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朋友們,春天來啦!她真的來啦!春天最重要的養生要點是什麼?當然是養好肝膽和脾胃,一年都會精神百倍。
究竟為什麼,又應該怎麼養?且聽馬昆醫師為您娓娓道來。
2月8日晚,行知堂視頻號【明醫說】直播間,邀請到馬昆醫師為同學們分享,春日調養肝膽脾胃的好方法。
以下是該場直播的精彩內容文字整理,有需要的同學們,歡迎轉發收藏~
馬昆醫師
明醫介紹
主治醫師,醫學碩士,畢業於中國中醫科學院。
中醫世家,自幼接觸中醫,師承多位名家,現為馬氏中醫傳人,武當山道醫傳人。
臨床擅用經方,處方簡練,用藥精準,主張小方治病。
擅長治療胃食管反流、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化、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潰瘍性結腸炎、腸易激綜合徵、便秘、腹瀉、消化不良等脾胃病;
痛經、月經不調、子宮肌瘤、多囊、不孕不育、更年期綜合徵等婦科病;
失眠、脫髮、焦慮、抑鬱等疑難雜症。
1
春季為什麼要養肝?
從五運六氣的角度看,今年初之氣的主氣為厥陰風木,五行屬木,五氣為風,對應的五臟為肝。
因此順應天時,避風防寒(春捂秋凍)、養肝護肝很關鍵,否則就會“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肝喜條達而惡抑鬱,肝氣升發不暢,氣有餘則為火,就會鬱而化火形成肝火,甚至會出現肝陽上亢、肝風內動的病證,常見的表現有情緒急躁易怒,失眠,頭暈,頭脹,頭痛,肌肉抽動、抖動,小兒多動症,眼乾、眼澀,早起長眼屎,口乾、口苦等。
如果與溼結合還會形成肝經溼熱證,出現肝經部位的溼疹。
風為百病之長,肝風內動還會使身體更容易遭受外風的侵襲形成內外相加的複雜證候,導致很多過敏性疾病高發,如過敏性鼻炎、哮喘、蕁麻疹等。
2
春季為什麼還要養脾胃?
從五運六氣的角度看,今年初之氣的客氣為太陰溼土,因此溼氣會比較重,尤其是下一個節氣雨水之後會更明顯。
溼在五行屬土,對應的五臟為脾。
帝曰:“脾不主時何也?”
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髒。"
溼盛傷脾,脾虛生溼,互為因果。
溼邪的特點主要是黏膩、重濁,常見的表現有食慾減退,腹脹,痰多,嗓子異物感,舌體胖大,舌苔厚膩,舌邊齒痕,面垢無光,大便黏膩不暢粘馬桶,身體困重乏力,頭昏、頭悶不清醒等。
3
春季如何養肝護胃?
+
情志調整
“肝主情志。”養肝最重要的就是調情志,《黃帝內經》:“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春天多運動、多放生、少殺生、多讚美、少懲罰、多施捨、少掠奪等都可以幫助我們營造一個充滿正能量的氣場,有助於情志舒暢、充滿生髮之氣。
《禮記·月令》:“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於東郊。還反,賞公卿、諸侯、大夫於朝。命相佈德和令,行慶施惠,下及兆民。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殺孩蟲、胎、夭、飛鳥。”
勸君莫食三月鯽,萬千魚仔在腹中。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待母歸。勸君莫食三春蛙,百千生命在腹中。
“百病生於氣而止於音”,“五音療疾”自古有之,五音“角、徵、宮、商、羽”對應我們的五臟“肝、心、脾、肺、腎”,不同音調的音樂可以調節不同的臟腑。
藥的繁體字是“藥”,樂的繁體字是“樂”,音樂就是最早的中藥,可以使人快樂,是調暢情志、養生防病的好方法。
+
作息調整
“人臥則血歸於肝”,充足的睡眠是養肝的又一個重要方法。
《黃帝內經》裡提倡“夜臥早起”,就是晚睡早起的意思,但千萬不要把這個當作自己熬夜的藉口,古人沒有這麼方便的電燈、電視,講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古代十二時辰中的戌時也就是現在的19:00-20:59,又叫黃昏、日暮,亥時即現在的21:00-22:59,又叫人定,因此,再怎麼晚睡也不應超過亥時。
