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復明失敗後,天地會去哪兒了?

反清復明失敗後,天地會去哪兒了?

本 文 約 5200 字
閱 讀 需 要 14 分鐘

1644年4月,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皇帝於煤山的歪脖子樹自縊身亡。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封建王朝自此倒塌,中國社會重新陷入一片兵戈戰亂之中。而此時的天下群雄中,除了傳統的李自成為代表的農民起義軍以及退居江左的南明小朝廷,山海關外的以滿族為首的清軍也是虎視眈眈,想要參與到這場“明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變局中。


明代山海關地形圖

天地會的興起


1644年,在闖王李自成攻陷北京後不久,吳三桂就投降清廷,開山海關引清兵入關。李自成等大順軍領導層,在一片奪得天下的凱歌聲中滋長了驕傲輕敵的思想,對於清軍實力缺乏清醒的估計。不久,雙方在一片石發生激戰,大順軍需要同時面對關寧軍與清軍,最終不敵落敗。這場戰役標誌著大順軍從此由推翻明朝轉變為抗清鬥爭,而清廷統治者夢寐以求的入主中原邁出了關鍵一步,同時在以吳三桂為首的漢族官紳中迅速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視地擁清派。


之後,清軍以不可抵擋的速度滌盪了整個華夏大地,但新生的清朝並沒有管理如此龐大國家的能力與經驗。尤其是在鞏固政權的過程中,犯下了不少難以磨滅的罪行。1645年5月,清軍圍攻長江北岸南明小朝廷的最後一道防線揚州,史可法死守,5月20日城破後屠城十天,史稱“揚州十日”。之後清軍又相繼製造了嘉定三屠、江陰之屠、大同之屠、庚寅之劫、屠蜀、廣州之屠等罪行。清人趙烈文曾表示:“國初創業太易,誅戮太重,所以有天下者太巧。天道難知,善惡不相掩,後君之德澤,未足恃也。”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支以“反清復明”為口號的民間秘密結社組織開始發展起來。


天地會的起源傳說見於內部流傳的秘密文書,一般稱為“會簿”。根據目前流傳的幾個版本,雖故事細節有所不同,但大致的經歷是相似的。傳說康熙帝曾徵調南少林或其前身之一的少林分院,募集到少林高手128人為軍官,遠征西魯番,最終不死一兵一卒即得勝而歸。但是,奸臣誣告這些少林高手與明鄭王朝勢力有聯絡。於是,朝廷調八旗兵火燒了他們隸屬的寺廟,113人被燒死,10人戰死,只有祭祀應惠靈天等神靈的天祐庵洪英禪師(天祐洪英,俗名殷洪盛)的俗家弟子蔡德忠、方大洪、胡德帝、馬超興、李式開,因同住一寢室且發現失火,以尿沾溼棉被包裹身體衝出而不死。他們從此痛恨清朝,分別在華南各行省開山立堂,廣收門徒,授予武術,以歸附明鄭的陳近南為“總舵主”,指天地立誓要反清復明,故稱“天地會”。


影視劇中的陳近南。來源/電影《鹿鼎記》截圖


這五人一般被稱為五祖,隨即分散在全國各地開始反清復明的鬥爭,訂下一首詩作為暗號:“五人分開一首詩,身上洪英無人知。此事傳與眾兄弟,後來相會團圓時。”


