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疾(4) | 先寒作顫,寒後變熱,面色蒼白,善起太息之聲

《辨證錄》

 原文 

人有發瘧之時,先寒作顫,寒後變熱,面色蒼白,善起太息之聲,甚者狀如欲死,或頭疼而渴,人以為寒熱相間之瘧,誰知是厥陰肝經之瘧乎。

夫肝經之瘧,由少陽膽經而入。若肝木自旺,則少陽之邪何敢深入,今因肝木之虛,邪遂乘機突入矣。肝氣本急,邪入肝中,宜有兩脅脹滿之兆。茲安然不見有此等之病,是肝之大虛也。

蓋肝旺必怒,不怒而起太息之聲者,是肝弱之極,不敢怒而又不能制其邪,故反生太息也。甚如欲死者,因氣逆不能發聲也。氣逆則火升於上,而不易下降,咽喉自存火氣而作渴矣。

治法自宜急補肝以祛邪,不可縱邪以伐肝也。

方用補肝祛瘧湯

白芍(一兩) 當歸(一兩) 何首烏(生用,一兩) 鱉甲(三錢) 茯苓(五錢) 青皮(一錢) 柴胡(一錢)

水煎服。

一劑輕,二劑全愈。

此方全不祛邪,純補肝氣,肝氣旺而邪氣難留。得柴胡引出於少陽之分,則邪有出路,自然易解矣。

此證用護肝湯亦效。

熟地 鱉甲(各五錢) 山茱萸(二錢) 何首烏(三錢) 白芥子(三錢) 當歸(一兩) 柴胡(一錢五分)

水煎服。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