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客流高峰
旅遊目的地如何解“難”
本報實習記者 張欣 王偉傑
文化和旅遊部公佈了“五一”假期出行數據,全國國內旅遊出遊合計2.74億人次,同比增長70.83%。有專家分析,今年“五一”假期或將成為我國旅遊市場恢復常態化發展後新的轉折點。但“五一”假期旅遊人流暴增導致的交通擁堵、住宿緊張、衛生與安全等老問題和新業態一票難求、自駕遊網紅線路壓力激增等新變化,值得警醒和反思。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教授魏翔分析,今年的“五一”假期,文旅市場所面臨的“難”,主要體現在供給端的餘量不足,需求驟升所帶來的住宿難、行車難、體驗難,供需不平衡所帶來的價格扭曲。
“尤其是一些具有資源壟斷性特徵的著名景區,會出現局部或者瞬時的超負荷運行,還有一些遊客的不文明旅遊行為被曝出輿情焦點。”西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碩士生導師、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文化旅遊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孫小榮說。
疫情後的第一個長假,人們出遊需求猛增,導致出現供不應求的階段性特徵,北京交通大學現代旅遊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張輝認為,這是一個全球性現象。“如果一個景區或旅遊區按照它最大的接待量去建設旅遊設施,在時間較短的旅遊旺季能夠很好地達到供需平衡,但在時間更長的淡季就會造成大量虧損。”張輝說,當旅遊淡季造成供給過剩,可以通過發放消費券、文旅活動植入等方式進一步引導和刺激消費;當旅遊旺季造成過剩需求,可以提前佈局,適當避免由於遊客量暴增而引發運營管理危機,例如,嚴格落實景區最大承載量,並通過實名預約制來提前指導分流出行,創造一個便利化的體系,通過及時分流、疏導等綜合性舉措,讓整個接待範圍從一個景區擴展到一個城市;在一些氣候條件不錯的地方,可以嘗試以露營的方式作為住宿的過渡。
記者瞭解到,今年4月,黃山市所有旅遊景區推出門票“免減優”措施,引導遊客錯峰、避峰旅遊,推動“門票經濟”向“綜合經濟”轉型。“五一”假期,該市又推出機關事業單位內部停車場向遊客錯時共享、免費開放等舉措,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停車難”問題。
今年“五一”假期,北京市文旅消費市場呈現出強勁復甦態勢。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北京市接待遊客總量912.8萬人次,同比增長198.2%;旅遊總收入134.6億元,同比增長752.3%。在北京最受歡迎的出遊目的地中,北京環球影城在“五一”假期第二日即創下開園以來單日接待入園人數的最高峰。北京環球影城的王者榮耀英雄盛會,帶來了集娛樂演出、角色見面會、主題餐飲與商品於一體的沉浸式主題體驗盛宴,是北京環球影城與中國本土潮流文化深度融合的一次嘗試,促進了“五一”假期北京環球影城的進一步火爆。
北京環球影城成為“五一”熱門打卡地
高 華 本報記者 連曉芳 攝
“五一”期間,成千上萬的遊客奔向北京環球影城等熱門景區遊覽,這也是對景區節日準備工作的一次大考。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景區專家庫專家張軍英介紹,面對“五一”黃金週比平常假日高4至5倍甚至更多的客流,北京各大景區都積極準備各種應急工作預案,以應對接待中的各種新老難題。如面對前往景區的道路交通擁堵問題、景區停車場不足問題,許多景區解難的妙招是積極探索將周邊道路交通管理資源、景區停車資源、周邊停車資源與城管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這在很大程度上疏解了交通擁堵、緩解了停車難等問題。面對瞬時遊客暴增、景區接待能力不足問題,很多景區採取了“控制遊客容量+分時預約旅遊+增加觀賞資源供給”、提前開門、延遲關門、“增加表演場次+夜場活動”等舉措,有效緩解了景區部分時段服務接待能力不足的難題。面對進入景區的巨大客流,很多室內景點對參觀動線重新安排,關鍵地段增加軟硬可調的隔離帶措施、狹窄路段實施單向可循環流動措施、多點位道路設置醒目的指引標牌和安全出口,提升了遊覽秩序安全管理的可控性。
