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命是人民給的,
要做點事為人民。”
醬人老爹
某醬油出事時,73歲的張仲安正在四川眉山自家的釀曬場裡埋頭檢查醬缸。
“工業勾兌醬油出事是遲早的,比起狂跌的股價,受傷的還是老百姓。”
就在前兩年,張老爺子還寫過幾篇揭露工業醬油“內幕”的文章,沒人敢發;沒辦法,他只能埋下頭,繼續攪動泛黃的醬缸。
古法醬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張仲安
在青神縣當地,人們都愛叫他“醬人老爹”,他可是家喻戶曉的傳奇式人物。
從一名與死神搏鬥的退伍老兵,到各種專利、國內外金獎拿到手軟的“非遺古法釀造醬油傳承人”;
就連四川人民出版社編寫反映他事蹟的《百戰人生》一書,都榮獲了全國精神文明奮進獎。
沒上過一天學,卻自學攻克世界級天然微生物發酵技術難題,連中科院的教授都千里迢迢趕來“取經”;
10項技術獲得中國發明專利權,五項國家金獎;
一屋子的榮譽獎章
張仲安獲得的專利證書:
一種無鹽醬油的生產方法。
更有不少韓國人、日本人聞風而動,斥巨資想買老爺子的專利配方,全被他一一婉拒。
“我寧可守著中國人自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樂享清貧,也絕不把技術賣給心懷不軌的人。”
張仲安就這樣用一身氣節和半生孤詣堅守著自己的醬人夢。
“我不是什麼教授,我也不是什麼專家,我只是一個40年一心只為釀好每一滴醬油的醬人。”
生於五十年代的張仲安,一出生就被烙下了苦難的底色。
2歲時母親去世,父親背井離鄉去大渡河拉縴;12歲又遭遇重創,最疼他的外公外婆雙雙離他而去;
吃百家飯長大的他,從小就對食物有著比別人更深一層的情感,惜食知福,那是自然給予人類的恩典。
四川眉山
當別的孩子去學堂讀書,十幾歲的張仲安卻只能靠割豬草、養豬賣錢養活自己。
但他一刻也沒放棄過學習,一有機會就抱著各種書籍自己“啃”;
還提著雞蛋、“厚著臉皮”去城裡找老師傅學藝,硬是琢磨出中藥曲發酵飼料搞養殖,靠養豬養出了小名堂。
20歲那年響應號召,四川小夥跑到寒冷的北方參軍,服役十年裡,張仲安四次因公負重傷,多次報病危,被認定為一等傷殘軍人。
年輕時的張仲安和妻子
為了照顧他,又看到他曾經的養殖經歷,部隊把張仲安安排在生產基地從事釀造醬油、食醋的工作。
白天跟著一趟趟上山用馬車拉水,什麼累活髒活都搶著幹,晚上就躲在被子裡打著手電一遍遍研究各種醬油釀造的書籍;
張仲安看過的部分書籍和簡報
憑著吃苦耐勞的韌勁和一股子好學的鑽勁,張仲安很快就掌握了傳統醬油的釀造工藝和流程。
但生活好像並沒有打算放過這個努力上進的年輕人。張仲安發現自己得了淋巴癌,直接被判了“死刑”。
為了不給組織添麻煩,把床位留給更需要的戰士,張仲安想都沒想就主動提出退伍,回四川老家休養。
“那些殺不死我的,只會讓人更強大。”當別人都以為他只能等死時,張仲安硬是靠著自學的中醫療法和強大的求生力,把最不可能治癒的淋巴癌治癒了!
連醫生都說這是不可能發生的奇蹟。
從死神手裡掙脫出來的張仲安,回想自己這百戰不撓的前半生,愈發覺得自己這條命是人民給的,一定要多點什麼回饋給社會。
90年代,張仲安參加中國科協舉辦的座談會
張仲安的老家四川省眉州市青神縣,因水土適宜,自古便是傳統醬油釀造聖地;
青神縣還是大文豪蘇東坡初戀的地方
他又在部隊積累了這方面的經驗和知識,所以張仲安把目標放到自己擅長的醬油釀造上。
在被工業勾兌醬油充斥的今天,相信90%的人都不知道一滴由新鮮大豆古法原釀的醬油到底是什麼味道?
