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反覆感冒?可試試這幾個方法!

孩子反覆感冒?可試試這幾個方法!

中醫經典白話精解叢書(全七冊)免費下載

民國名醫著作精華叢書(全21冊)免費下載

【絕版醫書】《中醫證候學》上中下冊(2008版)高清PDF免費下載

《全國著名老中醫臨床經驗叢書》22卷高清PDF免費下載

《中醫精華叢書》全九卷PDF免費下載

中華國粹書系叢書-中醫如此神奇(全10卷)PDF免費下載

I導讀容易感冒的孩子周圍真是一大堆,稍微變個天,有個風吹草動就中招。這篇文章將小兒易感的理、法、方、藥,講的很清楚。我們不僅要學會治,而且要學會怎麼防。

梁宗翰老中醫談小兒脾虛易感證的治療

作者/梁躍華 梁瑞華

小兒脾虛易感證,即小兒脾胃虛弱,容易感受外邪而發生的一種病證。小兒脾虛易感證,在古典醫籍和現代教科書中均無此名,但近年來臨床卻很常見,多是由於乳食不節,過食生冷或妄加營養等,致使脾胃功能失調,久則虛弱,水谷精微虧虛,肺衛失於營養,衛外功能低下,外邪侵襲而發病。但臨床常見的脾虛,不是脾陽虛而是脾氣不足,運化功能失調。

一、病理機制

小兒脾常不足,飲食不能自調,不知飢飽,家長又片面強調給以高營養的滋補食物,導致飲食不節,生冷無度,營養過盛,使脾胃運化負擔過重,以致脾失健運,胃不思納。日久精微不足,則不能滋養於肺,化生於衛,故見肺虛衛弱之象,肌表空虛,稍受寒冷或氣候稍變等,即可引起外感病的發生。另一方面,脾胃運化功能減弱,不能及時消化所納食物,積滯日久往往化熱,內熱由生,肺胃熱盛,稍感外邪即發病。

以上二種,一個偏虛即脾虛外感,一個偏實即內熱外感。但二者都是由於脾胃虧虛,運化功能失調所造成。

二、辨證論治

本證多表現為食慾不佳,甚則厭食,面蒼黃不華,消瘦、發枯失澤,夜臥不安,手足心熱,頭汗多,腹脹痛,四肢倦怠,大便乾燥或如球狀,經常感冒,並常伴發咳喘之證。

脾虛易感的本證是脾虛,標證是積滯兼外感。所以在治療時,急則治標,解表祛邪,化其積滯,治標中應兼顧其本,即調脾助運。故此病雖然也有脾胃虛弱之象,治療時也不能冒然用補藥,因為補則反留其滯,應採用消不傷正,補不留滯,消補同施,標本兼顧的方法。

偏實者,解表祛邪,清熱化滯。藥用桑葉、荊芥、焦曲、砂仁、陳皮、萊菔子、藿香、黃芩、生薑。後期調脾助運,藥用茯苓、白朮、蒼朮、焦曲、砂仁、佩蘭、荷葉、炒谷稻芽。

偏虛者,解表祛邪,調脾益氣。藥用蘇葉、桑葉、桔梗、生薑、焦曲、茯苓、白朮、陳皮、太子參。後期健脾益氣,藥用黨參、茯苓、白朮、甘草、當歸、白芍、黃芪、黃精、大棗。

外感偏風寒加蘇梗、粉葛、豆豉散寒解表;偏風熱加薄荷、蘆根解表清熱;發燒加銀花、連翹,小兒牛黃清熱散、紫雪散清熱退燒;食滯重加內金、枳實消食化滯;腹脹加木香、厚朴去腸中滯氣;寒滯腹痛加肉果溫脾散寒;熱滯腹痛加赤芍清熱化滯;齘齒加內金、川連清胃消食;躁急、驚悸加蓮心清熱鎮驚。

便燥如球狀者少用大黃調和腸胃,加郁李仁緩下無傷;因食熱而多汗加黃芩、枳實清熱化滯;表虛多汗者加浮小麥、龍骨、牡蠣、黃精固表止汗;咳嗽加桑皮、蘇子、杏仁、桔梗、前胡宣肺止嗽。偏寒者加白芥子、法夏配妙靈丹散寒止咳;偏熱者加黃芩、旋復花、膽星配保元丹清熱化痰;咽痛加射干、牛蒡子利咽止痛;脾虛不運者,加蒼朮醒脾助運;後期脾虛加四君健脾益氣;氣血虧虛加當歸、白芍、黃芪、黃精等補益氣血。

