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創意時代,比利時先鋒雕塑家Nick Ervinck是如何工作的?

數字創意時代,比利時先鋒雕塑家Nick Ervinck是如何工作的?

#In My Studio 工作室

一個創意如何轉化成一件作品?如何將作品轉化成產品?如何構想產品與世界的關聯……這一切,往往都是在同一個地方發生:Studio工作室。

新欄目#In My Studio工作室 將帶領大家探訪全球最先鋒的藝術、創意、設計工作室,尋找創意與生意之間的創作火花。第一期,我們將前往比利時西法蘭德斯小鎮Lichtervelde,拜訪先鋒雕塑家Nick Ervinck的工作室,探尋他如何融合電腦製圖、3D打印、流行文化符號和科幻想象,以負空間的視角重塑古典雕塑。


Nick Ervinck作品空間視覺

Nick Ervinck於1981年出生在比利時,來自見證新興科技和網絡發展的全新一代。

年少時期的Nick Ervinck為樂高、電子遊戲和科幻電影著迷,並充滿了反叛精神。在顏色厚重的低地國家,他常穿著一身燦爛的黃色,在人群中無比醒目。

正如Nick Ervinck所說,黃色歷來象徵著轉換、淨化和成型的物質。這一明豔的黃色而後成為了Nick Ervinck作品的標誌性色彩(RAL 1003),它超現實的質感讓Nick Ervinck如當代鍊金術士一般點石成金,在真實世界之上創造、疊合一個又一個令人訝異的夢境。

Nick Ervinck在他的工作室

Nick  Ervinck的獨特之處,在於他將一流的數字技術與雕塑藝術的傳統概念和虛擬未來主義相結合。在數字革命的前線,他是物理規則的破壞者,他與亨利·摩爾和芭芭拉·赫普沃斯等古典雕塑家一同痴迷於“負空間”與“洞”的概念,作品被世界各地的美術館和藏家收藏。

藝術是一種打破常規的解決方案,從藝術史的背景開始,Nick Ervinck更積極用藝術的創造性介入建築設計、社區營造、技術研發、歷史考古等跨學科議題。他以複雜精細的前沿數字雕塑作品,不斷推動著3D打印設備及技術的迭代和革新。




01

 在田野間的創作居所

Nick Ervinck工作室外的Lichtervelde火車站

Nick Ervinck的工作室位於比利時西法蘭德斯的小鎮Lichtervelde,這是一個被田野牛羊包圍的僻靜之地,遠離布魯塞爾、安特衛普等比利時大城市。

但可以說,Nick的工作室是這裡最熱鬧的地方,800平米空間被劃分成不同的功能區,充斥著不斷更新的藝術現場,還有絡繹不絕登門拜訪的畫廊主、藝術館長、策展人和藏家。

不僅如此,工作室二樓,也是Nick Ervinck的家,他和妻子 Kaat 以及他們的三個孩子 Lene、Ida 和 Thor共同居住在這裡。

作為藝術家的Nick Ervinck,痴迷於秩序感的構建,工作室就是他的作品之一。800平米的空間有著精細化的功能區位劃分和動線管理。一進門是160平米的作品展示區和作品拍照存檔區,接著是20平米的辦公接待區、80平米的數字設計區和圖書館、20平米的休息區。


Nick Ervinck工作室

打開一扇扇通向創作車間的隱秘大門,你就可以進入到200平米的雕塑製作區、60平米的陶瓷創作區和100平米的倉庫。滿滿當當卻秩序井然,色彩絢麗卻靜得下心,時而熱鬧此起彼伏,但更多時候,是人們散場離去,Nick Ervinck晝夜不分的獨自創作現場。



02

 家庭與工作融為一體

Nick Ervinck工作室裡的陶瓷創作間

工作室裡的數字雕塑創作區

工作室裡的實體雕塑製作車間

作為一個相對成熟的藝術家,Nick Ervinck擁有6位工作助手。不僅僅作為獨立藝術家,他更是一個藝術總監,一個工作室的管理者。助手們9點上班,17點下班。每天上午,Nick Ervinck都需要和助手一一溝通每天的事項,細緻入微。

Nick Ervinck與助手溝通每日事項

中午12點,工作室的所有夥伴便會聚集到休息區共同聊天吃午飯。通常就是比利時最具代表性的午餐:三明治,搭配可樂、咖啡、橙汁、氣泡水。

陶瓷創作區是Nick Ervinck最喜歡待的區域,因為陶土的創作是感官和時間的藝術。不能著急,一點點觸摸和塑形,風乾等候,上色燒製。偶爾,還會有瓷器破碎的聲音。

Nick Ervinck於靈感初期創作的陶土模型小樣

Nick Ervinck是以大型公共雕塑和3D打印雕塑而出名,這兩項也是工作室的工作重點。但兩個區域風格明顯有著巨大的差異。實體雕塑車間常常如施工現場,穿著工作服戴著面具,切割、上色、搬運。數字雕塑車間更像遊戲設計工作室,酷炫的3D場景搭配著熱血的音樂。

在實體雕塑車間的Nick Ervinck

打開一扇扇任意門,在虛實之間自由穿梭,Nick Ervinck的工作室樂趣,便在於此。

下午5點一到,孩子們放學了。Nick的三個可愛的孩子便會蜂擁而至,闖進工作室的辦公區域,尋找他們的父親。而此時的Nick Ervinck,便迅速轉換角色,宛如一個大男孩與孩子們一起瘋著玩著。直到他們玩累了,安靜休息,整個工作室又全部屬於Nick Ervinck,時間、空間,以及一切的材料和工具。

