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長江

◎ 作者:南朝子云
◎ 全文約8500字 閱讀需要約21分鐘
◎ 圖片:圖蟲創意、攝圖網
◎ 首發【錦繡人文地理】公眾號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將對時間的感慨寄託於錦繡山河,雖有千言萬語,終不及孔夫子的這句口頭語。

 

中華文明的誕生與發展,離不開神州大地上最壯闊的兩條江河——黃河長江


圖片|中國主要河流湖泊分佈圖(審圖號:GS(2019)4345號) · 自然資源部 ©

 

從地圖上看,長江與黃河的流域面積幾乎囊括了中華文明的核心地帶。


江河的第一滴水從三江源落下,黃河北上,畫出一個巨大的“幾”字,長江南下,構成一個綿長的“V”字。

 

江河跨過中國地形的第一、二、三級階梯,流經高原、峽谷、盆地、平原,既分道揚鑣,向外擴展,又調轉方向,一同東流。


圖片|上圖:位於黃河源區的鄂陵湖。下圖:長江北源楚瑪爾河 · 攝圖網 圖蟲創意 ©

 

長江與黃河,形成中華文明的“雙河結構”


不同於歐亞大陸的其他江河(如歐洲的萊茵河與多瑙河,流向相反,國家林立),長江與黃河自西向東流淌,其流域為中國所獨有,而兩河跨流域的融合,也確立了中國自古以來統一而多元的整體。

 

儘管同為中華文明的母親河,但相比黃河,長江在歷史上一直是被遺忘的文明之源


圖片|上圖:長江三峽風光。下圖:黃河壺口瀑布 · 攝圖網 ©

 

古人受“中原中心論”的誤導,以為黃河流域是華夏文明唯一的發祥地,而忽視了長江作為另一源頭的地位。


實際上,至遲到春秋戰國時代,中華文明已經有明顯的二元一體格局:南江北河;南炎北黃;南道北儒;南鳳北龍;南水稻北粟麥;南《離騷》北《詩經》……

 

近幾十年來,隨著考古發掘不斷湧現新成果,以及傳統歷史觀被打破,長江及其文明才得到應有的致敬。

 

自誕生以來,長江奔流千萬年,6300多公里的江水之中,說不盡萬古滄桑。


圖片|南京長江大橋與濱江景觀 · 圖蟲創意 © 

 


 

中國人的祖先幻想過開天闢地的傳說。


在最初的時候,天地不分,一片混沌。後來,一個叫盤古的天神從無盡的長夜中醒來,他支撐在天地之間,為世界的誕生耗盡了精力。盤古逝去後,四肢與軀幹變成東南西北四極和五嶽名山,血液變成了奔騰的江河。


圖片|青海玉樹長江通天河河段上游 · 圖蟲創意 ©

 

長江,古稱“江”或“大江”。


《詩經》中的《周南·漢廣》有一句:“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這裡的“江”就是指長江。後來,古人發現僅此一字不足以描繪大江的源遠流長,又給其取了一個約定俗成的名字——長江。

 

江水哺育了長江文明,可長江究竟從何而來,是一個千古難題。


圖片|長江發源地,各拉丹冬峰的冰川融水 · 圖蟲創意 ©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對長江源進行探索。按照先秦典籍《尚書》中, “岷山導江,東別為沱”的說法,四川的岷江被古人認為是長江的正源。“地理特長生”徐霞客發現,這種說法經不起推敲。

 

他親赴雲貴高原,通過對長江上游實地考察,著成《溯江紀源》,糾正了關於江源問題的錯誤,提出長江上游的金沙江是其正源,“推江源者, 當以金沙為首”


圖片|長江上游金沙江,穿行於藏、川、滇各省 · 圖蟲創意 ©

 

然而,當時缺乏科技手段,徐霞客也在漫長的旅途中逐漸年邁,他終其一生都沒能順著金沙江繼續尋找長江的源頭。

 

直到上世紀70年代,中國科考隊才第一次來到位於唐古拉山脈的長江源。此後,按照“河源唯遠”的原則,確定了長江三大源流——正源沱沱河、南源當曲與北源楚瑪爾河。


圖片|長江上游水系圖 · 錦繡人文地理 

 

發現長江源後,長江以6300餘公里的河流全長,正式成為世界第三長河,僅次於非洲尼羅河、南美洲亞馬孫河,同時也是亞洲第一長河

 

