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誠然,誰也不願意在婚姻最開始,就預設婚姻的走向是悲觀的。
但是,如何面對伴侶可能的變心,卻是每段婚姻不得不提前思考的一個課題。
而今天,我想通過15年前央視專欄《半邊天》的一期採訪,帶給大家一個全新的選擇:
被採訪者葉深不僅沒有讓突發的變故影響到自己,反而清清爽爽地開啟了人生的下半場。
這種超前的婚姻觀,最近再次衝上了熱搜,震撼著十幾年後的我們。
鏡頭前的葉深,留著利落的短髮,腰背挺直,氣質優雅。
從小,她便展現了對文藝的愛好,喜歡唱歌、畫畫、看小說。
畢業之後,她成為了一名中專老師,平時工作不算忙,時間相對自由。
生活的順遂,讓她對愛情和婚姻一直保持著“瓊瑤式”的幻想。
到了該結婚的年齡,她還是沒有找到能夠滿足她期待的完美人選。
周圍人都覺得他倆很般配,於是百般勸說,終於,葉深答應了和他結婚。
從明天起,她就要違背自己的內心,放棄對浪漫愛情的期待,成為別人的妻子了。
可令她驚喜的是,結婚之後的日子,居然沒有想象中那麼難熬。
婚後生活的新鮮感,很快沖刷了她對浪漫情懷的執念,原本沒有感覺的人,在婚姻契約的加持下,也是能夠過日子的。
葉深回憶著兩人相處的甜蜜細節,仍舊有藏不住的喜悅,她說:
“那幾年他做工程,賺了不少錢,他會把掙得錢全部交給我保管。
他自己都不清楚家裡到底有多少錢,有一天晚上好奇地問我‘咱家現在有多少錢’。”
將家裡收拾得整潔條理,把老公的生活照顧得舒適妥當。
原本抱著湊活的心態結的婚,現在兩人之間竟也漸漸滋生了愛情。
葉深原本以為,有了孩子之後,兩人的感情會因為孩子的鏈接變得更加親密。
葉深不僅要照顧寶寶,還要收拾家裡,經常忙得不可開交,有時候甚至連飯都吃不上。
可丈夫的狀態卻全然相反,他幾乎跟原先一樣,完全不受影響,該吃吃該喝喝。
可這天晚上,丈夫依舊一回家就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然後開了幾罐啤酒。直到電視看完了,酒也喝淨了,人也該睡了,要洗的尿片依舊在水池裡,碰也沒碰過。
這一罵不要緊,丈夫像個鬧脾氣的孩子一樣摔門而去,留下她一個人愣在原地。
葉深怎麼也想不到,婚前對自己千依百順的丈夫,在她最脆弱、最需要支持的時候,卻對她不聞不問。
她雖然很委屈,但是這點矛盾,倒還沒有到離婚的地步。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葉深逐漸能一個人應付過來了,兩人的關係也得到了一定的回暖,日子就這麼磕磕絆絆地過著。
夫妻生活的時候,因為丈夫從不採取避孕措施,她已經用藥流掉好幾個孩子。
現在她才意識到,這樣對自己的身體,實在太不負責了。
留下她一個人,去處理身體裡剛開始發芽就被拔除的小生命。
在這之後,兩個人再有不安全的親密行為時,葉深就會明確表示拒絕。
次數多了,丈夫雖沒有直接表現出來不開心,但是“要求”的次數也隨之減少。
兩人照常會上班離家、下班見面,但是婚姻裡彷彿有一樣重要的東西被抽走了。
“性是婚姻狀況的晴雨表,無性婚姻中,男性總是用婚外情來維繫婚姻。”
出於深造的考慮,在孩子大一點的時候,葉深開始著手考研。
他打開休假帶回來的相冊,指著其中一個年輕女孩說“這個姑娘,很喜歡我,很崇拜我”。
不知道是為了挑起妻子的嫉妒心,還是證明自己尚有男性魅力。
可葉深的表現卻十分大方,她接過相冊看了看,若無其事地說道:
她稱這個年輕姑娘為“小朋友”,並且給予了真誠的稱讚。
在情感關係中引入競爭機制的他,原本希望在妻子眼裡見到的醋意,並未出現。
第二天,葉深在考場上發揮得特別好,完全沒受丈夫的影響。
不管是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還是希望妻子吃醋,她都覺得丈夫像是需要被肯定的孩子,而不是一個成熟的成年人。
從前萌生的溫柔,或是出於歉疚,或是出於感恩,但這些都在日常的磕絆中,消磨光了。
葉深覺得兩人並沒有實質性的出軌,所以出於對丈夫的信任,她並沒在意。
葉深意識到,丈夫跟那位“小朋友”的交往,並不像他們談論得那樣純粹。
但是她依舊沒有太強的恨意,甚至加了“小朋友”的QQ,想跟她聊聊。
“小朋友”當然沒想到葉深這麼平靜,甚至天真地問她:
她們聊了很多,小朋友一直跟葉深表示,她非常愛她的丈夫,他有多好,自己有多仰慕他。
有一天,葉深忽然收到小朋友的短信,她說自己非常痛苦,甚至想過自殺,並且想退出這樣的一種關係。
這一刻,葉深才知道,丈夫一直在她和“小朋友”之間舉棋不定。
她也想明白了,婚姻已經到了該結束的時候,沒必要為了表面的圓滿葬送自己的幸福。
離婚之後,前夫幫她在北京買了房,她跟兒子一起搬過去居住。
就這樣,葉深跟前夫處成了朋友,離婚之後一直保持聯絡。
有人說,葉深之所以這麼理性,是因為她對自己的丈夫沒有一點感情。
葉深也說過,兩人有過很多幸福快樂的青春時光,即使回憶起來也十分美好。
“要不然,也不會在婚姻真正結束的那刻,想大哭一場。”
而之所以對第三者不嗔怒,對丈夫不指責,原因不外乎:
當婚姻出現了問題,她會想,我們的婚姻內部確實有了問題。
當“背叛”被擺在面前時,她會想,我沒有那麼依賴他,離婚可以是個選擇。
最後,她把自己當成獨立的人,而不只是一個婚姻附庸者。
她將自己從“受害者”身份中解脫了出來,把自己當作婚姻問題的第一責任人。
“受害者”這個身份,很多時候會讓人認為,自己的不如意都是被別人創造的。
但當我們逃避“為己負責”時,才是真正將自己推入了痛苦的漩渦:
“(婚姻)應該是我最喜歡和你在一起,我和你在一起感覺最輕鬆最快樂最有價值,所以我們都不想中途換人。
如果我幸運,在年輕的時候就締結了這樣的婚姻關係,那麼好好經營,好好珍惜,成就真正的金婚佳話。
如果我沒有如此幸運,年輕時不懂愛情,更不懂婚姻,做了錯誤的選擇,
那麼我要爭取一個糾正錯誤的機會,儘管要付出代價,但是我願意為此買單。”
當然,就像文章開頭說的,並不是所有的婚姻都會遭受出軌。
整個過程中,她沒有將自己人生的開關交給別人,而是一直緊緊攥在手裡。
只有保有為自己負責的能力,風雨襲來時才能從容面對,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