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對於愛養生的人來說,養肝自然是春季的頭等大事,畢竟“養肝等於養命”。
除了養肝,春天空氣溼氣加大,外界溼氣漸重,因此祛溼也要搬上日程。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個養肝祛溼都特厲害的寶貝——雞骨草!
它是春季“養肝第一草”,還是“祛溼大師”!
雞骨草是廣東、廣西盛產的草藥,又名黃頭草、大黃草。
中醫認為,雞骨草性涼,味甘微苦,具有清熱利溼、解毒退黃、疏肝止痛的作用,對於伴有黃疸、肝區不適等症狀的肝炎患者來說,飲用效果更好。
圖源:小編自己拍的
其實,兩廣民間用雞骨草防治肝炎的歷史由來已久,而今它的功效也屢經驗證。
不過,要注意的是,雞骨草用於輔助治療肝炎病人時,其病程宜新不宜久。
這是因為,肝炎新得病人體質較為盛實,多與溼熱有關,尤其是急性黃疸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急性發作伴發黃疸者,因此適合用雞骨草調理。
但病程較久的病人,體質已由實轉虛,脾胃也已受損,此時就不能再用性涼的雞骨草了,否則不但會加重脾胃損傷,還不利於肝病恢復。
圖源:壹圖網
至於普通人日常調理的話,偶爾用雞骨草泡水、煲湯飲用,或外出就餐時點個雞骨草湯喝喝即可。
再加上,春天空氣溼氣加大,溼邪入侵脾胃,損傷脾胃功能,加重脾胃的運化負擔。
脾出問題,水溼運化不佳,人就容易出現食慾不振、脘腹痞滿、胸悶欲吐、腹脹腹痛等症。
而雞骨草性涼,又能清熱利溼,因此特別適合溼熱重的人。
溼熱體質人群,可在出現兩脅不適、胃脘脹悶、食慾不佳、口苦口黏、大便秘結、小便黃赤時使用雞骨草。
雞骨草既然能養肝,又能祛溼,那要怎麼吃才能發揮其作用呢?
別急,接下來就給大家推薦2種食療方,大家可按需自取——
2款食療方,清熱利溼又護肝!
嶺南氣候多溫熱潮溼,因此兩廣人很喜歡用雞骨草煲湯。雞骨草煲豬橫脷,就是廣東最受歡迎的靚湯之一,清熱、利溼、護肝效果好。
食材:雞骨草20克,豬橫脷1條,豬排骨300克,生薑3片。
做法:雞骨草在清水中快速淘洗並取出備用;豬橫脷去白脂;豬排骨斬件,焯水;生薑切片;再將上述食材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大火煮開,再小火煮30分鐘,最後加適量鹽調味,就可以大口喝湯吃肉了。
營養點評:雞骨草清熱利溼;豬橫脷健脾胃、消積滯;生薑性溫,能中和雞骨草的寒涼,還能去腥;諸物相合,能疏肝清熱、祛溼消滯。
PS:豬橫脷,其實就是豬的脾臟。它橫長在腹部,窄而長、色暗紅,似舌頭樣,而粵語裡把“舌”稱為“脷”,因而得名“豬橫脷”。
做法:取雞骨草15~30克,加適量清水煎煮40分鐘,即可取汁飲用。
此外,它還適用於輔助治療黃疸或尿黃、脅肋不舒的肝炎病人,但最好遵醫囑服用。
圖源:壹圖網
雞骨草既然這麼好,那怎麼才能買到優質的雞骨草呢?彆著急,接下來的乾貨知識可得好好看了——
怎麼選擇優質的雞骨草?
兩廣地區有兩種雞骨草入藥,一種是小葉雞骨草,即廣州相思子(雞骨草);另一種是大葉雞骨草,即毛相思子(毛雞骨草)。
市面上稱作“雞骨草”的有兩種,一種是小葉雞骨草,即本文所說的雞骨草;另一種是大葉雞骨草,即毛雞骨草。
毛雞骨草的根多為細長圓柱形,鬚根多,表面灰黃色至灰棕色。此外,它的根狀莖膨大呈瘤狀,會分生出眾多的莖枝。
雞骨草的莖叢生,直徑較小,灰棕色至紫褐色;小枝纖細,柔毛稀疏。
毛雞骨草的莖長在膨大的根狀莖上,粗壯,紫褐色至灰棕色;小枝黃綠色,纖細,柔毛濃密。
雞骨草的葉子矩圓形,下表面有毛,表面網格狀樣,紋理明顯。
圖源:壹圖網
食用雞骨草,牢記2不要!
雞骨草性涼,平素胃寒、虛寒體質的人應避免過多食用,以免加重體質虛弱和寒氣。
雞骨草根、莖、葉均可入藥,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雞骨草的種子有毒,不能服用!
雞骨草的種子含有毒蛋白,具有毒性,誤服後出現口腔灼燒感、腹痛、嘔吐等中毒症狀。
因此,使用雞骨草前,請務必把果實去除乾淨,千萬不能混入種子。
-《中國家庭醫生》雜誌社新媒體中心原創出品 –
看圖猜成語,你能猜對嗎?
編輯:魚躍
點個贊點個在看,一起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