“一個有安全感的優質景區背後,一定是區域環境資源與各方管理舉措有效整合的結果。它可稱為假日景區周邊資源前置協調聯動管理的新模式,是‘前置管理+過程控制+及時調整+常態化應用’的景區實踐。”張軍英說。
儘管“五一”期間景區準備充分,但面對滾滾而來的客流,許多應急措施仍顯得力不從心,同時又出現不少新難題。
在張軍英看來,首先,信息化時代,遊客人手一部手機,在充分享受旅遊拍攝樂趣的同時,也導致了參觀行走速度降低、安全遊覽意識不足、自身財產安全保護不夠等問題。而熱門景點、景觀、取景地、打卡地更是頻現遊客擁堵的問題。持手機參觀遊覽已成常態,這是遊客出現的新變化,價值巨大,值得思考和應對。其次,“五一”等節假日期間,景區通常會準備大量臨時移動廁所應對遊客如廁難問題。但面對大客流如廁需求,特別是女性和兒童如廁,景區還需採取多種人性化服務措施來緩解難題,包括靈活調整男女廁位數量的安排。同時,也需外部資源給予相應支持。再次,在有夜間文化與經濟活動或室內景點光線不夠明亮的旅遊消費聚集區域、道路,相關引導指示牌還應具備夜視功能。
“當前,旅遊消費需求已呈多元化、個性化、動態化趨勢,且遊客維權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建議景區加強此類數據的彙集與分析,及時跟進、調整遊客接待服務方案。”張軍英表示,從市場需求、問題導向、高質量導向角度看,遊客需求或許是景區價值創新的又一突破口。
孫小榮認為,景區這些所謂的“難”,只要規範操作,按照景區最大承載量建立預警和分流疏導機制,再加上有效的監管和安全預警應急機制,是可以避免或者最大限度降低風險的。“山東淄博今年就有提前準備了遊目的地高峰期應對辦法。”孫小榮舉例,淄博在“五一”到來前就發佈“勸退信”,明確告訴遊客接待能力有限,可以錯峰遊淄博、吃燒烤;同時,倡導淄博市民外出旅行或居家休假,把城市、景區、消費空間讓給外地遊客。另外,還騰出停車場,開設公交專線、燒烤專列,招募志願者、全城聯動、全員服務,與市內區縣、周邊市形成有效的聯動機制,共享客源、分流客群,給去淄博的遊客營造了一個不僅樂享淄博燒烤,而且共享“好客山東”的氛圍,獲得了遊客的一致好評。
浙江安吉山川鄉:
在實踐中解舊“難”排新“難”
本報記者 李榮坤
今年“五一”假期,浙江省安吉縣山川鄉在5天假期裡共接待遊客超7.4萬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加49.2%,“這比我們預估的要多好幾千人。”山川鄉經濟發展辦公室副主任王晰介紹,其核心景區雲上草原和靈溪山的遊客量較往年有大幅增長,仙龍峽景區首次“五一”開漂,受到遊客熱捧,雲上集市、藝術遊園、營地音樂會等活動吸引了眾多遊客。
談到“五一”假期旅遊接待最大的難點,王晰認為,交通擁堵是當前面臨的最大問題。雖然鄉政府在節前就成立了工作專班,制定了各種應對措施和方案,如制定單行線路、啟動備用停車場等,收效很好,但遊客量還是超出了他們的預期,因為車流量大,每天勸返遊客兩三千人。“當然,這也是旅遊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陣痛期,是暫時的。”王晰說。
針對交通問題,山川鄉黨委書記王孟天認為,要拓寬主幹道,目前,山川鄉正在杭州和安吉兩個方向的主入口建設遊客集散中心,主要是為了滿足遊客的停車需求,建成後將提供1500個車位,後續開啟接駁車,這樣就可以大大緩解鄉域內部的交通壓力,方便市民遊客自駕出行。
浙江安吉山川鄉“五一”迎來人流高峰
山川鄉人民政府供圖
去年,當地提出山川與“世界最佳旅遊鄉村”餘村的串聯旅遊概念和策略,“我們正在餘村建索道口,通過餘村上山不失為一種很好的分流方式。此外,也在考慮打通餘村和山川鄉的交通隧道、開通小火車等,兩個地方的車程有望從30分鐘縮短至15分鐘。”王孟天說,最終使得地上交通路面更多、更寬闊,“天上”的索道更多,更便利,也發揮景區間的聯動作用。目前,各工作小組已經成立,項目都在推進中。