如今,長江的流域面積達180萬平方公里,約佔中國陸地總面積的1/5,幹流流經11個省級行政區(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

 

長江橫臥於中華大地,如同一棵生機勃勃的大樹,既有粗壯的主幹,也有幾百條支脈。


圖片|長江流域水系圖:長江流域水系,可劃分為長江干流水系與雅礱江、岷江、嘉陵江、烏江、洞庭湖、漢江、鄱陽湖、太湖8個支流水系 · 中國地質調查局 ©

 

萬里長江從雪山走來,從沼澤溼地湧出,橫貫北緯30度線上的中國大陸。以湖北宜昌江西湖口為分界點,長江分為上游、中游與下游,沿途不拒細流,匯納百川,最終來到上海崇明島以東,注入太平洋。

 

從上游到下游,雅礱江、岷江、嘉陵江、烏江、漢江、沅江、湘江、贛江等大小支流湧向長江。


中國五大淡水湖中的鄱陽湖、洞庭湖、太湖與巢湖如這棵巨樹的果實點綴其間,河流湖泊匯聚成漫天星河。


圖片|長江中游水系圖 · 錦繡人文地理 ©

 

這張龐大的樹枝狀水網,為世世代代的中國人民帶來生命之源與舟楫之利,而今供養了全國1/3的人口

 

感慨長江的壯闊,詩仙李白說:“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面對時間的長河,詩聖杜甫說:“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長江之長,即便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李白與杜甫,也無法一筆勾勒其雄偉壯美。若站在地球46億年歷程的高度,長江在地質史上的誕生過程,絲毫不遜色於神話中的開天闢地。


圖片|石鼓大拐彎:長江上游金沙江與怒江、瀾滄江一同南流,形成“三江並流”,到雲南石鼓後掉頭北上,向東流去 · 攝圖網 ©

在科學界,長江的“年齡”是備受關注的熱點,長期存在爭議。

 

有學者認為,距今2億多年前,地球上原本一整塊的盤古大陸,持續發生板塊分離運動,勞亞大陸(北方大陸)與岡瓦那大陸(南方大陸)之間湧入大量海水,形成一片橫貫歐亞大陸南部的古地中海(特提斯海)。

 

那時,歐亞大陸的地勢是東高西低,今長江流域所在地,包括青海南部、川、滇、黔等地的大部分,都被淹沒在海水中,海灣一直延伸到巫峽與西陵峽一帶,湖北秭歸當時為濱海。


圖片|起初,青藏高原不是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脈也不如現在這樣挺拔 · 攝圖網 ©

 

隨後的幾次造山運動,將今長江上中游所在地殼緩慢抬升,一條向西流入古地中海的古長江就此誕生,其流向與今日相反

 

到了距今1億年前,板塊移動導致四川盆地抬升,東部的雲夢、洞庭盆地沉降,形成相背而流的兩條古長江,以三峽地區為分水嶺,分別朝東、西兩個方向流淌,靜靜等待融為一體的時候。


圖片|三峽,瞿塘峽 · 圖蟲創意 ©

 

4000萬年前,又一次重要的地殼運動轟轟烈烈地展開,因其催生了喜馬拉雅山脈,而得名“喜馬拉雅造山運動”,與此同時,地層發生了重大改變,西部的古地中海走向消退。

 

此後,隨著造山運動,今長江上游急劇上升,形成高山、高原和斷陷盆地;中下游和緩爬升,形成中低山、丘陵與平原,奠定了今日長江流域階梯式分佈的雛形


圖片|長江流域三維地勢圖:長江流域呈東西長、南北短的流域形態,地勢西高東低,由河源到河口,總落差5400米,跨越中國地勢三大階梯 · 中國地質調查局 ©

 

300萬年前,在喜馬拉雅山隆起的影響下,青藏高原與西部山地強烈隆起,長江流域西高東低地勢形成,其地貌輪廓與現代的地貌已十分相似。


到了距今13萬年前的末次冰期,氣候變暖,冰川消融,江河徑流量陡增,長江以銳不可當之勢,切穿巫峽,東西串通一氣,形成如今直奔東海的長江水系

 

經歷多次洪荒裂變,長江就此誕生,並將迎來文明的曙光。


視頻|航拍三峽西端入口夔門 · 攝圖網 ©

 

 

 

餘杭良渚,本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地方,而在距今5000年前,其所在的環太湖地區,曾經崛起了一個以玉石器驚豔人間的古國。

