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健脾祛溼,很多朋友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經典的紅豆薏米水,其實薏米和茯苓也是一對很好的搭檔,經常一起出現在健脾祛溼的方子中。
茯苓健脾利溼,寧心安神,重在健脾;生薏米利溼健脾、除痺排膿、解毒散結,重在利溼。脾胃怕涼的人還可以選擇炒薏米,寒性被削弱,健脾利溼又止瀉。
國醫大師翁維良翁老在《養生堂》中介紹過一款他自己在喝的健脾祛溼漿,主要食材就是這對好搭檔和赤小豆。
點擊視頻查看專家講解△
食材:茯苓10克、薏米15克、赤小豆10克、紫蘇葉或者薄荷葉2-3片
做法:
1、茯苓、薏米、赤小豆三種食材按比例混合浸泡一夜,放入豆漿機打成豆漿。
2、將薄荷或蘇葉切碎加入即可。
茯苓、薏米、赤小豆健脾利溼,紫蘇葉理氣化痰,薄荷清熱去暑。
穴位保健是中醫常用的養生方法,針對健脾祛溼,也有相應的穴位,經常按一按,好處特別多。
當我們出現脾虛的問題時,足三里穴處會出現凹陷。通過刺激足三里穴,可以調理脾虛,起到健脾和胃,補益氣血的作用。
在我們身上有一個穴位,被稱為“排水閥”,就是復溜穴,有利水除溼、通調水道的作用。
【取穴方法】內踝尖和跟腱連線的中點,向上量三指處。
晚上睡覺前,點按這個穴位5-10分鐘,堅持做,有助於祛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