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請回答1994 請回答1994作者: Admin / 2023 年 5 月 12 日 壹 1994年6月25日,上海電視臺第八頻道開播了一檔全新的節目,名字叫《智力大沖浪》。 這是一檔建立在知識競猜,解謎問答等環節上的綜藝節目,一問世就深受上海市民的喜愛——在沒有智能手機的時代,節目中的一個電話競猜環節,後臺就能收到近5萬個市民電話。而其中“幸運十三”環節冠軍得主能免費去法國看世界盃(1998年),“7878獎平方”環節的冠軍獎品是上海一套78平方米的市區商品房(1999年),這些回憶至今仍被一批老上海市民津津樂道。 當年《智力大沖浪》“姜伯伯和胡妹妹”環節。這個節目湧現出了一批後來在上海家喻戶曉的主持人,也留下了一句口號:“星期天的晚上,看智力大沖浪~” “智力就是能力,知識就是財富”,這個觀念在1994年似乎正在被全國人民慢慢接受。1994年,上海的教育電視臺正式開播,而中央電視臺少兒·軍事·農業·科技頻道(CCTV-7)開始試播。 這似乎也很貼合這一年2月1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次提出的一個觀點: “貧富差距,就是知識差距。” 這句話可能直到現在也還會有人不服氣,但必須要承認的一點是,確實有一部分人往往會忽視一點: 所謂“知識”,其實不僅僅單指書本上的那些內容,也包括智商和見識。 貳 1994年4月17日,可以容納4萬多人的成都市體育中心座無虛席。 比賽的結果是四川全興隊1比1戰平了遼寧遠東隊,但這場比賽重要的意義不在於比分。到場的每一個四川球迷,包括電視機前收看比賽直播的全國球迷都可能未必能認識到,他們見證了中國足球史上一場里程碑式的比賽——那是中國足球史上第一場頂級職業聯賽。 一切的改變,緣於22個月前的那場“紅山口會議”。在那場會議上,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的李鐵映親自到會,最終全會做出決議:中國的足球體制改革爭取一步到位,即改變各省市體委專管的體工大隊模式,建立職業俱樂部體制,讓球隊進入市場,主要以企業贊助、廣告、門票、彩票、轉會費等養活自己。 那一年參加甲A聯賽的第一批隊伍有12支,採取主客場雙循環賽制進行比賽,他們分別是: 大連萬達、上海申花、廣東宏遠、遼寧遠東、廣州太陽神、山東泰山 、北京國安、四川全興、江蘇邁特、吉林三星、瀋陽東藥、八一。 這12支球隊就像當年中國股市的“老八股”一樣,成為了一代球迷對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的最初記憶。他們將參與時代,見證時代。 1994年的甲A聯賽最終由萬寶路冠名,冠名費為一年120萬美元,簽約五年,之後每年遞增20% 1994年,對世界足壇而言也迎來了一個全新的嘗試: 第十五屆男足世界盃於6月17日至7月17日在美國境內9座城市中的9個球場內舉行。 這是國際足聯第一次成功將足球的觸角伸到了全世界最大的體育市場——同時也是“足球荒漠”的國家——美國。在美國,“football”確實是深受全國人民喜愛的“第一運動”,但那是指“橄欖球”。 從技戰術角度而言,這一屆的世界盃絕對難稱精彩,連決賽也歷史上首次需要罰點球決勝,但還是給全世界球迷留下了不少難忘的回憶: 34歲的馬拉多納在轟進一記世界波之後被查出服用違禁藥物而退賽,一代球王就此倉惶謝幕;27歲的巴喬罰丟點球之後站在球門前的一臉落寞,“憂鬱王子”給世人留下一個落寞背影;而同樣27歲的哥倫比亞球員埃斯科巴,在不慎踢進一個烏龍球后,回國後被人直接亂槍打死…… 巴喬那個著名的背影 在這屆世界盃上,中國球迷照例沒有看到自己國家隊的身影——雖然他們中的很多人堅信只要職業聯賽進入正軌,這一天很快會到來。倒是尚未是實現職業化聯賽的中國男籃,給球迷帶來了一份驚喜: 在這一年的第十二屆男籃世錦賽上,中國男籃分到了“死亡之組”,同組的對手是:地表最強的東道主美國隊,歐洲老牌冠軍西班牙隊,南美洲冠軍巴西隊。 