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元吃海底撈,他可真要臉啊

海底撈又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在大家心目中,一直視顧客為上帝的海底撈,開始謝絕客戶到店就餐時自帶食材。

消息一出,被“剝奪快樂”的人們,把海底撈送上熱搜第一。

      圖源:雲合數據     

但是,輿論並不是對海底撈一邊倒的口誅筆伐,反而有很多人站在了海底撈這邊。

本是對顧客提要求的行為,海底撈憑什麼贏得大面積的支持?

只因這些年,它實在承受了太多。

“圍剿”海底撈

在餐飲行業,不允許自帶菜幾乎已是慣例,不只是因為飯店要維護自身利潤,還因為外帶的食材食品安全沒辦法保證,一旦出事很難釐清責任。

但在這個問題上,海底撈是特殊的。

海底撈服務員一直被看做無所不能的人,為顧客提供上帝般的服務。

幫忙倒飲料、下菜只是基本操作,他們還可以代替顧客在遊戲世界縱橫馳騁。

能洞察一個人吃飯時的孤單,為你請來不會說話打擾的飯搭子。

如果用餐當天你過生日,服務員團隊會載歌載舞,送上誠摯的祝福。

當你的小心思被服務員不小心聽到,他們會及時滿足你的需求,緩解你的尷尬。

一開始,服務至上的海底撈其實允許自帶食材,餐廳只需要留存食材的一小部分,以免出現問題。

服務員甚至還會熱心地問你要不要處理,幫你往鍋裡下菜。

但不知道什麼時候起,這為一些人薅羊毛打開方便之門。

先是一個人在海底撈只點四個清水鍋、一份撈麵和自選小料,合計17塊錢。

剩下的全靠服務員送,他還狂吃海底撈原本用來提升服務質量的免費小菜,走的時候打包了不少零食。

此事一出,有人受到了“啟發”。

3個人來到海底撈,根據攻略點了27塊錢的東西,服務員忙前忙後,送了許多菜,幫忙拌飯和弄酸辣粉配料,給小孩子拿玩具。

走的時候,她還嫌棄海底撈的態度不好,接待她不夠積極。

還沒等海底撈“喊冤”,社交媒體平臺上也颳起了席捲海底撈的“省錢風暴”。

為了流量,博主們紛紛開始比賽起了誰在海底撈花錢更少,薅羊毛更多。

人均17塊錢早已無法滿足他們,把花銷控制在個位數才是他們挑戰的目標。

甚至有不少自媒體博主,打出了“0元吃海底撈”的旗號,生怕在這場轟轟烈烈的比賽之中落於人後。

只是“花小錢享大福”還不夠,有人更是自帶榨汁機,把免費的西瓜榨成一杯杯果汁。

被做成攻略的“吃垮海底撈”教程,在網上引起大規模的傳播與模仿,一度嚴重影響了海底撈的正常經營。

即使這樣,海底撈在最初也立住了寵粉人設。

但沒過多久,海底撈就宣佈因為很多人把小料區的牛肉粒當成主菜吃,把部分餐廳的牛肉粒換成大豆素肉製品味伴侶。

牛肉粒正是之前被“省錢風暴”肆虐的重災區,甚至有網友曾經看到,有人打包了滿滿一盒牛肉粒回家餵狗。

海底撈彷彿成了人性的試煉場,讓人類內心深處的貪婪顯了形。

貪婪無處不在

“佔便宜”早已成為當今社會時不時響起的插曲。

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很多“聰明人”可謂是使出了渾身解數。

與海底撈“同病相憐”的,還有必勝客。

必勝客曾經推出自助沙拉,規定每個人只能用一個盤子,每人取一次。

但熟練掌握“建築力學”的網友,直接搭起了幾十層高的水果塔。

高高的水果塔,拉長了顧客的用餐時間,必勝客的翻檯率大大降低,經營受到很大影響。

而且,看起來壯觀的水果塔,也遠超一桌人能吃完的分量,必然會造成大量浪費。

最後,必勝客不得不撤下這一項目。

為了滿足內心中的一己私利,許多人一再讓類似的橋段上演。

為了方便市民,各地的公廁都投放了免費的衛生紙。但是,每次廁紙一裝滿,很快就會大量失蹤。

後來公廁管理方查看監控才發現,原來總有人蹲點守候,把廁紙一掃而空,甚至還有人專門背了包來“運貨”。

著急上廁所的市民,只能對著空空如也的廁紙盒叉腰嘆息。

在另一間公廁,有公廁管理員當場發現,上前勸阻,拿紙的人卻耍起了無賴。

管理員也只能放她離開。

在許多人心目中,這點小事“不違法”,於是便可心安理得地破壞原本良好的社會氛圍。

同理心被他們暫且擱置,一己私利被放大再放大。

優衣庫曾經和三麗鷗合作推出了童裝,但卻被某些穿搭博主盯上了。

他們把優衣庫的童裝描述成BM風的平替,引導許多女生直奔優衣庫。

這事原本無可厚非,但很多人拿著童裝進了試衣間,只是為了拍幾張好看的照片,卻不會結賬買下。