 

上世紀初,很多人不相信長江下游存在過遠古文明,因為拿不出實證。

 

外號“衛大法師”的考古學家衛聚賢不信邪。這個北方人帶著學生來到南方研究吳越文化,整日沉醉於考古學。


圖片|良渚古城遺址 · 圖蟲創意 ©


有一天,有人帶著在當地購得的石簇等文物前來,請衛大法師掌眼。衛聚賢一看這些文物古色盎然,大喜過望,之後遍訪古董市場,尋找類似的遺物,他從購得的古石器推測,江浙一帶也存在新石器時代遺址。

 

在衛聚賢等人的引領下,1936年,良渚首次進行正式考古發掘,並在之後將發掘擴大範圍至周邊鄉鎮。隨著一系列文物的出土,良渚文化在此後數十年逐漸顯露真容。


圖片|良渚文化神人獸面紋 · 圖蟲創意 ©

 

良渚古城遺址,是長江下游首次發現的史前城址,也是目前國內發現的同時代最大的城址,於2019年被選入世界遺產名錄。

 

在這裡,中華先民致力於建造高臺墓地、宮殿與宗教祭祀場所。一件號稱“琮王”的玉琮上,四面描繪了8個同樣的“神徽”。由於缺乏文字細節,我們至今也不知道良渚社會的神為何物,卻能感受到良渚工匠的巧奪天工。在沒有機械工具的時代,良渚玉工用雙手在每毫米內均勻刻畫出3-4根流暢的線條,刻成類似於饕餮的神人獸面紋。

 

良渚文化製造以神人獸面紋為代表的玉禮器紋飾,與中原三代王朝的青銅器,一同揭開了中華文明禮制社會的序幕,邁入文明的門檻。


圖片|良渚文化玉琮 · 圖蟲創意 ©

 

然而,兩千多年來,無論是《尚書》《左傳》《史記》等傳世典籍,還是20世紀初在黃河中下游發掘的仰韶、龍山、大汶口以及安陽殷墟等文化遺址,都表明“黃河流域是中華文化的發祥地”。

 

在傳統史書中,中原以外的“四夷”,包括長江流域,直到漢代大都還是“斷髮文身”“不火食”的蠻荒之地,漢魏以後才逐漸接受中原文化的傳播和教化。


圖片|河姆渡遺址木構水井遺蹟 · 圖蟲創意 ©


有位哲人說,一滴水能見太陽。

 

20世紀中期以後,隨著中國田野考古推進到長江流域,學界終於意識到,長江新石器文化發生的時間並不比黃河流域晚,長江,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考古學家蘇秉琦將中華文明起源的多元一體模式,形容為“滿天星斗”

 

在這條綿延萬里的文化長廊上,出現了中國最早的稻作農業,溪、營盤山、屈家嶺、河姆渡、崧澤、馬家浜、良渚等遺址如群星璀璨,先民創造的文化點亮了史前的星空。

視頻|三星堆文物 · 錦繡人文地理

 

到了青銅時代,長江上游巴蜀文化的莊嚴神秘,中游荊楚文化的瑰麗奇絕,以及下游吳越文化的雋秀靈動,在一件件不朽的青銅器中淬鍊出長江文明獨特的氣質。

 

長江上游的金沙江流域,氐羌、滇黔先民遷徙到高峽河谷走廊與雲貴高原,通過狹窄的棧道與中原聯繫,一些古老的習俗保存至今。


圖片|古滇國四牛鎏金騎士銅貯貝器,西漢時期文物 · 圖蟲創意 ©

 

川江流域,古蜀人鑄造的青銅大面具、青銅立人像、青銅神樹等瑰寶,沉睡三千年之後從泥土中甦醒,將今人的思緒牽動到古老的三星堆文化。

 

長江中游,距今已有3500年的盤龍城,崛起於江漢平原,這是商代南方最大的城邑之一。

 

湖南寧鄉出土的四羊方尊、人面紋方鼎等商周青銅器,已成為傳世國寶;安徽出土的祭國青銅器,大部分有銘文,書寫長江青銅文化的源遠流長;吳越的青銅兵器甲於天下,吳王夫差矛與越王勾踐劍,至今散發凜冽的寒光,呈現列國紛爭的歷史。


圖片|湖北省博物館越王勾踐劍 · 圖蟲創意 ©

 

春秋戰國時期,長江中游的楚文化異軍突起。

 

