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五月,氣溫升高,年中“6·18”大促已近在咫尺,消費者的購買熱情也隨之高漲。DIY市場前景似乎一片向好,顯卡、內存、硬盤等關鍵配件的價格持續走低,終究會動搖一批又一批“誓不升級”、“死不下手”的“等等黨"。
☞ 如果你是我們電腦吧評測室的忠實粉絲,那麼日常更新的專欄不論是時效性還是文字介紹的詳細程度都要比這一綜合性的裝機推薦文章優秀不少,當然咯,通過每月裝機推薦貼的基本介紹,大家也可以更好地瞭解當前硬件市場的基本動向及產品變革情況。
▲ 英偉達RTX4070 FE顯卡
☞ 在過去的4月,英偉達發佈並上市了RTX4070新顯卡,該型號定價及性能全面取代老一輩RTX3080,然而市場反響不如預期,因此可能會有暫停生產的“風險”。預計5月末,消費者還能迎來RTX4060系列產品。英特爾第12代、第13代主流處理器散片價格小幅回升,但盒裝持續走低,總體對消費者選購影響不大。英特爾還披露了關於下一代Meteor Lake(流星湖)處理器的更多細節。DDR4、DDR5內存報價繼續創造生命週期內的歷史新低,DDR5降價依然顯著,越來越多的廉價16GB容量D5內存報價跌破300元大關,逐步接近同等容量D4馬甲條,但需主板支持才可使用。多數新主板尤其是中低端板型仍然僅支持DDR4,AMD新7000家族則已實現全面內存換代。
▲ 第14代流星湖處理器(2023Q4上市)
☞ AMD市售7000家族繼續小幅降價,搭載A620芯片組的入門級主板已於4月分批上市,隨著處理器、內存價格的持續降低,後續AMD五代銳龍的吸引力也會隨之提升。市售4000/5000系列處理器持續降價,相對應的板U搭售套裝價格也相應降低,部分型號已經可以用“性價比極高”來形容。其他配件方面,機械硬盤價格總體保持平穩;SSD不同型號間促銷力度不同,總體走低,PCIe 4.0固態趨於主流(需平臺支持)。
☞ 過去4月份硬件價格變動情況:
★ 英特爾:主流散片價格小漲;
★ AMD:整體價格小跌;
★ 內存:D4小幅下跌、D5大幅下跌;
★ 機械硬盤:整體保持平穩;
★ 固態硬盤:整體小幅下跌;
★ 顯卡:整體小幅下跌。
【1.1】市售處理器報價
▲ 主流第12代/第13代處理器參數及報價
☞ 如果你單純只是想買個CPU,可以考慮買散片,部分型號散片有非常大的價格優勢~第13代處理器繼續沿用LGA1700接口,並且依然可以在市售600系列主板上點亮使用。目前所有主流廠商的600系列主板均已更新BIOS,以便支持第13代處理器,不過非購買板U套裝的消費者務必提醒主板賣家幫忙把主板BIOS刷至最新版,以免無法點亮你手中的第13代處理器。第13代處理器從i5開始,全面提升了小核心數量,具體見表格參數。也可以搭配新的B760主板,但新主板價格稍高,和B660相比沒有本質提升,意義不大。
☞ 本月繼續更新X299平臺處理器報價,各產品基本都屬於“洋垃圾/撿垃圾”範疇,實際CPU價格並不划算,主板也不好找,所以沒啥購買吸引力。一顆i7-7740X也就近似i3-10105F的水平,而後者還能搭配廉價的H610主板使用,其他型號情況類似,而且還可能又貴又菜。論擴展能力,X299雖然通道數量挺多,但因為僅有PCIe 3.0,速度上不如現階段主流的PCIe 4.0/5.0那麼強。
▲ 英特爾處理器發展代目
▲ 主流AMD平臺銳龍(架構)系列處理器
★ AMD新U已連續多月出現較大幅度下調,目前入門級A620主板已經上市,DDR5內存價格也已來到合適區間,平臺的購買價值逐步顯現。但當前仍建議繼續觀望,如果CPU可以繼續降價10%~15%,主板的價格優惠力度再大些,再考慮入手可能更合適。
▲ AMD處理器發展代目
【1.2】市場分析
★ 若暫時無購買獨立顯卡的打算,可以優先考慮自帶顯示核心的型號(如G6405、i3-12100、i5-13400、R5-5600G/7600X等),但需要稍加關注主板自帶的集成顯示輸出接口,因為CPU內部的顯示核心信號輸出需要依靠主板的顯示輸出接口來實現。
