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肝最狠的2種水,讓肝變硬!尤其第1種,很多人還以為很養生!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養身知識”,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週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每天我們吃進去的食物都需要肝臟一一過濾。

若肝臟代謝不正常,身體各個器官都無法正常工作,身體產生的各種毒素就會滯留在體內。

因此,養護肝臟對我們來說就顯得特別重要。但生活中卻總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細節,在無形中悄悄地毀掉我們的肝臟,比如餐桌2種我們常喝的水,常吃的2種食物就特別傷肝。

2種水

1
果汁

果汁雖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但是水果榨汁後,就成了高糖食物了。

以蘋果汁為例,一隻250克的蘋果,其中果糖、葡萄糖、蔗糖的總量加起來有35克,大約可以榨出150毫升的果汁。

也就是說,一杯500~600毫升鮮榨果汁裡,就有100多克糖!還有市面上的大部分飲料含糖量更高,在加上各種添加劑,小孩子還是不要喝了!

而過食果糖會影響脂肪代謝,同時增加肝臟的負擔,從而導致脂肪肝。

2
白酒

酒精進入人體後,主要通過肝臟分解、代謝,酒精攝入越多,肝臟的壓力就越大。而酒精代謝的中間產物——乙醛,還會和蛋白質結合,形成乙醛蛋白加合物,對肝細胞造成直接損傷。

若不控制飲酒量,肝臟遲早會“受傷累垮”,發展為酒精性肝炎,甚至發展為肝硬化、肝癌。

2種食物

1
高脂食物

除了少吃五花肉、肥牛、肥羊等食物,在外就餐,儘量不點油炸、油煎、香酥、乾鍋、水煮之類的菜餚,多選擇蒸、煮、燉、涼拌的。

火腿腸、臘肉、培根等加工肉製品脂肪含量也很高,儘量少吃。

2
黴變食物

研究表明,發黴的食物常被黴菌汙染,產生有致癌作用的黴菌毒素(如黃麴黴毒素),對肝臟傷害最大,極易誘發肝癌。

最易受黴菌汙染的食物有花生、玉米、大米、高粱和花生油。有些人會把麵包、水果等食物發黴部分去掉,剩下的繼續吃,這種做法並不可取。黴菌產生的細胞毒素會在食物裡擴散,光憑肉眼很難估計擴散範圍有多大。

記住這些肝病的早期信號

應該怎麼養肝

那想要養肝怎麼做呢?

中醫認為肝為將軍之官,主疏洩,性喜條達而惡抑鬱。什麼意思呢?我們身體這個“國家”,政令靠誰去溝通傳達?就靠肝這個將軍。肝的任務就是保持人體全身氣機疏通暢達,讓身體之氣暢通而不淤滯。這個擔子並不輕,所以肝很勤勞,它的生理特點就是“主升、主動、主散”,像一個朝氣蓬勃的小夥子,給人以積極向上的感覺。

養肝要穴

養肝一定要關注這幾個穴位:肝俞穴、太沖穴、太溪穴、三陰交穴、足三里穴。

養生方法:艾灸或按摩。

肝俞穴

肝俞穴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氣在身體背部匯聚而成的“水潭”,肝俞是養肝不可缺少的穴位。

太沖穴

太沖穴是肝經的原穴,大約相當於儲存肝經元氣的倉庫,刺激太沖,能很好地調動肝經的元氣,使肝臟功能正常。

肝俞穴與太沖穴搭配,在中醫裡屬於“俞原配穴”法,能夠補肝陰,養肝柔肝。

三陰交、足三里

三陰交穴、足三里穴是補脾胃的要穴,脾胃是後天之本,氣血靠它們運化,所以養肝必須把脾胃這個運化氣血的“機器”保養好。

太溪穴

太溪穴是腎的原穴,是儲存腎臟元氣的倉庫。肝屬木,腎屬水,樹木需要水的澆灌才能健康成長,所以養肝必須要滋陰。用太溪調動腎臟的功能,能夠更好地“滋水涵木”。

用這幾個穴位養肝護肝,用艾灸的效果很不錯。可以經常用艾條灸這幾個穴位,每個穴位灸10~20分鐘。

喝杯護肝茶:貢菊桑葚茶護眼茶
貢菊桑葚茶

材料:貢菊6朵,桑葚5克,黑豆10克,核桃仁5枚,羅漢果少許 喝法:每日一劑,每週飲用3天。

做法:所有材料放入養生壺或砂鍋,加水1800毫升,大火煮開,小火慢煎15分鐘,即可飲用。羅漢果甜味較重,根據個人喜好,1個可以分8~10次使用,掰開一小塊投入即可。

提醒: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並非適合所有人群,建議在醫師的指導下調理。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