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爆炸”(Big Bang) 創造了整個宇宙,而 1997 年對於時尚圈來說,就像 “大爆炸” 一樣,創造了我們今天所有的時尚流行。
1997 年是時尚史上的一個轉折點,許多我們今天在 T 臺和衣櫥裡的審美風格,都是在那一年奠定的基礎。
Year 1997
最近,巴黎時尚博物館 Palais Galliera 正在舉辦一場名為 “1997 Fashion Big Bang(1997 時尚大爆炸)” 的展覽(2023.3.7-7.16),帶大家還原回顧了那個驚心動魄的年代。
為什麼是 1997 年?
因為這一年是當代時尚史上的分水嶺。既是 1990 年代時尚的高潮,也是邁向千禧年的大門。展覽將這一年的影響力稱為 “21 世紀時尚的發射臺”。
Vogue Paris 將這一年的 1997 年春夏系列,定義為巴黎在經濟危機和激烈的全球競爭時代,重新獲得國際時尚之都地位所需的 “Big Bang”。
延伸到整個流行文化世界。這一年, 《泰坦尼克號》 橫空出世,《黑衣人》、《第五元素》 等科幻電影大賣,北野武的 《花火》 在這一年拿下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那時的明星紅毯,也有著一股原生的美,沒有 P 圖,沒有精修,每個人都散發著生命力。
26 年過去了,1997 年的時尚、文化與藝術,仍然值得回憶。
01
反傳統的高定
New Couture
1997 年是時尚圈最輝煌的年份之一。
見證了 Jean Paul Gaultier、Thierry Mugler 等如今已經是行業頂級的明星設計師高級時裝的到來。
上個月,Mugler 舉辦了與 H&M 聯名系列的發佈秀,模特們穿著 “平價版” 高級時裝,在 T 臺上重現了經典的 “螞蟻臺步”。這個經典臺步,就來自 1997 年。
Thierry Mugler 在他的 1997 年春夏高定系列中加入了卡夫卡的 《變形記》——在蝴蝶破繭之前,各種有翅膀和硬殼的生物出現了。
Mugler 暗色調服裝通過剪裁將昆蟲的甲殼狀結構融入其中,模特是頭頂帶著觸角的蜜蜂、還未破繭的蠶蛹、戴著黑色眼鏡的蒼蠅,最後揮動絢彩翅膀的蝴蝶。
模仿螞蟻的模特們,身著蜂腰輪廓的西裝夾克成群結隊走出一種奇特又優美的氣勢(這場秀結束之後,這支由當時就走在第一個的模特 Emma S. 編排的螞蟻舞風靡紐約的夜店)。
這一年,Jean Paul Gaultier 發佈了他的首季高定。
在這場秀上,他開創性地讓牛仔布、網眼布、浴球等日常元素登上了高定舞臺。
還重新審視了自己標誌性雌雄同體設計,打造出現代風格,設計出男女皆宜的高級定製時裝。打破模特年齡、種族和身材的既定規則,多元化的 “真人” 走上 T 臺。
“這可能是對這個古老行業的最新詮釋。” 《Vogue》當時說道。
02
一鳴驚人的系列
Stunning Collections
1997 年,那些有無數創意和想法的設計師推出了許多極具突破性的設計,直到今天依舊廣為流傳。
Jonathan Anderson 最近幾年喜歡在 LOEWE 推出一些將高跟鞋、汽車、氣球等物體塞進衣服的 “奇奇怪怪設計”,吸引了許多消費者的目光。
LOEWE 2022 秋冬系列
其實這些 “把戲”,也是玲姐在 1997 年就嘗試過的。
這一年,Comme des Garçons 帶來了被稱為 “卡西莫多” 的 “Body Meets Dress、Dress Meets Body” 的 “腫瘤系列”。
連衣裙的臀、腰、腹、肩等位置都被塞了填充物。不規則、奇特的腫塊巔覆了身體曲線,否定用身體吸引或取悅男性,震撼了整個時裝界。
我們的工作就是質疑傳統。如果我們不冒險,那麼誰會呢?