▲ 這個接口務必要和自己的顯示器相匹配,一般情況下主板只要自帶有HDMI接口那基本上主流高清、高刷顯示器都能接。許多老式顯示器還需要依賴VGA顯示輸出接口(HDMI可以轉接VGA)。從12代開始,600系列主板開始更廣泛集成DP超高清數字接口,這一接口理論上可以比HDMI在相同分辨率下輸出更高的刷新率(但與接口版本有關係)。目前一般是HDMI 1.4b/2.0(改叫HDMI 2.1 TMDS)+DP 1.4的組合,支持4K/60HZ或2K/165HZ以上的視頻畫面輸出。任意核芯顯卡(近10年)在搭配HDMI/DP顯示輸出接口的情況下最高均可輸出4K分辨率畫面,且UHD系列核芯顯卡支持4K超高清視頻的編解碼。
【經濟型市場:0~500元】
☞ 經濟型梯隊:目前低預算消費者仍然可以選用奔騰、賽揚等產品,像賽揚G6900(12代/UHD710)、奔騰G7400(12代/UHD710)等入門級處理器均自帶基於Xe架構的UHD710核芯顯卡(性能表現甚至超越UHD630),可以滿足主流辦公、網課學習、英雄聯盟以及日常影音娛樂需求,適合預算不高的用戶選擇,也可以作為升級跳板臨時過渡。主板方面則可選搭二線、三線品牌廉價H610主板,注重升級潛質的消費者可選擇稍豪華板型。
★ 便宜、性能又強的10代4核8線程i3-10100F/10105F(性能類似i7-7700)散片目前保持在400元以內,性價比頗高,可以運行各款主流遊戲和滿足辦公需求(適合預算受限上不了12代且不打算平臺升級的消費者)。盒裝或散片搭配H510主板的套裝價格集中在700元-800元附近。如果不在意遊戲性能單純只想亮機用,F系列配個很低端的二手亮機卡成本也就50元~100元(閒魚)。
★ AMD家的★R3-4100(Zen 2 APU架構)性能對位i3-10105F,散片還不到300元,搭配廉價A320主板會比10代i3更實惠。6核12線程的★R5-4500(Zen 2 APU架構)淘寶散片/盒裝報價早已跌破400元大關,性能是i5-10400F的對位競品,但價格卻和i3-10105F差不多。不論是R3-4100還是R5-4500,都可以用“性價比極高”來形容。
【入門型市場:500~800元】
☞ 入門級梯隊:i3-12100F散片價格在過去的4月略有上漲,得益於架構優勢,它比i3-10100F強30%以上,且基於單線程性能優勢非常適合遊戲娛樂用戶或對單線程性能依賴較強的消費者選擇。而i3-13100/F處理器本質上是i3-12100/F的提頻馬甲(見上表),性能提升微乎其微,但價格卻貴了超過15%,沒有多少購買的價值。
☞ AMD的★R5-5500(Zen 3 APU架構)性能對標i5-11400F,目前淘寶報價已跌破500元大關,性價比頗高,比i3-12100F/i5-10400F都要更強更划算,更別提和i5-11400F相比,也是目前500元以內能買到的性能最強大的在售多核處理器。
【中端市場:800~1500】
☞ 主流梯隊:12代i5-12400F/12490F過去一個月價格小漲,散片回到900元之上(性能則領先上一代i5-10400F約30%),可以滿足大眾消費者遊戲、多任務辦公需要,相比i5-13400F略低300元。
☞ 13代i5-13400/13400F已經從6核12線程增長至10核16線程(6大+4小),性能提升顯著(i5-12400F+30%),目前散片報價在1200元出頭,i5-13400多了核顯,與13400F差價不大,此二者均建議搭配H610、B660、B760等中低階主板。你也可以選擇i5-13490F,不過它沒有散片可選,所以對部分消費者而言性價比不高,但盒裝定價挺良心。
☞ AMD的R5-5600(Zen 3)是R5-5600X的簡單降頻版,性能可以和英特爾i5-12400F媲美,散片不到700元。需要集成顯示核心的用戶直接上★R5-5600G(含Radeon顯示核心),顯示核心性能近似RX550,散片僅需689元,同樣性價比爆表。R7-5700G散片維持在1100元以內,自帶高性能Radeon顯示核心可以滿足主流網遊、普通單機遊戲需要。R7-5700X則可以看作是R7-5800X的簡單降頻,性能表現則類似i5-13400F,具體怎麼選看個人喜好。
★ 需要注意,AMD目前市售套裝中出現的小盒裝或簡包CPU是沒有原裝散熱器附贈的(形式類似於散片但有聯保),一定別忘了購買散熱器!