總之,先解表祛邪,解表中必兼化滯,表解滯化,症狀自然好轉,然後再調脾助運或健脾益氣使脾胃功能完全恢復,脾氣充足運化功能正常。水谷精微亦足,即能滋養於肺又能化生於衛,肺衛氣足則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三、病案舉例

例一:

王x,男,2歲。1984年3月20日初診。平素食慾不佳,經常感冒,近感寒涼,發熱T38.9~39.4℃,夜晚尤重,清涕、稍咳、不食、手心熱,夜臥不安,腹脹痛,便燥,舌紅苔黃白且厚,脈浮數,證屬內熱外感。治以解表祛邪,清熱化滯。方藥:荊芥3克,豆豉6克,蘇梗3克,薄荷3克,黃芩10克,焦曲10克,陳皮10克,萊菔子10克,內金10克,黃連3克,蘆根10克,生薑一片,三劑,小兒牛黃散一瓶。

服三劑發熱即解,咳嗽尚作,腹痛。大便已下仍燥。再擬:清熱化滯止嗽。方藥:桑皮10克,蘇子3克,前胡10克,杏仁10克,桔梗3克,焦曲10克,砂仁3克,陳皮10克,萊菔子10克,肉果3克,赤芍6克,大黃3克。

五劑藥後,感冒已愈,夜臥安,食慾大增,便潤,再擬調脾助運。方藥:茯苓10克,白朮15克,蒼朮12克,砂仁3克,陳皮10克,木香8克,焦曲15克,炒谷稻芽15克,內金10克,赤芍10克,佩蘭15克,荷葉15克,甘草15克,郁李仁6克,以此為丸藥鞏固之。

例二:

張x,男,3歲。1983年9月11日初診。食慾不佳二年餘,經常感冒,每月發作1~2次,面蒼黃不華、體弱神疲、多汗、昨又新感,微有發熱,體溫37.4~37.8℃,清涕,四肢倦怠,厭食。夜臥不安,舌淡苔薄白,脈細緩。症已五天,證屬脾虛外感,治以解表祛邪,調脾益氣。方藥:

桑葉6克,豆豉6克,蘇梗3克,焦曲10克,陳皮10克,木香3克,黃芩10克,茯苓10克,白朮10克,甘草6克,太子參15克,生薑一片,三劑。

藥盡熱退,精神尚佳,食慾稍增,夜臥已安,多汗。再擬調脾助運為法。方藥:黨參10克,茯苓10克,白朮10克,甘草12克,蒼朮10克,山藥6克,砂仁3克,浮小麥12克,黃芩10克,焦曲10克,萊菔子10克,生薑一片。

五劑藥後,食慾已增,汗減,感冒已愈,面色較佳,無何不適。再擬:健脾益氣。方藥:黨參15克,茯苓15克,白朮15克,甘草15克,當歸15克,白芍10克,黃芪20克,黃精20克,蒼朮15克,山藥10克,焦曲10克,砂仁6克,陳皮10克,浮小麥20克,牡礪10克。以此為丸藥鞏固之。

例三:

劉x,6歲,1984年1月19日初診。患兒食慾不佳已3~4年,經常感冒咳嗽,喘憋,近受風寒,清涕鼻塞,咳嗽夜重,喘粗時憋,痰多色白,不燒,納差,夜臥不安,腹痛,面蒼黃且白,消瘦,舌淡苔白厚,脈沉緊。證屬風寒束肺,脾肺氣虛,治以宣肺散寒,扶脾益氣。方藥:

桑葉6克,桑皮10克,蘇子3克,前胡10克,白芥子3克,桔梗3克,焦曲10克,杏仁10克,半夏6克,黨參10克,白朮10克,陳皮10克,甘草10克,生薑二片,妙靈丹二丸。