  • 長房(頭舵)天地會:堂號“鳳凰郡青蓮堂”,曾遠征甘肅,主要在中國臺灣、福建發展,舵主蔡德忠。


  • 二房(次舵)三合會:堂號“金蘭郡洪順堂”,主要在廣東、廣西發展,舵主方大洪。


  • 三房(參舵)袍哥會:堂號“蓮章郡家後堂”,主要在四川、雲南發展,舵主胡德帝。


  • 四房(肆舵)哥老會:堂號“錦廂郡參泰堂”,主要在兩湖、貴州發展,舵主馬超興。


  • 五房(伍舵)小刀會:堂號“徳興郡宏化堂”,主要在江浙、山東發展,舵主李式開。


後來,根據後世學者考證,又普遍認為天地會是延平郡王鄭成功在擊敗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後,為收復中原而建立的地下組織洪門中的一支,以“漢留”為代號。當時史可法幕僚殷洪盛,則南轉蕪湖,化名盛洪殷(又作盛洪英),偽裝為“天祐庵洪英”禪師,招募徒眾。而“洪門五祖”更可能是跟隨殷洪盛抵抗清兵的將領,又轉隨鄭成功入洪門,留在中國大陸“漢留”組織,廣招反清義士,聽候臺灣參軍陳永華(化名陳近南)的命令。

19世紀末廈門洪門三房腰牌

陶成章在其著作《教會源流考》中記述道:“志士仁人,不忍中原之塗炭,又結秘密團體,以求光復祖國,而洪門之會設也。何謂洪門?因明太祖年號洪武,故取以為名……始倡者為鄭成功,繼述而修整之者,則陳近南也。”以“一拜天為父,二拜地為母”,簡稱“天父地母”,立誓反清復明,故稱“天地會”。


天地會為活動方便,在外多稱自己為“洪門”。其名稱源流目前有兩種說法,一是明太祖的年號是洪武,洪武之家門,是為洪門。二是“漢無中土”,拆字以繁體“漢”字除去中間“中”“土”二字,即為“洪”,有漢人失中土之意。無論是哪一種說法,我們都可以看到天地會中不可避免地排滿興漢的民族主義敘事。


1638年鄭成功之孫鄭克塽歸降清廷。自此反清復明的事業最終走到了盡頭,而天地會作為反清復明事業的直接產物,卻在清朝社會中頑強地生存了下來。並在之後的中國歷史上以及世界歷史上時隱時現。


時隱時現的天地會

雖然反清復明的事業已經失敗了,但天地會還沒有失去自己的理想。1787年1月16日,因臺灣府知府取締天地會,逮捕當地天地會領袖林爽文之叔叔、伯伯,林爽文遂率軍劫獄反抗,號稱五十萬眾響應,2日後(1月18日)攻下彰化,殺臺灣知府孫景燧、理番同知、北路協副協等人,進駐彰化縣。閩浙總督聞變,急派福州將軍恆瑞、福建水師提督和福建陸路提督率清軍4000人徵臺,雙方形成拉鋸戰。之後,清廷又調集浙江、廣東清軍一萬多人親自渡臺,隨後又增加七千人,雙方對峙在臺灣府城。林爽文起義雖然聲勢浩大,但是面對正處於康乾朝國力上升時期的清朝,亦是難以抵抗,最終1788年2月10日,林爽文戰敗被生擒,主要參與者按律例凌遲處死梟首示眾,原籍祖墳盡被刨挖,家眷連坐,女性發配邊疆為奴,十五歲以下男童被押至北京交內務府閹割充當太監。乾隆帝將平臺民變一事列入十全武功,同時天地會在遭受此次失敗打擊之後,其領導權逐漸轉移至大陸各派,同時行蹤更加隱秘。


《平定臺灣戰圖》(局部),內容描述生擒林爽文。現藏故宮博物院


這一時期,天地會的組織也越發嚴密、秘密。傳統天地會大致上只有大哥與師傅(軍師)兩種稱謂,發起人為大哥,熟悉儀式者為師傅,逐漸伴隨著發展成熟,形成了三個主要的職務,分別象徵權力的“棍”、謀略的“扇”以及行動的“鞋”。“洪棍”(紅棍)是統帥、爐主、總理大哥、負責開臺以及主持一切事務。“紙扇”是軍師、師傅、書房主,掌兵權、管錢糧。“草鞋”則是領兵將軍、頭目、具備文韜武略特質,傳遞情報、命令、執行任務。


