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版醫書】《中醫證候學》上中下冊(2008版)高清PDF免費下載
導讀:劉老“解惑”之文章對於小編這樣的詮才末學真是十分珍貴。若無解惑者,則“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傷寒論》中方名的意義;怎樣掌握五瀉心湯證治要領;“煩躁”和“躁煩”有何不同等問題,大家知道答案麼?
劉渡舟教授答《傷寒論》有關問題
問:《傷寒論》中方名的意義?
答:《傷寒論》中方名有四種由來:(一)以主藥命名。如麻黃湯、桂枝湯、葛根湯、芍藥甘草湯、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等。(二)以治療作用或治療病證命名。如瀉心湯、大陷胸湯(丸)、小陷胸湯、四逆湯、四逆散、承氣湯等。(三)以主藥及作用兩種意義命名。如半夏瀉心湯、生薑瀉心湯、茯苓四逆湯、當歸四逆湯、桂枝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等。(四)以劑型命名。如湯、丸、散、粉、蜜煎導等。(五)亦有的借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方位之神來命名。如大青龍湯、小青龍湯、白虎湯、真武湯等,其意義也近於以作用命名。如白虎湯,白虎,喻為西方金神,為秋金清肅之氣,秋涼至,炎暑去,是方乃清熱退火之劑。又如真武湯,真武又名玄武,北方水神,以之名湯,賴以鎮水之意。
按:有些方名解釋不一,如“抵當湯”,“抵當”二字,有的解釋為“直抵當攻之處”,則為以作用命名;有的按《名醫別錄》解釋為“水蛭亦名至掌,漸後訛‘抵當’,方用水蛭為君,故名為‘抵當湯’”,則以主藥命名。
問:怎樣掌握五瀉心湯證治要領?
答:五瀉心湯皆治療心下痞,但其痞證各異,用方亦別。半夏瀉心湯治痰氣痞:除痞滿外,嘔吐症狀突出,其病機乃寒熱阻塞,痰氣上逆。生薑瀉心湯治水氣痞:其證不嘔吐,但噫食臭氣;脅下有水氣,腸鳴腹響如雷鳴;大便溏瀉。臨床觀察,此證還可有脅下微痛,小便不利,下肢輕度浮腫,脈沉舌苔水滑等證。甘草瀉心湯治客氣上逆痞:多以心下痞與腹瀉同見,利愈甚而痞愈重,且兼乾嘔心煩不得安。大黃黃連瀉心湯治熱痞:證見心下痞,心煩,舌紅,苔黃,脈浮數,溺黃,大便雖利不爽。附子瀉心湯治寒熱痞:既有熱痞之證狀,又出現惡寒汗出。這是熱痞在上,虛寒在下。
問:“煩躁”和“躁煩”有何不同?
答:傷寒煩躁一證,很易出現。三陽熱證,固然常有煩躁。三陰寒證,亦會出現煩躁,躁煩、發煩、躁動。然而煩之與躁,究有不同。煩乃心煩,神煩,是精神不安之狀。躁乃肢體躁動,坐臥不寧之狀。成無己謂:“煩,陽也;躁,陰也。”“所謂煩躁者,謂先煩漸至躁也。所謂躁煩者,謂先發躁而迤邐復煩也。”以煩為主叫煩躁,多見於陽熱證。以躁動不寧為主叫躁煩,多見亡陽或厥逆等證。嚴格地講,煩為陽證,躁為陰證。煩是自覺的,而躁也有失神以後不自覺。
按:綜觀《傷寒論》中關於煩、躁之條文,一般為煩證多陽熱實證,較輕;躁煩多陰證,重證,常見於陰陽離絕之證。但是,《傷寒論》涉及煩、煩躁、躁煩等條文甚多,應前後文義互參,分別對待。
問:“下利清谷”與“谷不化”的含義有何區別?
答:“谷不化”是概指脾胃納運失司;“下利清谷”是少陰陽虛寒盛。“谷不化”見於甘草瀉心湯證:“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鞕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鞕也。甘草瀉心湯主之。”一再誤下,脾胃大傷,食物不能消化,故曰“谷不化”。
“下利清谷”在《傷寒論》中出現十多處,都是少陰裡虛寒證。應該以四逆輩救逆回陽。《傷寒論》中用詞、用字就是如此精當,學習中能首眼分明,則臨證時自有準繩。
按:谷不化是一般的消化不良,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吸收所致。“下利清谷”是瀉下完全未變色的飲食物和清水,是陽虛寒證。前者病在脾胃,後者病在腎。學者務必留意。
問:白通加人尿豬膽汁湯與白通湯、四逆湯的臨床意義有何不同?