但在蔣興權的帶領下,中國男籃一路敢打敢殺,最終以兩勝一負的成績昂首躋身八強——那是中國男籃迄今為止唯一一次打進世錦賽八強,即便後來中國男籃擁有了姚明、易建聯這樣的NBA明星球員也沒能再現奇蹟。 尤其是小組賽最後一場,中國男籃在落後17分的情況下上演驚天逆轉,以2分優勢拿下西班牙隊,那種蕩氣迴腸的感覺一直留在老一代的中國籃球迷心目中。而那批男籃隊員的名字,被現在的籃球迷看來已經是如同“上古神獸”一般:阿的江、鞏曉彬、胡衛東、紀敏尚、劉大慶、劉玉棟、單濤…… 那屆男籃世錦賽的中國男籃隊員合影 1994年,讓中國體育迷揚眉吐氣的還有廣島亞運會。 在這屆亞運會上,中國代表團以125枚金牌的絕對優勢雄踞榜首,領先第二名東道主日本代表團足足61枚金牌,再一次證明了自己是亞洲當之無愧的體育霸主。 但是,這屆亞運會上也發生了足以讓中國體壇羞愧和反思的事件:11名中國運動員被查出服用興奮劑,被剝奪了12枚金牌。在這11名運動員中,中國游泳隊佔到了7名,其中包括獨得兩金、當時堪稱中國少女偶像的男子游泳運動員熊國鳴。 在這次事件後,中國游泳隊主教練陳運鵬引咎辭職,而中國游泳由此陷入被全世界戴“有色眼鏡”觀察的低谷,直到多年後才憑藉自身實力慢慢重新振作。 1994年廣島亞運會的女乒單打決賽,鄧亞萍負於小山智麗,也是讓諸多國人難忘的一場比賽。 1994年的世界體壇,還有一條讓人震驚乃至悲傷的新聞。 在聖馬力諾F1大獎賽上,巴西的天才賽車手埃爾隆·塞納駕駛的賽車高速飛出了賽道,這位年僅34歲的“車神”因搶救無效身亡。 經事後調查,塞納賽車的轉向柱斷裂是造成這起悲劇的主要原因。 塞納賽車的事故現場 堅固的轉向柱為何會斷裂?這起事故的真實原因至今沒有給出一個完整明確的答案。但著名的“海恩法則”或許已經給出了定論: “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預防的。” 叄 1994年3月22日,俄羅斯航空莫名其妙“掉”了一架飛機。 這架編號為593航班的空客310客機在西伯利亞州上空呈螺旋軌跡驟降,與地面發生撞擊後爆炸解體。機上63名乘客和12名機組人員無一生還。 通過“黑匣子”的錄音和全方位調查,事故的原因最終找到: 40歲的機長安德烈在飛行過程中,居然把自己的兒子和女兒帶進了駕駛艙並且讓孩子操縱飛機,最終兒子埃德加強推操縱桿導致飛機失衡,釀成大禍。 俄航593航班空難現場 一個月後的4月26日,中國臺灣的中華航空也掉了一架A300“空中客車”。 這架編號為CI140的航班由臺北中正國際機場起飛,在即將降落日本名古屋機場的時候,忽然拉起機頭重新筆直拉昇,最終達到升限後墜毀,全機271人中只有7人生還,264人遇難。 事故調查原因顯示:當時副駕駛在操縱飛機降落時,誤將飛機設定為“復飛”狀態(中止降落重新爬升),且並未向機長報告。在發現問題後又沒有關閉“復飛”狀態,在手動操作的雙重疊加下,飛機筆直上衝,最終因攻角過大失去升力而墜毀。 災難不僅發生在空中,還發生在水裡。 1994年9月28日零點30分,一艘載有964名乘客和船員的“愛沙尼亞”號客輪在芬蘭西南部的波羅的海海域沉沒,全船最終只有141人生還。 這是歐洲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海難事故,也不得不讓人想起“泰坦尼克號”的悲劇——但那次海難是發生在1912年。很難想象,在通訊和救援手段已經非常發達的上世紀90年代,居然還會有800多名乘客遇難。 長達三年的事故調查顯示,船沉的原因涉及船體設計、管理疏漏等多個方面,但始終難以拿出一個令人信服的解釋——2020年,事故調查委員會宣佈重啟調查。 “愛沙尼亞”號 肆 1994年3月10日在臺灣首播的《倚天屠龍記》,除了讓人記住了咆哮的馬景濤、冷豔的周海媚和瀟灑的葉童之外,頗留下了一些經典的歌曲。 在“流著相同的血”的那首《愛江山更愛美人》之外,周華健的《刀劍如夢》也伴隨著這部劇一戰封神,至今仍是卡拉OK包間裡很多中年男性微醺時必點的一首歌。