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古建專家周乾:在故宮大梁上碰過一鼻子灰

專訪|古建專家周乾:在故宮大梁上碰過一鼻子灰

· 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周乾
我要從故宮人的視角

講故宮故事

讓以故宮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走向大眾

|作者:高塬

清明時節,北京照例下起了雨。雨幕下的故宮角樓,黃色琉璃瓦頂澄澈如洗,翼角遄飛。神武門廣場遊人如織,人們興致不減,長槍短炮圍成一團,四處拍照。

“天空中或多一片雲彩,或下著雨,或沙塵暴,場景不同,角樓的形象不同,但它總是以美的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周乾是一名古建築保護及研究人員,20年來,他總在宮裡的大殿樑柱間爬上爬下、在無數的宮殿中調查思考。

“剛開始做的是古建築的安全評估和科學保護。慢慢地,在與古建築的接觸中,對其中博大精深的文化有了許多感悟和理解”,他新近寫就的《故宮建築細探》,打開了宮裡的三交六椀菱花紋門窗,讓金磚曬曬太陽,給榫卯揉揉筋骨,從建造與部件、生活與休閒、佈局與風水、特別的單體建築共四個方面,將紫禁城中的“秘密”和盤托出。

· 故宮角樓

防火史串起故宮史

“不瞞您說,本來書名叫‘故宮建築裡的秘密’,後來聽了汪家明老師(原人民美術出版社社長)的建議,改為‘細探’。”周乾說,“‘探’有實地調研、測繪的意思。‘細’在於抓細節。”未動筆前,他看過許多講故宮的內容,規規整整的、一板一眼的、拼湊的、獵奇的……“不人云亦云,從細節裡講故宮”,是他這次的寫作目的。

為什麼想讓更多的人能“細探”故宮?周乾說:“這些年文博行業越來越熱,公眾對古建築越來越感興趣。而作為明清官式建築典範,故宮古建築群代表著中國傳統建築技藝、建築科學與藝術高峰,通過這座寶藏,大家可以集中地瞭解中華優秀傳統建築文化。”

根據他“修房子”多年的實踐經驗和研究成果,要從細節裡瞭解故宮,便繞不開宮裡的防火問題。作為明清兩代皇家宮殿,北京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群之一,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後,600多年風風雨雨,最怕的,還是老房子著火。

“一頁頁翻看故宮600多年的歷史,一部防火史赫然貫穿其中。”周乾說道。

以故宮建築群的核心,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例,初建完工時,三大殿的名字還分別叫做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結果落成第二年就因遭遇雷擊而“火燒連營”。此後明嘉靖、萬曆、崇禎,清康熙年間4次遭受火災,幾經復建。在第三次復建時,不得不縮小整體建築體量,拉開建築距離。

· 故宮建築群的核心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今天的三大殿,建築面積僅相當於初建時期的二分之一,各宮殿高度降低,殿宇的間距也擴大了兩倍。”周乾說。

縮小的同時,用料也打了些折扣。原本,太和殿的樑柱用的是雲貴川等地的珍稀楠木,但在康熙年間第五次復建時,大尺寸楠木難尋,6根支撐大殿的盤龍金柱,只好用松木拼成。周乾說:“這都是火災引起的,600多年過去,現在的故宮已不是初建時的樣子。”

在寫作獨特的單體建築這章時,防火問題仍是周乾埋在其中的草蛇灰線。

宮裡有一座不怕火燒的“水晶宮”,由鋼結構和石材混合築成,前身為延禧宮,現叫靈沼軒。因在歷史上多次遭受火災,清政府便請來德國設計師,放棄易燃的木質材料與榫卯結構,轉而將鑄鐵柱與工字鋼橫樑以螺栓連接,大量運用鍍鋅材料、瓷磚、玻璃等建材。

“靈沼軒的造型具有豐富的西方建築文化特色,是中國近代歷史文物建築中東西方融合的典範。”周乾總結道,故宮防火的歷史不僅是技術問題,還見證朝代更替,涵蓋中西方古代建築技術交流,更是我國古代消防文化思想的集中體現。

· 靈沼軒

宮中奇緣

從古代科技、文化藝術的視角,準確講好故宮故事,是周乾的寫作法寶。但他坦承,自己並不是從小就喜歡古建文化,與故宮的邂逅也談不上“一見鍾情”。

2002年11月,他在北京工業大學防災減災與防護工程專業讀研究生二年級,參加了一場位於首都大學生體育館內的人才招聘會。故宮博物院的招聘展臺旁,一米多高的簡歷筐已經被裝滿,他習慣性地投了一份簡歷。4個月後的一通電話,改變了他的命運軌跡。

