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養生要點

驚蟄聞雷萬物長,

調達肝氣和陰陽,

多練靜功防冷風,

溫補忌怒肝脾祥,

少酸多甘溫不燥,

多食野菜保安康。

 

2023年驚蟄時間:3月6日 04:36:02,農曆2023年二月(大)十五

驚蟄的由來

驚蟄,是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為“驚蟄”。

驚蟄之前,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到了“驚蟄節”,天上的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稱為“驚”。 

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蟄是藏的意思。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晉代詩人陶淵明有詩曰:“促春遘(gòu)時雨,始雷發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天氣變暖才是使它們結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

 

今天是驚蟄,依照陰陽五行理論,在地為五行,在天化六氣,也就是說中國古人認為:一年是由六氣組成的,每四個節氣組成一氣。

 

由於每一年的天地星辰的相互影響,導致每一年的六氣都有偏頗,它們並不是均勻一樣的,所以,每一年對於中國人來說都是不一樣的。

 

也可以從這個角度理解為什麼中國祖先重視“平和”而不是“平均”,講究“和諧”而不是“平等”,要求的是“安天命”而不是“平分”。

 

大寒、立春、雨水、驚蟄這四個節氣組成了每一年的第一氣—厥陰風木,其中,立春和雨水組成孟春,驚蟄和春分組成仲春。

 

驚蟄三候

五天為一侯,三侯為一氣,中國古人非常精緻的把驚蟄分成三侯:

 

一侯桃始華

 

《呂氏春秋》作桃李華。桃,果名,花色紅,是月始開。

 

驚蟄前後,桃花盛開。

  

二候,倉庚鳴

 

庚亦作鶊,黃鸝也。《詩》所謂有鳴倉庚是也。《詩》曰黃鳥,齊人謂之搏黍,又謂之黃袍僧,家謂之金衣公子。其色鵹黑而黃,又名鵹黃。諺曰:黃慄畱黃鶯鶯兒。皆一種也。

 

萬物復甦,黃鸝鳴叫。

  

三候,鷹化為鳩

 

鷹,鷙鳥也,鷂鸇之屬;鳩即今之布穀。章龜經曰,仲春之時,林木茂盛,口啄尚柔不能捕鳥,瞪目忍飢如痴而化,故名曰鳲鳩。

 

在驚蟄節氣前後,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候,此時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卵化,動物開始繁殖,鷹和鳩的繁育途徑大不相同,附近的鷹開始悄悄地躲起來繁育後代,而原本蟄伏的鳩開始鳴叫求偶。

 

驚蟄雷鳴最引人注意。如“未過驚蟄先打雷,四十九天雲不開”。驚蟄節氣正處乍寒乍暖之際,根據冷暖預測後期天氣的諺語有:“冷驚蟄,暖春分”等。

 

驚蟄節的風也有用來作預測後期天氣的依據。如“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驚蟄吹南風,秧苗遲下種”。現代氣象科學表明,“驚蟄”前後,之所以偶有雷聲,是大地溼度漸高而促使近地面熱氣上升或北上的溼熱空氣勢力較強與活動頻繁所致。

 

從我國各地自然物候進程看,由於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鳴的時間遲早不一。就多年平均而言,雲南南部在1月底前後即可聞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卻在4月下旬。“驚蟄始雷”的說法僅與沿長江流域的的氣候規律相吻合。

 

驚蟄節氣人們要注意氣象臺對強冷空氣活動的預報,當心冷暖變化,預防感冒等季節性疾病的流行。

驚蟄風俗

祭白虎

 

中國的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波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

 

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製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後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蒙鼓皮

驚蟄是雷聲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

 

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

 

《周禮》卷四十《揮人》篇上說:"凡冒鼓必以啟蟄之日。“可見不但百蟲的生態與一年四季的運行相契合,萬物之靈的人類也要順應天時,凡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打小人”

驚蟄象徵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

 

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燻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黴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黴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每年驚蟄那天便會出現一個有趣的場景:婦人一邊用木拖鞋拍打紙公仔,一邊口中唸唸有詞地念:“打你個小人頭,打到你有氣冇定抖,打到你食親野都嘔”的打小人咒語。

 

起居養生

驚蟄後天氣逐漸轉暖,但冷空氣活動仍較頻繁,有時還會出現“倒春寒“現象。因此,驚蟄時人們還不可急於換上春裝,尤其是老年人,更應時刻關注天氣預報,注意根據天氣冷暖變化及時增減衣服。

 

進入驚蟄以後,隨著天氣轉暖,人們時常會感到睏倦無力、昏昏欲睡,這也就是民間所說的“春困”。之所以出現“春困”,是因為人體的皮膚在冬天裡受到寒冷刺激,毛細血管收縮,汗腺和毛孔閉合。

隨著驚蟄時氣溫慢慢升高,人體皮膚的毛孔、汗腺和血管也逐漸舒張,所需要的血液供應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

 

但人體內血液的總量是相對穩定的,供應外周的血液增多了,供應給大腦的血液就會相對減少。加之暖氣溫的良性刺激,使大腦受到某種抑制,人們就會出現“春困”現象。

 