三劑藥後,患兒清涕淨,發憋已除,喘咳亦輕,咯痰爽,夜臥較安,食慾稍增,苔白厚,再擬前法。方藥:桑皮10克,桔梗3克,杏仁10克,前胡10克,半夏6克,陳皮10克,砂仁3克,焦曲10克,肉果6克,甘草10克,黨參10克,茯苓10克,白朮10克,生薑二片,五劑藥盡。

藥盡,喘憋咳嗽除,偶有痰涎,食慾增,夜臥安,面色尚黃,苔薄白,脈細。再擬:補益脾肺。方藥:黨參20克,茯苓30克,白朮20克,甘草30克,黃芪30克,黃精30克,山藥20克,桑皮15克,杏仁15克,前胡15克,百合20克,冬花20克,紫菀20克,焦曲20克,砂仁10克,以此為丸藥鞏固之。


體弱者反覆感冒之良方(節選)

作者/承揚

 

如果家中的老人家經常感冒,或者獨生子女常患氣管炎,請試用一下中醫的著名處方——玉屏風散。

本方若作湯劑用時,其常用劑量為:黃芪18克、白朮12克、防風6克最好碾粗末作散劑,小劑常服,取效緩漸進之功。若用湯劑,3~5劑當然可取效,但常見藥停則反覆。如用散劑,每服10克,堅持服用一個月左右,療效則鞏固。因表虛腠理疏鬆,是肌表生理衰弱的表現,要改變和恢復其功能,必須循序漸進,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此即慢病慢治之理。

近年來,各地使用玉屏風散及其複方,防治老年人和體弱兒童反覆呼吸道感染取得了滿意的療效,而且臨床實驗亦證明可增強患者機體的免疫功能。經臨床驗證,本品能增強體弱兒童的體質,提高抗病能力,適用於肺脾兩虛所致的反覆感冒,多汗,食慾不振等證。



給反覆感冒的孩子開的處方

作者/黃德伍

玉屏風散:

此方是治療氣虛自汗的代表方劑,因其獨具防禦風邪的功效而得此美名,適用於反覆感冒、體虛多汗的孩子。目前有更方便的劑型,如玉屏風沖劑(藥店有售),每次1包沖服,每日2次;玉屏風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

清咽飲:

反覆感冒的孩子容易患慢性咽炎,經常咽部充血,又痛又癢,嗆咳,可服清咽飲:桑葉、玄參、麥冬、胖大海各10克,蘆根30克,蟬蛻3克,生甘草5克。本方每日1劑,煎湯代茶,頻頻飲服。如果孩子嫌苦味較重,可加入適量冰糖

米醋:

這是一個流傳甚廣的民間驗方,對預防感冒有較好的作用。取米醋250毫升,加入冰糖150克,用小火燒烊後冷卻。每次服1茶匙,每日2次,可長期服用。

中藥外敷:

這種辦法沒有痛苦,易被小孩子接受。取桃仁、山梔各10克,丁香、肉桂各5克,將眾藥研成細末,用雞蛋清調成糊狀。每晚取適量藥糊塗在紗布上,用膠布固定於雙側足底的湧泉穴,次晨取下,連用3天。以後改為隔天1次,10次為1個療程。

第一篇摘自《北京中醫雜誌》,1989年第1期,作者/梁躍華、梁瑞華;第二篇摘自《醫學文選》,1990年第1期,作者/承揚;第三篇摘自《農村百事通》,2006年第2期,作者/黃德伍。轉載請註明出處。

《問中醫幾度秋涼》在線閱讀

《爺孫倆的中醫故事》在線閱讀(小郎中學醫記)

中醫在線視頻課程

中醫二十八脈及全部脈象(動態圖解)

高清舌診圖譜(收藏)

關注公眾號:中醫寶典 杏林醫典 岐黃寶典 懸壺寶典 祖國醫學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有身體不適請到正規醫院就醫

購買實體中醫教材:

中醫經典白話精解叢書(全七冊)免費下載

民國名醫著作精華叢書(全21冊)免費下載

【絕版醫書】《中醫證候學》免費下載

《中醫精華叢書》全九卷PDF免費下載

《全國著名老中醫臨床經驗叢書》22卷高清PDF免費下載

中華國粹書系叢書-中醫如此神奇(全10卷)PDF免費下載

                                               .

更多內容盡在【中醫寶典】文章排行彙總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