先不說滿屏的添加劑,光是添加的過量鹽分,就足以對人體造成不好的影響,跟吃鹽水沒什麼區別。
平時家裡吃的普通醬油配料表
張仲安曾在學習日本釀造專家中浜敏雄博士的釀造醬油學術論文時,對兩點留下深刻印象:
一是機械化是生產不出高端醬油的,唯有傳統工藝才能生產出高端醬油;
由中國傳入日本的古法醬油釀造技術
二是在釀造發酵中,食鹽雖然能防止雜菌感染,但太多食鹽會抑制大豆蛋白質轉為對人體有益的氨基酸、肽等營養物質,簡單說來就是營養大打折扣。
尤其中國三高人群日益攀升,光高血壓就高達2億,減鹽革命迫在眉睫。
減鹽才是第一要務
傳統古法釀造工藝張仲安已完全掌握,難的是無鹽發酵工藝這個“世界難題”。
犟人張仲安怎會輕易服輸?4個房間,滿滿幾屋子的書和簡報,數不清的日夜試驗和思考,這個老人硬是把這塊骨頭啃了下來。
利用牛(瘤)胃微生物發酵的原理髮酵成功了無鹽醬油,並在1998年第3期《中國調味品雜誌》發表了“兩段發酵法釀製原汁醬油”的論文,造成轟動。
點擊下方圖片即可購買↓↓↓
別看只是山城一家小小的釀造工坊,張仲安卻站到德國、日本等國家釀造醬油標準的高度要求自己。
經過無數次對國內外傳統生產醬油的研究、實踐,突破層層技術難關,從原料選擇、蒸煮、制曲、發酵、曬露等生產工藝上不斷探索;
終於找到用傳統手工藝釀造醬油專有技術,生產不含任何化學添加、醬香味獨特、營養豐富、造福人類健康的原汁醬油。
誰說日本才有好醬油?日本最好的醬油釀造工藝就是我們中國傳過去的,我們一定能比他們做得更好!
原汁醬油一投放市場就倍受歡迎,在國家科委和四川省政府聯合舉辦的“全國新技術新產品交易會”上獲得國家金獎,交易會專家品味第一、檢測氨基酸含量等理化指標第一、銷量第一的豐碩成果,並榮獲“全國名優產品”殊榮。
受2019國際安全食品高質量發展大會邀請做大會發言
經多次送權威檢測機構檢測,鹽(氯化鈉)含量低,且氨基酸態氮含量高達1.2克/100毫升以上。
等級為【特級】氨基酸態氨≥1.2g/100ml
氨基酸態氮是什麼?
醬油的等級,是用「氨基酸態氮」來劃分。氨基酸態氮含量越高,代表醬油味道越鮮美,且營養成分越高。
氨基酸態氮 ≥ 0.40%:三級醬油。
氨基酸態氮 ≥ 0.55%:二級醬油。
氨基酸態氮 ≥ 0.70%:一級醬油。
氨基酸態氮 ≥ 0.80%:特級醬油。
在《GB18186-2000——釀造醬油》規範中,明確規定醬油分為4個等級,分別是特級、一級、二級、三級,特級為最好,三級為最差。大家買醬油時,可以看一下醬油的等級,最好選擇等級高的。
具有更高的氨基酸態氮水平,最高可達 1.20%~1.30%。這樣的醬油自然不僅滋味鮮美,味覺豐富,香氣濃郁,理論上說,多種 B 族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價值也會更高。
鮮美的天然微生物發酵醬油,孩子吃著放心,也符合當下低鹽的健康生活方式,適合三高人群。
用老爹醬油炒飯,有一種誘人的琥珀色,鮮香撲鼻卻不會太鹹
最關鍵的,它喚醒了人們被工業添加劑麻木多年的味蕾,很多老人吃了都說:
“真鮮吶!這就是小時候的味道!”甚至不少米其林餐廳點名就要老爹醬油。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
聽張仲安講完一瓶真正的古法原釀醬油是如何做出來的後,我和同事們第一時間把家裡的勾兌醬油都換了。
美味都是時間的陳釀,做醬油和做人一樣,要有良心。
張仲安在檢查大豆發酵情況
大家可以看看自家的醬油配料表,有的寫著“脫脂大豆”。
其實就是榨完油剩下來的豆粕(以前作豬飼料),用豆粕做醬油沒營養不說,在化學清除中還會有一些藥物殘留。
最嚴重的是,高溫豆的粕在製作過程中易生成致癌物黃麴黴菌,這是比所有添加劑更可怕的。
這種醬油建議不要買
張仲安堅持用原產地的優質黃豆、小麥為原材料,從源頭就嚴抓品質。
再來就是水。釀醬油和釀酒一樣,水很重要。