楚人曾受中原歧視,卻敢作敢為,從來都不認命。楚國國君熊通上位後,發動了討伐隨國的戰爭,他讓隨國國君給周天子傳話說:“我們處在“蠻夷”地區,但如今諸侯都背叛王室,互相攻伐。我有軍隊,可憑此參與中原的政事,請周天子尊奉我的名號。”

 

儘管周天子已經衰微,但他仍對“蠻夷”自居的楚國人保持優越感,對熊通的要求予以否定。熊通大怒,自封為楚王,表示與周天子平起平坐,說:“王不加位,吾自尊耳。”此後,楚國成為諸侯中的強國,直到500年後被秦國所滅。


圖片|湖北省博物館曾侯乙編鐘 · 圖蟲創意 ©

 

楚、巴蜀、吳越等文化,在長江流域交相輝映,並不斷髮展。此後兩千年間,大大小小的政權稱雄於長江流域,或爭霸一方,或圖謀天下,而崛起於北方的歷代王朝為了統一中國發兵南下,也大多要經過長江順流而下。


千百年來,一條若隱若現的長江防線橫亙於神州大地。


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得隴望蜀,派兵南下,平定割據川蜀的公孫述。


兩百年後,東漢末年三分天下的亂世中,漢室宗親劉備建立的蜀漢與江東的孫吳政權,分別崛起於長江中上游與下游,並與曹魏南北抗衡,直到西晉大軍順江而下,三國重歸一統。


圖片|四川成都武侯祠 · 攝圖網 ©


西晉滅亡後,偏安一方的東晉憑藉江淮與長江中下游支流的防線,多次阻擋北方大軍的南下。


南北朝時期,宋、齊、梁、陳四朝與北朝政權對峙,形成以建康(今江蘇南京)為代表的南朝文化,有學者將長江邊的建康城與同時期的羅馬城,並稱為“世界古典文明兩大中心”。

歷經唐宋盛世,12世紀後,偏安江南的南宋將對長江防線的經營推向頂峰。南宋軍民依靠長江上游川陝地區修築的山城防禦體系,以及中游荊襄、下游兩淮的軍事重鎮,在與金人、蒙元的戰爭中鏖戰多年,成為蒙古人征服歐亞霸業中最頑強的對手。


元末,朱元璋在南方群雄中嶄露頭角,隨後從長江北上,推翻蒙元,建立明朝。


晚清,太平軍與清軍的主要戰場也集中於兩湖與江浙的長江沿岸。


圖片|明太祖朱元璋,他建立的明朝,是中國古代唯一實現大一統的長江政權 · 攝圖網 ©

 

正如明朝人楊慎所說:“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從西晉末年的永嘉南渡,到北宋末年的宋室南渡,在歷史上幾次大規模戰爭的外因與氣候的內因影響下,大量北方人口南遷,為長江流域輸送了人口與生產技術,中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


圖片|中國古代發生過多次北方人口大規模南遷 · 錦繡人文地理

 

唐朝時,長江下游的揚州與位於川江的益州,號稱“揚一益二”,是天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

 

宋明幾百年間,從“蘇湖熟,天下足”“湖廣熟,天下足”的民間諺語,見證了長江流域出產的商品糧供養全國各地的史實。


大一統王朝即便定都北方,也不得不以長江流域為天下糧倉。長江的糧食,以及茶葉、桑麻、果木、絲綢等經濟作物,通過大運河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北方。


圖片|大運河地圖:紅色為隋唐大運河,綠色為京杭大運河 · 錦繡人文地理

 

有學者認為,明清時期,經濟最為富庶的江南一帶,絲織業與棉紡織業日益興盛,已經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在思想文化的長河中,長江對中華文明的貢獻亦不遑多讓。

 

先秦百家爭鳴的時代,長江流域湧現了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學派;孫武為後世留下兵家名著《孫子兵法》;楚國的屈原開創了以《離騷》為代表的楚辭文體;越國大夫范蠡功成名就後歸隱經商,成為後世稱頌的財神“陶朱公”。


圖片|蘇州姑蘇閶門 · 圖蟲創意 © 

 

秦漢時期,《淮南子》見證黃老之學興盛一時,長江水催生了張天師與“五斗米道”,最終發展成中國最大的本土宗教——道教;巴山蜀水哺育了司馬相如、揚雄等漢賦名家;會稽人(今屬浙江紹興)王充以實證的精神抨擊讖緯神學與庸俗經學的流弊。