【中高端市場:1500~2500元】
☞ 第13代i5-13600K/KF為6大+8小,即14核20線程設計,性能上可以媲美甚至超越12代的i7-12700系列~主板方面則同樣建議搭配B660(需要主板BIOS更新支持)或B760使用,小超需求可以考慮丐版Z690,但意義不大,因為i7-13700F(散)和它差價不大,或許不如i7-13700F+B660/B760來得強大、來得合適。所以特別提示各位要多對比價格!主板買得很好沒有任何意義!
☞ AMD這邊“智酷版”R5-7600、R7-7700是對應R5-7600X、R7-7700X的降頻版,價格相差不大但盒裝均贈送原裝散熱器(R7-7700、R9-7900甚至給配了“稜鏡”RGB散熱器)。若主板、內存等價格合適,可以考慮入手。如果預算並不多,實際還是主流市售AM4接口4000/5000系列銳龍最划算,這些處理器(平臺)在未來1~2年仍將佔據入門級主流市場定位。
【高端市場:2500元及以上】
☞ 2500元附近及以上的英特爾處理器可以考慮i7-13700K/KF以及i7-13700/F,這一代i7性能超越12代i9,後者已經完全沒有性價比可言~散片價格比盒裝便宜200~300元。實際i7-13790F也能選,但因為只有盒裝,所以對有些用戶來說吸引力不強。
☞ 新i9提升同樣明顯,已經從前代的16核24線程升級至24核32線程,且運行頻率大幅拉高,所以不論是單線程表現亦或是多線程實力均大幅提高,在初始定價相同的情況下,新i9性價比也很高,只是從優惠力度上看,它還是要比13代i7或12代i9貴出不少,適合預算非常充裕的消費者考慮。不差錢,追求極致遊戲FPS表現的土豪朋友可以選擇默認睿頻就能達到6.00GHz的i9-13900KS,該處理器其實就是i9-13900K的特挑版本。因為缺貨,目前它的價格已經衝到7500元附近,有些離譜。
☞ AMD新發售的X3D系列處理器在先進大容量緩存技術的加持下,會比現款同級別處理器擁有更優秀的遊戲、生產力表現,R9-7950X3D的諸多遊戲FPS測試結果甚至超過了i9-13900KS,不過價格也是貴上加貴,比普通版R9-7950X貴了近40%。
☞ 綜合來看,AMD新一代處理器和前代相比,因為沒有加核,所以主要的性能部分提升還是源自頻率的提升以及IPC提高。考慮到4代5000系列銳龍本身遊戲性能表現就非常搶眼,高頻的7000系列自然是強上加強,但多線程性能反而和英特爾已經沒有多少可比性。新一代銳龍還全面集成2CU單元(128sp)的Radeon顯示核心,在不搭配獨顯的情況下可以作為亮機卡使用,由於CU單元實在太少,其性能並不值得期待,基本就是UHD710/630的水平(AMD官方就是定位為亮機和應急)。
【1.3】處理器用途參考
【說明】
☞ 表格中只是大致的建議,具體還要根據實際使用情況來決定,比如,我只是一個業餘P圖用戶,只是偶爾簡單地使用Photoshop等軟件,那麼甚至連賽揚G6900都可以很好滿足你的需求。但如果說你是一個專業設計人員,使用的是高級功能進行復雜設計,為了追求效率,自然就需要更強大的處理器,有時還需要搭配專業級的顯卡,設計渲染工作亦是如此。
☞ 遊戲直播一般都需要i5-12400F或者R5-5600級別以上的處理器!
