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來勢兇猛,別慌!應對它中醫有辦法!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養身知識”,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週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近日,甲流進入高發期,北京、上海、浙江、天津等地均有學校因學生患甲流而停課。

甲流指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常發生在冬春季。

那麼,面對來勢洶洶的甲流,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和治療甲流呢?

怎麼判斷自己是感冒還是甲流

我們平常感染的普通感冒,指以打噴嚏、咽痛、咳嗽、低熱、頭痛和不適為表現的一類疾病,通常症狀輕微而且多數能夠自己恢復。

然而流感一般表現為急性起病、發熱(部分病例可出現高熱,達39-40℃),伴畏寒、寒顫、頭痛、肌肉、關節痠痛、極度乏力、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常有咽痛、咳嗽,可能有鼻塞、流涕、胸骨後不適、顏面潮紅,結膜輕度充血,也可能有嘔吐、腹瀉等症狀。

身體出現哪些症狀需懷疑是甲流?

特徵一:突發高熱,惡寒症狀明顯。

甲流一般在發病3~6小時內會出現發熱,並迅速出現高熱發熱常為甲流病人的首發症狀,發熱後病人會陸續出現感染的其他症狀,如咳嗽、咳痰。

由於體溫上升迅速,病人常感覺惡寒。高熱一般會持續3~5天,經過治療後體溫逐漸恢復正常。

特徵二:嚴重頭痛、全身痠痛。

80%以上的甲流病人在患病後會出現嚴重頭痛,眉弓、太陽穴部位最為明顯。

由於“甲流”病毒的侵襲,釋放的毒素引起大量酸性物質的產生,病人往往會出現全身痠痛,主要為全身性肌肉痠痛、關節疼痛。

特徵三:持續的疲乏,虛弱感。

大多數甲流病人發病後精神差,感覺到明顯的疲乏無力,極度的疲勞感導致頭暈、整天想睡覺,四肢無力,無法進行正常的工作、學習。

特徵四:胸部壓迫感。

胸部壓迫感表現為胸悶、憋氣、呼吸不暢,可能是由於病毒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的感染,導致氣體交換不足,出現輕度缺氧症狀。

預防甲流,中醫有良方

根據目前甲型流感的特點,中醫認為甲型流感屬於中醫的“熱病”範疇。又屬風溫,感受風熱邪氣。

春季風木正時,氣候溫暖多風,陽氣上升,易形成風熱病邪。

清代葉天士在《溫熱論》曰:“春月受風,其氣已暖。”

清代吳鞠通還認為:“風溫人,早春陽氣初升,厥陰令,風溫。”

中醫治療流感,講究因時、因地、因人制宜,靈活辨證、隨證加減。

在治療方面,根據證候類型及輕重程度,採用疏風解表、清肺解毒、清肺解毒、清氣涼營等內外治法,適時運用益氣養陰等,可達到緩和祛邪、強身健體的功效。

推薦一個常用方子:清肺排毒湯。

本方是由麻杏甘石湯、五苓散、小柴胡湯、射干麻黃湯化裁而來。

清肺排毒湯組方:麻黃9g、炙甘草6g、杏仁9g、生石膏15~30g(先煎)、桂枝9g、澤瀉9g、豬苓9g、白朮9g、茯苓15g、柴胡16g、黃芩6g、姜半夏9g、生薑9g、紫菀9g、冬花9g、射干9g、細辛6g、山藥12g、枳實6g、陳皮6g、藿香9g。

功用療效:祛溼排毒、宣肺止咳。

除了服用中藥湯劑,還可以配合一些中醫外治療法,如針刺、拔罐、艾灸、刮痧、推拿、中藥足浴等……

在預防方面,首先要有規律的飲食起居,比如避免去人多的地方,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飲食清淡,作息規律,適當運動。

其次,可以使用艾燻進行消毒,每週在家用艾葉或艾條燻蒸,可以不同程度地殺滅和抑制流感病毒及其他呼吸道病毒、細菌、真菌等,從而有效預防各種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生。


甲流的中醫治療方案

重慶商報公佈的重慶市中心編印的<<甲型 HIN1流感預防與控制技術>>中的治療甲流的藥方,希望對大家有用,也希望能消除大家對HINI 的恐懼心理。

1、病名:熱毒壅肺為危重症辯證治療方案

主症:高熱,咳嗽咯痰,痰黃,喘促氣短或心發悸,躁擾不安,口唇紫暗;

舌脈:舌質紅,苔黃膩或灰膩,脈滑數治法: 清熱瀉肺,解毒散瘀;

基本藥方:灸麻黃10g、生石膏(先煎)30g、杏仁10g、知母10g、魚腥草15g、葶藶子10g、金蕎麥10g、黃芩10g、浙貝母10g、生大黃 10g、丹皮10g、青蒿15g。

煎服法:水煎服,每劑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 200毫升,1日2次,必要時可以日服2劑,每6小時口服1次200毫升;

加減:持續高熱,神昏譫語加安宮牛黃丸,抽搐羚羊角,殭蠶,廣地龍等,腹脹便結加枳實,元明粉。

常用中成藥:喜炎平,痰熱清,清開靈注射液。

2、病名:氣營兩燔為危重症辯證治療方案

主症:高熱,口渴,煩躁不安,甚者神昏譫語,咳嗽或咯血,胸悶憋氣氣短;

舌脈:舌質紅,苔黃,脈細數;

治法:清氣涼血;

基本藥方:水牛角30g、生地15g、赤芍10g、銀花15g、丹參12g、連翹15g、麥冬10g、竹葉6g、瓜蔞30g、生石膏(先煎)30g、桅子12g。

煎服法:水煎服,每劑水煎 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時可以日服2劑,每6小時1次,每次200毫升加減:便秘加大黃,高熱肢體抽搐加羚羊角粉。

常用中成藥:安宮牛黃丸,血必淨,醒腦靜注射液等。

3、病名: 甲流初起(風熱犯衛)

主症:發病初期,發熱或未發熱,回紅不適,輕咳少痰,無汗;

基本藥方:銀花15g、連翹15g、桑葉10g、杭菊花10g、桔梗10g、牛蒡子15g、竹葉6g、蘆根30g、薄荷(後下)3g、生甘草3g。

煎服法:水煎服,每劑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時可以日服2劑,每6小時口服1次200毫升。

加減:舌厚膩加廣霍香,佩蘭,咳嗽重加杏仁,楷杷葉,腹瀉加川黃蓮,廣木香,咽重加錦燈籠。

常用中成藥:疏風清熱類中成藥如疏風解毒膠囊,香菊膠囊,銀翹解毒類,桑菊感冒類,雙黃蓮口服制劑,霍香正氣,葛根芩連類。

4、甲流初起(熱毒襲肺)

病名:高熱,咳嗽,痰粘咯痰不爽,口渴喜飲,咽痛,目赤。

基本藥方:炙麻黃3g、杏仁10g、生甘草10g、生石膏(先煎)30g、知母10g、浙貝母10g、桔梗15g、黃芩15g、柴胡15g。

前服法:水前服,每劑水前 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時可以日服2劑,每6小時1次,每次200毫升。

加減:便秘加生大黃,持續高熱加青蒿,丹皮。

常用中成藥:清肺解毒類中成藥如連花清瘟膠囊,銀黃類製劑,蓮花清熱類製劑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冠剛走,甲流、諾如又來了請一定保護好自己!

當然,以上這些中成藥還是要在專業的指導下使用哦!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