王晰坦言,缺乏專業的景區管理團隊也是他們的短板之一。為此,山川鄉和餘村的景區管理團隊結合,成立了工作專班,不斷壯大管理團隊力量,加強專業性。同時,藉助第三方專業公司的力量,策劃承辦相關旅遊活動項目、做好景區的營銷等工作。
在景區的核票驗票方面,王晰還不甚滿意,“今年雲上草原的核票是按照一人一碼掃描身份證進入景區,速度較慢,後期要加快核票驗票速度,增加驗票機和閘口,同時,增加接駁車的運量。”
近年來,山川鄉開啟四季全時旅遊,充分發揮山地資源優勢,打造了登山、徒步、漂流、露營、飛盤、越野車等豐富多元的旅遊產品,遊客人數大幅增加,逗留時間也不斷延長。王孟天表示,雲上草原景區還在擴容,景區三期包括山下的旅遊配套設施等正在建設,要逐步解決旅遊發展的瓶頸問題,在實踐中解“難”,積極應對新“難”,推進山川鄉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
陝西潼關:
“建管並舉”破解停車難
本報記者 李琤
4月28日,黃河生態旅遊文化節在陝西省渭南市潼關縣啟動,遊園賞花、文藝表演、體育競技、產品展銷、經貿洽談等多項活動吸引了各地遊客來潼關度假。同日開幕的第五屆國際風箏邀請賽,22支參賽隊伍進行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風箏表演。家庭風箏派對、春日美食集市、千城萬人·體驗官招募等集遊、吃、賞於一體的系列活動,讓潼關A級景區及鄉村旅遊持續火爆,遊客絡繹不絕。
“五一”假期,潼關縣各旅遊景區、文化場館、博物館、圖書館等文旅場所人流量劇增,外地來潼人員和本縣外出旅遊人員較往年增幅較大,城市周邊遊、觀燈夜間遊、美食體驗遊、鄉村休閒遊等人氣高漲,經營收入大幅增長。全縣共接待遊客35.32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2.119億元,較2022年增長406%、381%。較今年春節假期平均單日接待遊客增長42%,旅遊綜合收入增長31%。
據瞭解,潼關縣把文旅產業作為縣域經濟主導產業,前來觀光遊客大幅增加,城區景區“停車難”問題日益突出。
“五一”前夕,潼關縣對節假日旅遊市場進行了詳細的安排部署,出臺《潼關縣文化和旅遊服務保障實施方案》,印發《關於做好2023年文化旅遊節暨“五一”假期安全度節工作的通知》等相關文件。從假期市場秩序、交通安全等方面進行任務分解,明確相關單位工作職責。建立縣級領導包聯職能工作組及景區景點機制,統籌活動開展和文旅安全,確保文旅市場既繁榮昌盛又安全有序。同時,將潼關縣明德公園570個車位免費向公眾開放,新增停車位2652個,全縣標準化公共停車場達到8個,累計停車位達到5000多個,從根本上緩解了城區景區“停車難”問題。
同時,鼓勵改造提升景區停車場。對景區停車場進行綠化、硬化、亮化改造提升。改造後古渡口景區擁有停車位600個、東山景區擁有停車位800個、楊震廉政教育基地擁有停車位400個。
通過網站、電視、微信等平臺及時發佈停車場位置、可停車數量及收費標準等,提升停車服務的智能化水平。在城區主要路口建立停車信息引導系統,為遊客提供實時、準確的停車信息,合理引導城市車流,節約出行成本。
本著“讓利於民”的原則,潼關縣把建成的停車場管理運營與文旅賦能鄉村振興有機銜接,拿出一批停車場交給鎮村管理運營,壯大村集體經濟。同時,鼓勵村民有序就近在停車場擺攤設點,銷售農副產品和特色美食,就地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讓老百姓在家門口“有事幹、有錢賺”。
據瞭解,“五一”節期間,潼關縣共出動“小紅帽”文旅志願者1600餘人次,公安、交警、應急、交通、醫療、消防、文旅等部門出動工作人員900餘人次,有效保證了全縣旅遊市場安全、平穩、有序,成為假日期間旅遊市場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假日期間全縣無安全事故與負面輿情,無重大旅遊投訴。
北京景山公園:
積極響應“一園一策”要求
本報實習記者 李欣然
為更好地應對“五一”假期中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向遊客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務,北京市景山公園積極響應北京市提出的“一園一策”要求,根據園區的具體情況制定預案,確保“五一”期間順利運營。