【1.4】日常問答
★ Q1:我想組裝一臺電腦玩LOL、CSGO之類的網絡遊戲,該用什麼處理器?
☆ A1:對於大眾而言,賽揚G6900/奔騰G7400這幾款處理器就沒有玩不轉的普通網遊,預算多的話,往上加就是了,顯卡方面,LOL/CSGO均不需要很強勁的獨顯,用入門級顯卡就可以運行(甚至雙通道內存模式下的UHD710/Vega等集成顯示核心)。
★ Q2:我想組裝一臺電腦玩中大型3D遊戲,比如COD16、GTA6、吃雞、賽博朋克2077等,該用什麼處理器?
☆ A2:如果是大型3D遊戲,預算較低的話,建議i3-10100F/12100F級別或更高的產品。近5年大型遊戲優先考慮4核及以上處理器,但也不必刻意追求i7/R7,不如把預算加到顯卡上,顯卡對遊戲幀數的影響會比CPU更大些(CPU基本夠用的情況下/顯卡價格正常的情況下)。
★ Q3:所推薦購買的AMD處理器還有英特爾處理器是盒裝還是散裝(片)?
☆ A3:都可,看個人喜好,散片處理器有一定價格優勢,但如果優勢不大,那還不如買盒裝版來得合適。
【1.5】英特爾處理器價格變動表
【1.6】最新CPU天梯圖(含第13代及AM5)
☆ 首先可以參考一下當前市場的報價區間:
☆ 4月份主流顯卡價格整體小幅走低,消費者選購時完全取決於個人預算能否“交心”。N卡RTX30系列在經歷N輪調整後已經進入價格平穩期,但RTX40系列、RX7000系列仍然價格虛高。英特爾獨顯最近幾個月價格下調,競爭力穩步提升,但驅動對市售遊戲優化仍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許多主流型號如RTX2060、RX6600XT等下架退市,消費者實際可選產品變少。
【2.1】入門級市場/0~1500元
☞ 當前低預算用戶仍然建議優先考慮CPU自帶的集成顯示核心,比如奔騰賽揚的UHD610/710、i3-10100/i5-10400等自帶的UHD630、i3-12100或i5-13400等自帶的UHD730、i5-12600K/i7-13700K等自帶的UHD770,或者AMD-APU系列自帶的Vega/Radeon顯示核心。
☞ 普通淘寶店在售的RX6400長期維持700元~800元附近,表現要比英偉達的GTX1050Ti或GTX1650好些,大約是RX6500XT的80%性能。GTX1650主要集中在900元~1200元區間,性價比不如RX6500XT,後者降價後的價格主要集中在1000元~1300元區間。GTX1630為大坑,性能遠不敵同等定位的RX6400。
☞ 英特爾A380獨顯價格在800~1000元附近,性能略好於GTX1650,具備6GB GDDR6顯存,適合信仰英特爾品牌且對遊戲性能需求不高的消費者考慮。價格在1200元-1500元區間的GTX1660家族產品只要價格合適也能選。
【2.2】中端市場/1500~4000元
☞ RTX3050/8GB價格集中在1700元至2200元區間,RTX3060/8GB目前大多集中在2200元上下,丐中丐報價2000元附近,12GB顯存版價格稍貴些,RTX3060Ti則維持在3000元附近。當下你想組裝一臺搭配RTX3060顯卡的主機總價格約4000~5500元,而搭配RTX3060Ti最低已經可以壓到5000元以內。RTX系列額外支持光追、DLSS等先進技術。不管是RTX2060還是RTX3050,在1080P分辨率下已經可以實現所有主流大型單機的高畫質通吃。