“我是故宮博物院人事處的,現在通知周乾過來面試,麻煩你轉告他。”接起電話的,是周乾的室友。後來,人事處的老師又說起其中曲折。原來,面試電話之所以隔了4個月之久才打來,是因為周乾的簡歷無意間掉落,夾在了桌子縫裡,直到一位老師掃地,才發現這位面試遺漏者。

“當時第一批招收基本上快結束了,我是踩著線被‘掃’進來的。”周乾笑著說。2003年,他正式入職故宮博物院,被分到了古建部。作為當時部門裡唯一一位“結構力學”方向的專業人員,他一上來,就遇到了太和殿百年大修的重要項目。自康熙年間太和殿進行了第五次重建後,300多年再無大修,故而周乾參與的這次修繕意義重大。

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剛上房梁便“碰了一鼻子灰”。那是周乾第一次登上太和殿的頂棚,300餘年未有人踏足的天花板上,落了足足20釐米厚的塵土,踩一腳滿天灰。他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仔細勘察建築物各個組成部分現有情況,記錄出現的殘損部位,測量其具體數值,拍照存檔後,分析相關部分的受力狀態,建立計算機分析模型,評估結構的安全性能,制定、報審相應的維修加固方案,並跟進項目進展,直到最後完成修繕工作。

· 太和殿大修現場

謹慎對待、最小擾動,是周乾長期從事古建築保護時體會極深的修繕原則。當年在太和殿工地現場,有一根檁變形值過大,但沒有腐爛、開裂的痕跡,他問了老工匠,瞭解木材特點,又結合受力分析,認為此根檁強度足夠,即使變形也能很好地承託受力,且因歷時長久,不宜擾動,因此並不需要大動干戈。他的建議在專家評審會上獲得通過,那根彎曲的檁至今完好。

故宮古建築“結構體檢師”一干就是10年。10年間,從故宮角樓、神武門、英華殿到慈寧花園臨溪亭、乾隆花園建築群、鹹福宮建築群,從力學結構角度把脈開方,周乾“體檢”了大大小小39座故宮古建築。

“我邁入故宮的大門,剛開始就是因為工作需要,談不上多麼喜愛。在長時間接觸過程中,一點點深入瞭解建築背後的諸多內涵後,我才發現它早已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說到動情處,周乾放慢了語速,正是“日久生情,勝過乍見之歡”。

· 從太和門望太和殿


故宮人的思考

2013年,周乾調入故宮學研究所,專心從事學術研究。每天清晨5點鐘,他準時起床,起來就工作、思考。“做學問的人都願意思考,尤其是碰到感興趣的問題。”他寫過150多篇關於故宮古建抗震保護的論文,雖然少有人閱讀這些理論文章,但勤于思考、紮實研究的治學最終有了迴響。

2021年11月3日,他在人民大會堂,代表故宮博物院領受“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這在文博行業尚屬首例。“這是對故宮人科學保護古建築的一種肯定。”周乾說。

後來,他又開始思考,如何讓大眾瞭解一個真實的故宮,是他這些年來的一樁心事,也是他近兩年的寫作重點,《太和殿》《故宮建築細探》的創作均落腳於此。

思考來源於一次偶然的經歷。2015年5月的一個上午,他推著自行車路過午門北廣場,無意間看到導遊正在講解太和門屋脊上的神獸,周乾好奇地豎起耳朵,只聽導遊煞有介事地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神仙在一起做遊戲,累了之後,就落在了屋頂上變成了神獸。”

“說脊獸是神仙變的,這連個譜都沒有。脊獸的真實作用是為保護屋脊上的鐵釘不被鏽蝕,鐵釘則是要防止屋脊上的瓦件下滑。”他神色嚴肅起來,“每年那麼多遊客帶著興趣和求知慾來故宮,他們應該聽到真實的故宮故事。”

周乾想起自己第一次遊覽故宮時的情景。那時他正在北京上研究生,當時他的最大感受就是,“故宮好大啊”“房子真多啊”。直到有幸進入故宮工作後,在常年的學習積累中,看得多了,懂得多了,他才真切體會到“故宮處處是美,處處是智慧,處處是文化”。

· 太和殿屋頂的脊獸

“所以我要從故宮人的視角,採用嚴謹、求真、科學而又客觀的方式,用簡單樸實的語言,把自己在故宮內的所見所思寫出來,準確講好故宮的真實故事,讓以故宮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向大眾。”周乾說。

如今,這些事情於他而言,意味著從專家到學者、再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者的角色轉變,周乾說,“20年來,身份逐漸在變,但始終不變的是故宮人高度的責任心、嚴謹的作風和踏實的治學態度。”

談話戛然而止,周乾還要回去處理工作,他一口喝完餘下的咖啡,步履匆匆的背影消失在神武門下的雨霧中。


長按上方二維碼

關注人民文娛

點一下你會更好看耶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