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版醫書】《中醫證候學》上中下冊(2008版)高清PDF免費下載
至陰穴,出自《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屬足太陽膀胱經,為膀胱經體內與體表的氣血交換處,故為膀胱經井穴。至即到達,陰為陽之對,此指陰經,足太陽經至此處交足少陰腎經,故名至陰。
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天包乎地,天以地為中心,天地參合,地為陰的極致,為至陰;而地又以地下的水泉為中心,地與地下水泉合參,地下水泉為至陰。關於至陰《內經》提到三處:
一是,中央脾土為至陰,應合於天以地為中心;又說脾土不獨主時,佔每一季節的最後十八天,脾為其它四髒的中心。
二是,腎主水為至陰,應合地以地下水泉為中心,腎水位居下焦,在中焦脾土之下。脾胃為後天之本,主滋養五臟藏精,因此為至陰;腎主水藏精,主五臟之先天之精補給,因此為至陰。
三是,《內經》還介紹了至陰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足太陽膀胱經之氣是水之氣,至陰穴為五腧穴的井穴,井主出,是脈中陰精氣化而出,陽由陰中出。
取穴位置
足小趾外側趾甲角旁0.1寸。
至陰穴有良好的助產功效,常用於孕婦臨盆時胎位不正,嬰兒生長於羊水中,是水中之陽,胎兒出生是陽從水中出生,是陽出於陰,這一特點與至陰穴完全一致,因此至陰穴可幫助陽從陰中出。
優生是優育的基礎,普天下的父母都希望擁有一個健健康康的寶寶。在孕期經常按揉至陰穴,就可以預防胎位不正、滯產等情況的發生
胎位不正是因為氣血不足,筋經失養,而筋的主要作用就是約束形體,所以當太陽經出現問題時,太陽經筋無力,對於胎兒的束縛不夠,所以才有胎位不正的現象。
刺激至陰穴,可以使子宮蠕動速度明顯加快,對其中的胎兒產生良性刺激,從而預防和糾正胎位不正。
關注公眾號:中醫寶典 杏林醫典 岐黃寶典 懸壺寶典 祖國醫學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有身體不適請到正規醫院就醫★
購買實體中醫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