☞ 英特爾A770顯卡的遊戲性能基本等同於RTX3060/12GB,在不同遊戲中兩者表現互有勝負,A750則類似於RTX3060/8GB,總的來說遊戲性能表現尚可,各種主流遊戲都能玩,但對老遊戲支持欠佳,不過後續還有很大的優化空間。英特爾顯卡性價比還可以,畢竟A750比RTX3060/8GB還便宜些,性能則互有勝負。
☞ AMD陣營性價比頗高的RX6600目前已經不多見,你也可以考慮RX6650XT這個“免礦”官方OC版產品。目前RX6700XT廉價款維持在2500元附近,性價比很高,適合大眾消費者考慮,RX6750XT要貴些,性價比偏低。
★ 以上型號但凡你挑貴的買,你就是當代“大冤種”。
【2.3】高端市場/4000元以上
☞ RTX3070家族已經不多見,RTX3070Ti也只有少部分淘寶店仍然有售,實際上稍微再加點錢就能選到“瀕死”的RTX3080或新上市的RTX4070,又或者再加點錢就能直接上RTX4070Ti。另外像RTX4080/4090這些高性能旗艦型號更適合預算較為充裕的消費者選擇。
☞ AMD陣營高階的RX6800XT、RX6900XT以及RX6950XT等也都已退市,目前還有極少量在售,價格頗具吸引力,畢竟RX6950XT作為曾經和RTX3090對標的旗艦級產品,具備16GB大顯存,價格也就4500的樣子,可比RTX4070划算多了,就是功耗有點高。預算充裕的消費者可以選擇全新上市的RX7900XT和RX7900XTX等旗艦級新品,後者性能與RTX4080互有勝負,兩者價格都要比RTX4080低不少,前者廉價版還不到7000元,和RTX4070Ti接軌,但性能要更好。
【2.4】日常問答
★ 問1:我想組裝一臺電腦用來玩《絕地求生(吃雞)》,該用什麼顯卡?
☆ 答1:對於這款網絡聯機遊戲,基礎消費者可以選擇RX6400/RX6500XT等入門級顯卡,都可以獲得較好的遊戲體驗(後者甚至可以中高、高畫質流暢)。更出色的畫質體驗建議加錢入手RTX3050/3060等(及以上級別的產品),否則就買二手卡。
★ 問2:我想組裝一臺電腦玩《艾爾登法環》等主流大型單機,該用什麼顯卡?
☆ 答2:《艾爾登法環》對顯卡優化一般,官方給的建議參考要求也比較高,但實測1080P分辨率下中低畫質RX6500XT等顯卡完全可以流暢玩,掉幀卡頓只是偶爾不可避免現象。近三年主流大型單機選用RTX2060級別獨顯均可以在1080P分辨率下獲得出色的遊戲表現,堪稱顯卡界的“萬金油”,你也可以選擇其取代型號RTX3060/8GB。
★ 問3:說到底,我該如何判定一款遊戲的顯卡需求?
☆ 答3:請查閱該遊戲的官方配置推薦,一般情況下游戲發行商都會給出“最低配置”和“推薦配置”參考,分別對應低畫質(非極低)和1080P中高/高畫質(非極高)時的配置需求。
【2.5】最新顯卡天梯圖
【3.1】主流內存報價
【3.2】情況概述
☆ DDR4內存在過去的4月繼續出現小幅降價,但降幅已經收緊,當前市場上常見DDR4內存頻率(2666MHz-3600MHz)普遍集中在90~150元區間,傳統高頻內存(3200MHz-3600MHz)實現全面普及,並且它們搭配主流平臺大多可以發揮基本性能。
☆ DDR5內存目前丐中丐無馬甲普條的價格已經和DDR4馬甲條價格接合,像16GB的光威天策、阿斯加特弗雷、玖合、金百達等的DDR5-5200馬甲條報價280元~320元左右一根,而無馬甲的威剛萬紫千紅也早就掉到300元以內。
【3.3】平臺支持