伴隨著組織的嚴密,天地會也慢慢開枝散葉,不斷創立新的組織或者吸收中國社會內部已有的民間組織,逐漸形成了青幫、洪門與白蓮教的三大主力。清代暗語中說:“瓶中太滿水須走,青葉紅花白蓮藕。”即指“反對清朝的幫會,有青幫、洪門、白蓮教三大主力”,又有俗諺說“紅花綠葉白蓮藕(指洪門、青幫、白蓮教),三教原來是一家”。


傳說中,青幫是三個參加天地會的水手翁德惠、錢德正及潘德林三人所創。清朝雍正四年(1726),清廷鑑於盜賊遍地,漕運不通,貼出皇榜廣召人才,三人便獻上反間計,揭皇榜假意歸順清朝,成立青幫蒐集朝廷情報及募集資金,故幫內有一口訣“但見金盆開花,不聞清洪分家”。幫對外宣稱信奉“羅祖”,向朝廷提出“替天行道,帶髮修行”的口號。但洪門也因怕幫勢力過大失去初衷,故定有內規“先清後洪,鯉魚跳龍;先洪後清,剝皮抽筋”,避免洪門子弟轉投幫。


1850年,當洪秀全掀起太平天國運動之時,天地會也抓住時機,起義接連不斷。咸豐四年(1854) ,陳開在廣東發動天地會起事,“稱元帥,呼都督,自封自增,橫行無忌”。咸豐六年(1856) ,陳開等人在廣西建立大成國,改元“洪德”,自稱“鎮南王”,後又改稱“平潯王”,其餘各部首領分別稱“平靖王”“平東王”“平西王”“平北王”,王以下稱公、侯、元帥、司馬等。各王分頭前往各地擴充勢力。但是,伴隨著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天地會隨即再次轉入社會的秘密角落,等待下次反清復明的時機。


同時伴隨時代的發展,天地會也逐漸與清末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勢力相互接觸。1848年在美洪門弟子成立“洪順堂”,1898年在舊金山市政府註冊“非牟利”公益團體牌照時,避免清政府公使抗議,而改名致公堂。致公堂的主要功能責任是維繫鐵路工人及淘金業礦工的謀生權益。因而組織迅速擴大,六十年間,沿鐵路線發展到南北美洲各大城市都注有分堂。


1903年,孫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宣傳革命思想,但是此時的他已經是清廷要犯,所以無人敢接觸。當時,舊金山致公總堂黃三德與孫中山大哥孫眉是故交好友,鑑於孫中山先生的反清志向,與洪門的宗旨相同,之後黃三德修書檀香山“國安會館”的鐘水養叔父,由黃三德自己作保人,推薦孫中山入門,由六十多會員見證,破格成為“洪棍”,方便日後同門手足尊重招呼。


致公堂在之後的發展中,也逐漸的越發完善,1925年10月10日,在美國舊金山召開的五洲洪門懇親大會決定,成立中國致公黨,中國致公黨第一次代表大會選舉陳炯明為黨的總理。之後中國致公黨也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事業,是中國八大民主黨派之一。


參加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的致公黨代表合影(從左至右):雷榮珂、黃鼎臣、陳其尤、官文森、嚴希純


轉向海外

在反清復明過程中,也有一部分天地會成員出於各種原因選擇離開中國,前往東南亞等地區發展。尤其是這一時期,東南亞的各個蘇丹國都有招攬大量華工來南洋挖掘礦產的傳統,所以大量的天地會成員便隨著這股人流來到了東南亞。


當時的華人在東南亞人生地不熟,所以經常會受到外人的欺負,所以當地有華人社團從廣東招請團練,來到南洋擔當類似保鏢或傭兵的角色,逐漸形成所謂“公司”的組織。根據溫雄飛在《南洋華僑通史》中記載,之後蘭芳共和國的創始人“羅芳伯”就是在這一大背景下來到東南亞的:“清統治時期,天地會潛伏民間,鄭成功、朱一貴與林爽文據臺灣之事,尤為地方所津津樂道,羅芳伯因此‘振臂憤然’:‘大丈夫安能日處異族威淫之下,侷促如轅下駒哉。行當浮海外洋,覓一片乾淨土,為我漢族男兒吐氣也’。”於是羅芳伯便加入了天地會中,從事反清復明事業。


