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喝杯白開水,是“招溼氣”還是“防中風”?真相讓人意外,別當是小事就忽略了

晨起喝杯白開水,是“招溼氣”還是“防中風”?真相讓人意外,別當是小事就忽略了

愛養生的人都知道,早上起床後,除了要及時排尿外,最好喝一杯白開水。

但要問為什麼要喝水,很少人能回答得出來。

今天就帶大家來探究一下——

晨起喝一杯白開水
是“招溼氣”還是“防中風”?
具體來說,晨起喝杯白開水有這些好處——
1、補充水分
經過一晚的睡眠,身體代謝了不少水分,醒來後常感覺到口乾舌燥。尤其是夏天,整夜開空調睡覺的人,水分流失更多,口乾的感覺更甚。 
晨起後喝點白開水,能補充睡眠時機體代謝所失去的水分。
2、降低血液黏稠
早上起來,我們的血液都處於比較黏稠的狀態。
血液黏稠度一旦升高,血流阻力加大、流速變慢,形成血栓的風險增加,會間接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而晨起空腹狀態喝水,會很快被腸黏膜吸收進入血液,可有效地增加血容量,稀釋血液,有助於降低血液黏稠度,促進血液循環,防止心梗、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對於有心臟病及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來說,早上起來抿兩口白開水,還能預防或減少因血液黏稠度增高引發的心臟病。

網上有人說,晨起喝白開水易招溼氣,這是怎麼回事呢?
如果你喝的水太涼或太冰,低溫會刺激腸胃,引起胃黏膜血管急劇收縮,造成腸胃不適,甚至腹瀉。
即便你現在沒感到任何不適,但時間一久,就特容易傷胃氣,進而降低身體的抵抗力。
脾胃一旦受了傷,就容易招來溼氣,或讓溼氣越來越重。

晨起第一杯白開水,這樣喝才最好!

1、水溫:與體溫相近
如上文所言,一大早起來就喝過冷的水,會讓腸胃不適,且易招溼氣。
過燙的水(超過65℃),我們依舊不推薦。過燙的白開水,會燙傷食管黏膜,而反覆燙傷,可能會導致不正常的“異變性”細胞越來越多,引起食管癌!
因此,晨起喝水的水溫,最好與體溫大致相近。
2、水量:不超過150毫升
晨起喝水要適量,最好不超過150毫升。同時要注意,喝水時不要一口氣猛灌,最好一小口一小口喝。
這是因為,快速大量喝水,會迅速稀釋血液,給心臟增加了負擔。
晨起本就是心肌梗死、中風的高發時間,一下子喝太多水,容易導致心臟“罷工”。因此,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尤其要注意。

最後,我們再來說說其他關於喝水的問題吧——

關於喝水的3大傳聞,究竟是真還是假?

晨起第一杯水,可以喝淡鹽水、蜂蜜水嗎?

有些人早上起來後,不想喝寡淡無味的白開水,想喝些有味道的水,如淡鹽水、蜂蜜水。

晨起喝淡鹽水,這種做法是不推薦的。

一方面,早晨是人體血壓升高的第一個高峰,此時血液本就偏粘稠。如果再喝淡鹽水,可能會進一步提高血液濃度,升高血壓,進而引起身體不適。

另一方面,如果鹽的濃度掌握不好,反而會越喝越渴,帶走身體更多的水分,造成口乾、脫水。

最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空腹喝淡鹽水,並沒有所謂的“排毒”作用,也無法緩解便秘。

再來說說蜂蜜水,它對便秘的人來說是不錯的選擇。但記得要用溫或涼水沖泡,不要用開水,以免破壞營養。

但並非人人都適合,如胃酸過多、胃潰瘍人群,最好不要空腹吃蜂蜜,否則會加重病情。

此外,蜂蜜含糖量高,它的升血糖作用特別明顯,因此,糖尿病人也不宜服用。

白開水的保質期,只有16個小時?

有人說,白開水也有保質期,超過16個小時,大腸桿菌就會大量滋生。人們喝了細菌超標的水,容易引起腹痛、腹瀉,嚴重還會導致腸胃炎。

實際上,這種說法並無科學依據,因為大腸桿菌不會通過空氣傳播。

水在燒開的過程中,其中的致命微生物也會被殺死。在水溫降至室溫後,微生物可能會在水中繁殖,但放多久微生物的數量會超標並不適合飲用,並無固定時間。

因此,白開水的保質期只有16個小時的說法,也並不成立。

如果開水一直放在密閉、乾淨、保溫性好的容器裡,那就不必擔心微生物的問題。

但若開水放在開口容器裡,放置時間過久,就可能會受到灰塵、蟲子等汙染,就不宜再飲用了。

每天一定要喝夠8杯水?

人們常說“一天要喝夠8杯水”,這樣對身體好。 

《中國營養學會膳食指南》建議,除正常三餐飲食外,成年男性每天需補水1700毫升,成年女性需補水1500毫升。
如果你使用200毫升的水杯,那一天下來,確實需要喝8杯水;但若使用500毫升的水杯,一天只需要不到4杯水。
從這我們可以看出,“一天8杯水”的說法,其實是不夠嚴謹的。
因此,大家沒必要執著於8杯水,重點是喝夠水,而不是喝夠幾杯。
本文配圖均來源於壹圖網。


-《中國家庭醫生》雜誌社新媒體中心原創出品 –

轉載須得授權,侵權必究


今天是五一假期的第一天

大家是準備出去玩呢?還是宅家雲遊世界呢?

快來評論區聊聊吧~

編輯:魚躍


大家都在看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點個點個在看,一起養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