☞ 英特爾第12代/第13代處理器內存控制器加入了對DDR5內存的支持(DDR4也依舊支持),但是你使用何種內存還必須和相應的主板搭配,因為一款主板僅對應一種類型的內存,兩種內存無法混用。目前基本還是中高端Z690/Z790以及少部分H610/B660/B760才會適配DDR5內存,其餘多數定位中低階的板型還是會以廉價實用的DDR4內存為主。越來越多的型號開始同時提供兩種內存可選,比如華碩Z790-P(默認DDR5)和Z790-P D4(這是DDR4版)。
☞ AMD新一代基於AM5接口的7000系列銳龍同樣(僅)支持DDR5內存,目前市售的所有A620/B650/X670等主板均採用DDR5內存插槽,改革的步伐非常徹底。
【3.4】DDR5特性
☆ 因為內存延遲以及平臺BIOS優化等問題,不存在說DDR5頻率高所以性能會明顯更好的說法,這和DDR4當初上來就是2133(CL15)起步而不見得比DDR3-1600(CL8)強多少一個道理。不過隨著DDR5技術的成熟以及主板廠商對BIOS的持續更新優化,現階段連DDR5-6000都已經遍地是,價格也不比4800/5200這些貴多少,時序也大幅降低,相應帶來的提升優勢就會比較明顯。
★ 單條DDR5內存在系統裡也會顯示雙通道,而插滿雙通道會顯示“四通道”,這都是假的。DDR5只是將原先的IC拆成2個通道,每個通道帶寬也相應減半,所以這裡的“假四通道”和標準雙通道帶寬完全一樣。DDR5的數據傳輸量增加單純源自頻率的提高。
【3.5】品牌及頻率的選擇
☞ 還是那句話,內存大品牌裡基本可以隨便選,像金士頓、威剛、金泰克、光威(嘉合勁威/阿斯加特)、十銓、宇瞻、海盜船、芝奇、英睿達、科賦等都不錯。因為內存模組製造(非顆粒本身)技術含量很低,所以不少小品牌也已經逐步發展成規模,且在京東、天貓等有正規銷售渠道,並不代表就不值得購買。
☞ 目前英特爾平臺只有Z系列、X系列芯片組以及近幾代如B560/B660/H670/B760/H770等主板可以支持運行超過2666/2933/3200頻率(或對應的DDR5內存)的內存(因為這些芯片組可以超內存),其他芯片組如H410/B460/H510/H610無法突破這一限制,上高頻內存會降頻運行,具體限制情況請參照表格說明,這些主板搭配3600MHz或者以上的高頻內存意義不大,最終還是降頻到2666/2933/3200運行。
☞ AMD芯片組基本都不會限制運行頻率,都可以超頻支持高頻內存,但還是要根據主板的實際情況考慮內存頻率的選擇,定位入門的板子其實仍然不適合搭配高頻內存。
【3.6】內存容量
① 品牌方面,你自己信賴啥就選啥,不用考慮很多,內存很難壞,品牌內存均為終身質保(直到產品停產且無貨可換為止),只有雜牌才會保修3~5年;
② 部分主板與部分內存可能會有兼容性問題,遇到這類情況建議通過升級BIOS來進行解決,或嘗試更換合適的內存。;
③ 當DDR5內存普及,主流內存容量將全面轉至16GB及以上。
★ 4GB(2010~2015年流行):當前來看只能滿足基本的上網、看視頻、聊天、入門遊戲及輕度辦公需求;
★ 8GB(2014~2023年流行):當前可以滿足日常辦公、網遊、一般單機愛好者;
★ 16GB(2020~2025年流行):當前可以滿足一般設計、渲染、大型單機愛好者;
★ 32GB或更高(2022~2030年):當前主要是高預算或特殊高需求、專業設計類群體會安裝如此多的內存。
【3.7】常見問題
【Q】如何組雙通道內存?組雙通道內存有什麼要求?
