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後,黨中央加強了反腐的力度,先後打掉了多個橫行官場、欺壓百姓的“大老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張中生,此人是山西某地的高幹,曾利用職務之便大搞非法交易,斂財數億,令人瞠目結舌!
張中生出身一個殷實家庭,中學學歷,父母都希望他能考上大學將來光宗耀祖,但他卻在學習上很不上心,一直想著混日子,成績一塌糊塗。高考的時候不出意外的名落孫山,父母本打算讓他再復讀一年,可他不想再在學校裡耗下去,遂提出直接參加工作。父親拗不過他,便託關係為他找了一份糧食局的工作。
張中生這個人自小接觸形形色色的人,很會察言觀色,說起話來一套一套的,阿諛奉承是無師自通。沒過多久,他便在糧食局混得如魚得水,跟誰都能稱兄道弟。上級領導很喜歡他這股“機靈勁”,時常對他加以關照,於是乎,沒過多久他便獲得升遷,當上了小領導,往後數年間又幾次獲得升遷,當上了某事業單位的一把手。
至1985年,他正式從糧食系統調出,改任縣工商部門高幹,5年後升遷為副縣長,享受副處待遇。別看張中生只是一個副職,他卻比縣長還囂張,做起事來頤指氣使,誰不聽話就整誰,同僚們對他是避之不及。張之所以如此狂妄,是因為他找到了一個鐵桿靠山,為了籠絡住這個保護傘,張是竭盡所能的向對方獻媚,定期送錢送禮,變著法的討對方歡心。
沒過多久,他被提拔為縣委書記,一時大權在握,老百姓都盼著他能帶來一些“新風氣”,但他卻對民眾的期待熟視無睹,只顧著搞權錢交易,大肆出賣縣裡的自然資源給無良商人,從中賺取大量“好處費”。縣裡的煤礦基本都被他賣了個乾淨,而他本人也藉此斂聚了數千萬不義之財。
後來,他通過賄賂上級領導再度獲得升遷,當上了某市的副市長,主管工業與能源,手中的權力更大了,他的野心也隨之膨脹,開始不滿足於“小打小鬧”,他提高了受賄的門檻,動輒千萬起步,小几百萬他看都不看。一些不法商人為了討好他,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他喜歡車,商人就給他買豪車,他多看了某座房子兩眼,商人就馬上將該房子買下來送給他。
據悉,張中生名下的房產一共有數十處,其中他常住的有兩座房子,其他的他都用來屯放現金,從客廳到臥室滿滿當當擺得都是人民幣,好似金錢帝國一般震撼人心。除此之外,他還縱容親屬辦企業,肆無忌憚的掠奪國家資產,他們一家人幾乎要把當地掏空!市裡的大小官員沒有一個人敢惹他,有誰要是觸怒了他,他就故意打壓、排擠對方,讓對方過不了安生日子。
時間來到2013年,他被安排內退,但他卻並不打算就此收手,仍舊在利用自己在官場的殘餘影響力謀利。次年,有人向紀律檢查部門舉報了他,紀委當即介入調查。另外一邊,張中生從旁人口中聽到了些許風聲,但他認為自己已經退休了,法律已經不能再追究了,因此穩坐在家中,做著逃避制裁的春秋大夢,直到紀委上門將他帶走調查的時候,他方才感到大事不妙。
不過張此時還懷有一絲僥倖心理,面對紀委的審問他一再狡辯,顧左右而言他,說自己是“冤枉的”,有人要陷害他等等。紀委自然不會相信他的一派胡言,很快便將如山的鐵證擺在了他的面前,他這下子沉默了,不再胡言亂語,開始配合紀委調查,以求寬大處理。2015年,他被開除黨籍,2017年被送上被告席。經查,張為官數十年間,貪汙受賄累積達10.4億元,可謂山西第一鉅貪,社會影響極其惡劣,利用予以頂格處罰,因此,法官最終判處他死刑,但他不服從判決,當即提起上訴,二審法院考慮到他能主動退還贓款,屬於立功行為,因此酌情減輕了處罰,改為死緩,2年後轉為無期徒刑。
張中生此人本就動機不端,他進入體制內後一再搞投機謀利,藉著左右逢源的本事扶搖直上,當上了國家高幹。他的心中自始至終都沒有人民,只有他自己,國家賦予他的權力他只當做是謀利的工具,絲毫沒有敬畏之心,這種人最終落馬是必然的,可謂大快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