答:吐利四逆脈微,是下利的虛寒證,一般用四逆湯;兼水寒之邪者用真武湯;兼寒氣嘔逆者用吳茱萸湯;陽為陰格的用白通湯。
白通湯是四逆湯去甘草之緩,加蔥白之味辛氣雄,通陽氣,破陰結,助姜附扶陽。此方為陽氣既虛且抑而設。白通加豬膽汁湯,在白通基礎上加人尿、豬膽汁。一般認為,這是從治反佐之法:陰盛格陽於外,寒之極則拒受溫藥,故用人尿之鹹寒,膽汁之苦寒,以使藥能下嚥,不致發生格拒,反佐姜附之回陽。我認為,吐瀉下利,陰陽俱傷,不但陽虛,而且陰竭。下利不止,陰液走洩,已成涸竭之勢,白通補陽有餘,不能滋陰。陰涸陽衰,陰陽格拒,手足厥冷,至為危殆。惟有人尿、膽汁補陰液,滋涸竭,引陽補陰,此方獨妙。
按:劉渡舟教授根據陰陽互根理論來分析,本證一方面由於陰邪內盛,逼真陽上浮;另一方面又由於陰邪內盛以致或吐或利或吐利交作,亡失津液,陰不戀陽,其所以用人尿豬膽汁鹹苦之品,而不用芩連苦寒,說明不僅寓有反佐之意,更含有鹹苦滋潤,從陰引陽的作用在內。
問:“四逆散”為什麼放在少陰篇?
答:厥逆一證,厥陰、少陰皆有之。厥陰者,肝也;少陰者,腎也,肝腎乙癸同源。此證陽氣之鬱,氣血之滯,從四逆散用藥來看,乃是肝氣鬱滯,氣機失於疏洩。肝氣為何鬱滯?以熱鬱內傳,耗爍腎陰,肝木失腎水之滋,則肝氣、肝火失制,乘脾則腹痛,洩利下重;侮肺則咳嗽;累子則心悸。少陰是陽氣之根,四肢是陽氣之本,腎中陽氣鬱滯不能外達,故四肢厥冷。四逆散宣達鬱滯,疏肝和脾,能啟動下焦腎中陽氣。
我在湖北某地治一男子,手足逆冷而汗出,數年矣。患者面色紅潤,脈弦滑有力。初用四逆散小效,但不鞏固,後從病人主訴中受到了啟發。他說:藥後小腹下突突跳動,頗感遍體舒暢。我體會到,四逆散固能啟發腎中陽氣,但陽鬱四逆證候,腎陰虛的問題應予重視,遵“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之旨,以四逆散合六味地黃湯而愈。從這一病案中,使我對四逆散證放在少陰篇,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按:四逆散疏肝解鬱,為古今醫家所重視。逍遙散、柴胡疏肝散等方皆在此基礎上加減組成,治療內、外、婦等科許多疾病。無論外感、雜病,多有應用者。
此方治腎虛陽氣鬱滯不能外達的病機,常被人所忽略,這是未理解仲景將本方證放在少陰篇的本意。通過劉老師之簡述,我們對肝腎病機聯繫有了更深入一步的認識。
問:梔豉湯臨床運用及服後是否皆吐?
答:梔子豉湯治傷寒發汗,吐下後,實邪雖去,仍有餘熱,壅結胸膈而見身熱懊惱,虛煩不眠之證,今多用於治外感熱病,熱在氣分而表邪未盡者用豆豉的透達肌表,山梔的輕清洩膈熱。豆豉的表、透作用,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根據病程傳變階段,採取不同配伍,而收卓效。如蔥豉湯之辛溫發表,梔豉湯之輕清宣洩,黑膏之育陰達邪,皆為醫家臨床所習用。
梔子豉湯、梔子生薑豉湯、梔子厚朴湯等幾個方劑後皆有“得吐者止後服”六字。不少人認為是衍文。因梔子豉湯既不是催吐劑,臨床觀察服後又多沒有嘔吐之反應,且梔子生薑豉湯又明言兼嘔者用之,豈又有催吐之理?我認為,並非衍文,“得吐”,不是"必吐”,事實上服梔豉湯有吐者亦有不吐者。這裡,仲景是示人應注意到服藥後可能出現的反應。
按:汗、吐、下後,餘熱阻滯胸膈,邪熱未從實化而成結胸或成陽明腑實;也未從虛化而成痞證或成下利,表邪輕、熱陷淺,梔子豉湯宣發開鬱,或吐或不吐,皆可愈痞。
問:小青龍湯用方要點及個別人用藥後出現虛脫的原因?