為了避免此“春困”情況的發生,驚蟄時人們應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黃帝內經》曰: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行,以使志生。”

意思是說,春天晚睡早起、慢步緩行可以使精神愉悅、身體健康。

飲食養生

1、宜升發

在中醫看來,驚蟄節氣的飲食調養應多吃“助陽升發”的食物,如韭菜、芽菜之類,取其“升發”之性。

而此時的時令食物,如春筍、水蘿蔔、木耳菜、豆芽、銀耳等粗纖維蔬菜都很不錯,常吃可幫助腸胃蠕動,防治便秘。尤其是當季的春筍,剛剛破土而出,筍肉鮮嫩、美味爽口,十分值得一試。

春筍可根據其不同部位的鮮嫩程度區分食用,口感各有千秋。比如,水嫩的“筍頭”用水焯燙後涼拌,可保留春筍的本真原味;“筍中”適宜切片與肉片一起炒制;口感較老的“筍根”則可與肉類一起燉煮煲湯。

而選擇與春筍相搭的“肉”也有講究,在驚蟄時期最適合吃的肉類是“瘦豬肉”,因為它性平,不肥膩,好消化,又有豐富的蛋白質,此時吃一些可增強體質。

2、加點甜

此“甜”並非是要吃上一堆甜膩的糖果或奶茶,而是指驚蟄期間要多吃能“生津潤肺”、口味甘甜的食物,比如大棗、山藥、梨等蔬果。

我國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說法。尤其是“雪梨”,味道清甜水分多,還能潤肺止咳、滋陰清熱,每天都可以吃一些。

 

若覺得生吃梨後腸胃不太舒服,可加少許冰糖一起燉,以避免它的寒性,也有利於和胃降逆。

3、少吃酸

中醫認為,酸能補肝,但過多的酸味食物會引起肝氣偏勝,克犯脾胃,導致脾胃功能失調。而春季肝氣較旺,為平衡內臟,驚蟄時節要少吃酸味食物。

此時最適合日常滋養身體的食物便是“粥”。在“驚蟄”時節適當吃些有補益作用的藥粥,可起到防病養生的效果。

運動養生

 

驚蟄過後,自然界呈現復甦之勢,人也同自然界其他生物一樣,身體各臟器的功能都還未恢復到最佳狀態,特別是關節和肌肉還沒有得到充分的舒展,因此此時不宜進行激烈的運動,應選擇走路、慢跑、太極拳等比較和緩的運動方式。

 

另外,放風箏也是特別適合在春天裡進行的一種運動,大家不妨一試。因為冬季里人們久居室內,趁驚蟄陽氣生髮之際,到曠野郊外去放放風箏,可以在享受天自然美景的同時,使身體各部位得到鍛鍊,加快人體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使機體順應自然界陽氣生髮的特點。

 

驚蟄時也可練坐功以養生。具體方法是:

①每天清晨,盤腿坐,兩手握拳。頭頂向左右緩緩轉動各4次。

②兩肘彎曲,前臂上抬至與胸齊平,手心朝下,十指自然拳曲。兩肘關節同時向後頓引,還原,如此反覆做30次。

③然後上下齒相叩,即叩齒36次,漱津幾次,待津液滿口分3次嚥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漱津3次,一呼一吸為一息,如此36息而止。

常練此功法可改善腰脊脾胃蓄積之邪毒、目黃口乾、齒鼻出血、頭風而腫、喉痺、暴啞、目暗畏光等證。

驚蟄護肝養生取穴建議:

肝俞、膽俞、三陰交、足三里、肩井可補足陽氣以健身,順時養陽春天護肝正當時。

保健操:

養肝護肝,敲打大腸經,排毒一身輕。

具體方法是:

從食指尖外側沿著手臂外側一直敲,敲到肩膀的位置就好。先從左邊開始,每五分鐘換一邊。敲的過程可以逐漸加力,密集度也可以高一些,以起到加速刺激大腸蠕動的效果。

情志調養

 

驚蟄時人體的肝陽之氣漸升,陰血相對不足,容易發生肝火偏盛。尤其是老年人,易發怒,易發眩暈、中風等疾病。年輕人則因春季陽氣驟然上升引動體內熱氣,如果此時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則易出現長痤瘡、怕熱出汗等症狀。

 

因此,驚蟄時要重視情志養生,力戒焦躁、抑鬱等有害情緒,學會通過發洩和轉移的方法使怒氣消除,切忌妄動肝火。

 

驚蟄節令養生,不離精神調養,飲食調配,依體質與節令而調補陰陽盛衰。養生應順乎陽氣升發、萬物始生特點,使自身精神、情志、氣血也如春日一樣舒展暢達,生機盎然。

 

應該遵循“恬澹虛無、精神內守”養生法則,養成冷靜、沉著習慣。春暖花開的時節,要多走出室外,投身大自然中,“無厭於日”,多曬太陽,多做散步、慢跑、太極拳、五禽戲等項目。

Scroll to Top