膜表面有一處菜花狀的小腫瘤,經取局部少許組織行病理學檢查,發現有癌細胞。
由於患者右頸部的淋巴結直徑只有0.5~0.8cm,能夠自由活動,未達鎖骨上窩,而且鼻咽腔之腫瘤僅存在於最表面的黏膜層,因此被診斷為早期鼻咽癌。3天后患者被轉到腫瘤醫院放療科住院治療。
放療科醫師很快為患者做了鈷60的放射線治療。3個療程結束後,鼻咽腔內的腫瘤已全部消失,右頸部的淋巴結也無蹤影。但是患者身上發生了不少副反應,例如口乾咽燥,欲飲冷水,乾咳無痰,嘔吐頻頻,不思飲食,這是被中醫稱之為“熱毒”的放射線元素造成的,讓患者感覺非常痛苦。
觀患者面色潮紅,摸其兩手心略發熱,舌質偏紅,診脈為細略數。以上各證是因放射線之“熱毒”抑制了口腔及舌下唾液腺的分泌而造成的。中醫辨證屬肺胃陰虛,虛火上逆,治以滋養肺胃,降逆和中。方選麥門冬湯加減:
麥冬 30g,西洋參 9g,石斛 12g,天花粉 15g,半夏 9g,粳米 15g,甘草 6g,大棗 3 枚,水煎服。
患者服藥兩週後,除手腳心仍感發熱以外,口乾咽燥、欲飲冷水等症均有一定緩解,乾咳嘔吐等症有所減輕,食慾也基本恢復。經連續服用原方兩個多月,患者諸症均有明顯好轉,已能去單位勝任正常工作。以後患者繼續服藥,隔日1劑,持續一年多後,不僅所有不適症狀均消失,鼻咽癌亦未再復發,達到了基本治癒。
登場書籍
《葉橘泉臨證直覺診斷學:辨證、辨病、辨體質七十年心得》
葉橘泉先生,“方證藥證”學說倡導者、實踐者,傑出的中醫經方臨床家、教育家、中藥學家。本書為葉橘泉學術體系“醫話三書”之一。
中醫書院購書鏈接——
養生正道
版權聲明
本文選自《葉橘泉臨證直覺診斷學:辨證、辨病、辨體質七十年心得》,葉橘泉◎著,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全部圖片為出版社所有版權圖片,請勿盜圖。
商業合作或投稿:[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