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玄關需要有大量收納儲存空間,存放小朋友的各種玩具車和男主人的行李箱,同時需要回家後可以在玄關完成換鞋、更衣、洗手、消毒等一系列流程動作。
2.客廳與餐廳為錯層連接,有高度差,希望能更和諧地過度空間。
3.需考慮老人的習慣和喜好,空間功能讓他們用起來也方便,同時也是安全的。
4.主臥室需要有大容量掛放衣物的空間,並保證舒適度。
5.兒童房需要伴隨小朋友的成長而變化,有合理的收納和展示空間。
▲上下滑動查看屋主需求
1.把動線改為從玄關中軸進入起居室後,節約出南向的小空間作為入戶的收納庫使用。
2.通過地面臺階拓寬和頂面疊級的處理弱化錯層帶來的生硬感,在陽臺一端設置了女主人想要的大書桌,把沙發佈置到了公區空間的中間位置,製造出以沙發為中心的洄游動線。
3.拓寬和延長了公區錯層臺階,讓老人在上下臺階時更加穩健,考慮老人晚上起夜,在臥室通往衛生間的路線上安排了感應地燈,並在浴室增加能坐浴的卡座,減輕老人沖洗過程中彎腰帶來的負擔。
4.把原來北向的主臥調整到南向,並打通了另外一個小臥室空間聯通,形成橫廳格局的主臥,同時利用空間進深打造獨立衣帽間,解決衣物分區收納掛放問題。
5.兒童房較寬敞,刻意保持了靠窗一側的空間作未完成的狀態處理,用可替換的成品傢俱來佈置當下小朋友需要的生活場景。
▲上下滑動查看改造重點
玄關以一體化設計滿足屋主入戶的各項需求:鞋櫃到頂能收納80雙鞋左右;在落地窗一側設計了換鞋卡座和植物槽;
靠窗櫃體用鏡面做了封板,不僅遮蔽了管體,還能延伸窗景;種植槽裡的綠植是盆的裝,能夠隨季節或心情變換不同綠植,功能顏值兩不誤。
鞋櫃做了細分,中間開架檯面作為包裹臨時拿放的收納區,還可以放置香氛或者花瓶進行點綴,輕鬆打造回家儀式感;
鞋櫃底部則作為臨時放鞋的區域,簡單實用,臨近入戶門一側設置了洞洞板便於簡易的掛放。
▲收納壁掛系統:宜家
原來通往客廳的動線空間改為入戶的收納空間,輕鬆解決了孩子的玩具車和家人行李箱收納問題。
外套和包包也可在此輕鬆掛放,牆面收納壁掛系統每個隔板都是活動可調解的,且有不同功能收納配件可擴展,可以根據收納需求進行調整,在有限的空間內容納更多物品。
換鞋與衣帽掛放後,玄關最後一個動作就是洗手消毒,洗手盆是定製的杜邦一體盆,把水槽+擦手紙巾+紙巾簍三個功能整合到一個檯面,易於打理快捷方便。
完成了玄關的一系列動作後,轉身就可以來到客廳。
設計師設置了以沙發為“島”的客廳活動空間,這樣間接融合了餐廳用餐、客廳閱讀、落地窗多功能區,讓這裡每個角落都能讓家人駐足停留,坐下來看看書,或是聚在一起聊天,呈現隨意的居家氛圍。
▲沙發:宜家&Tom Dixon
DELAKTIG 系列d 模塊沙發是屋主特別鍾情的一款產品,它不僅能夠增添桌板或燈具,也能更換靠背位置,能夠讓居住者盡情發揮創意,從而讓客廳適應更多場景應用。
設計師把客廳設定為“閱讀陪伴”的主題,屋主夫婦都愛好閱讀, 同時家裡邊是能夠多一些閱讀、少一些電子產品的氛圍,因此採用了層架式的書櫃,除了滿足書籍收納也可以放置藏品和家人照片等小物件。
櫃子挑空的設計,能保持空間的透氣感,在大木桌右側的牆後是跑步機,一家人在同一空間——爸爸在健身、媽媽在看書、兒子在學習創作,互不打擾卻又相互陪伴。
每到週末,隱藏的幕布降下來,客廳便可以開啟娛樂模式,不管是沉浸式的互動遊戲,還是來一場經電影串燒,一家人的笑語歡聲都會在此蔓延到家的每一個角落,其樂融融。