而《你給我一片天》和《兩兩相忘》也被很多人喜愛,尤其是後者,在辛曉琪的委婉演繹下,這首曲調別緻,歌詞典雅的歌曲被視為武俠歌曲的經典之作。 但1994年的華語樂壇,遠不止這幾首“神曲”,現在回過頭看,說那一年是華語歌曲“神仙打架”的一年,也並不為過。 在臺灣樂壇,一個叫孟庭葦的女歌手憑藉一首《野百合也有春天》,連同她前兩年發行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冬季到臺北來看雨》等歌曲,正式成為兩岸三地無數男性的“夢中女神”,而馬來西亞籍的歌手巫啟賢也在臺灣闖出了名堂,一首《太傻》紅遍海峽兩岸。 在香港樂壇,周華健發行的《風雨無阻》專輯留下了一批膾炙人口的歌曲,除了《風雨無阻》和《刀劍如夢》之外,《其實不想走》這首歌成了之後很多人在畢業、離職、分手等各種場合都會點上的一首歌曲。 情歌永遠是流行歌曲中的主流。 在1994年,張信哲和劉嘉玲為無數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和欲言又止的曖昧男女送上了一首足以傳情的《我對你有一點動心》;王菲的那首《我願意》在柔腸百轉的曲調之外,也滿足了部分男性幻想女性對自己依依不捨的YY夢。 邰正宵的《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在那時還沒有多少人知道其實是用其他歌曲旋律拼接而成的,而他的那首《千紙鶴》更讓無數失戀男女傷心流淚,以至於需要多聽幾遍趙詠華的《最浪漫的事》,用“和你一起慢慢變老”來開始一段新的憧憬,或者,就像劉德華在這一年唱的《忘情水》那樣,“啊~~給我一杯忘情水,換我一夜不流淚”。 相對於港臺樂壇,1994年的內地樂壇也是爆發的一年,而且除了傳統的情歌,在歌曲的主題和品類方面還要更豐富一些。 那一年,一個叫“老狼”的歌手用一首《同桌的你》和一首《睡在我上鋪的兄弟》,一下子就在全國上下帶起了一股“校園民謠”風潮,而孫悅的那首《祝你平安》更是跳出了傳統的恩愛怨傷範疇,讓各種希望感恩和祝福的人找到了一首適合表達感情的歌曲。 1994年的內地樂壇,讓很多人津津樂道的,還是搖滾。 1994年12月17日晚上8點,在香港的紅磡體育館,一場名為“搖滾中國樂勢力”的演唱會拉開帷幕。在三個半小時的演唱中,“魔巖三傑”的竇唯、張楚和何勇以及作為嘉賓出場的“唐朝樂隊”,演唱了諸多現在聽起來熟悉又遙遠的歌曲:《高級動物》《孤獨的人是可恥的》《鐘鼓樓》《飛翔鳥》……在一首首或嘶吼或吟唱的樂曲聲中,幾萬名香港觀眾如痴如醉,如癲如狂。 那一年,一個叫許巍的小夥子帶著自己的兩首作品坐火車來到了北京,他的目標是成為像崔健一樣的人,另一個叫鄭鈞的小夥子推出了自己的得意作品《赤裸裸》,儘管這首歌在多年後陷入“抄襲”疑雲,但當時還是震撼了無數人。 很多人都覺得那一年是中國搖滾樂崛起的開始,但很少有人會預料到,中國的搖滾樂剛到“青春期”,很快就會停止發育。 何勇在紅磡體育館的搖滾演唱會上 事實上,拋開其他因素不說,音樂確實只是大眾娛樂手段中的一部分而已。 在1994年,臺灣媒體聯合評選了文娛界的“四大天王”,在男星榜單中,第一名是李連杰,第二名是成龍,和大家想象中的“四大天王”並無關聯。 事實上,李連杰在這一年的兩部作品《中南海保鏢》和《精武英雄》,都只拿到1000多萬港元的票房,《新少林五祖》也差強人意,而成龍的《醉拳2》雖然以4097萬港元的票房奪得當年香港電影票房亞軍,但也只有這一部拿得出手。 後人記憶中的那一年香港電影,是《東邪西毒》,是《重慶森林》,而無厘頭愛好者們記住的是周星馳的《九品芝麻官》和《破壞之王》。 張國榮在《東邪西毒》中 但放眼世界影壇,1994年堪稱是“神作”爆發的寒武紀。 那一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被《阿甘正傳》摘得——這個結果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也是心服口服。 