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動作解決10種不適,對照做起來!

簡單動作解決10種不適,對照做起來!

點亮星標,不錯過每一次推送

一、肩周炎:爬爬牆

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康復醫學科主治醫師凌文浩2021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防肩周炎可以練習“爬牆”等動作。面向牆壁站立,患手上抬,扶於牆上,用患側手指沿牆緩緩向上爬動,使上肢儘量高舉,到最大限度,在牆上做一記號,然後再徐徐向下回原處,反覆進行,逐漸增加高度。

二、護膝:靠牆靜蹲

靠牆靜蹲對於養護膝關節以及膝關節周邊肌肉、康復韌帶的損傷有很好的作用。靠牆半蹲保持這個動作就可以,每天練習10-15分鐘,可以分多次完成。注意膝蓋不超腳尖,大小腿大於等於90度,膝關節平行。關節已有不適感的人,不要選擇“負重”的運動,如爬山、爬樓梯、蹲起等。

三、頸椎突出:多做後伸動作

深圳市中醫院骨傷科主任醫師曹亞飛2019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有頸椎突出多做後伸動作。端坐,目視前方;雙手交叉,抱於腦後;用力仰頭,雙手抱住後腦,向前用力以抵抗仰頭動作;持續15-20秒後放松。

四、排結石:跑跳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毛厚平2019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跑跳包含跳躍動作的運動,包括跳繩、打籃球、跑步等,如果結石體積較小、較圓潤,或者在輸尿管裡的話,跑跳動作有助於幫助這些結石排出來。

五、帕金森:多練擺臂動作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王茂德2020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經常練習擺臂動作有利於帕金森患者維持平衡。首先以一腳前一腳後襬出一個邁步的姿勢,就在原地練習擺臂動作,達到正常的幅度和節律;當患者原地擺臂可以很好完成後,改為原地踏步,同樣達到正常的擺臂幅度,並手腳動作協調;最後過渡到步行擺臂。

健康時報圖 曹子豪攝

六、緩解坐骨神經痛:仰臥起坐

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朱瑜琪2019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大部分人的坐骨神經痛始於拎舉重物、扛抬重物、長時間的彎腰活動或摔跌後引發,試試仰臥起坐,可改善預後。仰臥起坐每次不要多,10個足矣,每天3次(可根據患者體質來定,不可逞強)。

七、防糖足:提腳尖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燒傷整形科主任醫師周忠志2019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長期血糖控制差、穿不合適的鞋,足部衛生保健差、足潰瘍等,都是誘發糖尿病足的危險因素。預防糖尿病足,可用提腳尖等小動作促進下肢血液循環。腳尖提起、放下,重複20次,試著以單腳承受全身力量。

八、補腎:手背靠腰躺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綜合科副主任醫師代金剛2018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補腎推薦手背靠腰躺。先搓腰,將雙手緊貼兩腎後,摩擦腰部5-10分鐘。雙掌的熱量直接溫煦兩腎。這個動作可以經常做,特別適合睡前做。睡前做這個搓腰動作後,可以將兩手背緊靠腰部,仰臥於床上。

九、靜脈曲張:踢腿運動

靜脈曲張可以試著按摩小腿、做做踢腿運動。踢腿取站立姿勢,兩手叉腰或扶欄杆,先左腿向前踢,然後右腿向前踢,交替各16次。取站立姿勢,左腿屈起向上抬,並用雙手向前抱膝,接著右腿屈起向上抬,動作如前,各16次。為安全起見活動時可靠牆站立。

十、防下肢血栓:勾勾腳

北京石景山醫院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黃柳桓2018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久坐時每1-2小時就站起來活動一下,如果實在不願意走動或者不方便,可在久坐期間變換姿勢,動動雙腿或雙足進行屈踝鍛鍊,讓腳趾和腳做向上和向下的運動。

本文綜合自:
①2021-08-06健康時報《防肩周炎練四個動作》
②2019-10-29健康時報《這幾個小動作最護膝》
③2019-09-27健康時報《頸椎突出多做後伸動作》
④2019-11-05健康時報《兩個動作幫助排結石》
⑤2020-09-22健康時報《帕金森:多練擺臂動作》
⑥2019-08-13健康時報《四個動作緩解坐骨神經痛》
⑦2019-01-18健康時報《防糖足做做六個小動作》
⑧2018-11-09健康時報《補腎常做兩動作》
⑨2018-06-05健康時報《靜脈曲張要練小動作》
⑩2018-12-14健康時報《五類人易形成血栓》

編輯:王   真

審稿:楊小明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