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導讀
上個星期,我們和大家分享了一則AI開方治療惡性腫瘤的案例,引起了大家的熱烈討論。有的讀者十分看好AI診療的發展前景,有人擔心會不會中醫被它取代,也有人覺得AI診病不靠譜,還有的讀者詢問有沒有其他常見病的案例。今天,小編就帶大家通過一則AI診治溼疹的案例,再次領略一下人工智能與中醫數千年經驗資料結合產生的奇妙效果。
季先生,今年30歲,附近居民。近一年雙手肘部呈片狀溼疹,雙腳底皮疹,起水泡,腳底瘙癢比肘部更嚴重,曾看過中醫,用藥後效果不明顯,自己買999皮炎平擦患處後,疹子反而更嚴重,顏色更深,瘙癢更厲害。因季先生愛人曾經在問止中醫看診過,覺得療效明顯,所以讓季先生來看看。
2019年11月15日初診。使用中醫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系統“中醫大腦”先錄入症狀後,開具湯劑處方。
中醫大腦大數據組方
我們知道中醫治療皮膚病,大多就是荊芥、防風、蟬蛻、蛇床子、苦參、明礬這些中藥。但中醫大腦計算推薦的處方里一共16味藥,卻沒有一味藥是專門治療皮膚病的藥。這怎麼回事?中醫大腦是不是腦子短路了?
我深思一番,這樣理解中醫大腦的思路:結合患者病史,診斷為溼疹,辨為脾虛溼阻。脾胃素虛,或因飲食失節,損傷脾胃,致脾失健運,津液不布,水溼蓄積,停滯於內,浸淫肌膚,而發溼疹。中醫大腦計算推薦的處方,可從藥對理解,乃是健脾祛溼之效,可謂跳過皮膚病溼疹的現象,直切脾溼的本質。
同時,為了加強治療效果,我還為季先生開具了問止中醫的自制外用製劑問止苦參散。讓季先生每天將50克苦參散煮水放溫後用無菌毛巾擦拭手肘部患處,然後再用藥水泡腳底患處,早晚各一次。
中藥內服加中藥製劑外用,雙管齊下。
中醫大腦醫理分析——初診
我們先列出患者的症狀。我們把症狀分成以下幾類,患者的主述是“近一年雙手肘部片狀溼疹,雙腳底腳癬,腳癢明顯”。先收集四診資料做辨證論治的基礎:
脈症與體質的關聯
從前文敘述以及症狀來分析,我們看出這位患者脾氣虛十分嚴重,容易疲倦,這個線索顯示他氣虛,氣虛到了極點會導致陽虛,而患者舌胖大正表明他漸往陽虛發展。一般來說,氣虛主要是指“脾氣虛”。脾氣虛造成了“脾主溼”的功能失去平衡,因而產生皮膚癢、溼疹。所以,皮膚所表現出來的溼疹症狀只是最後的結果,追根究底還是要從調整脾胃以改善體質來著手。
我們先來分析其中的用藥,列出單味藥的主治和應用的簡表,通過單味藥的選取來看中醫大腦在這一診中的思路。再漸次由“單味藥”而進入“藥對”分析,最後再分析其中可能的方劑結構。
單味藥分析
有了上述本次用方的用藥一覽,我們來通過中醫大腦的學習模塊分析方劑中的藥對,深入瞭解單味藥之間的協同作用。
藥對分析
整體而論,本方劑是強心陽、健脾胃、祛痰溼、和解的一個功能甚多的方劑。
我們再通過中醫大腦的學習模塊分析本方劑包含的方劑結構:
重要結構符合方劑
可作為方根的結構符合方劑
這一次中醫大腦學習模塊分析出來的結構符合方劑,真是讓我們有一種驚喜的感覺!雖然本處方用的藥味並不能算多,但是能夠組合出來的方劑居然有這麼多,而且這裡麵包括了桂枝湯類方、柴胡劑類方、五苓類方、苓桂術甘湯類方、平胃散和二陳湯類方。看來雖然是針對皮膚溼疹的毛病,但是中醫大腦開出來的這個方卻是一個涵蓋範圍廣大、對治運用複雜的一個方劑。誠如在前文中藥對分析所示,這果然是一個強心陽、健脾胃、祛痰溼、和解的方劑。以下結構圖可以說明本方劑的結構符合方劑分類,我們甚或可以說這是一個用途甚廣、全面對治的方劑。
中醫大腦可以就方劑的單味藥藥性和比例算出方性,並且列出以下的方性圖。可以看出,本方整體偏溫,偏燥,也符合對治“溼疹”的治療方向。
5天后,我通過微信回訪季先生記錄如下:
今日下午(指本文撰寫的時間,是2019年11月23日)季先生複診,看到季先生手肘處的溼疹已經明顯好轉,顏色幾乎接近膚色,相比照片上拍的還要色淺。
季先生很開心,感慨中醫人工智能系統療效驚人。之前在其他中醫館喝了一個月的中藥,對溼疹沒有什麼效果,真沒想到這次喝了5天效果這麼明顯。季先生接連說道“神藥,真是神藥”。
二診,療效明顯,效不更方。我再次使用中醫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系統“中醫大腦”開具原處方,守方一週。叮囑季先生按時服藥,避免生冷、辛辣刺激食物。
看看上面的方子,平淡無奇,何來的“神”?只不過是辨證準確而已,抓住了季先生溼疹的根本原因。
大家都知道皮膚病難治,很多人只從皮膚入手,卻忽視了疾病發在皮膚,那麼一定是有其內在臟腑的變化所導致。中醫大腦跳過表層現象直接抓住本質,一針見血,效果好是自然的。
《AI岐黃:中醫大腦醫案集》
點進封面進入悅醫家·中醫書院購書
掃碼免費試讀
當今之世,科技昌明,人工智能橫空出世,其記憶和運算能力遠超人類。就參校經方、旁及百家而言,人類終其一生對其不過片刻運算。而且,人類壽只百年,每代人都要從零學起,但人工智能可以無限迭代,海納百川,未來成就不可限量。本書所介紹的正是這樣一款利器——中醫大腦,乃中醫界數千年積累之臨證大數據與當代人工智能的深度結合,經方主證和藥對之間的聯繫歷歷在目,人類在其輔助之下,學習中醫省卻十年苦功,臨床亦事半而功倍。
也有愚人,以器為恃,以為有了人工智能,中醫可以不學而會。殊不知,人為主,器為輔,越強之器就需越強之人操作方能發揮威力,書中所摘30個醫案皆如此。
水滴雖小,可映日光,人機結合雖為初生事物,卻暗藏未來大勢,而趨勢,可順不可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