但如果你看一看這一年其他的電影,就會不由得為《阿甘正傳》捏把汗:《肖申克的救贖》《低俗小說》《機智問答》《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而即便是走市場的爆米花電影,也湧現出了《生死時速》和《真實的謊言》這樣的佳作,還有一部至今讓人上頭的法國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海報 而在內地市場,姜文作為導演完成了他的成名作《陽光燦爛的日子》,但要等到1995年才會被批准上映。 1994年10月23日,內地上映了一部無數小說迷日思夜盼的鴻篇鉅作:長達84集的古裝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 儘管三國迷們對這本小說早已滾瓜爛熟,但看到原先自己多少次腦補的人物形象一個個生動地出現在屏幕前,還是激動萬分,以至於之後那麼多年有那麼多三國題材的電影和電視劇,這部作品在一代人心目中的地位還是屹立不倒。 那一年,多少人在洗澡的時候會刻意壓低嗓子,模仿楊洪基老師吟唱上一句: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伍 無論你是否是英雄,歷史的大潮總是滾滾向前。 1994年4月22日,美國去世了一位前總統,他的名字叫理查德·米爾豪斯·尼克松。 這位享年81歲的美國前總統在中美關係上開啟了一道全新的大門,從某種意義上改變了全世界的格局和進程,但他最終離“偉大的政治家”還是差了一步,因為他最終倒在了另一個“門”上。 1972年10月,經歷“水門事件”後的尼克松 這一年,另一位同樣經歷過世界格局滄海桑田變化的領導人也離開了人世——1994年7月8日,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日成逝世,享年82歲。 有時候,未必是國家領導人的逝世才會讓人感嘆“一個時代過去了”。1994年5月19日,傑奎琳·肯尼迪·奧納西斯逝世,享年64歲。 儘管她的名字裡有兩任丈夫的姓氏,但歷史記住她的永遠是美國曾經的“第一夫人”,而不是希臘船王奧納西斯的妻子。 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出席了傑奎琳的葬禮並發表了書面演講,她的兩個孩子獻上了鮮花,而美國媒體的評價則是:“美國的一個時代結束了”——大家都明白,指的是肯尼迪家族的時代。 傑奎琳和肯尼迪 時代總會過去,時代總要發展。1994年5月6日,一條橫跨英吉利海峽的海底隧道正式開通——一頭位於英國的多佛港,另一頭位於法國的加萊港。這條全世界海底段最長的隧道的開通,標誌著英國與歐洲大陸之間的往返時間大大縮小。 然而,在這個星球上,人類的科技和文明卻並非是平衡發展的。 1994年4月6日,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附近,一架飛機被火箭炮擊落——飛機裡坐著的是盧旺達總統朱韋納爾和布隆迪總統西普里安。 第二天,盧旺達的胡圖族指責是他們仇視的圖西族策劃了這起陰謀,胡圖族士兵立刻衝進了總理府,槍殺了盧旺達的圖西族女總理和三名部長。隨後,在媒體和電臺的煽動下,胡圖族的士兵、民兵乃至平民拿起了槍、砍刀甚至削尖的木棒,開始有組織地屠殺圖西族人。 在之後的短短三個月時間裡,盧旺達有超過100萬人被殺害,其中90%的是圖西族人,其中有超過25萬的盧旺達婦女和女孩被強姦。盧旺達的人口結構在這場屠殺後發生了結構性改變——全國40%的人口居然是兒童。 十年之後,在“盧旺達大屠殺”十週年之際,時任聯合國秘書長的安南說了一句話: “這場屠殺,是全人類的恥辱!” 無論世界局勢未來如何,和平與發展,一直是中國最重視的。 同樣是在這一年的12月,有兩件大事登上了全中國報紙的醒目位置: 12月14日,經過40年驗證的長江三峽大壩工程正式啟動開建; 12月19日,一塊倒計時牌出現在了天安門廣場上,開始倒數記錄香港迴歸祖國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