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接種與監測管理
河南省加強適齡兒童免疫規劃疫苗的規範接種與管理,適時開展查漏補種,確保疫苗接種率達到國家要求,通過入托、入學查驗接種證,強化家長預防接種意識,提高常規免疫規劃接種率。
河南省還發揮疫苗對疾病的監測管理作用,做好監測數據分析,及時發現聚集性疫情,做好疫情處置。通過預防接種,河南省於1958年消滅了天花;繼1997年報告最後一例白喉病例後,全省已連續26年無白喉病例報告;2000年,河南省和國家同步實現無脊灰;2012年,河南省和國家同步實現消除新生兒破傷風;全省5歲以下兒童乙肝病毒攜帶率降至0.48%。
目前,河南省已經建立了覆蓋省、市、縣、鄉四級的疫苗針對傳染病防控監測管理體系和縣、鄉、村三級預防接種服務網絡。
建立疫苗供應調配體系
在常規免疫規劃工作中,河南省充分貫徹常規疫苗精細化管理思路,將疫苗需求量、庫存量、接種進度等作為指標,建立疫苗供應計算方法,確保每一批疫苗分配合理。
河南省疾控中心與各相關單位共同搭建河南省新冠疫苗全鏈條溝通平臺,及時公佈各疫苗企業的發貨數量和發貨時間,根據企業提供的疫苗運輸路線圖,協助各級疾控機構及時掌握新冠疫苗的供應和流通信息,做到各級疾控機構信息公開透明、步調一致、無縫銜接。
規範處置預防接種不良反應
河南省總結新冠疫苗大規模接種階段預防接種不良反應監測經驗與教訓,進一步完善監測處置工作體系,提升監測系統敏感性,提高監測質量,動態監測全省預防接種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和原因,保障預防接種的安全性和服務質量。同時,加強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調查診斷專家能力建設,提高各級疾控機構對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處置能力,確保省級預防接種不良反應規範處置率達100%。
通過輿情監測、風險溝通、預防接種媽媽課堂等手段,全省減少了預防接種不良反應對預防接種工作的影響。
紮實推進信息化
目前,河南省建立了全省統一的免疫規劃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一地建卡全省接種信息共享。通過信息系統的技術優化和功能升級,河南省完善了系統數據質量提升機制,結合有效的培訓和督導,優化系統操作流程,提高了免疫規劃工作質量。同時,通過建立疫苗全程電子追溯體系、實名接種等形式,不斷挖掘信息系統的價值,提升免疫規劃管理信息化與現代化水平。
為確保所有接種單位規範開展接種工作,河南省利用信息系統開展各項免疫規劃工作的分析評價,及時發現免疫規劃空白和薄弱地區,有針對性地進行技術指導。
開展多樣化培訓
河南省採取多種措施,開展多樣化培訓,指導基層工作;加大培訓的廣度和深度,仔細分析工作存在的問題,瞭解基層的培訓需求,改進培訓方式。
全省通過有效和廣泛的培訓,提高了基層免疫規劃專業人員的業務素質與工作水平;承擔預防接種職責與任務的醫務人員須持證上崗,確保所有接種人員均接受了培訓;加強專項指導,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予以指導,提高全省免疫規劃工作水平。
擴大免疫預防影響力
河南省利用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世界肝炎日等重要時間節點,集中開展主題宣傳活動;充分發揮全省免疫規劃隊伍的優勢,持續開展預防接種宣傳活動。
此外,河南省利用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及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持續加強健康教育,推動醫防融合,提高人民群眾對疾病預防和疫苗接種的認知水平,擴大預防接種的影響力。河南省將不斷健全預防接種服務體系,改善預防接種服務質量,共築健康屏障,為實現健康中國建設目標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