景山公園在預先做好門區、殿堂、山體管控等遊客疏導和消防演練的基礎上,根據北京市景點“一園一策”的要求,採取分道入園的措施,將公園入口處的等候區空間適當拓寬,並進一步細化入園通道,通過流線型設計保障大量遊客能夠安全、有序、順利地進入園區。此外,公園還開設了老年卡專用通道,避免老年人跟隨大量遊客長時間排隊,併為提前預約的遊客分設了預約入園通道,以“一門一策”的形式加強了“五一”假期遊園的安全性和秩序性,減輕了人們排隊的負擔。
由於園區內古建築和花圃、園林等景點較多,分佈較廣,景山公園在假日期間舉辦了景山壽皇殿歷史文化展、觀德殿寫意花鳥畫展和牡丹科普展等展覽,遊客在人流量大的情況下容易迷路或消耗較多時間尋找景點或展區。因此,景山公園在“五一”期間增設了指引牌,用清晰醒目的指示牌標出了進出口和預約分流通道位置、遊覽路線和山體導覽等服務,還用地貼指示出下山的道路,為遊客提供了便利。無論是遊園、賞花、看展還是登山觀景,人們都能根據指示牌較為快捷地找到所需路線和資訊。在重點賞花區域,門區和萬春亭制高點及古建院落等人群聚集區域,景山公園還派遣了相關員工進行網格化巡視和定點值守,指引遊客安全有序遊覽。除工作人員外,“五一”期間,景山公園內還有16名首都公共文明引導員和15名志願者協助推動假日期間的安全服務保障工作。
據工作人員介紹,為給遊客提供更好的服務,景山公園遊客服務中心從原來的下午5點延時到6點。同時,由於5月正值園內牡丹花盛放,賞花的遊客絡繹不絕,人們不僅白天會前往牡丹園遊覽拍照,也會藉著月色欣賞不一樣的繁花盛景。為此,園區設置了夜賞牡丹崗秩序維護崗並服務至20:30,為夜間賞花的遊客提供服務。此外,公園內的文創店也延遲了關店時間,讓更多遊客在盡情遊覽之後還有充裕的時間挑選旅遊紀念品。
“我們在‘五一’期間進行了預約錯峰遊覽的倡導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應對增大的客流量,整體遊園情況平穩有序。”景山公園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江西篁嶺:
多管齊下
應對“五一”客流高峰
本報實習記者 張欣
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篁嶺景區以浪漫唯美的風景和獨特的人文環境吸引了全國9萬遊客,單日最高遊客接待量近3萬人次,相比2019年同期翻了一番。
“沉寂3年,人們的出遊熱情高漲,我們提前從後臺監測景區購票數據和民宿預定情況,增強人力配置,全力保證遊客出行安全、提升出行體驗。”婺源篁嶺文旅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曹錦鍾介紹,這個假期,篁嶺景區自駕車輛遊客佔比達80%以上,為了緩解旅遊高峰期停車難問題,篁嶺景區啟用了蓮花芯和江灣兩大停車場,並調用30輛免費換乘大巴,啟動指定停車區換乘服務,同時還在現場增設工作人員和志願者進行交通疏導。整個假期,篁嶺景區調度管控分流有力,整體交通秩序井然。
記者瞭解到,篁嶺景區每日最大遊客接待量控制在3萬人以內。當售票人數達2.6萬人時,交警將進行交通管制,引導分流,景區將放緩售票。“我們也通過篁嶺官方微信、微博對景區客流、外圍交通進行實況報道,讓遊客根據景區情況,自行調整入園時間。”曹錦鍾說。
江西篁嶺景區“五一”吸引超九萬遊客
篁嶺景區供圖
時值旺季,篁嶺景區內梯田、古村兩條索道已開啟。隨著人流的增多,索道運行速度也提升至最高點,提高上下速度,避免排隊長龍。“我們一直強調有溫度的服務,堅決不允許山上游客滯留的情況出現,高峰期會通過延長索道的運營時間,確保所有遊客都安全下山。”曹錦鍾補充,為了讓遊客有更好的遊覽體驗,景區會實時監控各路段人流量,利用全方位覆蓋廣播進行實況播報,讓遊客瞭解景區具體情況,達到傳遞信息、疏導客流的效果,同時設置人工諮詢臺,為遊客提供幫助、答疑解惑。
曹錦鐘錶示,未來,篁嶺景區將從供給和需求兩端發力,不斷豐富假日市場產品供給,還將關注景區內外客流數據、實時客流數據、客流總數、區域客流排名、新老客戶佔比、遊客停留時長、各時段客流人數、歷史客流等更多數據,為完善景區管理和運營機制、提高預警處置和旅遊服務能力,尋找準確的決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