 

魏晉南北朝時期,巴蜀繼承了漢儒的務實學風,擅長正史與方誌的修撰;荊楚、贛皖、吳越等地接納大量衣冠南渡的北方人口,文化氛圍漸濃,談玄說妙,蔚然成風,隨後迎來儒釋道的合流。

 

唐代,無數詩人來到長江,在山水之間流連忘返,盡情吟詠。


圖片|四川成都杜甫草堂茅屋景區 · 圖蟲創意 ©

 

李白把長江當成了故鄉水,多次泛舟長江,往來於中華各地:“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杜甫將長江作為後半生的依託,最終在長江之上孤老飄零:“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張若虛為長江寫下“孤篇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宋代,江西學、湖湘學、蜀學、閩學、浙東學派,先後崛起於長江流域。


長江各城教育之風大興,書院林立,南方士人在科舉取士的比重中長期佔據優勢,宋詞與南方山水畫描摹了江南獨一無二的風情。


圖片|湖南長沙嶽麓書院 · 圖蟲創意 ©

 

到明代,王陽明弟子們創立的“浙中王門”學派享譽一時,流行於江南的白話小說日臻成熟,走向繁榮。


清代,從黃宗羲、王夫之、顧炎武,到戴震、龔自珍,無數大師的思想在長江迴盪。

 

大江東去,人傑地靈,孕育出無數風流人物,譜寫亙古不朽的偉大史詩。


圖片|[明]佚名(一說[宋]夏圭):《長江萬里圖》

 

 

南京城外,有一座浡泥國王墓,至今已歷經600年風雨。

 

明朝永樂年間(1403-1424年),鄭和下西洋,皆以長江為出入口,其船隊遠渡重洋,造訪東南亞、阿拉伯半島與非洲東岸國家。海外諸國在見識鄭和壯觀的船隊後,紛紛對大明王朝向往不已,也派出使者前來中國友好交往。


圖片|鄭和寶船復原模型 · 圖蟲創意©

 

其中,南太平洋爪哇屬國浡泥國國王攜王后、王子等王公大臣組成的龐大代表團到達南京,進行友好訪問。永樂帝朱棣為國王的來訪特設國宴歡迎,禮遇極隆。沒過多久,浡泥國王不幸病故南京城,臨終前留下遺囑:“體魄託葬中華。”

 

朱棣為之感動,尊重其遺願,以中國禮儀將浡泥國王葬於南京安德門石子崗,由專人祭掃,此後墓地一度湮滅,但有一段殘碑尚存。

 

浡泥國王墓,成為長江對外開放的見證,也是長江海納百川、吞吐古今的證明。


圖片|坐落於南京雨花臺區的浡泥國王墓景觀 · 圖蟲創意©

 

萬里江水的激盪,使長江擁有獨一無二的吸納性、兼容性與包容性

 

近代以後,隨著開埠通商的深入與輪船航線的開拓,從東南沿海到長江中上游,長江城市在中國歷史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中國近代最重要的兩大工商業基地,即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和與武漢為中心的江漢交匯地帶,都屬於長江流域。


19世紀末,上海已經取代廣州成為中國最大對外貿易口岸,集中了全國1/4的工業資本,金融、鐵路、礦業、銀行等近代工商業廣泛分佈於長江流域。


圖片|1907年建成的上海外白渡橋,連接黃浦區與虹口區,位於蘇州河與黃浦江的交匯口 · 攝圖網 ©

 

晚清洋務運動時,其代表人物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等,都曾長期擔任長江流域的地方督撫,他們為長江引入了世界先進的機器與技術。

 

1861年,曾國藩在皖江開辦的安慶內軍械所,被認為是中國近代化工業的開端,這座近代軍工廠成功試製了國內的第一臺蒸汽機與第一艘火輪船。此後,沿著長江一帶,漢陽鐵廠、江南製造局、輪船招商局等近代企業相繼成立。


圖片|長江下游的安慶,近代曾是安徽省省會,也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源地。圖為安慶迎江寺振風塔,“八百里皖江”的地標

 

在中國被迫開啟的近代化進程中,上海、九江、漢口、重慶、沙市、蘇州等通商口岸城市,依託長江水道,發展為世界聞名的巨埠,而近代文化沿著長江傳播,不斷向內陸延伸,發生裂變,結出了革命的果實。