答:小青龍湯用治外寒挾內飲之證。但此藥發越下焦陽氣,如果不很好掌握小青龍湯應用標準,則有拔腎根之虞。凡脈沉、微,唏噓短氣不足以息的虛喘,皆不宜服用。用方要點是:1.久咳伏飲,遇寒即發,咳喘不得臥者。2.面色發青(水色),面部黑斑(水斑),脈弦滑,苔水滑。3.水寒射肺,泡沫痰,量甚多,落地成水,缺乏粘性,或痰明如雞蛋清狀者。
小青龍湯用之不慎有“拔腎根”的危險。這個問題《傷寒論》未談及,《金匱要略》中已經描述了服用小青龍湯以後,動衝氣拔腎根的反應。其原因是腎虧、血虛。仲景所列數條,實際上是一病案,待反應消除,以喘咳為主證時,而接受教訓,改用他法了。其具體證象是:面色如有熱狀,心慌、心跳,喘促憋氣,有時動陰血而鼻衄,甚而虛脫,脈亂如麻等。
其原因大致有三:一、診斷錯誤,如《金匱》所載:“青龍湯下已,多唾口燥,寸脈沉,尺脈微,手足厥逆……”此例可能系腎虛病人誤診誤服而致。二、劑量過大。三、不問情況,連續服用。我建議臨床可與苓桂術甘、腎氣丸等溫化方藥交替使用,可以減少副作用。
按:王文鼎老師應用小青龍湯亦有獨到心得。他說:“小青龍湯之應用,當視病情,注重藥物的配伍,方中姜、辛、味三藥必須等量,注意調節升降開合的適宜。方中麻黃運用亦有分寸,初病表實用麻黃,次用麻黃絨(麻黃搗爛去粉沫用),後期喘而汗出用麻黃根。初期桂枝白芍等量,病久漸虛,仿建中湯芍藥倍桂枝,加強收斂。小青龍湯治外寒內飲,如寒熱兼夾,口乾思飲,飲不多者加石膏,喘加杏仁,咽痛加山豆根。
問:請您講講傷寒論中用酒的問題,如炙甘草湯為什麼以“清酒”六升加水煎服?
答:清酒辛甘溫,取其溫通血脈,行藥之功。李杲雲:“凡至高之病,加酒煎。”“或酒或醋,取其收散之意也。”張元素說:“病在頭面及皮膚者,藥須酒炒,在嚥下及臍上者,酒洗之。”炙甘草湯用酒除有溫血脈外,尚可引藥上達胸中,並防止地黃、麥冬、阿膠等寒涼滋膩傷人胃氣,加酒同煎,則補而不膩。
至於大、小承氣,調胃承氣,抵當湯,桃仁承氣用酒洗大黃之目的,是為了防止苦寒戕伐胃氣,並可使其銳而下行,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方以清酒六升加入同煎,目的是加強溫通經脈之效能。《金匱》栝樓薤白白酒湯等方治胸痺,主要借白酒辛溫通脈,協助諸藥達到豁痰通陽散結之目的。惜今日有些醫生多畏酒不用,若炙甘草湯如無酒則無能稱之為炙甘草湯,栝樓薤白白酒湯如無酒則當更名為“栝樓薤白湯”矣。考古時之酒,指的米酒,與今日之“白酒”、“麴酒”等烈性酒不同。《內經》中的“湯液醪醴”,“湯液”就是清酒,“醪醴”就是濃稠的酒。《說文》曰“醴,酒一宿熟也。”這類酒性味辛甘溫,能通達營衛,調和氣血,用之適量對人體談不上傷害。仲景,河南人,在長沙作官,根據生活區域推測,他所稱的白酒,就是糯米做的“酒釀”。
按:仲景在《傷寒論》及《金匱要略》中以水酒合煎藥方,純用酒煮藥方,以酒漬藥方,以酒煮丸方,以酒下丸散方,不下二十餘方,應用甚廣,惜今多有忽略,鑑於酒之種類,一般當以甜酒為宜。蘇恭曰:“惟米酒入藥用”,可見古代確是以米酒入藥。宗奭曰:“……漢賜丞相上尊酒糯為上,稷為中,粟為下。今人藥為使佐,專用糯米,以水、白麵曲所造為正。”“酒之清者曰‘釀’”。據《本草綱目》記載,燒酒、麴酒之釀造始自元代之後。
關注公眾號:中醫寶典 杏林醫典 岐黃寶典 懸壺寶典 祖國醫學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有身體不適請到正規醫院就醫★
購買實體中醫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