—川久保玲
”
通過腫瘤裝,川久保玲改變了人體的線條,創造出另一個空間。
“1997 Fashion Big Bang” 時尚展覽
同一年,Martin Margiela 同一概念的兩個系列把服裝製造背後的一地雞毛,粗暴地展示在了觀眾面前。
“假人模特”(mannekin) 是衣工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它們擁有最經典的身材比例,用以立體地支撐起服裝。
無論是假人模特身上的粗布,“stockman” 和 “semi couture” 字樣,還是衣物製作過程中的輔助線和線頭,Martin Margiela 把時裝工業所刻意隱藏起來的那些東西作為作品中展現的重點。
這件衣服在去年的戛納電影節上還被法國歌手 Bilal Hassani pick,穿著走紅毯依然顯得先鋒又前衛。
Bilal Hassani 2022 戛納電影節紅毯造型
in Martin Margiela 1997
棕櫚樹如今被看做是新潮牌 Palm Angels 的圖騰,被印在衣服和皮膚上的 “黑棕櫚”,成為許多潮人們的街頭暗語。
其實 “黑棕櫚” 最早出現在時尚圈,也是 1997 年。
Raf Simons 在 1997 年發佈了同名品牌的第六個系列 “Black Palms”,顛覆了傳統的陽剛之氣觀念,對男性美重新定義。
我不想展示衣服。我想展示我的態度,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Raf Simons
”
他們鬼鬼祟祟,皺著眉頭,臉色蒼白,骨瘦如柴,暗黑的、哥特的、未完成的的衣服,更襯他們的叛逆與脆弱。
這個系列中藝術家 Franky Claeys 設計的一系列朋克圖案,Jos Brands 在模特背上畫的棕櫚樹至今仍被大家所銘記。
03
新一代創意總監
Young Directors
1997 年,傳奇的時裝屋被新一代英美設計師接管,讓傳統奢侈品牌散發出煥然新生的光芒。
那些如今已經是時尚圈如雷貫耳的名字,當時還只是初出茅廬的 “愣頭青”。
Tom Ford 去了 Gucci,為品牌注入誘惑與性感。
當時 Gucci 的公關懇求時尚編輯參加 Tom Ford 首次亮相的女裝秀,到了 1995 年,反倒成了編輯們求著品牌給邀請函。
1997 春夏系列男女裝並演,男女兩性的模特都穿著 G-string,自信、招搖、幾乎具有攻擊性地吸引眼球。
這條有個雙 G 扣的丁字褲成為了名副其實的 Gucci 經典單品,將所謂的低級趣味“合法化”,後來被 Alexander Wang、Givenchy by Matthew Williams 等致敬。
John Galliano 從 Givenchy 被調任到 Christian Dior,1997 年秋冬高定是他在 Dior 的首秀,放置在秀場每個座位上的卡片寫著 Galliano 的秀場寄語:“這個系列的精神是一種改變”。
非洲馬塞部落風格的串珠與頭飾出現在束腰長禮服上,色系鮮明的綢緞旗袍有著濃郁的東方風情。
這場秀以奢華明豔又鬼魅的形象打破了舊 Dior 一直以來 “端著的” 拘束。
1997 年 1 月 19 日,Alexander McQueen 接替 Galliano 為 Givenchy 帶來了呼應品牌白+金色調的,以古希臘為靈感的首秀。
儘管當時被評論家和客戶視為徹底的失敗,但後來被許多設計師模仿並被譽為天才。
1997 年,也是 Marc Jacobs 入主 Louis Vuitton 的那年。
他的極簡風格的首秀,一點都看不出是出自 Marc Jacobs 的手筆,就如他本人的形象一樣前後判若兩人。
04
影壇傑作
Classic Movies
1997 年上映了不少好電影,兼具口碑和票房。
至今仍然是 Top 級的《泰坦尼克號》(Titanic)在那一年橫空出世,全球範圍收割票房,賺取了足以淹沒另一艘大船的眼淚。
Jack 和 Rose 成為世人矚目的 “金童玉女”,《My Heart Will Go On》 傳遍大街小巷,站在船頭雙臂展開成為情侶照最愛 Pose。
由 Ben Affleck 和 Matt Damon 這對 “好基友” 自編自演的 《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讓他倆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
科幻片也佳作頻出,呂克·貝松導演的 《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天馬行空。Jean Paul Gaultier 為本部影片打造了戲服造型。
Jean Paul Gaultier《第五元素》設計了戲服。
爆米花喜劇片 《黑衣人》(Men in Black),輕鬆有趣。
備受爭議的 《洛麗塔》(Lolita)也在這年上映。
以 《春光乍洩》 為代表的華語片這一年也在法國戛納電影節上驚豔世界。
不過當年金棕櫚大獎被日本導演今村昌平的 《鰻魚》 和伊朗電影 《櫻桃的滋味》 摘得。
《鰻魚》 & 《櫻桃的滋味》 海報
當年的威尼斯電影節,大家熟悉的 “喜劇人” 北野武大放異彩,憑藉 《花火》 一舉拿下金熊獎,奠定了自己在國際影壇的絕對影響力。
《花火》 劇照
05
“好多人啊”!
Buzzing Carpet
那麼多好電影,1997 年戛納電影節自然是眾星雲集。紅毯鏡頭記錄下了那些世界巨星意氣風發的模樣。
沒有濾鏡和修圖,每個人都散發著原始的生命力。
Monica Bellucci
Milla Jovovich
鞏俐
Michael Jackson
Kate Moss&Johnny Depp
Elizabeth Hurley&Hugh Grant
Jude Law&Uma Thurman
Leonardo DiCaprio & Jeremy Irons
“Upcoming British Actors Photocall"
06
往日“流量”
Top Hot songs
最後再來看看 1997 年的流行音樂。
1997 年是 Ginger、Sporty、Scary、Baby 和 Posh 稱霸世界的一年,出道單曲 《Wannabe》 各種破紀錄,Spice Girls 是當時名副其實的頂流女團。
Oasis 憑藉 《Be Here Now》 創下了英國有史以來銷量最快的專輯的新紀錄。
Puff Daddy 和 Faith Evans 為為紀念 4 個月前被謀殺的說唱歌手 Notorious BIG 而發行的 《I’ll Be Missing You》,成為英國有史以來最暢銷的單曲之一。
1997 Billboard Top Hot 1 屬於 Elton John 重製的 《Candle in the Wind 1997》,於 1997 年 9 月 13 日發行,作為戴安娜王妃的致敬單曲(1997 年 8 月 31 日戴安娜因車禍意外逝世),歌曲的全球收益用於戴安娜的慈善事業。
Elton John在戴安娜葬禮上的獻唱
時光飛逝,但經典永流傳。
最近查爾斯三世加冕,再次勾起大家對戴妃的懷念。
有些美好的事物,永遠停留在了那個年代,再也回不去了。
1997 年,你在做什麼?
不要忘記給鵝娘點贊👍加 “星標🌟” 哦!你們不會讓鵝孃的努力付之東流的對不對!愛你們!
也歡迎加入鵝娘粉絲社群,每日不定時嘮嗑分享美好生活。
🌟🌟🌟
– END | 騰訊時尚 –
沒看過癮?本週熱門餵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