如果說赤水河造就了茅臺特有的風味,那峨眉山下岷江富含微生物的清澈水源,就成就了老爹醬油特有的鮮靈甘甜的複合滋味。
傳統古法釀曬工藝,釀足980天。
“晝晴則曬,夜晴則露”,這是源自唐代最原始的釀造古法。
只有經過一年、甚至最長五年的“日曬夜露”,才能得到一滴真正的原汁醬油。
普通醬油釀足365天已經算是特級,老爹醬油足足釀造了980天以上。
冬制曲、春發酵、夏曬醬、秋曬油、冬抽油。密封陽光曬棚,小陶缸曬露,四季循環,自然發酵。
“GB/T 18186”代表釀造醬油。釀造時間較長,工序複雜。
現代工藝只需要幾天的工夫,在這裡,卻要枯燥乏味地等上幾年光陰。
但大自然和時間分解出的16種氨基酸所帶來的鮮味和營養,是工業製法難以超越的。
色澤鮮紅、味道鮮香,略有回甘。
打開醬油的一瞬間,鼻子會立馬告訴你兩者的差異。
普通醬油是有一種說不出的工業味,原汁醬油則有一種自然濃郁的豆子醬香。
只一聞便食慾大開,迫不及待想嘗一口。
普通醬油倒出來是濃的化不開的黑色,還有一種更差的是添加的焦糖色;
老爹醬油則是一種自然透亮的琥珀色,放一晚上對比更明顯▼
靜置一夜後的效果
左邊為普通醬油 VS 右邊老爹醬油
普通醬油變得更黑,原汁醬油則依然鮮亮。這是裡面氨基酸的抗氧化作用。
拿最考驗醬油鮮度的生蘸淺試一口,入口鮮甜回甘,再遲鈍的舌頭也能品出其中的鮮甜。
用老爹醬油泡飯就幹吃了一大碗
放了老爹醬油的牛肉麵,比以往還要好吃
老爹告訴我們,用這個醬油做東坡肉,那才叫正宗。
東坡肉 :不用加糖,自然可以燒出一種晶瑩誘人的琥珀亮色,醬油的鮮完全滲入油脂,入口即化,肥而不膩。
銷魂炒飯 :年輕人的宵夜怎會少了一碗黯然銷魂飯?用老爹醬油,搭配一點蔥花、雞蛋、火腿,大火猛炒,鮮鹹撲鼻,養胃又舒心。
涼拌沙拉 : 有朋友會問了,這醬油可以直接吃嗎?不是生抽是用來涼拌的,老抽是用來炒菜的嗎?
老爹告訴我們:“以前哪有什麼生抽老抽,不過是現代人講出來的花頭,從前就只有醬油,涼拌、生蘸、炒菜都可以用,直接涼拌菜好吃的不得了!
脆醃醬瓜 : 媽媽一到冬天就會醃一些醬黃瓜佐餐就粥,這次用老爹醬油醃了一些,黃瓜脆嫩,醬香清新,鮮甜可口,關鍵不會特別鹹。
醬肉包:還解鎖了醬肉包,一口一個,兒子特別喜歡吃。
因為老爹醬油工藝前段採用無鹽發酵,不光口感好,營養還豐富,給家裡老人和孩子吃也安心。
與其花大價錢買所謂的兒童醬油,不如嘗試一下這瓶工藝前段採用無鹽發酵工藝的醬油,買一瓶全家吃。
很喜歡的紀錄片《人生果實》裡,英子奶奶和修一爺爺都很長壽,在近百年的歲月裡,他們都堅持著一個原則:從可靠的傳統商店購買食物。
“現在各種食材都可以就近取得,無法知道製作者是誰,吃著總覺得不放心。食物很重要,既然要吃,就要吃品質好的。”
醬人老爹醬油
嚐鮮1瓶裝 只要78元/1瓶500ml
兩瓶立減18元只要138元/2瓶
4瓶家庭裝更實惠,立減84元
只要235元/4瓶
因為是手工釀製
庫存有限,先買先得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
1、為什麼文章寫著工藝前段採用無鹽發酵,配料表裡卻出現了食用鹽?
工藝前段採用無鹽發酵,能發酵出多種營養成分。遺憾的是,目前醬油行業尚沒有無鹽發酵的標準出臺,為了這款醬油能上市,只得後期加一點鹽···
即便加了一點鹽,也比市面上一些薄鹽醬油、淺鹽醬油、兒童醬油的鈉含量低得多。
2、文章裡寫的是採用無鹽發酵工藝,為什麼瓶身產品類別又寫著高鹽稀態發酵醬油?
還是因為醬油行業尚沒有無鹽發酵的標準出臺,因而產品類別就不能標註···
3、高鹽稀態發酵醬油,一看就感覺含很多鹽啊,是不是這樣?
低鹽固態發酵也好,高鹽稀態發酵也好,只是醬油釀造工藝上的差別,和醬油本身的鹹淡沒有關係。最終的鹽度還得看醬油成分表裡的鈉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