 

與此同時,長江各流域的文化也與時代交融。


圖片|武漢大學,可溯源至晚清張之洞創辦的自強學堂 · 攝圖網 ©

 

長江中游,湖南士人吸收西方近代學術,在近代中國的社會與文化轉型過程中振臂高呼。邵陽人魏源編寫《海國圖志》,喊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口號。


晚清中興名臣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等人受其影響,創辦近代工廠,創建新式學堂,開啟洋務運動。譚嗣同、陳天華等改革志士以及後來的一大批革命家,為中國革命奉獻一生。


圖片|清末,保路運動時期,四川民眾奮起抗爭

 

1911年,川江流域的四川爆發“保路運動”,從農業社會與功名科舉中走出的城市士紳與巴蜀百姓,引起中華革命先,也使民族、民主意識逐漸深入社會。

 

同年,武昌起義在荊楚大地點燃了炮火,武漢三鎮成為辛亥革命首義之地,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圖片|日落時分的長江主軸和武漢黃鶴樓 · 攝圖網 ©


長江下游,吳越文化在與世界相擁的過程中,衍生出了“海派文化”。

 

1915年,作為“遠東第一大都市”的上海,見證了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新青年》雜誌的作者以長江流域各省人士為主,他們以槍代筆,發動思想變革,影響了一代青年。此後,科學社會主義沿著長江向大江南北傳播,掀起了國內革命的浪潮。

 

而今,長江仍是引領時代潮流的財富之河,流金淌銀,面朝世界,奔湧向海。


圖片|長江經濟帶(審圖號:GS(2016)1605號) · 自然資源部 ©

 

長江流域的9省2市,組成由四大城市群領銜的長江經濟帶,面積約佔全國的21.4%,近年來人口和GDP均超過全國的40%。


其中,長江三角洲地區國土面積僅佔全國總面積的2.3%,卻貢獻了全國1/4左右的GDP,部分省市已達到中上等發達國家水平。

 

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GDP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有7個城市位於長江經濟帶,分別為上海、重慶、蘇州、成都、杭州、武漢和南京。


圖片|長江下游省市地圖 · 錦繡人文地理

 

 

循環經濟思想的提出者鮑爾丁,以“宇宙飛船經濟理論”形容我們居住的地球。

 

他說,地球就像茫茫宇宙中一艘小小的飛船,人口與經濟的無序增長,終究會導致“飛船”內有限的資源耗盡,而生產過程中排出的廢料將汙染“飛船”,毒害船內的乘客,甚至導致“飛船墜落”。

 

鮑爾丁認為,人類應該使經濟增長方式由“消耗型”轉變為“生態型”,實現可持續發展

 

長江的開發與保護,也是一個追求資源環境與流域可持續發展的歷程。


圖片|青海可可西里無人區的藏羚羊 · 攝圖網 ©

 

原始農業離不開灌水、排水。滔滔長江水為水稻生長提供了源泉,長江先民利用長江進行引水灌地,興建農田水利。

 

早在先秦時,楚人興建的期思陂與芍陂,引江淮之水灌溉,促進了楚國經濟發展。

 

秦並巴蜀後,李冰建造都江堰,分岷江之水灌溉成都平原,成都從此“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成為天府之國。


圖片|四川都江堰景區全景:都江堰渠首由魚嘴、寶瓶口和飛沙堰三大工程組成,魚嘴將岷江一分為二,右為外江,左為內江,通過無壩導水,與寶瓶口、飛沙堰彼此配合,既保證成都平原不受洪澇之災,又不影響老百姓用水,“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 · 攝圖網 ©

 

吳國崛起於長江下游,除了開鑿運河,還利用湖灘、淺沼發展農業,圍湖造田。素有“錦繡魚米鄉”之稱的太湖地區水網密佈,田連阡陌,漸漸桑禾相蔽,成就日後的富甲天下。

 

近千年來,長江口從今鎮江、揚州一帶,不斷向東推進,後改道在上海入海,也是人類活動的結果。


由於古人在長江中下游兩岸修建起了防洪大堤,過去在中下游沉積的泥沙被集中向河口推送,自漢唐以來,長江口也不斷向東邊的大海推進,塑造了燈火璀璨的長江三角洲。

 

時至今日,中國人早已離不開長江。


圖片|長江流域大中型水電站分佈圖: · 中國地質調查局 ©

 

