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1度電虧8分錢?山東連續22天出現負電價…

賣1度電虧8分錢?山東連續22天出現負電價...

授權自
zhihu.com/question/599557600/answer/3017226125
直接上你們最想知道的結論:

01

對各方的影響


(一)對居民用戶沒有影響。
因為我國居民用電不參與市場,用電價格執行目錄電價。
注意此處的不參與市場是中長期、現貨市場均不參與。
不用惋惜錯過了用電倒給錢,因為高價時段也不需要你用電多給錢。
就目前的市場形勢看,後者風險大得多。

(二)對由售電公司代理的一般工商業用戶基本上沒有影響。
風險和收益都被售電公司承擔了,第三方賺的就是差價,合情合理。
但是不排除有用戶會簽署一些非常規購售電合同,分攤一部分風險和收益,但是這種情況不多,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三)對部分發電企業有較大影響。
特指那些中長期覆蓋率低,低谷電量大量暴露到現貨市場中的發電企業(清潔能源為主),發電要倒給錢。
合同滿覆蓋還倒貼錢的,象徵性反省一下發電預測就行了。
對於低谷合同直接沒簽夠的,一般我們會用兩個字來形容這種發電企業:賭怪。
對於新能源大省的新能源發電企業,季節性大發時段,低谷的中長期策略一般來說都是儘量超籤,大不了去現貨市場買電平倉,以此降低超發的極端低價風險。
低谷合同主動籤不滿,不是交易員失誤,就是賭怪。(這一段話非專業人士理解起來會有門檻,不用糾結)

(四)對於售電公司(大用戶)只有利好。
最慘就是沒有吃到價差,說白了就是沒趕上這波橫財。
除此以外,只要預留了低谷現貨空間,就能兩頭掙錢,用戶也給你交錢,發電企業也給你交錢,做了一輩子的夢終於在這天實現了。
有沒有那種100%博低谷現貨的售電公司?
答案是沒有。
一是國家六籤要求不允許;二是沒有那麼完美的代理用戶,三是前幾年這種投機企業基本死絕了。
所有市場主體,想靠現貨市場上博高價掙錢,我的建議是不如梭哈中國福利彩票,後者風險小,收益高。


02

該現象的根本原因


這是中國電力市場化、能源結構轉型雙重因素導致的必然結果。
隨機性新能源電廠增加了,發電側的不確定性就增加了;市場的規模擴大了,參與現貨市場的電量就會越來越大。隨之而生的是極端高價和極端低價。
但是不用擔心,兩個原因:
第一,我國有價格帽存在,且設定的比較低,所以美國加州、德州那種極端高價是不可能發生的。
目前普遍的價格上限是1.5元/千瓦時,遠期也很難看到有突破的可能。
第二,居民用戶目前看不到參與市場的可能,個人預計將繼續執行目錄電價幾十年。
所以,以後有“中長期電價”、“現貨電價”之類的詞彙,我給大家的建議是看都不要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