靠落地窗一側設置了女主人想要的大木桌,這也是全家最常待的角落,是一家人情感紐帶,有時一家人圍坐在桌邊聊天喝茶,有時是親子陪伴,有時是三五好友的聚餐地,不管什麼樣模式都是輕鬆又愉悅。
設計師刻意壓低了吊燈的高度,讓燈光和人更加親近,獨處有時能靜心,歡聚有時能悅情。
考慮到老人偶有看電視的需求以及孩子網課的需要,設計師保留了電視的功能,只是沒有像傳統電視固定掛放在牆上,而是和客廳與玄關間的移門做了個結合——需要的時候讓它成為主角,而大部分時候,電視隨移門靠在牆角,保持客廳和玄關開敞的狀態,弱化本身的存在感,非常巧妙。
客廳、餐廳、廚房相連,考慮到外婆每天都會為家人做飯,為避免油煙在室內四散,廚房特地做了口袋移門,平時收起移門即是開放廚房,必要時拉出移門就能阻隔油煙。
櫥櫃高度根據屋主身高來定製的,操作起來更加輕鬆應手,灰綠色門板搭配白色小方磚製造出視覺層次,讓空間更敞亮整潔。
在與廚房一牆之隔是家政間,有娃家庭增加一臺掛壁洗衣機能節省不少的清洗衣物時間,還能搭配洗烘工作站家政工作也變得輕鬆便捷。
在通往房間的走廊上,設計師利用餐廳與客廳間錯層的疊級做了延伸,與橫樑進行穿插,作為頂面造型的一部分,從而弱化橫樑的體量。
同時加入暗藏光帶的設置增強空間的引導性;考慮到老人有起夜的習慣,設計師在走廊加入感應地燈,低位照明,光不會直射眼睛,細節處是非常友好的關懷。
客衛空間採用了淺米色的水磨石磚牆面地面通鋪,模糊牆地間的界線,強化放大空間視覺。
將洗漱臺單獨分隔出來,方便有娃家庭早晚高峰時候的使用。其中淋浴房、馬桶間區和洗漱臺區之間採用單面磨砂的長虹玻璃口袋門彈性隔斷,兼顧空間感之餘又保證了隱私。
在淋浴房,設計師特別為老人增設了卡座,讓他們可以放鬆坐浴,減輕老人沐浴過程中長時間彎腰帶來的負擔和隱患。
兒童房空間較為寬敞,設計師刻意留些未完成的狀態,2/3空間都是用成品活動傢俱搭配,這樣可以隨著孩子成長而變化,增添未來對空間改造的可能性。
設計師利用兒童房的優良採光,使用孩子喜好的色彩,用乳膠漆做一面簡單牆畫,凸顯個性同時,較高彩度的幾何圖案讓空間充滿趣味。
在孩子的世界裡,他們自己有很多屬於自己的“寶貝”,設計師為他特別設計了一個小角落,讓他能夠進行展示和收藏,伴隨著他的成長,這裡將成為他童年記憶中美好的一角吧~
屋主夫妻倆把原來帶有小陽臺的主臥留給父母居住,外公是電腦和攝影愛好者,因此設計師特別在老人房靠陽臺的一隅設置了多媒體角落,便於他們豐富老年業餘生活。
水藍色搭配櫻桃木的床檔,奠定了寧靜溫潤的空間氛圍,可以令老人沉浸放鬆在安寧的環境中休息。
主臥採光良好,室內延續了女主人偏愛的霧綠色,搭配灰木調的櫃體,空間氛圍自由放鬆。
衣帽間做了隱形門設計,男女主人都是共同單位工作,作息時間都是一致的,為了方便他們早起和晚睡的更衣動線流程,衣帽間採用雙向開門的設計,增添空間的使用性,這樣哪怕他們同時在各自規劃的衣櫃區換穿衣服,進出都不會被對方干擾。
床尾空間較為寬敞,於是加入了一張休閒椅方便小坐閱讀,設計師希望空間留白,留給更多空間讓屋主慢慢去創造屬於他們的生活軌跡。
因為男女主人早起上班洗漱的頻率都是一樣的,所以設計師貼心地給他們安排了雙人洗手檯,方便夫妻倆從容使用而不顯得擁擠。
牆面定製了加長的鏡櫃,不僅拉伸空間視覺,也方便隨手拿取放置和收納日常用品。
想了解更多本案屋主故事和設計細節,
▼ 可戳下圖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