水量,長江年徑流量9600億立方米,在世界上僅次於亞馬孫河與剛果河,是一個舉世聞名的天然水庫。

 

水能,長江是世界水能第一大河,蘊藏量約2.68億千瓦,每天生產的能量造福沿岸各省市。

 

水運,長江干流“黃金水道”的貨運量穩居全球內河第一,無數船隻從長江港口出海,運載著貨物走向世界。

 

然而,文明的代價卻是長江的生態危機。


千百年來,水土流失、水汙染等問題,造成長江生態環境惡化。


視頻|三江源區的藏野驢 · 攝圖網 ©

 

唐代詩人杜甫晚年長期漂泊於長江流域的巴蜀與荊湘之間,一年四季,不分晨昏,每當提到長江水,不是“清”就是“澄”,而無一句提到“渾”“濁”“黃”。

 

“江清心可瑩,竹冷發堪梳。”

“春知催柳別,江與放船清。”

“日出清江望,暄和散旅愁。”


圖片|湖南嶽陽城陵磯港口,長江和洞庭湖的交匯處 · 圖蟲創意 ©

 

過了不到三百年,南宋時期長江的水土保持已大不如前。當時,有關川江和三峽地區的水文歷史記述,經常出現“黃”“濁”和“渾”的記載。南宋詩人范成大對長江水的描述往往是這樣的:

 

“暑候秋逾濁,江流晚更渾。”

“雨後漲江急,黃濁如潮溝。”


唐代詩人過三峽,寫詩一定會寫到的長江“猿啼”也逐漸消失。


長臂猿、白猿步步退隱不見,長江山林遭到人類大肆砍伐,“山漸童矣”。一江春水向東流,變成了一江濁水向東流。


圖片|三峽的兩岸猿啼,如今已難尋覓 · 圖蟲創意 ©

 

過去,長江有句俗話,“千斤臘子萬斤象”

 

“臘子”指的是大名鼎鼎的中華鱘,而這裡的“象”不是大象,而是有著象鼻狀長吻的白鱘。這兩種魚類在長江中繁衍生息,白鱘個體的體重更是可超過500公斤。如今,被稱為“活化石”的中華鱘已經瀕臨滅絕,號稱“萬斤象”的白鱘更是難覓蹤跡。


圖片|長江江豚,俗稱“江豬” · 圖蟲創意 ©


此外,長江流域的白鰭豚、江豚、達氏鱘、揚子鱷等珍稀野生動物,早已陷入生存危機。它們與長江兩岸的人一樣,血液中流淌著的都是長江水,卻在漫長的流浪中“失去”了家鄉。

 

長江水網中,還有以青、草、鰱、鱅四大家魚為代表的各種水生生物資源,其血肉養育了無數中華兒女,但如今資源量已大幅萎縮。


圖片|揚子鱷,分佈於長江下游,亦稱“鼉” · 圖蟲創意 ©

 

近幾十年來,我國不斷推動對長江野生動物的保護與研究。為了改變以往快速、粗放的經濟發展模式,避免竭澤而漁的悲劇,2020年開始啟動的“長江十年禁漁計劃”,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為長江的億萬生靈保留一片自由的天地。


長江主要經濟魚類性成熟的時間是3至4年,十年禁漁將為多數魚類爭取2至3個世代繁衍。


圖片|洞庭湖漁民 · 圖蟲創意 ©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浩浩蕩蕩的長江綿延萬里,連接著中華民族的歷史、現在與未來。守護母親河的碧水晴空,也是守護薪火相傳的中華文明。

 

如今,這條東方巨龍騰飛於大陸之上,滿懷豪情,乘風破浪,將在開拓進取中續寫下一個千年華章。


圖片|上海崇明長江大橋 · 圖蟲創意 ©


…   完   …

參考文獻:

葉書宗,馬洪林,朱敏彥:《長江文明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藍勇:《長江三峽歷史地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中央電視臺《再說長江》欄目組:《再說長江》,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

朱汝蘭:《長江傳》,河北大學出版社,2009

李學勤,徐吉軍:《長江文化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11

黃強:《長江流域的縱橫水網》,長江出版社,2015

馮天瑜,馬志亮,丁援:《長江文明》,中信出版社,2021


艾公子  講歷史上16個懸疑大案,重磅更新中
上騰訊視頻搜“疑案裡的中國史”,收看完整版
👇


最愛歷史新書今日特惠價

每滿100減50,點擊入手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