因為過了亥時就是子時,這個時候是陰陽交接的時候,安穩的睡眠身體才能更好的交接轉換,並且子時和丑時對應的臟腑是我們的肝膽,保證這兩個時辰的睡眠有助於肝膽更好的代謝;
否則肝經毒素不能及時排出就會順著經絡停聚體內,輕則色素沉著形成各種色斑影響容貌,重則循經生出各種結節、肌瘤、囊腫等病理產物。
因此,睡覺就是最好的美容,尤其對於女性朋友而言,女子以肝為先天,少熬夜是美容養生的重要法寶。
+
飲食調整
春天的飲食習慣要及時從冬日進補和過年胡吃海喝中轉換過來,少葷多素,少吃油膩滋補的大魚大肉,可以給脾胃減負,另外少吃生冷、寒涼這些傷脾助溼的食物。
藥王孫思邈曾說到“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因此,從五味養生的角度,宜減少酸味的食物(肝體陰而用陽),適當吃些辛甘之味。
《內經》“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酸性主收,不利於陽氣的生髮和肝氣的疏洩,辛味和酸味剛好相反,能夠行氣血、昇陽氣、散邪氣,有助於肝陽的生髮;甘味可以補中氣、養脾胃。
常見的甘味食物,比如大米、小米、麵食、芡實、山藥、大棗、紅薯等;辛味食物有蘿蔔、韭菜、香菜、洋蔥、蒜苗等。
蘿蔔生食辛甘而性涼,熟食辛甘性平,春季食用蘿蔔不但可解春困,而且有理氣、消食、化痰的功效。
韭菜,又名起陽草,辛溫發散,具有補腎益肝作用,有助於人體陽氣生髮、暢達。
另外還有一類充滿春生之氣的食物就是新生的芽類食物,如香椿、春筍、豆芽、薺菜等,同氣相求,多吃芽類食物也可以更好的幫助補肝氣、昇陽氣。
民間有立春食“五辛盤”的習俗。五辛盤又稱辛盤、春盤,即在盤中盛上五種辛味的蔬菜拌勻生食。“五辛,即蔥、蒜、韭菜、蕓薹、胡荽是也”,也就是現在的蔥、蒜、韭菜、油菜、香菜。
現在北京地區也有"打春吃春餅"的風俗。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解釋說:"五辛菜,乃元日、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嫰之菜雜和食之,取迎春之意"。
按照甲子歷,癸卯兔年從立春開始,迎新春,用的是"辛"與"新"的諧音,古人立春吃"辛盤"的習俗除取其象徵性的吉利意義之外,還包含有深刻的養生道理。
+
疏肝壯膽功
· 晨起敲膽經—生陽氣:
每天早上起來,雙手沿著褲線位置來回敲,哪裡痛,哪裡就是毒素淤積所在,要重點敲哪裡。
每天敲一敲膽經,敲10分鐘,敲到發熱,能促進肝膽排毒,增強身體的免疫力。
· 睡前推肝經—排毒素:
肝經和膽經恰恰相反,它在大腿的正內側,也就是內褲線的位置。每天睡覺之前把雙腿彎曲打開,先從左腿開始,雙手相疊按在大腿的根部,稍用力向前推到膝蓋。
先左後右,反覆推上50遍就可以暢通肝經、疏調肝氣,使肝膽在睡眠中能充分地排毒。
· 平時搓兩肋—解肝鬱:
肝經在腹部從兩肋經過,推搓此處有助於肝經氣血運行,有疏肝解鬱的功效。
操作時雙手分別置於胸部兩側,沿肋間隙,自上而下,反覆推搓,每次20-30下,搓摩時注意昂首擴胸。
此法操作簡單,情緒壓抑,肝氣鬱積、兩肋疼痛者尤宜。
+
呼吸吐納法
通過傳統的呼吸吐納功法也可以調動和加強特定臟腑的功能,例如健身氣功六字訣中的“噓”字法有助於肝臟養生,“呼”字法有助於健脾和胃,在這個時節可以多做一做,簡單易行,非常適合中老年朋友。
+
花茶養生
這個時節可以適當喝一些具有疏肝行氣效果的花茶,如玫瑰花茶、茉莉花茶等,如果肝火亢盛可以喝具有清肝平肝的花茶,如菊花茶、桑葉茶等。
茶
飲
點擊圖片 瀏覽健康好物👆
以上是馬昆醫師【明醫說】直播的精彩內容總結回顧,歡迎轉發收藏。
更多直播細節內容,可以前往“行知堂”視頻號,或者點擊【閱讀原文】觀看直播回放。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健康調理知識,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加靈芝老師企業微信為好友,靈芝老師會根據您的需要,邀請您入相應的健康諮詢群。
掃碼入群,一起關注春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