經過這麼一番折騰,她們在優衣庫正常售賣的童裝上留下大量汗漬,口紅,粉底,甚至把衣服撐到變形,留給店員一堆爛攤子。

之前有網友爆料,如果因為顧客試衣服的問題,服裝被損壞,就只能作為殘次品售賣。

假如每個月的產品損耗超過店鋪設置的損耗值,多餘的損失就會在員工的工資裡體現。

優衣庫員工的憋屈可想而知。

當一個人只想佔便宜,受到傷害的,不只是提供服務和產品的企業,甚至有可能是他最親近的人。

之前有媽媽帶孩子去星巴克吃奶油,表面上看,孩子捧著奶油杯,吃得很是開心。

但很快網友就發現,孩子手中捧著的,是原本星巴克給進店寵物的免費奶油。

很難想象,當孩子知道自己手裡捧著的是媽媽蹭來的寵物奶油,心裡會是怎樣的滋味。

更何況,在孩子心智發育最關鍵的時期,母親的這種行為,很可能在孩子心裡埋下貪婪的種子。

俞洪敏說:“斤斤計較、愛佔便宜的家庭走不出胸懷博大的孩子,我們很難在一個庸俗的家庭裡面發現一個孩子有著高雅和清純。”

如果這個孩子將來回望人生,多半會在這一刻感到十分委屈。

“掠奪”

佔便宜甚至有時會演變成有組織的“掠奪”。

之前經常有人利用服裝商家的7天無理由退換功能,買了衣服不剪吊牌,穿幾天再退回去,達到每天都穿新衣服的目的。

他們才不管衣服是不是會染上汗漬,生出褶皺,影響商家的日常銷售。

甚至還有人建立了互幫互助的小群,一個人穿了兩個月的衣服,又髒又舊,不想清洗,就讓另一個人幫忙買一件新的,再把那件穿了兩個月的衣服,利用7天無理由退換貨退回去。

在他們的“互助”下,一件衣服想穿多久穿多久,反正最終由商家“買單”。

曾經有一個淘寶店主,誤把“克”寫成了“斤”,在店鋪頁面顯示4500斤橙子只賣28.8元。

一位B站UP主發現後,號召粉絲去薅羊毛,一夜之間薅了700萬的訂單金額,把店鋪推上了破產的道路。

因為顯然店鋪是沒辦法按照訂單發貨的,下單的人就利用某寶的規則投訴商家,獲得從商家保證金里扣除的補償。

店主萬般無奈之下,只能在首頁哭求下單的人放過。

更可氣的是,這群參與薅羊毛的人不是第一次這麼幹了。

他們有組織有預謀,專挑那些上架失誤的店鋪下手。

這種店鋪很多都只是一兩個人開的小店,一個人身兼客服、美工、運營等多個職務,工作量很大,也容易出錯。

而且這種店在面對突如其來的薅羊毛大軍時,幾乎沒有還手之力。

利用同樣的手法,這幫人曾經盯上了一家鞋店,店家設置錯了價格,6雙運動鞋僅需128元。

被這幫人一晚上拍下幾萬單,涉及400萬金額。

這家小店只有店主和妹妹兩人經營,是一個家庭生活的唯一希望,也是母親醫藥費的來源。

但哀求在薅紅了眼的人面前,就像撞在了豆腐撞在石頭上。

投訴的人實在太多,這間店無奈之下,在首頁換上關店倒計時的圖,預告自己的“死亡”。

另一邊,那群羊毛黨卻在為它的“破產倒閉”拍手叫好。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他們薅下來的每一縷羊毛,上面都可能沾滿了人血。

誠然,一些程度嚴重的薅羊毛的行為可以被法律懲處,但有太多類似“佔小便宜”的事,在法律的射程之外。

《烈日灼心》中有段臺詞——

“法律特別可愛。它不管你能好到哪兒,就限制你不能惡到沒邊兒……法律更像人性的低保,是一種強制性的修養。”

在法律的覆蓋範圍之外,就要靠人的自我約束來彌補。

置身社會之中,我們的每一個行為,都可能與別人休慼相關,但有時,我們會放大自己的慾望,輕視別人的苦難,從而邁出“佔小便宜”的第一步。

良好的社會秩序需要大家共同建設,規則需要所有人共同遵守,社會才會不向更壞的方向滑落。

但我也相信,人性本善。

就像馬丁·路德金所說的:“道德宇宙的弧線很長,但它會向正義彎曲。”

只是在為自己爭取“利益”的同時,我們需要每一個人都保持冷靜,帶著同理心邁步向前。

參考資料:

1.  《26元買4500斤臍橙,一字之差引發的薅羊毛“慘案”》 界面新聞
2. 《“17元吃海底撈”:自尊者人必尊之,怎能得了便宜還賣乖!》 中央政法委長安劍
3. 《撐壞優衣庫童裝的辣妹們,正在奔向下一個試衣間》 Vista看天下

3 / Mar / 2023

監製:視覺志

編輯:離蔭

微博:視覺志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來微博找小視玩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