【A】不論是DDR4還是DDR5,組雙通道內存只需接口相同,能同時被系統點亮識別即可,不用在意容量或者頻率。頻率不同、容量不同的兩根(或4根)內存組的雙通道叫做“彈性雙通道”。這裡還需要注意,只有2根內存插槽的主板組雙通道時,只要插滿自然就是雙通道了,如果是4根插槽的板子(1、2是一個通道,3、4是一個通道),插兩根時,建議插1、3位置或者2、4位置(也就是間隔一個空位/以靠近CPU的第一根插槽位為1)來組成雙通道,但一定是優先插2、4位,其次才是1、3位(如下圖)。簡單說,1、3位是2、4位的延伸,2、4位的性能更好。實際上插1、4位或插2、3位也能組雙通道(因為它們也在兩個不同的通道上),只是性能還要更差,有些主板會直接報錯或點不亮。
【上圖】4月份機械硬盤價格基本保持平穩,當下機械硬盤已經不是剛需,畢竟約400元/TB的入門級固態產品遍地都是。2TB容量機械盤(尤其是SMR疊瓦盤)價格實惠,大多保持在300元~400元區間,和1TB容量差別很小(切記買機械硬盤一定不要買1TB的)。SMR疊瓦盤全面普及,價格比PMR垂直盤(或CMR)更便宜,但性能稍弱,存在補救性的大緩存(一般是同容量垂直盤的2-4倍)設計,所以區分起來很簡單(如果你很在意採用垂直記錄還是疊瓦記錄技術的話)。賣家們現在已經敞開了說哪個是垂直,哪個是疊瓦(因為價格完全不同),這是一個好現象,畢竟價格差也擺在這裡。
☞ 因為現在一般都會搭配SSD使用,所以消費者沒必要過分關注機械硬盤的性能。SMR疊瓦盤一樣可以用,作為倉儲盤很合適~當下流行的產品線也開始由SMR疊瓦更替。疊瓦技術是未來容量擴張的發展趨勢,隨著技術成熟,帶來的負面影響肯定也不會像很多人想象得那麼糟糕。
★ 問:機械硬盤怎麼選?
☆ 答:這個問題沒有意義,現在針對日常家用的產品線基本就剩西部數據藍盤、希捷酷魚或者東芝P300/DT01系列,隨便買就行,紫盤等監控盤、銀河等企業級硬盤也一樣可以家用。
★ 固態新品層出不窮,消費者可選的型號也特別多,隨著PCIe 4.0平臺的普及,不同品牌都面向消費級市場推出了不同層級定位的4.0產品,有些甚至比3.0還便宜。如果平臺無法支持PCIe 4.0規格(比如英特爾10代/AMD的A320/B450主板),那就選爛大街的常規3.0固態即可,大品牌的基本隨便選(其實4.0固態是能用在3.0主板上的,只是按照3.0速度運行,即使速度受限,也比高端3.0來得快)。
☞ 英特爾第12代、13代處理器搭配B660及以上都可以滿速支持標準PCIe 4.0固態。AMD這邊則是3000/5000系列銳龍(APU以及由APU屏蔽而來的CPU除外/APU僅能支持PCIe 3.0)搭配B550、X570(其實還有少部分破解支持的B450)以及全部的7000系列銳龍都可以啟用PCIe 4.0(搭配B650/X670甚至可以啟用PCIe 5.0),論普及面顯然AMD這邊更早、更廣泛。H410/H510/H610因為沒有PCIe直連的M.2(PCIe 4.0*4),所以只能用由芯片組提供的PCIe 3.0*4接口。
☞ SATA接口固態硬盤在價格方面會比M.2稍低,更加經濟實惠,但購買時更建議選擇大品牌,比如三星、鎧俠、金士頓、西部數據這些。
★ 固態硬盤的接口有很多,比如SATA、M.2、M-SATA、U.2、PCI-E,目前最主流的接口還是SATA和M.2。不過需要注意,M.2接口固態硬盤也分為SATA協議和NVME協議,SATA協議的M.2固態就相當於是換成了M.2接口的SATA固態硬盤。由於4K隨機性能區別不會很大,所以不要以為NVME用起來就會明顯比SATA更快,NVME的優勢主要在大文件的連續傳輸速度方面。
☞ 具體是選擇SATA接口產品還是M.2固態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及主板支持情況來選擇,不一定要強上M.2,像諸如Windows 7之類的老系統更建議搭配SATA固態硬盤。從價格角度來說,現在大部分固態平攤後都是1GB<0.55元的。
☞ 表格中已經更新AMD家A620系列芯片組。芯片組決定了你能獲得什麼樣的實際功能,但買主板也不能一味靠芯片組高低來挑,某些高階芯片組中的丐板功能非常縮水、供電設計也精簡,還不如選擇降一級芯片組的產品。全系列英特爾600系列芯片組都能更新BIOS後支持第13代處理器,且目前幾乎全部廠商都已經為在售600系列主板更新支持13代CPU的BIOS。
☞ 英特爾Z790芯片組實際與在售Z690沒有多大區別,無非就是增加了芯片組自帶PCIe 4.0通道的數量以及增加了個別USB接口,節約預算還不如直接選擇600系列(英特爾)。B760相比B660也只是調整了PCIe版本的提供形式,也是大差不差。
☞ AMD全新的X670/X670E、B650/B650E提升非常大,不僅全面支持(無E結尾則是部分支持)M.2 PCIe 5.0、PCIe 5.0獨顯插槽等新特性,還換裝支持DDR5內存(不再支持DDR4),這一點AMD做得比較激進,以至於組裝成本提升也比較明顯。AMD新發布的A620芯片組定位入門,從功能上來說,略強於H610,最高可擴展2個USB 3.2 Gen 2(10.0Gbps)、2個USB 3.0(5.0Gbps),另外還有8條PCIe 3.0,被分配擴展有線/無線網卡、M.2 SSD接口、SATA III、PCI-E x1擴展口等。但不同於英特爾,AMD處理器本身也可以提供4個高速USB擴展口,同時直連通道數也更多(16*顯卡+8*M.2),所以相互補充後,稍高級的A620甚至可以媲美英特爾B660/B760的水準。
【Q1】H610和入門B660/B760主板如何挑?