羅芳伯塑像


乾隆三十七年(1772),43歲的羅芳伯和十幾位親朋結伴,登上遠航的帆船,在海上漂泊了40多天,到了坤甸。開始時,他以採金和教書為業,頗得當地華僑敬重。


當時的坤甸大約有14家公司,聯合起來合併組成了“和順十四公司”,拋棄以往的血緣、地緣關係,團結一致共同維護華僑的利益。受此刺激,羅芳伯也感到統合的必要,首先由他們自己創設了蘭芳公司,並向附近的公司呼籲結成聯盟,來共同御辱。


一般認為是因為羅芳伯協助蘇丹平定謀反的土人,蘇丹公開約為兄弟,受到重視。後來居卡普阿斯河(Kapuas)下游的土酋有侮蔑華人之舉,羅芳伯部下吳元盛率軍平息後,蘇丹知不敵,難以駕馭,於是裂土而分治之。羅芳伯所統轄土地東界萬勞(Molor),西界卡普阿斯河,南界大院。


隨著荷蘭殖民者進入現代印度尼西亞區域,羅芳伯於1777年在坤甸成立“蘭芳大統制共和國”或稱“蘭芳共和國”,以保護華人移民免受荷蘭人的壓迫,他被推舉為擔任第一任大總長。羅芳伯知道荷蘭人對清朝仍有所顧忌,所以在立國之初就立即向大清稱臣,並派員前往北京朝貢,以此來獲取保護。但擔心清政府可能會有所不滿,羅芳伯向清朝稱臣時決定仍使用“蘭芳公司”之名,而非“蘭芳大統制共和國”。


鼎盛時期的蘭芳共和國版圖,首都東萬律如今是蘭達克縣的一個區

1783年,由於當時坤甸河北部的戴燕(Tayan)國王很殘暴,人民都怨恨他。吳元盛前往殺死原戴燕王國國王,被當地民眾擁立為戴燕王國國王,之後王位世襲,傳四位國王,共存在了70餘年。


1795年,羅芳伯病故後,由江戊伯繼任其位。後來由於清政府在對外戰爭中不斷失利,蘭芳共和國也逐漸無法再借清政府來保護自己。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後,荷蘭殖民者認為此時的清政府已經無力干涉東南亞事務,開始了對蘭芳共和國的征服,蘭芳共和國雖進行了抵抗,但因武器技術遠落後於歐洲殖民者而失敗。但是,荷蘭殖民者也一直不敢公開宣佈吞併蘭芳共和國以引發南洋華人的不滿,直到1912年清朝滅亡、中華民國成立後,荷蘭才正式宣佈對蘭芳共和國的佔領。


梁啟超先生在《中國殖民八大偉人傳》也提到了羅芳伯,他所稱呼的八大偉人之一就是羅芳伯,其中並未稱蘭芳政權為“共和國”,只說“自立國家,擇其長老者稱為公司”,稱“羅芳伯”為“昆甸國王”“族黨頭目,如土酋”。

參考文獻:

郭緒印:《論興中會、同盟會期間孫中山與海外洪門》,《民國檔案》1996年第2期。

張維安、張榮嘉:《客家人的大伯公:蘭芳公司的羅芳伯及其事業》,《客家研究》2009年第1期。

李恭忠:《蒙冤敘事與下層抗爭:天地會起源傳說新論》,《社會史研究》2016年第5期。


END
作者 | 文德
編輯 | 詹茜卉
校對 | 古月 苗禕琦 彥文

*本文系“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讀者轉發朋友圈。

國曆好物

國家人文歷史再出好書
縱覽華夏三千年的朝局動盪
俯瞰從商到清的中國政治興衰
點擊下方圖片,直達現場↓↓

足不出戶暢讀
《國家人文歷史》雜誌

點擊下方圖片或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
把歷史私教裝進口袋裡



“在看”的永遠18歲~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