白天製作接待,晚上畫圖創作,細心回覆一封封發往工作室的郵件,這就是Nick Ervinck的一天。



03

 在鄉間與未來形成世界觀



Nick Ervinck的雕塑宇宙

Nick Ervinck自己構建了一套完整的世界觀,並通過作品形成他的雕塑宇宙。現在讓我們繼續進入工作室的深處,走進Nick的創作世界。

BLOB系列

“與我們常在建築中看到的具有水平、垂直和角度空間的BOX格式相比,BLOB是無定形的、圓形的、有趣和不可預測的。



“BLOB”系列是Nick最早期的標誌性作品,見證了Nick Ervinck在創作理念、技術和主題等多個維度的成熟。在這一系列中,Nick將一卷紙巾放入製圖軟件之中,一卷普通無奇的紙巾就這樣在虛擬空間中延展為令人驚訝的生動形狀,彷彿被注入了生命。在3D打印等技術的支持之下,Nick再將這些形態放大、輸出為不同的體量和材質,陳列在迥異的城市空間,讓這些新奇而充滿活力的雕塑成為人與空間對話和連接的橋樑。 

水系列

Nick Ervinck的創作同時從大自然中汲取靈感,將自然界中的萬千形態轉化為抽象的雕塑語言。“水系列”作品大型濺水的宏觀攝影圖像的啟發,從而以雕塑的方式詮釋了自然與技術的相遇。這一系列的大型雕塑被放置在自然環境和城市空間之中,與更廣泛的空間語境進行對話,為人與空間提供了新的感官與情感聯結。

植物系列

突變和人工干預的想法一直吸引著Nick Ervinck,是他“植物系列”中關注的核心話題。在這一系列中,Nick Ervinck使用3D實驗來探索有機和基因工程生命形式。花瓶形態的靈感來源於倫敦V&A博物館的18世紀邁森花瓶,這些花瓶裝飾華麗,使得植物看起來比自然界中更加繁複美麗。

賽博系列


Nick Ervinck創作的半機械人為我們舉起了一面鏡子,映射著作為未來人類的原型,他們通過植入物和算法進行了升級,帶領我們想象後人類時代的生活與生命形態。

亨利·摩爾櫥窗計劃(Henry Moore Cabinets)與線上美術館計劃 (MUSEION Project)

現代雕塑大師亨利·摩爾(Henry Moore)是Nick Ervinck最重要的精神導師,也持續啟發著Nick對於負空間的探索。與亨利·摩爾基金會進行合作,Nick以“珍寶閣”(Cabinet of Curiosity)的形式向大師致敬,通過280餘本書籍,以及化石、標本、圖片等豐富的素材與亨利·摩爾展開了一段跨越時空的對話,也將其創作過程背後的思考和研究過程呈現在觀眾眼前。

在2021年疫情封控期間,Nick Ervinck打造了一個佔地超過25,000平方米的虛擬博物館,通過線上的方式彌補觀展文化的缺失,也為全球觀眾的文化共創提供平臺。

Nikipedia

對於信息、知識和檔案的無限興趣催生了這一特別的項目Nikipedia。正如Nick的雕塑作品,Nick的信息宇宙也在不斷地疊加、生長、延展,並被有序地整合進一個龐大的系統之中。



04

 還有Nick的獨家秘籍

 在日常生活隨時激發靈感

 
最後,我們邀請Nick Ervinck來為大家分享如何用好自己的工作室,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激發創作靈感

找到1個靈感角落

Nick Ervinck辦公室的靈感牆,一件作品背後可能是上千幅圖片帶來的靈感和思考碰撞

享受4個日常時刻

團隊午餐

作品運輸

沉浸式創作

孩子與家人闖入

擁有1件代表作

斑馬街戶外雕塑WARSUBEC


Nick將負空間的實驗帶入公共空間,與更廣泛的空間語境進行對話,激活、更新著城市中的人文和歷史記憶。

在家鄉斑馬街的戶外雕塑WARSUBEC中,宛如珊瑚般的一對網狀結構輕盈覆蓋在歷史建築的屋頂,與從屋頂流瀉而下直至地面的巨型黃色大門形成了輕與重、虛與實的對比。透過屋頂網狀雕塑的孔洞,日月的光華灑下光斑點點,在日夜更替之中建構出一個夢境般的空中長廊。

這一流動、變化且看似無限的結構並非由計算機輔助生成,而是由Nick手工雕刻成型,且只使用一個計算機程序來平滑邊緣。由計算機完成等比例的模型搭建,Nick在作品製作過程中結合了手工拋光的工序,保留了手工的輕盈靈動,同時又有高科技帶來的強烈未來感。

 

創作流程化

在Nick Ervinck工作室,一件雕塑作品創作的背後,是將創意賦予具體形態的過程。讓我們來看看一件大型雕塑是如何誕生的:

頭腦風暴&草圖繪製

模型創作

概念完善

實體創作

打磨

切割

上色

裝箱

運輸

滑動進入下一步

 

打開專屬歌單

文中圖片皆由Nick Ervinck工作室提供

©️Nick Ervinck, 致謝Nick Ervinck工作室


GREEN BAZAAR

芭莎文化創新部


監製:徐寧

撰文:李璐

編輯:王夢瑤

項目運營:楊帆

實習:徐哲敏

📮產品/項目推薦、撰稿/拍攝合作請發郵件


[email protected]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