【A1】同一廠商推出的H610和相應入門級B660/B760主板的區別並不明顯,基本上就是B660/B760多倆USB 3.0(4個和6個)、多原生M.2接口、可以超內存等區別,根據以往經驗,入門級B660/B760會照搬H610的供電設計方案,所以關鍵還是要看價格,價格差別大的話,入門級B660/B760的意義也就不大了~想要超內存,必須上B660/B760,想要對CPU進行超頻,必須選擇支持BCLK調節的B660/B760。
【Q2】市面上的Z690/Z790(B660/B760)主板到底怎麼挑選?
【A2】建議直接看預算,並且可以對比產品之間附屬功能的豐富程度,如果新主板包含你需要的功能(比如長得特別好看),那就可以選,否則從硬性條件上看,兩代產品差別甚微,而Z690、B660則有一定價格優勢。
★ 問1:我看中了一款機箱,我可以把配置單中的機箱換成我自己喜歡的嗎?
☆ 答1:當然可以!只要你看中的機箱可以裝下這些配件即可,機箱的選擇本來就是因人而異的,畢竟這一塊代表的是主機的顏面。有水冷搭配的機子不建議在沒有確保水冷可以正常安裝下的情況下隨意更換機箱。
★ 問2:我可以把電源換成另一款嗎?
☆ 答2:只要保證額定功率不小於我推薦的數值,是可以更換成其他任意品牌的電源的(不懂的消費者儘量去京東自營挑選優質的電源,也可以問問客服MM)!
★ 問3:這款配置中的i3-12100F可以升級成i7-12700F嗎?可以升級成i5-13400F嗎?
☆ 答3:只要是同一平臺、同一接口的產品,都是可以任意更改。所以LGA 1700接口的12代I3-12100F也可以換成其他LGA1700接口的12代型號。但因為i5-13400F為13代處理器,雖然接口相同,但後者推出較晚,需要主板BIOS更新後予以支持。AMD的AM4平臺之間處理器也可以互相替換,比如R5-4500換成R7-5700X,它們都是AM4接口的,但原先使用1000/2000/3000系列銳龍處理器的平臺升級4000/5000系列處理器前,必須升級相應可支持的BIOS版本。
★ 問4:這款配置中的RTX3050可以換成RTX3060嗎?
☆ 答4:只要保證電源功率足夠,顯卡之間是可以任意變換的,比如機箱電源額定功率如果有500W,那麼你可以上RTX3060,也可以上RX6600XT。
★ 問5:按照你給的配置單我自己裝機失敗把電腦搞BOOM了怎麼辦?
☆ 答5:這種損失當然是用戶自己承擔的呀!
★ 問6:側透機箱的鋼化玻璃炸了、水冷散熱器漏水了該怎麼辦?
☆ 答6:請找賣家或者廠商進行理賠!
★ 問7:英特爾好還是AMD好?
☆ 答7:各有所愛~現在已經沒有特別弱勢的一方。
★ 問8:英偉達好還是AMD好?
☆ 答8:各有所愛~都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